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果酸(羟基乙酸)治疗毛周角化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别用20%、35%、50%和70%浓度的羟基乙酸治疗毛周角化病患者19例,与治疗前对照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为89.47%.结论 果酸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毛周角化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微晶磨削术联合达芙文凝胶治疗毛周角化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2005年11月~2006年3月应用微晶磨削术联合0.1%阿达帕林(达芙文)凝胶治疗毛周角化病8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例,男32例,女53例。年龄16~29岁.平均20岁。病程2~20年,平均7年。毛周角化病仅位于面部者52例,位于上臂伸侧者16例,面部及上臂伸侧共患者1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浓度羟基乙酸治疗毛周角化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5例受试者选取具有典型皮损的区域,在受试部位均匀涂抹高浓度的羟基乙酸,每20 d重复治疗1次,共4次,并在第20、40、60、80天分别对患者毛囊角化性丘疹进行计数,毛囊口红斑及色素水平进行测量,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结果:受试部位第20天,40天,60天及80天角化性丘疹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2%,36%,6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中黑素含量及皮肤亮度在第40天,60天及80天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血红素含量在第60天及80天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羟基乙酸能显著有效毛周角化病的粗糙程度及毛囊口色素沉着过度,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果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毛周角化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毛周角化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果酸换肤(2周1次)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外涂(每晚1次),共8周;对照组仅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0.37%,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P<0.05)。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出现红斑、脱屑和烧灼感。治疗组复发率为14.81%,明显低于对照组39.29%(P<0.05)。结论:果酸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毛周角化病较单用阿达帕林凝胶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0.1%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治疗毛周角化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达芙文治疗毛周角化病,33例患者完成了持续8周的观察治疗,有效26例,总有效率78.8%。以面颊部疗效最佳,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6.
方希治疗银屑病、毛周角化病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站于2003年6~12月应用方希治疗银屑病和毛周角化病共12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1例,家族性脂溢性角化病1例,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并发急性肾炎1例,毛囊角化病1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2012年1月间断收治的21例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男11例,女10例)。20岁前发病者13例(61.91%),(20~50)岁7例(33.33%),>50岁1例(4.76%),平均发病年龄18.36岁。皮损位于曝光部位,累及面部者10例(47.62%),累及颈部者9例(42.86%),累及上肢者19例(90.48%),累及下肢者7例(33.33%),累及躯干者6例(28.57%)。其中4例有家族史(占19.05%)。3例合并有系统疾病。组织病理资料分析均可见典型的角化不全柱,其下方颗粒层减少或消失。结论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症20岁前发病多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皮损位于暴露部位。组织学上以表皮角质层内典型的角化不全柱伴其下方颗粒层减少或消失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9岁,因双手足起皮疹16年就诊。20年前因胃部不适自行购买香砂养胃散冲服,每日3次,每次2包,坚持服用20年,偶有间断。16年前右手掌首先出现单个黄色丘疹,逐渐增多,左手掌和双足跖出现类似皮疹,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手足癣、毛周角化病、跖疣、寻常疣,  相似文献   

10.
20060848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1例/张大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黄俊,王琳…∥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691女,38岁。颜面部、四肢多数角化性环形浅褐色皮损20年。检查:双面颊可见米粒至扁豆大灰褐色或棕褐色角化性斑疹,呈环形或不规则环形,中央略萎缩凹陷,周围呈角化性锯齿状堤状隆起,质硬,表面粗糙。鼻梁部数个皮损融合呈地图状。四肢运端散在数个类似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汗孔周边堤状隆起处组织病理改变为角化过度和棘细胞肥大,堤顶有裂沟,沟内有大的角质栓,其下颗粒层消失。图1(刘艳)20060849播散性浅表性光化性汗孔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脂溢性角化症的各病理分型对Survivin染色的表达情况。方法脂溢性角化症患者63例,组织病理分型,免疫组化ABC法进行Sunrivin染色观察。结果脂溢性角化症的各病理分型染色结果显示①棘层肥厚型14/21例阳性,7/21例弱阳性;②角化过度型:16/20例染色阳性,4/20例显示较弱染色;③腺样型:9/13例染色阳性,4/13弱染色;④刺激型:1/9例弱染色,其余染色阴性。结论脂溢性角化病普遍表达Survivin,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凋亡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12.
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角化性皮肤病 ,可有多种不同的临床类型 ,典型皮损临床易诊断 ,但某些不典型皮损常易误诊。主要发生于臀部的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临床较少见 ,也易误诊。近年国内陆续有作者报告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 [1~3]。我科从1990年~1998年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共诊断汗孔角化症68例 ,其中结合临床诊断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16例。本文主要对这型汗孔角化症进行临床病理分析。1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男14例 ,女2例 ,男女之比为7∶1 ;发病年龄9岁~75岁 ,平均为39岁 ;病程2年~15年 ,平均7年 ;1…  相似文献   

13.
汗孔角化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慢性进行性角化性皮肤病。斑块型汗孔角化症大多为单发皮损或损害数目比较少,而皮损多发,范围广泛的病例尚属罕见。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农民。因躯干四肢皮损33年余、阴囊、双踝部疣状损害3年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7岁,因胡须区反复丘疹、瘢痕7 ~ 8年就诊。患者平日剃须方式为镊子拔除,发病初期皮疹轻微瘙痒,后期瘙痒不明显。至多家医院就诊,诊断毛囊炎、毛周角化病等,口服丹参酮胶囊等,外用维A酸、过氧苯甲酰凝胶、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等,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毛囊角化病样发疹性汗管瘤1例,扁平苔藓样角化病2例,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1例,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伴黑棘皮病1例,残毁性掌跖角皮症伴鱼鳞病1例,  相似文献   

16.
报告1例秃发性毛发角化症。患者女,22岁。因全身泛发毛囊性红色丘疹8年,头皮瘢痕性秃发伴瘙痒4年就诊。临床表现为头部毛发稀疏,部分秃发区可见毛囊萎缩。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密集毛囊性粉刺样丘疹,四肢、躯干泛发粟米大毛囊性丘疹。枕部头皮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表皮突局灶性延长,毛囊口有角质栓,毛囊内外根鞘灶性萎缩或消失,局部多核巨细胞反应性增生,毛囊周围及真皮血管周围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秃发性毛发角化症。  相似文献   

17.
20060252疣状肢端角化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研究/王培光(安徽医大一附院皮肤科),林国书,高敏…∥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11).-872~874分析本文及近40年来文献报道的17例肢端角化症先证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发现该症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常于20岁前发病。皮损主要分布于四肢伸侧,基本皮疹为扁平疣样的褐色扁平丘疹。皮损病理显示表皮明显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及塔尖样表皮局限性隆起等特征性变化,是诊断疣状肢端角化症的主要依据。图2表1参16(赵恩兵)20060253棘状角皮症/刘跃华(中国医科院、协和医大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李方凯…∥临床…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8岁。周身褐色斑疹4年,加重并出现红褐色角化性丘疹伴瘙痒2个月。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见2~4 mm红褐色角化性丘疹,密集或散在分布,局部融合,其间散在边缘稍隆起的环状堤状皮疹或萎缩性斑疹。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局部见一角化不全柱,其下颗粒层消失,真皮血管周围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发疹性丘疹型汗孔角化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汉族人5家系40例点状掌跖角化病临床及遗传特点分析;遗传性掌跖角化病一家系;掌跖角化症并发牙周病;阿维A治疗多发性日光性角化病1例;日光性角化病的治疗(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因长期服用囊虫丸所致的砷角化症和多发鲍温病。患者男,54岁。手足角化性丘疹20年,全身皮肤色素异常伴暗红色斑、破溃5年。曾因“脑囊虫病”间断服用“囊虫丸”10年。皮肤科情况掌跖部可见密集的点状角化型丘疹,其间杂以鸡眼角化型丘疹,双侧手指背、侧面起疣状角化型丘疹;全身弥漫性褐色色素沉着,其间杂以“雨滴样”色素减退斑;肩部、胸部、背部、臀部、股部等处见大小不等暗红色斑片、斑块,部分破溃。组织病理①砷角化症;②鲍温病。确诊。并对砷角化症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