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四项常用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超声测量200例正常成人不同年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内中膜背向散射积分(IBS)、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颈动脉物理参数(僵硬度、扩张性、顺应性),分析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内中膜IBS与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僵硬度呈正相关性,颈动脉内中膜IBS与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颈动脉扩张性及顺应性呈负相关。结论临床联合应用该四项指标能够为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客观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大动脉缓冲功能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 :利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分别对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 2 0例进行大动脉缓冲功能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及容积扩张性作为评价大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结果 :( 1)高血压病组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 ( 10 -3 ·mm2 ·mmHg-1 )、容积扩张性 ( 10 -3 ·mmHg-1 )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 %)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 74 3 6± 3 2 43vs .96 43± 40 76,1 49± 0 5 3vs .3 14± 1 3 2 ,5 4%± 1 2 %vs .12 2 %± 3 4%,P均 <0 0 1) ;( 2 )高胆固醇血症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 4 8%± 1 9%vs .12 2 %± 3 4%,P <0 0 1) ,而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及容积扩张性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 90 5 6± 3 4 5 2vs .96 43± 40 76,3 0 8± 1 3 1vs .3 14±1 3 2 ,P >0 0 5 ) ;( 3 )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组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容积扩张性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 70 43± 3 0 5 8vs .96 43± 40 76,1 48± 0 49vs .3 14± 1 3 2 ,P <0 0 1) ,和高血压病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其内皮功能较其它三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和脉搏速度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60岁)60例,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ISH组)36例和舒张期高血压组(DH组)24例,正常老年人30例作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三组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M型超声记录颈总动脉(CCA)前、后壁的运动幅度变化,测量舒张期和收缩期内径,计算内-中膜横截面积(IMSCA)、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参数.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脉冲多普勒记录彩窗两端点的频谱,测量心电图Q波顶点至频谱起始点时间,计算脉搏速度(PWV).结果 ISH组比DH组及健康老年组内-中膜横截面积、僵硬度指数增大,脉搏速度加快,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5).IMSCA、僵硬度指数与脉压正相关(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PWV与僵硬度指数正相关(P<0.05).结论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僵硬度指数增大,弹性功能降低,脉搏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4.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的评价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46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颈动脉行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颈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斑块数目和回声情况,测量舒张期内-中膜厚度(IMT);M-型超声记录颈总动脉前后壁在收缩期和舒张期运动幅度变化,测量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计算内-中膜横截面积(IMSCA)、僵硬度β指数、扩张性(distensibility)和顺应性(compliance)等参数。结果脑梗死患者比健康老年人斑块数目及低回声斑块检出率增加,最大IMT和平均IMT增厚,内-中膜横截面积、收缩期内径和舒张期内径、僵硬度指数增大,扩张性和顺应性降低(P<0.05)。IMT与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无明显相关性。IM-SCA、僵硬度指数、扩张性和顺应性与脉压相关(P<0.01),而与收缩压、舒张压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颈动脉早期动脉硬化的简便有效的方法,颈动脉IMT结合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指标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按高血压类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42例(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组39例(B组).对照组为30名健康老年人.二维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舒张期内径,观察颈总动脉斑块情况;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组颈总动脉IMT、僵硬度、RI升高(P<0.01),扩张性、EDV、Vmean降低(P均<0.05),A组PI升高(P<0.01),B组PSV降低(P<0.05);A组颈总动脉僵硬度、PSV、RI、PI高于B组(P均<0.05),扩张性和EDV低于B组(P<0.01);A、B组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收缩压、脉压与颈总动脉内径、IMT、EDV、Vmean、RI、PI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发生重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壁顺应性差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患者.收缩压及脉压对颈动脉重构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者、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较。方法:①纳入2001-02/2003-01广州邮电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115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代谢综合征组),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高血压组),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9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美国ALT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对受检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测量,在颈总动脉分叉近心端10,20,30mm3处分别测取前壁和后壁内膜-中层厚度,双侧共测得12个值,取其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扩张性=(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颈总动脉收缩内径2)/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脉压,颈动脉僵硬度=脉压×颈总动脉直径/颈总动脉每搏血管内径变化幅度。③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3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健康者1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明显大于和高于其他3组(P<0.05~0.01),颈动脉扩张性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改变较糖尿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代谢综合征患者特有的多重危险因子聚集的情况,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级别、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观察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25例健康老年人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斑块数目;测量颈总动脉(CCA)舒张期和收缩期的内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斑块大小;计算CCA斑块发生率、斑块Crouse积分、僵硬度、扩张性和顺应性等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CCA内径、CCA—IMT、斑块检出率及Crouse积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与高血压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内径=0.689,rIMT=0.623,r斑块=0.611,r积分=0.635,P均〈0.05。脉压≤60mmHg者的CCA—IMT、斑块检出率和僵硬度均小于脉压〉60mmHg组(P〈0.05),扩张性和顺应性高于脉压〉60mmHg组(P〈0.05)。结论高血压级别、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有显著影响。高频超声检查能及时准确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特征,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简便、有效、安全、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重构、粥样硬化的变化,以及动态脉压与颈动脉重构、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1]选择2003-07/2004-12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住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龄60~82岁.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脉压40~60 mm Hg组(n=26)和脉压>60 mm Hg组(n=25).[2]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的内膜中层厚度.计算颈动脉紧张度[(颈总动脉收缩内径-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15;100/颈总动脉舒张内径],颈动脉扩张性[(颈总动脉收缩内径2-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215;100/(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215;脉压)],颈动脉僵硬度[脉压&;#215;颈总动脉舒张内径/(颈总动脉收缩内径-颈总动脉舒张内径).以左右颈动脉系统全部斑块分级的总和计算斑块指数.上述指标的测定反映颈动脉重构.[3]采用非配对比较t检验作显著性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两因素间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脉压>60 mm Hg组明显高于脉压40~60 mm Hg组(t=3.92~2.25,P<0.05~0.01).[2]颈动脉紧张度及颈动脉扩张性:脉压>60 mm Hg组明显低于脉压40~60 mm Hg组(t=3.10,2.47,P<0.01,0.05).[3]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脉压>60 mm Hg组明显高于脉压40~60 mm Hg组(χ^2=10.83,P<0.01).[4]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脉压>60 mm Hg组明显高于脉压40~60mmHg组(χ^2=4.47,P<0.05).[5]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颈动脉紧张度及颈动脉扩张性与脉压的相关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僵硬度同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789,0.752,0.596,P<0.01~0.05).颈动脉紧张度及颈动脉扩张性同脉压呈显著负相关(r=-0.626,-0.598,P<0.05).结论:[1]脉压的增加对颈动脉重构及硬度均有影响,增大的脉压可使颈动脉弹性下降,僵硬度升高.[2]脉压是大动脉重构、僵硬度增加的危险因素.[3]脉压增加可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患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成年及老年恒河猴颈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筛选评价实验动物早期动脉硬化的敏感指标。方法将26只健康恒河猴按年龄分为老年组20只和成年组6只,麻醉状态下对双侧颈动脉及腹主动脉行超声检测。结果恒河猴老年组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管径(Ds)、舒张期最小管径(Dd)及内-中膜厚度与Dd比值,颈总动脉窦部Dd、颈内动脉Dd均增大,椎动脉Ds减少;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窦部及颈内动脉僵硬度、弹性系数均增高,顺应性均降低,与恒河猴成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总动脉D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顺应性及内-中膜厚度与Dd比值,颈动脉窦部顺应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年龄有较强相关性(│r│≥0.6,P0.05)。结论超声可以评价老年恒河猴颈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其中颈总动脉D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顺应性可作为超声早期评价实验动物动脉硬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检测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点,并与健康者、单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比较.方法:①纳入2001-02/2003-01广州邮电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115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代谢综合征组),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高血压组),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9例(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采用美国ALT 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对受检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测量,在颈总动脉分叉近心端10,20,30 mm3处分别测取前壁和后壁内膜-中层厚度,双侧共测得12个值,取其平均值作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用Crouse方法计算.颈动脉扩张性=(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颈总动脉收缩内径2)/颈总动脉舒张内径2&;#215;脉压,颈动脉僵硬度=脉压&;#215;颈总动脉直径/颈总动脉每搏血管内径变化幅度.③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糖尿病患者3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47例,健康者19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指数、颈动脉僵硬度明显大于和高于其他3组(P<0.05~0.01),颈动脉扩张性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颈动脉扩张性和顺应性改变较糖尿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严重,代谢综合征患者特有的多重危险因子聚集的情况,对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