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泽凌  罗穗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6):555-555,558,561
为了防止输液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从2005年起,在执行输液治疗操作时,我科除严格要求每一名护士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外,还要求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对预防纠纷与差错起到一定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杜绝护理差错发生,切实落实查对制度,保证护理安全.从2006年1月开始,我院建立床旁输液卡,护理人员静脉用药前在患者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及时、准确地执行输液医嘱并签名,2006年1~8月执行结果输液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而2005年同期输液护理差错发生率0.87 %.表明建立床旁输液卡,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查对制度落到实处,可以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有利于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作为护理文书的原始记录,可为法律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护理查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核心制度,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静脉输液安全的保障[1].自2010年1月开始,我院采用三人核对联合患者参与查对应用于患者静脉输液中,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院内2009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输液16 320例中存在33例静脉输液差错进行分析,其中床号、姓名差错15例,药名差错8例,药物剂量差错10例.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8 610例,其中39例患者的隐患在输液前都被成功阻止,1例发生输入错误药物,原因是夜间只有1名护士上班因查对不严而引起缺陷.  相似文献   

4.
杜萍  苏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4):156-156
我院门诊输液区分为一般输液室、传染病输液室、腹泻病输液室三部分。除了要及时准确地为病人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1重视安全护理1.1认真执行医疗护理诊疗操作规范,特别是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从配药、注射、换瓶、拔针,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查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督促,措施落实,责任到人,以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1.2对于新特药,使用前要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使用前详细询问…  相似文献   

5.
于路平  丛辉  孙姝 《黑龙江医学》2003,27(5):389-389
护理差错事故 ,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 ,是质量管理缺陷造成的 ,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会给病人带来严重损失 ,造成痛苦 ,延误疗程 ,重者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 ,安全护理及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1 护理差错事故多发环节及原因1 1 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 ,对药品检查查对不仔细 ,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 ,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 ,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 ,在临床上极易引起差错。不认真查对病人床号、姓名、婴儿床号和手卡 ,而在临床中造成差错 ,这样的教训时有出现 ,绝不能掉以轻心。抱错婴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效落实查对制度在防范包装工作差错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注重双人查对制度的有效落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查对,准确执行.结果:通过细化查对措施,准确落实查对制度,健全了质控环节控制,有效地防范和降低了差错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护理过程中有以下不安全因素:一、不认真执行各项查对制度,用药查对不严,不查对瓶签、药名、许多药品特别是针剂安瓿的大小包装很相似,用药前必须严格查对确认无误,绝不能想当然是这样或应该是这样,以免铸成大错,另外,不认真查对病人的姓名、床号、性别、有的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只对床号、不查姓名或只查对床号,有时病区内重名的病人时常出现,更需注意,只叫名字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创新查对法在妇产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探讨更为安全、有效、可操作的查对工作模式。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输液患者10 040例,因妇科、产科在同一个病区,床号设置均有1-20号,将妇科病房分为试验组,产科病房分为对照组。对照组输液操作按照"三查八对"的执行标准进行查对,即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中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的有效期。试验组查对方法在"三查八对"的基础上,增加了患者对用药及姓名的确认,在输液执行单及所输液体瓶身上粘贴的机打信息标签空白处均签名。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操作输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查对法可以有效地落实核查制度,提高查对效果,保障输液的安全性,减少输液差错,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符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的查对制度 ,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划分为 3个阶段 :即手术前期、手术期、手术后期。每个阶段都执行相应的查对制度 ,“查对”贯穿整个手术过程。经过几年的运行 ,手术室从未发生过严重差错及事故。说明建立手术室特点的查对制度并认真执行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预防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方法在执行肌内注射、静脉注射、输液、输血、派发口服药、侵入性治疗工作中实施床边二人查对法。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查对意识,较好地防范了因查对不严格造成的护理差错事故。绪论实施床边二人查对有利于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谈护理差错的防范和查对制度的执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雅军  叶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596-2596
护理差错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衡量护理质量的客观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危,因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范护理差错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不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查对制度的执行与护理差错的防范做了一些浅述。  相似文献   

12.
黄丽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99-1400
目的:通过优化改进输液查对流程来预防静脉输液差错的发生。方法:2012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对输液查对操作流程进行了全面的改进与优化,措施包括改变排班模式、改进静脉输液操作查对流程、调整住院患者输液卡的打印时间与核对时间等。结果:2012年共发生静脉输液差错7例(0.04%),较2011年度输液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优化输液查对流程有利于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静脉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5项护理相关查对制度落实情况。方法用等级计分方法,回顾所在医院2008年第三季度护理安全专项督导中,临床27个护理单元对护理相关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手术病人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和饮食查对制度)的掌握执行考核情况。结果护理相关5项查对掌握执行最好的是医嘱查对制度,良好的是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其次是输血查对制度,手术查对制度和饮食查对制度掌握执行不好。结论护理相关的5项查对制度在临床掌握执行中存在问题,应制定相应对策,以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患儿抢救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正确的输液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相反,则可能给病人造成各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保证小儿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环节。现针对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如下。1不安全因素分析1.1制度执行不严护士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液卡转抄后未查对或查对不认真、字迹潦草,造成执行错误。如5%GS250 红霉素300mg静滴,被转抄成5%GS150ml 红霉素300mg静滴,使液体中药物浓度过高,引起患儿穿刺部位疼痛不适及胃肠道严…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差错事故多维管理控制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光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1360-1361
目的 :总结通过多维管理减少手术室差错事故的体会。方法 :加强教育 ,提高责任心 ;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防止发生输血输液错误 :启用护理记录单 ,防止器械物品遗留体腔 ;严格无菌要求 ,减少切口感染。结果 :手术室差错事故明显减少。结论 :手术室可采用多维控制的模式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病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如何杜绝差错事故,是门急诊观察输液治疗中的难题,2006年我院设计使用的一式两联静脉输液单以来,收到良好效果,有效防止了输液过程中差错事故的发生,5年中共计发生13例输液差错.2010年3月,由三查七对增加为三查八对,在输液前,病人参与查对,迄今无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方法 将PDA应用在门诊输液中执行,扫描病人液体及腕带信息匹配合再为病人输液.结果 避免了人为查对时的慢性思维以及查对不严格导致的差错,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结论 PDA的使用,实现信息采集,身份识别和信息核对,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张岐芳 《中外医疗》2010,29(3):189-189
为了确保患者住院期间能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对1年来我院临床各科报送到护理部的46例因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查对不严造成的输液差错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静脉输液具有一定风险,据文献报道,在美国致命性用药失误中有高达60%来自于静脉输液[1].同时,调查显示75%的静脉输液差错是输液查对行为不规范所致[2].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工作的繁琐或输液查对制度的缺陷,如查对过程简单化、查对内容不全、查对方法单一等,输液查对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的实施,为患者的安全埋下了隐患[3].实习护生作为新进临床工作的主要人员,是临床上静脉输液的主要执行者,也是输液差错的高发人群[4].静脉输液查对意识的缺乏、对查对方式及内容缺乏清晰的认识是导致临床护生输液差错最主要的原因[5-6].因此,提高临床护生静脉输液查对意识、规范静脉输液查对及操作十分重要.临床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以临床护理带教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作为护士生涯的开端,其质量的高低对临床护生今后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有深远影响[7].笔者通过对新入科临床护生进行联合情景缺陷式教学和微格式教学,教学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针对输液中心存在护理隐患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结果通过干预,患者投诉、护理差错减少,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结论输液中心护士必须严密执行查对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并了解输液中心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才能确保输液安全,杜绝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