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检测临床无心衰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受损。方法选择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9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无心衰症状且无左室肥厚者39例(I组),无心衰症状有左室肥厚者43例(II组),伴有心衰症状者16例(III组);39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以QTVI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峰值(Sa)、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及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结果II组和III组的平均sa低于正常对照组和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I组的平均Sa低于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Ea以正常对照组、I组、II组、III组的顺序逐渐减低,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平均Ea、平均Aa和女性是平均Sa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血压病人在出现左室肥厚时,即使无心衰临床表现,其左室长轴收缩功能也受了损害;QTVI检测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在判断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PW-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舒缩速度及Tei指数,以评价糖尿病患者早期心功能改变.方法 对2型糖尿(2-DM)病患者(分2组)及对照组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各点Sa、Ea、Aa、Ea/Aa、Tei指数.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2-DM1组、2组Tei指数均延长,Ea、Ea/Aa值均减低(P<0.01),在1组Sa值仅左室前壁及后室间隔减低(P<0.05),而在2组左室4个壁Sa值均减低(P<0.01).结论 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同时收缩功能也出现早期变化,并随着并发症的出现左室功能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血液透析病人左室整体舒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脉冲波DTI技术探测病例组72例血液透析病人及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的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峰速度(Ea)、舒张晚期峰速度(Aa)、Ea/Aa的比率及收缩期峰速Sa。同时用脉冲多普勒检测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A)、E/A比率,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及E/Ea。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DTI及脉冲多普勒两组参数的不同。结果(1)病例组Ea、Ea/Aa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病例组54例E/A小于1占70%。病例组IVRT较正常对照组 IVRT延长(P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观察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疗效。方法收集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支架置入术或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9例。应用QTVI分别测定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前、术后2 d及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6个位点的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计算6个位点平均值代表瓣环的整体运动。结果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后2 d QTVI测得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0.05)。支架置入术后2个月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a/Aa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是一种无创性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疗效的有效方法,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室舒缩功能的评价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W-DTI)技术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室舒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PW-DTI技术测量35例CHF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MAV)并与常规超声心功能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HF患者二尖瓣环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分别为Sa,Ea,Aa)及舒张早、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低于正常人(P<0.01)。 Sa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正相关(r=0.890,P<0.001)。 CHF组舒张功能受损程度不同各亚组的Ea(P<0.001)、充盈假性正常和限制性充盈异常亚组的Aa(P<0.001)及松弛功能减低和充盈假性正常亚组的Ea/Aa(P<0.001;P<0.01)低于正常组。结论 :PW-DTI技术测量MAV可以较好地评价CHF左室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30例首次确诊为AMI患者,行PCI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频谱,并分析左室舒张功能评价资料。结果30例AMI患者术后1、3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左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及其与左室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比值E/A、二尖瓣环平均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m)及其与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m)比值Eam/Aam增高,心率(HR)、E/Eam显著减低(均为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E、Eam、E/A、Eam/Aam增高(P〈0.05或P〈0.01),E/Eam减低(P〈0.01),HR未见明显变化(P〉0.05)。本组AMI患者舒张功能异常以充盈迟缓型为主,少数为假性正常型,未见限制型。等容舒张时间在舒张功能充盈迟缓时延长,假性正常化时缩短至正常范围(P〈0.01)。年龄、HR都是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年轻AMI患者的舒张功能在PCI术后显著提高,QTVI所测E/Ea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Ea、Ea/AaE/A联合及IRT可更准确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程度,估测AMI后左室心肌缺血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利用TDI对30例EH患者及30例正常人二尖瓣前后叶瓣环舒张期的峰值流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EH患者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a)、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Ea/Aa)明显低于正常组;伴有左室心肌肥厚EH患者的Ea、Ea/Aa又低于无左室心肌肥厚的EH患者。结论DTI是检测EH患者的早期舒张功能受损的可靠指标,并揭示合并有心肌肥厚的EH患者其左室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 I)术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30例首次确诊为AM I患者,行PC I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QTVI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频谱,并分析左室舒张功能评价资料。结果 30例AM I患者术后1、3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左室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及其与左室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比值E/A、二尖瓣环平均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m)及其与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m)比值Eam/Aam增高,心率(HR)、E/Eam显著减低(均为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E、Eam、E/A、Eam/Aam增高(P<0.05或P<0.01),E/Eam减低(P<0.01),HR未见明显变化(P>0.05)。本组AM I患者舒张功能异常以充盈迟缓型为主,少数为假性正常型,未见限制型。等容舒张时间在舒张功能充盈迟缓时延长,假性正常化时缩短至正常范围(P<0.01)。年龄、HR都是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年轻AM I患者的舒张功能在PC I术后显著提高,QTVI所测E/Ea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Ea、Ea/Aa E/A联合及IRT可更准确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程度,估测AM I后左室心肌缺血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方法:测量20例正常人和20例冠心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波、A波和二尖瓣环频谱Sa波、Ea波、Aa波的峰值速度。结果:DTI脉冲多普勒测定的二尖瓣环频谱呈规律波群,有收缩期Sa,舒张期Ea和Aa3个主波,冠心病组Sa波、Ea波峰值速度及Ea/Aa比值显著低于正常组。正常人95%Ea波起始早于血流E波,而70%冠心病患者Ea波晚于E波。结论: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与正常人的差异可反映其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之异常,提供瓣环机械动力障碍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检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并评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68例,按是否服用RAS抑制剂再分为RAS抑制组及非RAS抑制组,并设立健康对照组.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QTVI曲线上心室收缩期速度峰值 (Sa)、心室舒张早期速度峰值 (Ea) 、心室舒张晚期速度峰值 (Aa),并计算左室平均峰值.结果 高血压组的Sa波峰值、Ea波峰值及 Ea/Aa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AS抑制组的Sa波峰值(6.28±1.28)cm/s与正常对照组(6.64±1.63)c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RAS抑制组(5.37±1.14)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抑制RAS能阻止或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损害;QTVI能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异常之前检测到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为观察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0例,2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较2组及观察组术前、术后3~7 d、术后1个月反映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收缩期S峰(Sa)、舒张期E峰(Ea)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速度(E)与Ea的比值(E/Ea)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和舒张晚期速度(A)的比值(E/A)、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7 d各项指标较术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Sa较术前显著增加,而E/Ea较术前、术后3~7 d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有效评价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判定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胶原重构及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4例AMI患者依是否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n=18)和血运重建组(n=36),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MI后3、6及12个月的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和Ⅲ型前胶原(PCⅢ),同时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E)和心房收缩期流速(A)比值(E/A)、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和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峰值(Aa),并计算Ea/Aa比值。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运重建组PICP在3、6个月时点,PCⅢ在3月时点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血运重建组LVEF在6个月、12个月时点和Sa在6个月时点明显大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血运重建组各时点E/A、Ea/Aa较同期常规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血运重建可以明显抑制心脏胶原重构,改善心肌收缩功能,而对舒张功能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少症(甲低)对新生儿左右心功能以及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对50例确诊为甲低的足月新生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并与35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比较。分别用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PWD)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E)检测各组新生儿的左心和右心收缩舒张功能,分别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房径(LA)、主动脉径(AO),计算LA/AO,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峰值速度(A),计算E/A值,二尖瓣环和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计算Ea/Aa值。同时进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ECG),分别检测心率(HR)、PR间期(PR)、QT间期(QT)、QRS波电轴(QRSa)、QRS波时限(QRS)、校正QT间期(QTc)等指标。结果传统M型心超显示LA、AO及LA/AO在甲低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甲低组LVEF和LVFS显著低于对照组;PWD显示甲低组二尖瓣与三尖瓣口血流E峰及E/A值均低于对照组,但A峰无显著性差异。QTVI示甲低组二尖瓣及三尖瓣环Sa、Ea和Ea/A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Aa无显著性差异。甲低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R间期及QT间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但两组间QRS波电轴、QRS波时限及QTc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少症对新生儿可同时造成左心与右心的收缩、舒张功能损害,并对新生儿的窦房结起搏产生显著影响,引起心脏自律性改变,而心肌动作电位、房室传导等电生理活动则尚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riplane‐QTV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功能,并探讨T2DM患者左室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T2DM患者50例(T2DM组)和正常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Triplane‐QTVI技术检测左室纵轴收缩、舒张功能;检测T2DM患者的HbA1c ,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与 HbA1c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期均值速度(Sm )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率(E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2DM组左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均值速度(Am)、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均值速度(Em)高于对照组,E/A、Em、Em/Am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HbA1c与E/A呈线形负相关( P <0.05),与E/Em呈线形正相关( P<0.05),与EF、FS、E、A、Sm、Am不相关性。【结论】Triplane‐QTVI能够准确评价T2DM患者左室纵轴收缩、舒张功能,T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HbA1c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行MHD的尿毒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 mg,每天1次;左卡尼汀1.0 g于每次透析结束前静脉注射,疗程6个月。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反映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指标的变化,包括左室形态学指标: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血流传播速度(VP);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a)。结果治疗6个月后,LVEDD、LVESD、IVST、LVPWT、LVMI、DT、LAV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A、VP、LVEF、SV、S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缬沙坦联合应用能有效抑制MHD患者的心肌重构,同时改善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率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关注心功能衰竭尤其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异常,而忽略其他重要指标的异常。目的 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LVEF正常ESRD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首次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透析治疗且随访LVEF正常的ESRD患者121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主动脉根部内径(AOd)、腔室大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gLVEDV)、左心室整体收缩末期容积(gLVESV)〕及其经体表面积(BSA)校正值、左心室构型〔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LVEF、左心室整体射血分数(gLVEF)及左房室瓣环左心室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左心室整体功能(左心室Tei指数)、舒张功能参数〔左房室瓣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左房室瓣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E/A、左房室瓣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E'/A'及E/E')〕;分析ESRD舒张功能障碍患者左心室构型、gLVEF情况,ESRD患者左心室构型与gLVEF情况。结果 病例组患者体质量、BMI、BSA小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DP)大于对照组 (P<0.05)。病例组AOd、AOd/BSA、LAd、LAd/BSA、LVEDd、LVEDd/BSA、LVESd、LVESd/BSA、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LVEDV、LVEDV/BSA、LVESV、LVESV/BSA、gLVEDV、gLVEDV/BSA、gLVESV、gLVESV/BSA大于对照组,IVST、LVPWT、RWT厚于对照组,LVM、LVMI重于对照组,LVFS、LVEF、gLVEF小于对照组(P<0.05)。121例ESRD患者左心室构型分型:构型正常17例(14.0%),构型异常104例(86.0%)(以离心性肥厚55例和向心性肥厚48例为主);gLVEF异常39例(32.2%),gLVEF正常82例(67.8%)。病例组E峰、A峰快于对照组,E/A低于对照组,DT、IVRT、左心室Tei指数大于对照组,S'〔室间隔(s)〕、E'(s)、E'〔侧壁(l)〕、E'/A'(s)、E'/A'(l)慢于对照组,A'(l)、E/室间隔与侧壁左房室瓣环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av)〕快于对照组(P<0.05)。121例ESR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分型:舒张功能正常5例(4.1%),舒张功能障碍116例(95.9%)。116例舒张功能障碍ESRD患者包括104例(86.0%)左心室构型异常者及39例(32.2%)gLVEF异常者。121例ESRD患者中左心室构型及gLVEF正常者14例,左心室构型正常、gLVEF异常者3例,左心室构型异常、gLVEF正常者68例,左心室构型及gLVEF均异常者36例。结论 LVEF正常ESRD患者左心室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改变,表现为腔室扩大、室壁增厚、收缩及舒张功能亦存在不同程度减退;左心室构型或收缩功能正常ESRD患者舒张功能不完全正常,舒张功能障碍早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构型异常,因此全面评估LVEF正常ESRD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及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牟芸  胡瑛  姚磊  郑哲岚  徐启彬 《浙江医学》2003,25(11):654-655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时相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名正常人,20例高血压病人,20例冠心病病人,以组织多普勒的脉冲多普勒模式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比较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波(Ea)起始与血流E起始、Ea峰值与E峰值的早晚。结果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和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均显示高血压病人与冠心病患者存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下降。高血压病人Ea起始、Ea峰值分别早于E起始、F峰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冠心病患者Ea起始、Ea峰值分别晚于E起始、E峰值,与正常人差异显著。结论单纯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早期或正常人,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早于血流运动,若迟于血流运动时表明舒张功能受损更严重,且往往合并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