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方法 收集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样本各6例,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结果.结果 部分mi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异常.其中显著上调的为hsa-miR-27b,hsa-miR-103,hsa-miR-30d,hsa-miR-23a,hsa-miR-92b和hsa-miR-126*.显著下调的为hsa-miR-34b,hsa-miR-1258,hsa-miR-634,hsa-miR-99a,hsa-miR-885-5p,hsa-miR-1246,hsa-miR-499b,hsa-miR-22,haa-miR-21和hsa-miR-138-1*.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部分miRNAs存在表达差异,这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无功能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功能。方法应用人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HG-U133Plus2.0分别检测4例无功能垂体腺瘤组织(2例促性腺激素腺瘤、2例裸细胞激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随机选择EDG3基因予以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正常垂体组织相比,促性腺激素腺瘤中上调基因223条,下调基因678条;而裸细胞腺瘤中上调基因156条,下调基因665条;两者共同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50条,下调基因136条。共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涉及分子结合、凋亡或肿瘤相关、代谢、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物质运输等多个生物过程。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了解垂体腺瘤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酶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瘤组织中透明质酸,用酶联吸附测定法测定瘤组织中透明质酸酶活性及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瘤细胞中透明质酸酶基因表达。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瘤组织中透明质酸及透明质酸酶显著增高,透明质酸酶基因PH-20高表达,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及正常脑组织组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酶在垂体腺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中发挥作用,测定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酶对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和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KISS-1和MTA-1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RT-PCR法对KISS-1和MTA-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它们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59例垂体腺瘤患者中,侵袭性垂体腺瘤组KISS-1的蛋白阳性率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χ2=4.88,t=12.05,P<0.05),MTA-1的蛋白阳性率和mRNA表达均高于非侵袭性腺瘤组(χ2=5.43,t=12.99,P<0.05).结论 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KISS-1表达下调、MTA-1表达上调,提示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LRIG2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样多肽2(LRIG2)基因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临床手术切除的23例侵袭性(13例)和非侵袭性(10例)垂体腺瘤标本中,LRIG2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RT-PCR显示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mRNA表达的阳性率均为100%。在表达强度上,LRIG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结论LRIG2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端粒末端重复扩大-聚合酶链反应(TRAP-PCR)方法检测hTERT在18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hTERT基因在22.2%(4/18)的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有所表达,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0.0%,0/24)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在hTERT表达阳性的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其hTERT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hTERT表达阴性的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电泳结果显示hTERT阳性病例中其表达均为中低度表达。结论 hTERT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行为有关,可用来对侵袭性垂体腺瘤进行早期诊断以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特异性受体uPAR在非侵袭性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61例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uPA和uPAR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RT-PCR检测uPA和uPARmRNA表达水平,并用t检验、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比较两组肿瘤之间uPA和uPAR的表达差异性。结果在所检测的肿瘤中,31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及非侵袭垂体腺瘤的uP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74%和36.67%(P0.05)、uPAR为58.06%和30.00%(P0.05),PCR检测结果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与非侵袭组中uPA的相对表达量为0.5468±0.0464和0.4462±0.0305(P0.05)、uPAR为0.6463±0.0314和0.5464±0.0471(P0.05)。检测结果显示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uPA和uPAR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组,并且两个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性(r=0.525,P0.05)。结论 uPA和uPAR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上调,说明其可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3,MAPLC3)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MAPLC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MAPLC3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MAP1LC3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61例垂体瘤患者中,32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29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组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MAPLC3的蛋白和mRNA表达也均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小分子RNA(miRNA)在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探讨miRNA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miRCURY^TM锁核酸芯片检测6例垂体泌乳素腺瘤和6例正常垂体组织中miRNA的差异表达,一些差异表达的miRNA用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有35个miRNA差异表达,其中上调18个。下调17个。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的miRNA分类群聚图差异明显。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存在荠异表达的miRNA.其可能与垂体泌乳素腺瘤的形成、增殖和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