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4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能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劳景茂 《广西医学》2012,34(1):51-52
目的 观察穴位低频电刺激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5.67±6.86)h,肛门排气时间为(24.26±2.3)h,对照组分别为(22.34±7.23)h、(40.62±27.52)h,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穴位低频电刺激在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整体调节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质量,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方面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足疗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10月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老年人腹部手术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足疗,观察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恢复排气的时间,腹胀情况,首次排便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术后12 h前肠鸣音恢复例数分别为15例和9例,术后30 h后肠鸣音恢复例数分别为12例和27例;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肛门排气时间<24 h的例数分别为17例和7例,肛门排气时间>60 h的例数分别为9例和25例;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未发生腹胀情况的例数分别为32例和19例,发生重度腹胀的例数为5例和13例;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首次排便时间<48 h的例数分别为8例和3例,首次排便时间>96 h的例数分别为35例和45例.结论 中药足疗 能促进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减对促进肝胆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肝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肠呜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5.
董志云  白晓蜂 《当代医学》2010,16(19):163-163,27
目的观察四磨汤口服液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于术后6~8h开始服用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不服用药物。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胃肠道反应。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四磨汤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黄香散外敷对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00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外治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外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双侧足三里穴敷贴黄香散.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肛门排便时间及MOT含量变化.结果 外治组在腹外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肛门排便时间及MOT(24、48、72 h)含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黄香散外敷能够促进腹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李丹华  刘腊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29-193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腹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发生腹胀及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腹胀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茴香热敷腹部促进腹部手术后肛门排气的疗效。方法:将47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265例(小茴香热敷组),对照组213例(常规治疗护理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鸣音出现的时间及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试验组肠鸣音出现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茴香热敷腹部操作简单,方便易行,能促进肠蠕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承气汤配合穴位按摩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加味承气汤联合穴位按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承气汤配合穴位按摩能使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有效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肯定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穴位治疗对腹部手术后促进肠蠕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法,包括禁食、抗炎和适当活动;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低频脉冲穴位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穴位治疗对腹部手术后患者促进肠蠕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军  杨成 《河北医学》2012,18(6):780-782
目的:观察术前甘油灌肠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收集10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灌肠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与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便秘发生率以及术后3d进食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灌肠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灌肠组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及便秘发生率显著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组患者术后3d进食量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甘油灌肠可以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9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采用行气通便贴贴脐,观察肠鸣音恢复、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术后7d内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提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7d内腹胀发生情况,观察组有2例,对照组有1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通便贴贴脐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排气汤对外科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排气汤,观察2组患者术后肠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并根据以上临床观察治疗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10.2±1.8小时,排便时间23.3±1.7小时,肠鸣音恢复时间23.3±1.7小时,肠蠕动恢复优良率为94.3%,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15.4±1.5小时,排便时间36.7±1.4小时,肠鸣音恢复时间17.3±1.6小时,肠蠕动恢复优良率为6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气汤能显著促进外科术后肠蠕动恢复,改善术后肠麻痹、预防术后腹胀、严重粘连及肠梗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艾灸防治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皆进行常规护理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足三里、上巨虚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观察2组肠鸣音、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应用灌肠治疗的比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胀发生率、应用灌肠治疗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艾灸治疗是防治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配合耳穴压籽对妇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妇科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穴位中药贴敷配合耳穴压籽,对照组常规术后处理,两组其余围手术期处理相同。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辅助排气例数。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需要辅助排气患者明显减少。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耳穴压籽能尽早恢复肛门排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舒促进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方法将180例诊为妇科良、恶性肿瘤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实验组在术后6h口服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胃肠舒胶襄,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结果两组在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上及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多(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分别为:实验组27.13±9.38h,对照组40.92±7.81h,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分别为:实验组48.25±7.38h,对照组61.35±15.23h,经统计学分析(P<0.01),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妇科腹部手术后口服胃肠舒患者可明显促进肠鸣音恢复,促进患者排气排便功能,缩短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客观评价穴位按摩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促进心脏外科手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提供中医解决思路。方法将139例心脏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施行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穴位按摩,疗程7 d,以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经干预后,胃肠功能恢复各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胀严重程度方面,随疗程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可明显缩短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减轻腹胀的发生,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且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肠道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肠道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促进肠道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是更为合适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处理基础上加用中药与针刺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腹部手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腹部手术后肠麻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处理,观察组采用在常规西医处理基础上加用中药与针刺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和计数两组自术后肠呜音的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均以小时计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25.52±3.81,63.47±10.22)及肛门排气(便)时间(34.85±6.94,86.54±11.6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处理基础上加用中药与针刺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促进腹部术后肠麻痹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70%(3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给予食管癌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缩短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