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牵引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又称颈肩综合症 ,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以神经根型为多见。我科采用颈椎牵引 ,颈夹脊穴位注射为主配合大椎穴叩刺拔罐治疗该病 4 4例 ,近期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4 4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19例 ,年龄最小 36岁 ,最大 77岁 ,反复落枕者 8例 ,病程 30天~ 2 0年。2 诊断标准  依据临床表现 ,体征及颈椎X线片确诊。 (1)颈肩背痛 ,其疼痛向前臂放射、手指麻木及疼痛 ,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 )颈部僵硬活动受限 ,颈棘突旁有明显压痛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颈椎间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6浓度变化。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B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C组采用针刺治疗,D组采用牵引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麻木评分、IL-6浓度。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0%,B组为77.5%,C组为67.5%,D组为72.5%,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C组和D组(均P<0.05)。四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IL-6浓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IL-6浓度与B组、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 1998年以来 ,作者应用中药颈宁 A注射液经颈夹脊穴加压注射 ,配合颈椎牵引等方法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0例中男 5 0例 ,女 70例 ;年龄 2 9~ 70岁 ;病程 3~ 6 0个月 ;职业办公室工作人员 44例 ,纺织工人 40例 ,农民 3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4年桂林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确定的诊断、分型标准。1.2 临床表现 颈项僵直 38例 ,颈痛 5 8例 ,肩痛 46例 ,臂痛 72例 ,上肢及手指麻木 76例。颈棘突旁压痛、放射痛 84例 ;上肢颈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者 40例 ,感觉过敏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42例,进行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穴位注射组40例,进行穴位注射治疗;牵引组40例进行牵引治疗。治疗结束比较3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72.5%,牵引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穴位注射组、牵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注射组与牵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穴位注射及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症状分区分别取相应的夹脊穴进行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设推拿牵引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推拿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合格病例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牵引,对照组采用针刺加牵引。结果 治疗组痊愈28例(42.42%),显效22例(33.33%),总有效率95.45%,痊显率75.76%。对照组痊愈14例(21.21%),显效16例(24.24%),总有效率81.82%,痊显率45.4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穴位注射加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加牵引法。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罗道珊  陈丹云 《中国针灸》2001,21(3):153-154
采用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同时设针刺组30例,中药组2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穴位注射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5)认为本法融针、药、灸为一体,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9.
颈椎横突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颈椎横突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用颈椎横突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78例,口服布洛芬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为71.8%,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横突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牵引配合推拿为主分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兆龙 《新中医》1999,31(2):21-22
笔者近年来采用牵引配合推拿为主分期结合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26~34岁6例,35~45岁20例,46~55岁24例,55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1周,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牵引、电针、神灯照射、推拿、导引"五联"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牵引、电针、神灯照射、推拿、导引"五联"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疗、神灯照射、体育疗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与次数均相同,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132例病人中,123例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脱失9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4.007,P=0.000)。颈肩肢痛缓解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颈肩肢痛程度评分:t=4.097,P=0.000;颈肩肢痛持续时间评分:t=2.131,P=0.035)。颈肩肢痛频度、上肢麻木程度、颈项僵硬程度3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程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04,P=0.060;t=0.858,P=0.393;t=0.844,P=0.4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体征的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压顶试验:χ2=107.496,P=0.000;臂丛神经牵拉试验:χ2=111.518,P=0.000;椎旁压痛试验:χ2=103.995,P=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体征的阳性率亦均低于治疗前(压顶试验:χ2=67.658,P=0.000;臂丛神经牵拉试验:χ2=76.530,P=0.000;椎旁压痛试验:χ2=58.634,P=0.000)。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体征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压顶试验:χ2=1.207,P=0.272;臂丛神经牵拉试验:χ2=2.506,P=0.113;椎旁压痛试验:χ2=2.918,P=0.088)。结论:"五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胜杰  王和鸣 《中医正骨》2011,23(10):10-13
目的:观察定点旋颈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5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旋颈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采用美国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测定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结果:①临床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601,P=0.032)。②颈椎活动度。治疗前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6,P=0.861;t=0.309,P=0.758;t=0.178,P=0.859;t=0.203,P=0.839;t=0.119,P=0.906;t=0.464,P=0.645),有可比性;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均有改善(治疗组:t=6.936,P=0.000;t=4.511,P=0.000;t=2.409,P=0.020;t=2.464,P=0.017;t=2.492,P=0.016;t=4.403,P=0.000。对照组:t=4.366,P=0.000;t=2.726,P=0.008;t=2.675,P=0.010;t=2.372,P=0.021;t=3.392,P=0.001;t=3.870,P=0.000),其中治疗组患者的前屈、后伸活动度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t=2.059,P=0.044;t=2.061,P=0.044),2组患者的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活动度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790;t=0.313,P=0.756;t=0.394,P=0.695;t=0.303,P=0.763)。结论:定点旋颈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运动疗法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常规治疗组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患者颈椎疼痛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①颈椎疼痛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1.5)分,(7.0±1.5)分,t=0.221,P=0.826];治疗8周后两组颈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降低[(3.3±1.4)分,(4.1±0.8)分],运动疗法组降低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3.8±1.1)分,(2.9±1.3)分,t =2.717,P=0.009].②临床疗效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4.6)分,(8.5±4.5)分,t=0.169,P=0.867];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评分均提高[(15.9±4.1)分,(13.2±4.9)分],运动疗法组提高程度大于常规治疗组[(7.6±2.6)分,(4.7±3.1)分,t=3.925,P=0.000].结论: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明显减轻颈椎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及颈椎牵引,且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EA) plus tuina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were divided randomly by the digital table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a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EA plus tuina technique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simple tuina techniqu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8.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ive rat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 Conclusion: EA plus tuina therapy is better than simple tuina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 4 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丹参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 ,治疗前后均做 TCD检查 ,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4 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 .5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经 TC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均有差异 (P<0 .0 5 ) ,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 (P<0 .0 5 )。结论 穴位注射夹脊穴能较好地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和椎 -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 ,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根据初诊时间,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电针、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电针、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6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分别为93.3%和61.7%,对照组为78.3%和31.7%,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推拿、牵引三者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牵引推正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疗效指数与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的相关性,探索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方法:依据纳入标准收集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牵引推正法进行治疗,对每一病例手法治疗10次后依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确定疗效指数;同时记录治疗前后颈椎X线片下椎体水平位移值,统计分析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后疗效指数及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的相关性,对两者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30例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判断(VAS评分)及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结果显示牵引推正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有效方法,且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曲线拟合优度较好,R2=0.44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指数=0.629+0.184×X线片显示的位移改变。结论:牵引推正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有效方法;牵引推正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失稳)的疗效与X线片下颈椎失稳的改善情况呈正相关;牵引推正法手法作用机制是通过整复前后移位的颈椎关节,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且疗效的优劣与X线片下颈椎前后移位的改善情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督通络药熥法联合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应用调督通络药熥法联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洛索洛芬钠片、根痛平片口服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及健康调查表(SF-36)评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愈率65.0%,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40.0%,总有效率67.5%。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19.23%,对照组68.7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督通络药熥法联合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肾柔肝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胸腺肽1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后,改云芝菌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2个月;甘草酸二铵200~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1个月后,改甘利欣15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2个月。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滋肾柔肝方,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及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γ-GT、ALP及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均有改善;2组治疗后ALT、AST及TBi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2组治疗后IgG均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CD4、CD8均有改善(P〈0.05),CD4以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滋肾柔肝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有较好疗效,对恢复肝功能及调节免疫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年龄广泛,发病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日益增长.针刺治疗CSR疗效确切,优势显著,可快速缓解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同时改善日常活动功能.笔者从CSR出现临床症状部位的经络循行处着手,建立颈神经发病节段分布的解剖区域与经络循行的联系,以探究CSR的经络定位诊断及穴位选取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