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痰的病因病机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水谷精微有赖于脾的运化,肺的输布,肾的蒸化,在三焦气化的作用下,其精微部分或化为津液,或化为血液以营养全身,或化为气、或变为溺而排出体外,这样水液代谢正常运行,痰则无从而生。如果人体为外邪所侵或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生活失宜等内外因素导致肺、肺、肾三脏失去正常的生化输布功能,三焦气化不利,水谷不化精微,渐聚而成痰,便可发生各种病证。《类症治载》指出:“证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肾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颇有独到见地。  相似文献   

2.
关于精郁的论述,最早起源于《吕氏春秋》,历代医家各有发挥,对其认识不断丰富.精为水谷、津液等精微物质,其功能正常运行与脾、肺、肝、肾等四脏关系密切.肠腑是津液输布与糟粕排泄的通道,脾失健运,肺失宣肃,肝失疏泄,肾失气化,皆可导致水谷精微和津液转化输布异常,津液运行不循其道,反与肠中秽浊蕴结,气涩血浊,精郁化毒.基于“精...  相似文献   

3.
脾属土,位居中焦,为人身气机升降之枢纽,其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即既能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输布全身以生成精、气、血、津液;又能把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的水分,及时地转输到肺和肾,并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以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滞。如果湿邪伤脾,或脾阳不振,气不化水,水湿泛滥,湿邪困脾,就会发生腹胀便溏,食欲不振,肢体困倦,而产生湿、饮、痰,甚则发生水肿的病理现象。正因为如  相似文献   

4.
贾英杰教授认为肺癌主要病机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肺脏功能失调,津液失布,水饮积结,又兼正虚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生化输布,致湿留于肺,遂发为胸水。治当解毒祛瘀,宽胸化痰,健脾利水。方用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5.
津液为人体水谷所化生的精微物质。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转输运化精微。因此,中焦脾胃是津液生化输布的源泉枢机。脾胃健运调和,则津液输化不息,源泉不竭。故健运脾胃以化输津液,往往是治疗津亏液竭诸病证的图本之法。笔者在学习和临证中对此理法爰抒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少平 《光明中医》2004,19(3):15-15
通过临床观察,脾虚也是糖尿病病机的根本,糖尿病从脾辨治,临床效果显著,现作以下探讨,就正于先贤。1 理论探讨脾居于中焦,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主肌肉四肢,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通过脾气的健运而实现,尤其是在运化升清,即“散精”方面,脾气的作用更为重要。《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只有脾气健运,饮食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与运输的功能才能旺盛,这样精微才能得以输布,脏腑机体才能得以滋养;脾除运化饮食精微、运化水湿,与肺、肾共同维持体内气血水液的平衡,如…  相似文献   

7.
朱佳辨治肺心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佳老师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研究多年,对肺心病治疗有相当的经验。他认为肺心病病性总属本虚标实,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在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病理因素主要涉及痰浊、水饮、瘀血,慢性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主要以肺、肾为主,涉及心、脾。痰浊、水饮、瘀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血不利而为水,水饮聚集而生痰,痰浊留滞脾胃,气血失于运化,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聚集而成瘀血,肺气上逆而喘,肾失摄纳,肺气不降,故动则气喘。瘀阻脉道,津液失于输布,外溢肌肤而为水肿。肺心病患者由于病程日久,且肺脾肾不足,痰浊水饮瘀血日久不化,故可认为有类似“哮证”之“夙根”之说。也就是说因为肺心病不能治愈,而且从西医角度来说,其发病机制是不可逆的,从中医来说,肺心病患者发病每见肺肾亏虚,痰浊水饮瘀血为患之候,故可将痰浊、水饮、瘀血看作是肺心病的“夙根”。平素肺气亏虚,卫外失固,不能布散津液,脾失健运,不能输布精微,肾失摄纳,肺气上逆,故动则喘甚,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更加重痰浊之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笔者以调补脾肾为主 ,结合辨病治疗 2型糖尿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病因病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 ,主要病理为气阴两虚 ,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功能衰退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经云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病变的脏腑主要累及肺脾肾 ,而以脾肾为主。糖尿病患者多有神疲气短、虚胖乏力、腰膝酸软、日渐消瘦等症 ,多由脾失健运 ,精气不升 ,生化无源之故。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弱 ,运化失职 ,津液不能上输于肺而滋养五脏则肺燥阴虚 ,胃失濡润 ,肾失滋源而见口渴多饮之证。正如李东垣 :…  相似文献   

9.
治痰体会     
刘静  傅杰 《江西中医药》2010,41(3):57-58
痰是水津不归正化的产物,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痰之成因从内责之中阳素虚,脾失健运,转输无权,上不能升输养肺以通调水道,下不能降归肾以蒸化开合,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输布、排泄失常以致水湿停聚而成。从外则或因外感六淫,阻碍气化,多因六淫化热,津液受其煎熬而成,或由于六淫化寒,津液凝滞而成;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久病体虚4个方面,其中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忧思伤脾,或病后虚弱,正气未复,或肝脏失养,气机不畅影响脾之健运;七情失调,肝失疏泄,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精微不布,化为脂膏痰浊沉积于肝;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虚火旺,蒸熬津液,酿湿生痰;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清浊不分,湿热瘀结,血行不畅,脉络壅塞,痰浊与气血搏结于肝胆等均可形成脂肪肝.病机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湿瘀互结为标.  相似文献   

11.
脾主升清,主要强调脾气的特点以上升为主。"升"即上升,"清"即水谷精微。脾气上升,可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此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为泄泻,泄泻病与脾胃相关性不言而喻。现通过对2则临床病案分析,阐释此思想在泄泻病中的应用体会。  相似文献   

12.
肿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中医对于肿瘤的认识在中医古典医籍中早有提及,与"积聚"、"噎膈"、"岩"、"瘕"等病证都有相似之处[1].痰饮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病因病机 痰饮为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而产生的病理产物,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心阳不振,肺失宣发通调,脾失运化输布,肾失温煦蒸腾,肝失疏泄调达,三焦气道不利,水谷不能化为精微,成为痰饮之邪,停聚于身体某些部位,成为疾病宿根,从而引起各种病理变化.肿瘤的形成与痰饮的关系密不可分.《灵枢·刺节真邪》载:"有所结,气归之……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瘤)".气机运行不利,则水湿不能正常气化,久之聚湿成痰,发为积聚.另《丹溪心法》载:"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  相似文献   

13.
刘胜利主任医师认为水谷精气在脾之健运,肺之通调,肾之蒸化开合作用下,化为津液,输布全身,发挥多种生理功能;三脏功能失调,体内水液不得运化输布,停聚体内,则为痰饮;刘胜利指出,痰饮为阴邪,非阳不运。若阳气虚衰,气不化津,则致寒饮内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阳化饮是寒性痰饮常用治法。附验案5则,悬饮-胸腔积液,椒目瓜蒌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心水-心包积液,苓桂术甘汤;骨痹-膝关节腔积液,温阳化饮通络除痹汤;石淋-结石性肾积水,温阳化饮理气排石汤;胃痞-糖尿病胃轻瘫,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  相似文献   

14.
血脂异常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情志不遂,病机主要与脾、肾、肝功能失调有关,脾失健运、肾气亏虚、肝失疏泄导致水谷运化失职,津液输布不及,痰浊内生,痹阻脉道而成血脂异常。阐明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对于临床证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包括3个阶段:脾化生水谷精微,脾输布水谷精微,脾促使机体吸收水谷精微.糖尿病的中医学病机为:脾精亏损,脾之阴阳失调,脾气虚损,运化水谷精微失司.胰岛素抵抗的中医学病机为:脾精亏损,脾运失司,机体吸收利用水谷精微功能障碍,正常之水谷精微不被吸收利用.胰岛素抵抗可分为脾精亏损、机体阴虚火旺、机体失濡、痰湿内蕴、肝气郁滞、瘀血阻络6型.以脾精亏损,脾运失司,机体吸收利用水谷精微功能障碍作为胰岛素抵抗的基本病机,为其辨证论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发展了糖尿病中医病机理论.脾主运化的3个阶段论述,是对脾运理论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6.
脾胃病是常见病之一。余临证多年,深感掌握升降规律,正确运用通和塞,恰当选择方和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环节,兹将一管之见,述之于下。脾宣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脾气的上升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的精微物质转化输布到全身,元气充足,机能旺盛,脾的功能才能健运,身体才能健康。如果脾运失常,清阳之气不升,病必来临。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压迫尿闭,子宫脱垂,  相似文献   

17.
脾胃居于中焦,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运化水谷,输布津液,分化水湿等多种功能。脾气升则水谷精微输布正常;胃气降则水谷糟粕得以下行。故人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小儿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其成长迅速,生机...  相似文献   

18.
阮××,女,中年,门诊号8286.初诊1977年10月17日.素有尿崩症(下消症),饮一溲一或溲二,旋则一饮而数溲.屡经治疗,未见奏效,病延至今,已达十余年.目前纳呆腹胀,面目黧黑,尿频数有增而无减.白昼竟达数十次之多,夜间亦需五六起.身体消瘦,形容枯槁,舌质淡,脉沉细弱,症属脾肾两病.盖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虚则水谷精微难以四布;肾为作强之官,肾亏则州都气化无权,津液失其约束,是以症成下消.治拟补脾健运,益肾缩便(泉).先投崇土制水之剂,以观动静,再议进退.  相似文献   

19.
答:脾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为后天之本,精气生化之源。脾虚运化失司,故湿从中生。湿聚成饮,饮凝成痰,源源上溢,蓄之于肺,故频频吐痰。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治痰之法,常从脾论治。若痰涎频多日轻夜重,用健脾燥湿法久治未愈,应究其病源。肾主蒸化水液,若蒸化乏力,水湿内停,则上泛为痰。脾阳亏耗,温运失司,寒从中生,浊阴凝滞,化生痰  相似文献   

20.
小便为体内津液所化,体内津液的输布,则要依靠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气化功能。如果脾失健运,津液不能四布;肺失肃降,无以通调水道;或肾的气化失常,关门开合不利,引起水液的代谢障碍,就会发生小便的改变。另外,体内热盛,或汗、吐、下后,损伤津液,使尿液化源不足,也会引起小便异常。因此,询问病人的小便情况,则可了解津液的盈亏和肺、脾、肾三脏的功能是否正常,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