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英月 《吉林医学》2009,30(20):2522-2523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7年分娩的2045例产妇(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产妇(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5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杨杏贤 《广西医学》2008,30(5):669-670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臀位分娩方式构成比,分析其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5年内分娩人群6269例中选择行剖宫产术726例的剖宫产指征。结果在5年间剖宫产率为11.6%,以难产为手术指征者占主导地位(30.32%),而社会因素和相对剖宫产指征如臀位、剖宫产史等因素可以通过临床上适时阴道试产来减少剖宫产率,占32.50%。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人为因素进行剖宫产,从而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安图县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045例(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及指征现状,为临床分娩方式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到本院分娩的482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剖宫产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当前剖宫产指征.结果482例孕产妇中选择剖宫产的有275例,占57.05%;剖宫产率影响因素中,胎儿因素占45.82%,母体因素占28.36%,心理因素占23.27%,社会因素占18.18%;剖宫产指征主要有胎儿窘迫、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巨大儿等.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因素多种多样,临床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指导产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几年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病例6538例,其中,剖宫产2842例。结果⑴五年间剖宫产率分别为31.3%、32.6%、37.9%、37.5%、47.9%。⑵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占分娩的比例逐年增高;阴道助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期阴道助产占分娩的比率逐年下降。⑶2007年后列入剖宫产手术指征前几位的是胎儿宫内窘迫、相对头盆不称、脐带绕颈、臀位、妊娠合并症等。⑷自2007年起社会因素已作为剖宫产指征之一,且居于剖宫产指征的第六位。⑸单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加,但多因素指征行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下降。⑹胎儿宫内窘迫一直被列为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而社会因素目前成为剖宫产指征之一,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社会因素是导致近年来剖宫产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重视社会因素,加强孕产期宣教及保健,加强潜伏期及第一产程的管理监护及心理护理问题,是降低临产后剖宫产率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指征已大大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分娩方式的选择,只有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才能降低,使围生儿死亡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对安庆市三家二甲以上医院2001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住院产妇足月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前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59.40%,后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71.38%,趋势χ2=382.431,P<0.01,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②社会因素在剖宫产指征比例中最低占28.23%,最高达46.93%而成为主要因素。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五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 对2005-2009年我院20 981例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 剖宫产率有增加趋势,2005年为59.63%,2009年为66.98%.剖宫产主要指征依所占比率的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难产、妊娠并发症等,而且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剖宫产指征掌握较宽松,剖宫产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难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近10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研究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10年来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小幅升高,2005年前剖宫产指征主要为母体因素及胎儿因素,2005年后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明显升高.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原因为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增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2004-2007年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2004年-2007年间自治区人民医院分部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4年为38.21%,2007年为60.88%。(2)剖宫产手术指征2004-2006年以难产、胎儿宫内窘迫为主,社会因素列居第3位,2007年社会因素跃居第1位,占29.31%。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以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和胎儿宫内窘迫的"过度诊断"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剖宫产近年手术指征的变化.方法 通过总结年分娩总数、剖宫产率、各种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分析10年间影响因素,由住院孕产妇剖宫产指征变化相关情况及与剖宫产率上升的关系.结果 10年中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2年20.36%上升至2011年的53.10%;剖宫产指征变化中,头位难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因素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及臀位为第3、4位.结论 剖宫产率呈现上升趋势,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  相似文献   

11.
张其容 《海南医学》2008,19(6):54-55
目的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剖宫产指征,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6年2095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各因素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社会因素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为9.04%,2006年为21.02%;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2001年39.24%,2006年50.18%,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助产技术培训,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围产保健和健康教育,开展导乐分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周巧莲  李风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82-2884
目的分析近20年来西宁地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西宁地区2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迁。方法对1990年—2010年共28 035例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产妇中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5年平均率达40.52%;初产妇剖宫产率高于经产妇;剖宫产指征从1990年—2000年以难产为第1位,而2000年后社会因素所占比例逐渐上升。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新生儿评分反而出现下降。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鼓励经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以及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随机选取2003年及2007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比较,发现社会因素上升最快,其次是瘢痕子宫;2010年6月开始采取分娩镇痛、导乐分娩等措施,剖宫产率降低,其中社会因素所占构成比下降明显,瘢痕子宫跃居剖宫产指征第一位。结论:通过开展分娩镇痛、导乐分娩、孕期宣教以及应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药物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以社会因素等指征的剖宫产率,瘢痕子宫已成为主要剖宫产指征,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成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剖宫产的指征因素,找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085例产妇中653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为60.18%,指征因素:头盆不称占30.25%,胎儿宫内窘迫占20.15%,社会因素占15.18%,疤痕子宫占12.35%,羊水过少占10.27%,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占7.45%,胎位异常及双胎占4.3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是医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的结果,只有制定有效的对策才能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4年间剖宫产率及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分娩病例575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娩方式中,阴道分娩4191例,占72.8%,剖宫产1566例,占27.2%.1994年至2000年12月平均剖宫产率为14.09%,实现了WHO提出的目标,2001年开始剖宫产占难产分娩的比例明显增高,2001年至2007年12月平均剖宫产率达35.07%,剖宫产率上升,而围生儿病死率下降不明显.头位难产、胎儿窘迫、臀位、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指征.结论 要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需加强孕期健康教育,产前宣教尤其是分娩方式教育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助产技术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6.
曹晓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319-1320
目的:分析剖宫产的指征,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2月间983例足月分娩中703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足月剖宫产率为71.5%,与目标值<15%相差甚远。社会因素、臀位、妊高征、巨大儿、疤痕子宫为前五位主要指征。结论:以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占72.40%,是剖宫产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需医患双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阴道分娩的对策。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2388例剖宫产病例,就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引起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同期分娩总数3682例,剖宫产2388例,剖宫产率65%,其中母亲因素691例占29%,社会因素597例占25%,头盆因素568例占24%,胎儿因素532例占22%。对比本院10年前统计资料,剖宫产率38%,社会因素仅1%。结论:不断升高的剖宫产率,主要因社会因素,医生过度诊断,放宽手术指征所致,降低剖宫产率需要医患双方及政府有关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初产妇无手术指征实施剖宫产术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关措施,以此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及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本区的孕妇临床资料,分析无手术指征实施剖宫产术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2009年1月-2016年12月本区共有孕妇30 322例,其中剖宫产18 691例,剖宫产率为61.64%;在各种剖宫产因素中,以社会因素所占比例最高;18 691例剖宫产孕妇中,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孕妇共12 279例,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孕妇共6412例,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均高于经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因素,临床应当严格遵循剖宫产指征,开展分娩镇痛、陪伴镇痛等分娩方式,促进产妇选择自然分娩,并严格控制因社会因素所致的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近8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对2000~2007年来10 377例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0年为29.4%,2007年升至60.1%。剖宫产主要指征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难产、妊娠并发症,其中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难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剖宫产指征的动态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6年中2317例剖宫产病历。结果 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5950例,剖宫产2317例,剖宫产率为38.9%,各指征顺位及构成比前10位;胎儿窘迫占37.5%;妊高征占11.5%;社会因素占9.5%;脐带因素占8.9%;产程异常占8.8%;胎膜早破占8.7%;臀位占7.6%;巨大胎儿占6.7%;羊水过少占6%;疤痕子宫占5.2%;6年中每年剖宫产指征症位均为胎儿窘迫。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孕期合理营养,进行孕期自我监护;尽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加强分娩知识宣教,严密监护产程,开展导乐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