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邱丽萍  杨冬梅  王书鹏 《吉林医学》2010,31(14):2026-2027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通过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及降低心肌收缩力等治疗和一系列观察护理后,9例病情好转,其中5例转往上一级医院,3例死亡。结论:对受条件所限的县级医院经内科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严密的观察护理及合理治疗,在急性期控制夹层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方法:对2007年10月~2012年10月2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积极控制血压和心率。结果:12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4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或置入主动脉支架,4例患者病情再次发作或恶化后死亡。结论:尽快确诊、及时抢救、严控血压及精心护理是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内科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好转出院10例,死亡2例。结论:迅速控制血压、镇静止痛、减慢心率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关键,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马凡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药物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6例马凡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观察重点,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结果 1例转往外院继续治疗,3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 有效的观察,措施及指导能提高药物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转往上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1例于入院当天死亡.结论: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细心护理、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是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余健  黄贤珍 《广东医学》2005,26(7):1016-1017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药物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护理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中除2例夹层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自动出院,其余均好转出院。结论重视心理护理、缓解疼痛、控制血压和心率、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用药护理、避免用力,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马凡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马凡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药物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 方法总结12例马凡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重点和护理措施.结果 10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 有效的护理以及详细的出院指导可以保证保守治疗的成功,促进出院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夹层撕裂导致急性心包填塞死亡,2例转上级医院途中猝死,其余好转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进展快、死亡率高,如早期诊断并积极处理,可使患者渡过急性期,并为以后手术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马凡氏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药物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 方法 总结12例马凡氏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重点和护理措施。结果10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 结论 有效的护理以及详细的出院指导可以保证保守治疗的成功,促进出院后康复。 [关键词] 马凡氏综合症;主动脉夹层;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管理的意义。方法:对住院18例急性主动脉瘤患者术前采取启动急救程序、重点防御及观察。结果:3例病情好转保守治疗,13例行手术治疗,2例术前死亡。结论:了解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特殊的临床表现,重视“急性期”管理,是术前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马萍  郑金华  李长芹 《吉林医学》2014,(8):1755-1756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进展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结果:好转出院18例,死亡4例。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成功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春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79-79,81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7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3例患者中16例给予绝对卧床休息、生命指征监测、常规吸氧、镇静止痛药物、抗休克治疗后症状减轻好转,其余57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临床配合以精心护理措施,7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1例由于心衰导致死亡,本组好转率为98.6%。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临床死亡率较高,需给予及时治疗和对症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治疗与护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抢救成功 5例 ,死亡 2例 ,拒绝治疗 1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积极诊断、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提高主动脉夹层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例主动脉夹层误诊误治患者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被误诊为冠心病2例,急腹症2例,急性胃炎2例,胸腔积液1例,肾结石1例;后确诊经积极治疗后,痊愈1例,好转2例,余患者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发病急,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及死亡率高。合理的早期诊断与积极的治疗可以进一步减少并发症,降低急性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本院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在本科进行治疗的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保守或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好转出院9例,死亡5例,因为经济原因自动出院5例,治愈13例.5例术后术区局部有轻微淤斑,其余病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积极的抢救措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轻疼痛,有介入手术治疗适应证者实施腹膜支架植入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是提高主动脉夹层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夹层系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经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约90%的患者伴高血压.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不经治疗24h内病死率高达21%[1].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了9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3例,其余89例经精心治疗护理均安全渡过急性期,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缓解疼痛,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结果: 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病死3例。结论: 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认知水平,缓解疼痛,严密监测血压,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在急性期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方法 用自制问卷在患者病情稳定转出CCU后,采用访谈法对3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具有普遍性,只是在程度上有一定差异,解除疼痛,减轻痛苦占首位。结论 护士在对急性期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护理时,要根据其需求特点有针对性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采取密切监护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病情均好转,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覆膜支架植入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术中监护和完善的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治疗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刁全侠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373-437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内科诊治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总结2007年1月—2011年3月我院内科收住的1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内科体系治疗或转诊及临床护理的体会。结果 17例患者均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血管造影成像(CTA)明确了诊断,其中Ⅰ型8例,Ⅱ型3例,Ⅲ型6例。经保守治疗,10例好转出院,5例患者经转三级医院介入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后治愈,2例病情恶化死亡。结论提高医护人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并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同时积极控制好血压和心率,合理镇痛,精心护理,及时转诊,可明显提高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