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T的普及和应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演变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时有发现。我科自1996-11~2004-11共收治TSE 116例,其中21例经CT及手术证实为CSDH。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回顾总结近5年来所在科室收治24例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随诊过程中原有的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4岁。因被汽车撞伤头部2h入院,当时无昏迷、恶心、呕吐。检查:意识清,前额部有约长2cm之伤口,不规则,深达皮下。头颅CT示双侧额部硬膜下积液。诊断:①头皮裂伤;②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受伤后7d自觉头痛逐渐加重,话多。复查头颅CT示:双额颞硬膜下血肿。经钻孔引流,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我院120例硬膜下积液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分为两组,对性别、年龄、积液部位、单侧和双侧、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有无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有无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无口服抗凝药物、积液最大CT厚度及积液CT值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效能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估。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积液最大CT厚度、积液CT值与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积液最大CT厚度[OR=1.33,95%CI(1.08~1.64),P=0.008]、积液CT值[OR=1.43,95%CI(1.10~1.86),P=0.007]是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液最大CT厚度最佳截断值为8.5mm、积液CT值最佳截断值为10.5Hu时,预测硬膜下积液演变为硬膜下血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3、0.666。结论 积液最大CT厚度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1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余35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如果患者年龄偏大,颅脑损伤常较轻、积液量不多,经保守治疗或钻颅引流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1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占同期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9.6%;积液演变为血肿平均时间为伤后56 d。均经钻孔引流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多发生于65岁以上有轻微颅脑外伤的男性患者,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继斌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500-150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E)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发生机制不尽相同,但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时有发生。本科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0月收治TSE87例,其中16例转化为CSDH,占18.5%。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是脑外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双额颞区,多由轻微外伤使外侧裂、视交叉池与骨嵴粘连处的蛛网膜撕裂,脑脊液经破口进入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膜下间隙聚集而成。笔者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  相似文献   

9.
何晓斌  王广宜  马志伟 《贵州医药》2007,31(10):924-924
我科从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收治9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其中5例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17~58岁,平均37.5岁。均有外伤史,3例车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棒击伤。1.2临床表现伤后4小时至1周入院,5例病人均有原发昏迷史。入院主诉  相似文献   

10.
梁恩和  陈荷红 《天津医药》1998,26(5):309-309
自CT问世以来,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变得可靠,经非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但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逐渐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自1994年5月~1995年5月1年间动态观察到的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转化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陶志强  惠国桢  朱志刚  胡茂通  丁胜鸿 《江苏医药》2006,32(6):534-536,i000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TSE)转化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H)的机制。方法 CT或MRI随访TSE患者,并对部分积液和血肿的包膜作组织学检查以明确各期膜中细胞的类型。结果 TSE总数96个,转化为CSH44个,其中无症状31个。外膜显微解剖:TSE为幼稚成纤维细胞,少或无炎症细胞浸润。血肿初期: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形成及局灶出血;中期:仍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可见浆细胞,血管增多,红细胞呈弥漫性逸出;后期:多种炎症细胞并存尤是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结论 CSH是部分TSE转归中的一个阶段,有症状只是少数病例。蛛网膜破口和TSE是局部炎性修复反应的始因,新生膜出血是修复蛛网膜的一种病理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特点、形成机制、分型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结果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6例采用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可根据积液量及临床症状、分型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及时合理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我院收治的17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治疗和转归。结果全组行手术治疗:双孔引流87例,单孔引流81例,开10例,术后发现术中置管误入蛛网膜下腔8例,全组治愈出院。结论据CT片中血肿大小、密度、厚度等不同表现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注意多种手术技巧的应用,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 对131例急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中线移位、基底池压闭及脑肿胀分别评分,结合临床病情,研究预后关系.结果 中线移位和基底池压闭明显者,其脑损伤程度严重.中线移位≥10mm者,死亡率达82.5%,基底池消失评分≥10分,死亡率88.7%,伴有弥漫性脑肿胀,死亡率80.8%.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线移位和脑池受压的程度及有否弥漫性脑肿胀,对判断损伤程度及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术后并发张力性颅内积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术后张力性颅内积气的主要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对本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结果  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引流不畅 ,受压的脑组织未能及时复位 ,血肿包膜损伤及硬膜裂口的单向活瓣形成可能是形成该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汪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67-68
目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麻醉方式进行分析,探讨麻醉方法的安全选择。方法:将127例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术中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和术中肢体躁动情况。结果:静吸复合全麻组患者术中麻醉平稳,术中肢体躁动少。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选择静吸复合麻醉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施立海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099-2101
目的 探讨抗凝药物华法令的使用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生的相关性以及其在术后复发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136例CSDH行钻孔引流手术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单独使用维生素K(VK)与VK联合人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患者治疗前后抗凝状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及其纠正时间,比较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与未应用患者外伤史情况、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等.结果 VK联合PCC患者INR降至正常值所用时间为(6.4±4.9)h,显著短于使用VK患者的(14.5±7.6)h(P<0.05).术前未使用华法令抗凝患者中52例(57%)有颅脑外伤史,使用华法令抗凝患者中12例(27%)术前有颅脑外伤史,未使用华法令患者有颅脑外伤史比例显著多于用华法令抗凝治疗患者(P<0.05).所有患者中共有18例(13%)术后复发,均再次行CSDH钻孔引流术.使用华法令抗凝(18%)与未抗凝(11%)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复发时间为(20.5±8.1)d,未抗凝治疗患者的复发时间为(24.4±13.2)d(P >0.05).结论 华法令抗凝提高了非外伤性CSDH发生的可能性,PCC联合VK缩短了纠正华法令抗凝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CT扫描对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证实为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 45例患者所有病变均位于幕上,表现为颅板下弓形等密度影;其中单侧病变者40例,双侧病变者5例.中线结构不同程度向健侧或向血肿相对较小的一侧移位,脑沟、裂、池不同程度变浅或消失,侧脑室不同程度变窄、移位.结论 CT扫描能较准确地判断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位置、大小、范围,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广泛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收集94例经CT证实并经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资料,据CT表现分为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复合型急性硬膜下血肿79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治愈36例,中残19冽,重残17例,死亡22例,病死率为23.4%。结论判断出血来源是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的关键,复合型广泛硬膜下血肿伤情特点导致其预后较单纯型差,采取早期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降低颅内高压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病理变化与治疗策略.方法 对6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53例保守治疗;有13例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其中8例CSDH经手术治愈,5例保守治愈.结论 TSE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但若转变成QSDH,血肿量渐增并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