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据报道,适量饮用红葡萄酒比其他酒精饮料更有益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这种有益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归功于红葡萄酒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如白藜三醇,本研究旨在观察白藜三醇对离体和在体条件下血小板聚集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和胶原为诱导剂,采用Born氏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离体条件下白藜三醇明显抑制凝血酶、ADP或胶原诱导的健康人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高脂饮食造成的高胆固醇血症增强了ADP诱导的血小板的聚集反应;同时给予白藜三醇(4?mg*kg-1*d-1)虽未能降低血脂水平,但可以抑制高脂饮食对兔血小板聚集的增强作用.结论 白藜三醇在离体或在体条件下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为白藜三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阿斯匹林为对照,观察甲基莲心碱(Nef)对家兔、大鼠及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ef体外能明显抑制ADP、Adr、胶原诱导的不同种属动物的血小板聚集,呈剂量依赖性。对ADP、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IC_(50)分别为16、22 μmol/L;对ADP、胶原、Adr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的IC_(50)分别为35、102、89 μmol/L。Nef 500 μmol/L明显降低ADP诱导的高脂喂养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并出现解聚。等摩尔浓度时,Nef作用强于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CEACAM1)源性多肽KM17对血小板聚集、释放、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小板聚集仪观察多肽KM17对凝血酶、胶原、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等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多肽KM17对ADP激活血小板后P-选择素释放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多肽KM17对血小板静态黏附于胶原基质的影响。结果 多肽KM17能显著促进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呈剂量依赖(P <0.05),而对AA、胶原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多肽KM17对ADP激活血小板后P-选择素释放及血小板静态黏附于胶原基质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肽KM17可明显促进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ADP活化血小板后P-选择素释放及血小板静态黏附于胶原基质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芷提取物欧前胡素对洗涤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DP和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考察欧前胡素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欧前胡素有极显著降低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聚集曲线斜率的作用(P<0.01)。通过比较凝血酶诱导的聚集曲线,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欧前胡素对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欧前胡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血小板释放和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芷提取物欧前胡素对洗涤血小板的影响.方法:分别以ADP和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考察欧前胡素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欧前胡素有极显著降低对ADP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聚集曲线斜率的作用(P<0.01).通过比较凝血酶诱导的聚集曲线,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欧前胡素对血小板的第二相聚集反应有抑制作用.结论:欧前胡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对血小板释放和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苯并芘对ADP、胶原和凝血酶三种刺激剂诱导血小板聚集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探讨苯并芘对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液20 ml,采用聚集仪检测血小板在苯并芘和不同刺激剂下的聚集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10μmol/L、1μmol/L和0.1μmol/L苯并芘均不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经10μmol/L苯并芘孵育血小板后,在胶原和凝血酶的刺激下也不能增强血小板的聚集。但是,经苯并芘孵育后的血小板在ADP的刺激下聚集率达到(80±10)%,与未经苯并芘孵育的血小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显示苯并芘孵育后的血小板能在ADP诱导下P-选择素表达增强(P<0.01),而凝血酶则不能引起该改变。结论:苯并芘刺激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P-选择素表达增强很大程度上是通过ADP介导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对ADP、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以间接证明丹参粉针对心肌缺血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给药30min后,麻醉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及贫血小板血浆(PPP)。在血管中加入0.45mLPRP,37℃温孵3min后,分别加入50μL的ADP、50?l胶原(含50mg)及50μL凝血酶。然后用血小板聚集仪和血凝测试仪记录聚集曲线,并记录5min内最大聚集百分率。用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表示血小板最大聚集程度。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RPA)=(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实验组血小板聚集率)/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100。结果丹参粉针对ADP、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显著影响。结论丹参粉针改善心肌缺血,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腺苷二磷酸在凝血酶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n Y  Lu XX  Wang ZY  Dai L  Shen WH  Wu DP  Ruan C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6):3299-3301
目的比较腺苷二磷酸(ADP)在两类凝血酶受体活化过程中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小板膜表面活化标记物表达的影响,探讨ADP在凝血酶信号传递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以凝血酶受体(PAR)活化肽PAR1-AP与PAR4-AP诱导血小板活化,观测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Apyrase,ADP抑制剂)ⅤⅡ作用过程中血小板聚集以及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Ib与P-选择素的改变。结果两类凝血酶受体都能诱导血小板活化,产生完全的聚集波,血小板膜GPIb则呈现先进行性减少后逐渐回升的可逆性变化,P-选择素水平持续升高。ApyraseⅤⅡ作用后,PAR1-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受到部分抑制,而PAR4-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未有明显改变。ApyraseVⅡ加速PAR1途径GPIb回复细胞表面,对PAR4途径中GPIb的改变则没有显著影响。两种活化途径中P-选择素的表达都不受ApyraseVⅡ的影响。结论ADP在凝血酶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PAR1途径与ADP参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FHL)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发病早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检测每组大鼠体质量、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对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FHL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的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量,并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显著降低。FHL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纤维蛋白原的量,降低全血比黏度、RBC聚集指数和RBC压积。FHL可明显抑制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对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则无明显影响。结论FHL具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其作用机制应与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腐敏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以ADP和CO诱导血小板聚集反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的聚集性。结果:腐敏注射液体外对大鼠ADP和CO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_50分别为0.58g·L~(-1)和0.34g·L~(-1);体内不同剂量50、100、150mg·kg~(-1)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聚集率(%)分别为:ADP诱导:52.17、16.83、31.44,NS为61.31;CO诱导:62.5、29.57、22.13,NS为63.25。结论:腐敏注射液可以抑制ADP和CO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神经生长液(NGD)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NGD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连续20天。采用电刺激法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测量堵塞时间。体外实验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全血血小板聚集法,观察NGD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高、中剂量NGD可有效抑制电刺激致大鼠颈动脉形成的血栓及体外全血血小板聚集,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神经生长液可有效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和体外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应用比浊法已证实,川芎嗪在体外具有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本文则以ADP诱导血小板电泳减缓试验和用显微镜观察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进一步阐明川芎嗪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为此,我们观察了川芎嗪在体外对25例正常人ADP诱导血小板电泳减缓率的影响,并与阿斯匹林和潘生丁作了比较,同时还观察了川芎嗪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IncreasingevidencesuggeststhatoxidizedLDL(OX-LDL)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atherosclerosis(AS).Protec...  相似文献   

14.
红花黄色素B抗凝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B(SYB)对ADP诱导的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及抗凝作用。方法: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在PRP中加入SYB溶液及ADP,记录血小板聚集曲线,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在PPP中加入SYB和PT试剂,记录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在PPP中加入SYB、删试剂和CaCl2,记录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PPP中加入SYB、TT试剂,记录凝血酶时间(TT)。结果:SYB可抑制ADP诱导的体外大鼠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可延长大鼠离体血浆PT、APTT和TT。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SYB可阻断多种途径诱发的血栓形成反应,为红花活血化瘀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脑血清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Born氏比浊法测定脑血清在体外和体内对腺苷二磷酸(ADP)、花生四烯酸(AA)和血小板活板聚集,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2g/L和22.4g/L,在较高浓度时(终浓度为25g/L或50g/L),亦显著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生理直比较,P<0.01),在体内(各组动物均连续灌胃3d,每天1次),高剂量(11g/kg)的脑血清对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于末次灌胃0.5h即表现出较强抑制效应药效至少可持续4h;低剂量(5.5g/kg)的脑血清对ADP和AA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于给药后0.5h即起效,药效可持续3h但抑制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且于4h药效基本消失,对AA引起的聚集仅表现为一过性抑制作用;两种剂量的脑血清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脑血清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藜芦醇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烨  关新强  徐志懿 《医学综述》2013,(23):4235-4237
白藜芦醇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白藜芦醇对心血管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目前在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白藜芦醇预处理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同时白藜芦醇还可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起到扩张冠状血管、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的作用.该文主要从白藜芦醇对心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SIRT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抑制不同条件引起脂肪积累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高糖、高糖+白藜芦醇、高脂、高脂+白藜芦醇的培养基处理肝细胞HL7702,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肪积累水平;后提取各组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组间SIRT基因家族各成员的表达情况。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降低高脂引起的脂肪积累,对高糖引起的脂肪积累作用不明显;在高脂条件下,白藜芦醇可以促使SIRT1、SIRT3、SIRT4和SIRT5的表达增加,使SIRT7表达降低;在高糖条件下,白藜芦醇可以促使SIRT1、SIRT4、SIRT5和SIRT7的表达增加。结论 SIRT1、SIRT3和SIRT7是白藜芦醇抑制脂肪积累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8.
海洋贝类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研究海洋贝类提取物 (EMS)抗血小板聚集及抗氧化作用 ,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 (AS)作用机制。②方法 采用二磷酸腺苷 (ADP)和胶原作诱导剂进行体内及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 ,观察EMS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采用快速微量法检测EMS对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③结果 EMS体外用药 (9.76、2 9.2 7、4 8.78g/L)可显著降低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 (F =1 2 .6 1~ 6 7.2 0 ,q =2 .76~ 1 1 .37,P <0 .0 5、0 .0 1 ) ;在体内实验中 ,EMS(5、1 0、2 0 g/kg)灌胃给药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影响 (F =0 .39~ 2 .0 1 ,P >0 .0 5 ) ;EMS(5、1 0、2 0g/kg)灌胃给药可显著升高大鼠血清T SOD的活性 (F =85 .4 3,q=9.2 0~ 1 9.6 1 ,P <0 .0 1 ) ,EMS 1 0 g/kg灌胃并可降低MDA含量 (F =9.6 8,q =3.6 1 ,P <0 .0 5 )。④结论 EMS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国蝮蛇蛇毒中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小肽。方法 采用低温离心、SephadexG-75凝胶层析、高效液相C-18反相层析从蛇毒中分离纯化小肽,并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分离的小肽在体外对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 SV-PP-3是从中国蝮蛇蛇毒中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234.557的新的小肽。SV-PP-3在体外能显著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SV-PP-3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