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发育性髋脱位髋臼形态学的MRI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测量MRI三维髋臼指数,探讨幼儿发育性髋脱位髋臼病理形态改变的特点。方法。本文对1993年2月-1998年4月我院治疗的28例单侧发育性髋脱位幼儿采用MRI扫描系统,在经过正常侧股骨头中心的MRI冠状面上测量双髋的骨性和软骨性髋臼指数,横断面上测量骨性前髋臼指数,后髋臼指数,软骨性前髋臼指数,后髋臼指数。结果:脱位则骨性三维髋臼指数软正常侧增大,但脱位侧冠状而软骨性髋臼指数较正常侧增大,横断面上软骨性前、后髋臼指数减小。正常侧骨性与软骨性三维髋臼指数间存在较大相关性。脱位侧髋关节在Dunn分型后,骨性与软骨性三维髋臼指数亦存在较大相关性。三维髋臼指数随Dunn脱位呈规律性改变。从DunnⅠ-Ⅲ型脱位,随着脱位股骨头位置的增高,骨性三维髋臼指数呈增大趋势;软骨性三维髋臼指数中冠状面软骨性髋臼指数逐渐增大,横断面软骨性前、后髋臼指数均逐渐减小,结论:(1)幼儿发育性髋脱位髋臼的开口是椭圆形改变趋势,即骨性髋臼开口增大改变,冠状面上改变的幅度明显大于横断面;软骨性髋臼开口的改变是冠状面上开口变大,横断面上开口变小。(2)股骨头在髋臼内的存在是髋臼软骨保持正常形态的决定因素,髋臼软骨的病理增生改变与脱位后股骨头的位置密切相关,尽早恢复头臼的解剖关系是保持髋臼形态和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幼儿发育性髋脱位髋臼病理形态的三维CT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利用3DCT影像,来探讨3岁以下幼儿DDH的骨性髋臼病理形态改变,以指导治疗。方法对44例3岁以下单侧DDH患儿的3D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测量髋臼前外侧缘倾斜角(ALAL)、侧面髋臼上缘倾斜度(LAI)、髋臼前倾角(AA);分析脱位程度与髋臼上缘形态的关系,年龄与髋臼上缘形态的关系。结果ALAL、LAI、AA在正常侧分别为(20.8±4.7)°、(-2.0±4.9)°、(10.0±4.7)°,在异常侧分别为(33.2±5.2)°、(6.6±5.1)°、(18.1±4.5)°,两侧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脱位程度与髋臼形态的关系:重型缺损的髋臼上缘,在Ⅰ°、Ⅱ°脱位组中占62.5%,在其他发育不良组中占16.7%(P<0.01);年龄与髋臼形态的关系:重型缺损髋臼上缘在18个月及以上组中占59.3%,在小于18个月组中占35.3%(P<0.01)。结论3DCT能清晰地显示幼儿DDH骨性髋关节的病理形态;脱位程度与髋臼上缘形态密切相关,Ⅰ°、Ⅱ°脱位时,髋臼外上缘严重受损,当独立行走后,这种破坏更为明显;脱位后,髋臼前倾角明显增加,且脱位时间越长,髋臼前倾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儿童掌指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掌指关节脱位的损伤机制及最佳治疗途径。方法:1983~1995年收治新鲜掌指关节脱位8例、陈旧掌指关节脱位3例。11例患儿均为背侧脱位,食指8例、拇指2例、中环小指同时脱位1例。闭合整复成功1例,余者均予切开复位。术中见掌骨头自关节囊掌侧薄弱部穿出形成脱位;掌板嵌顿在掌骨头背侧,掌骨头掌面被掌浅横韧带卡住,阻碍复位。结果:新鲜掌指关节脱位8例,治疗效果好;陈旧掌指关节脱位3例,即便切开复位,仍遗留掌指关节活动明显受限,1例甚至僵直。结论:强调一旦闭合复位失败,应及早手术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导15例小儿(5~14岁)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手术治疗经验。其中5例为胰腺挫伤,4例为单纯性裂伤(被膜撕裂或实质表面损伤),6例为复杂性裂伤(深部组织破坏或部分胰腺撕脱)。约半数病例有腹腔或腹膜后脏器的复合损伤。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防治黄耀添,雷伟1970年5月至1991年12月,我科共收治3~9岁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16例16髋,发生率4.5%。术后再脱位的原因和预防:如能认真处理,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是可以避免的。根据本组术后再脱位的原因,提...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 方法 分析18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临床资料,其中髋臼造顶术7例,Salter骨盆截骨术6例,Pemberton关节囊周围截骨术4例,Staheli髋臼延伸术1例。 结果 再脱位的原因中,前倾角>60°未矫正6例,髋臼造顶位置过高5例,手术适应证选择相对不合理3例,植骨被吸收2例,假臼误认为真臼1例,术后过早下地1例。结论 病理改变了解不充分和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等因素是造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髋脱位(CDH)是股骨头在髋臼的正常位置受到破坏所致的一种疾患。表现有数种情况:(1)股骨头轻度不稳定伴有关节囊轻度松弛,结果能引起微小向侧方移位;(2)股骨头中度向侧方移位,但头与髋臼未脱离接触;(3)股骨头完全与髋臼脱位。在美国每1,000名活产儿中,15名有上述CDH三种表现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能明显减少年长儿和成人的CDH并发症。各方面的观察说明早期保守治疗可以成  相似文献   

8.
掌腱膜挛缩症是以手部掌腱膜增殖性纤维变性为典型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病变处的掌腱膜呈索条状或结节样改变,并累及表层皮肤,导致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挛缩。此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罕见于10岁以下的小儿,由于国人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率较低,故此前未见国内有小儿掌腱膜挛缩的报道。近期,我们回顾性地研究了我院131例因掌腱膜挛缩而住院手术的患者,发现其中有3例患儿的最初发病年龄均在1岁以内,且其临床表现也有别于成年人的掌腱膜挛缩,故初步总结此病的发病特点,以便于今后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发育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脱位(DDH)手术治疗后再脱位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DDH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1例经过手术治疗后发生再脱位DDH患儿的术式、X线片资料和翻修手术中的发现进行回顾性总结,X线片资料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再脱位的术式:Salter骨盆截骨术12例,Pemberton骨盆截骨术26例,骨盆联合截骨术3例,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31例.术后应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行功能训练开始时间:术后两周6例(2~2.5岁)、术后3~4周11例(大于3岁).翻修手术前髋臼指数25°~27°15例、28°~32°26例,股骨颈前倾角55°~75°41例,颈干角大于150°16例,髋臼缺损11例.翻修手术中发现髋臼前缘缺损6例,后缘缺损6例,髋臼浅短21例,髋臼后外缘缺损8例.股骨头嵌于外侧5例,髂胫束紧张35例,髂腰肌腱紧张25例,髋关节囊在假臼后上部19例,关节囊后缘向内腔突出15例,髋臼横韧带紧张15例,髋臼内有瘢痕组织充填41例.翻修手术行髂胫束松解35例,髂腰肌腱松解25例,髋臼横韧带切断15例,髋臼内瘢痕组织刮除41例,髋关节囊假臼部剥离19例.骨盆联合截骨术35例,Pem-berton骨盆截骨术6例.髋臼后缘植骨6例,髋臼后外缘植骨8例,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纠正前倾角41例.翻修手术后髋臼指数小于20°~25°37例、26°~28°4例,股骨颈前倾角15°~25°38例、30°~35°3例.经6个月至7年的随访,发生再脱位后缘缺损1例,股骨颈前倾角35°1例),髋关节功能活动小于90°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表现9例,双下肢不等长4例(后期行患肢胫骨延长2例,股骨延长2例).结论 DDH手术治疗后再脱位可能原因:①髋臼缘缺损和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过大使髋关节不稳定,病理性组织阻碍复位;②术后髋关节固定不当及过早活动髋关节.再脱位预防措施:①根据患儿年龄、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中复测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和注重手术细节,修补髋臼缘缺陷和纠正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充分处理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继发病变;②骨盆联合截骨髋臼旋转和植骨修补髋臼缘缺损增加对股骨头的复盖,以及术后正确和适当固定时间.  相似文献   

10.
闭合性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NOM)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对采用NOM闭合性肝外伤患儿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有明确外伤史,创伤原因以车祸伤居首位,其中肝被膜下血肿11例(57.9%),肝实质裂伤8例(42.1%)。主要治疗措施是输血、止血,密切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非手术治愈17例(89.5%),中转手术2例(10.5%)。随访10个月~2年,全部患儿恢复良好。结论由于小儿具有特殊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大多数闭合性肝外伤采用NOM可获得满意效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及注意合并伤的处理是NOM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儿童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16例腰痛(69.57%),21例血尿(91.30%)。非手术治疗18例,其中2例失败而中转手术;手术治疗7例,其中肾修补5例,肾切除2例,1例死于合并伤。结论血尿和腹痛是儿童闭合性肾损伤主要的临床表现;超声检查、IVU及CT能及时明确肾损伤的程度和范围;治疗原则为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尽量降低肾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3DCT)观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脱位方向,为其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999年6月~2002年6月,手术治疗DDH156例(186髋)均行3DCT检查,采用三维Perkin’s方格确定脱位的类型;观察不同脱位类型与髋臼缺损类型、Dunn分型之间的关系;3DCT测量前倾角的改变。结果发现髋关节前脱位(ADH)32髋,外侧脱位(LDH)150髋,后脱位(PDH)4髋。ADH组与LDH组比较,髋臼缺损的类型分布不同(P<0.01),Dunn分型、前倾角、年龄及男女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CT能直观、准确地确定髋关节脱位的方向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所不具备的功能;不同类型的脱位其病理改变不同,而处理也不相同,术前确定髋关节脱位的类型非常重要;推测ADH的发生可能与胎儿的体位有关。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桡骨头脱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尺骨延长术结合环状韧带重建术治疗儿童期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疗效。方法 9例先天性桡骨头脱位中4例采用尺骨延长术,使桡骨头逐步达到解剖复位,6个月后再行环状韧带重建术,2例单纯行桡骨缩短术。结果 6例手术患儿,手部功能及外观均改善,2例尚存桡骨头半 脱位。结论 尺骨延长术结合环状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儿童期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先天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髌骨脱位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报道4例穴5膝雪先天性髌骨脱位,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四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6年,平均3年。摄片检查示髌骨脱位纠正,异常步态消失,4膝伸屈活动改善接近正常,1膝为5°~120°,结果满意。结论儿童的先天性髌骨脱位是一种极少见的畸形,只要仔细检查,根据ConnGeen标准,不难做出诊断。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彻底松解外侧所有挛缩的软组织,恢复和稳定正常的股四头肌伸膝装置。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在新生儿期得到确诊。治疗较容易,疗程短,并且疗效显著。诊断越延误,则预后越差。从1969年9月到1972年1月检查新生儿3,278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检查法是 Ortolani(1937) 首先报告的,以后为 Barlow(1962) 所改进。检查法:检查者面对婴儿会阴部,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的大拇指置于股内侧,手掌放在膝关节上,食指放在股部外侧对准大转子。  相似文献   

16.
儿童闭合性肾外伤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提高儿童肾外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保存肾功能。方法 报告儿童肾外伤49例,年龄2-14岁,男37例,女12例,均有外伤史,其中2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例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86%有血尿,诊断主要依靠CT及静脉肾盂造影术(IVP)。结果 41例保守治疗,2例行肾缝合术,3例行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再吻合术,2例行患侧尿囊引流术,均痊愈,1例肾动脉栓塞保守治疗,随访肾功能未恢复。结论 肾外伤患儿一般不需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为不能控制的出血,尿外渗,肾碎裂伤,肾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7.
幼儿骨肉瘤     
该文报告 Boston 儿童医院和 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在70年中治疗的6岁以下的骨肉瘤12例。其中女8例,男4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5.8岁。症状持续时间1~8周。局部剧痛10例,软组织肿胀5例。肿瘤位于远侧股骨6例,近侧肱骨3例,近侧胫骨2例和远侧胫骨1例。X 光检查:肿瘤大,至少侵犯骨干的1/3,边缘不清,皮质破坏,骨膜增高。明显溶骨8例,成骨细胞瘤3例。病理学特征:12例全部表现为高分化肉瘤,病灶直接产生类骨质和/或骨发育不全。单个肿瘤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3DCT影像,来探讨DDH术后再脱位的髋臼及股骨近端的骨性病理形态改变,以分析术后再脱位的原因,从而指导和改进DDH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28例(28髋)DDH术后再脱位患儿的3D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测量其髋臼前外侧缘倾斜角、髋臼后外侧缘倾斜角、侧面髋臼上缘倾斜度、前髋臼指数、后髋臼指数、髋臼前倾角、股骨颈前倾角、颈干角等参数指标,并观察髋臼外上缘(中上缘)的形态及股骨头与髋臼是否为同心圆复位关系等,并与38例(51髋)手术成功患儿术后值以及正常组(健侧组)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术后再脱位的原因.结果 术后再脱位组患儿的颈干角为(158.4±10.1)°,与正常组的(138.1±7.2)°和手术成功组的(139.0±5.9)°比较,数值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再脱位组患儿髋臼外上缘重型缺损者所占比例为82.14%与手术成功组的3.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再脱位组所有患儿均未能恢复髋关节的同心圆复位关系,而所有手术成功组患儿的髋关节均恢复或接近恢复了同心圆复位关系.结论 术后再脱位原因与颈干角的角度、髋臼外上缘形态、股骨头与髋臼是否恢复同心圆复位关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背侧单纯性脊膜膨出与脊髓栓系的关系,探索单纯脊膜膨出合并脊髓栓系的诊断、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背侧单纯性脊膜膨出患儿69例,结合MPI及手术椎管腔探查所见,研究单纯性脊膜膨出与导致脊髓栓系的其它病变的关系。结果 69例中,MRI及手术发现67例(占97%),患儿除单纯脊膜膨出外,还合并其它相关脊髓病变,如终丝牵拉、纤维束带、脊髓马尾神经粘连、脊髓纵裂、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等。手术修补膨出脊膜的同时,切除椎管内病灶,松解脊髓栓系,术后未见神经损害。结论单纯性脊膜膨出有很高的脊髓栓系伴发率,MRI是其必要检查。一旦确诊,建议积极手术治疗,术中不仅要修补膨出脊膜,还应探查椎管腔,解除脊髓栓系。  相似文献   

20.
颈椎半脱位与上感突发头颈不能转动,应考虑颈椎半脱位患儿2岁半,发热、咳嗽3天,诊断上感。次日颈不能转动,哭闹不安,头向左偏斜。张口位摄颈椎X线片,枢关节不对称,左椎间变窄,诊断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经1个月牵引,脱位痊愈。另遇二例扁桃体炎患儿,情况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