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委员工作中主要存在对心理委员选拔不严谨、后期培养关注不够、与心理健康教师沟通不畅等问题。辅导员需要加强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心理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关注心理委员的个人成长,不断提升心理委员的胜任力与获得感;推进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朋辈心理育人中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
程萍 《卫生职业教育》2013,(22):105-106
目的探索既适合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又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方法在班级干部编制中增加一名心理委员。心理委员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培训,然后在心理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在班级开展工作。结果心理委员接受培训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和敌对4个因子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观自评方面均有正向改变;实验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增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委员培训的有效形式;班级心理委员制是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而可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有利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与受益面,并有利于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上,要把握好工作定位,加强四支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并做好选拔、培训、考核、激励以及督导等各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莱高等医学院校442名贫困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其心理健康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家庭完整性、年龄、年级、父亲职业等.结论:影响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5.
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因客观条件差而衍生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医学院校,贫困生比例较其他高校更高,医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着其职业道德的养成。本文在具体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及产生原因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医学院校在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冬梅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140-141
目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在学校构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也日益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针对广大学生,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协会、学生工作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及时提示与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期果断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笔者采用卡特尔人格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来测试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状态,以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全面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说明: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其心理健康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师总体的心理水平是健康的.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心理调节能力相关显著,与心理状态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4年天津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以"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危机干预快速反应机制以来,此工作的开展很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许多高校都相继在班委成员中增设心委员,以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不足的压力。时至今日,心理委员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一支重要  相似文献   

9.
田艳  邓冰  周蓉  彭丹  黄列玉  陈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5):521-522,525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实现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发展健康心理.方法:在新生入学后3~6个月,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中文版本对医学院校1 788名新生进行心理状况的普查,所有资料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同时作了描述及相关分析.结果:新生中23.7%(424...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关键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在实际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上尚缺乏统一认识。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上的关键点即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定位,务必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务必具有专业化的高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态度,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适时适度介入及专兼职工作人员准入的工作理念;以及创新工作体制上的关键点包括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立专家、药物干预制度、建立和完善校园三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对目标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是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北川羌族自治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单位和个体有心理健康的需求但总体低于物质需要,该群体认为开展心理工作应该由政府来完成,由专业的机构来负责实施,更愿意接受来自本土力量的心理帮助,认为健康教育与宣传是重要工作,希望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笔者认为:有效的心理重建工作应由政府组织、专业机构指导、本土心理援助队伍实施、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与教育、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医学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的对策。方法: 通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状况研究分析,提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必须的人文关怀是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结果: 大学生上网心理动机主要有减压心理、好奇心理、寻求自我价值、情感表达需要及探索、尝试新事物。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途径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理论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理配置资源,全方位引导,支持校园内大学生网站平台建设。结论: 加强医学院校的网络建设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的前提,也是加强医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三个一"工程模式内容.即构建一个立体交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组建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心理辅导队伍实施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证明"三个一"工程模式实施,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有效杜绝了校园心理危机极端事件的发生,为学风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牡丹江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卫生状况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当今社会医院体制转型、医患矛盾增多的状况下,尤其是扩招以后,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本科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在本科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调试能力,已成为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了解现阶段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身心健康且具备心理素养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知识体系化、资源整合优势,线下课堂师生面对面互动优势,形成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格局,提升学生主动性、参与度,兼顾心理知识传授和心理方法、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估方式,多元化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依据,调整教学设置,提高教育精准度;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以学生为本,有较高的教学效果评估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新生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医学院校大学新生209人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被试的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5.2%;被试的SCL-90均分和4个因子均分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在性别、独生子女、贫困生、生源地、专业满意和家庭结构方面,SCL-90及其各因子存在差异.结论 重视对医学院校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地方医学院校实习期临床医学本科生压力源及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为实习期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唱丽荣等编制的临床医学生实习期间的压力源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地方医学院校24.1%学生存在中等以上压力,压力源最高为考试与就业,其他依次为知识与技能、人际关系、面对病人、医疗条件和工作负荷。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总体处于良好状况。压力源各维度的分值与心理健康的大多数因子显著正相关。结论: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生实习期普遍存在压力,实习期间的压力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建议从就业、学业、人际关系、心理等方面对实习期学生进行指导,以便助其减轻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工作职责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分析医学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及对辅导员队伍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从实行保障、促进、强化、补充等机制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新疆某高等医学院校在校329名少数民族医学生,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结果少数民族男、女生躯体化、强迫、恐怖、抑郁、焦虑和其他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专业少数民族医学生 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维吾尔医学专业学生 SCL-90各因子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根据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心理疾患,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3所医学院校352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SPSS软件χ2检验结果表明,性别、专业背景和家庭氛围对疫情期间应届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影响显著(P<0.05),因此,应家校合力,根据毕业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