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成分输血的依据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什么补什么”已成为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成分输血的基本含义。大量临床实践证实,80%以上的患者并不需要输注全血,而只需要输注血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成分,这是国家提倡成分输血的实践依据。那么从理论上说,成分输血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弄清楚血液保存的基本原理及血液成分离体后的变化规律,这个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科学实验证实,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温度是不相同的:红细胞一般为4±2℃,白细胞和血小板为22±2℃,新鲜冰冻血浆为-30℃以下。为了使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将各种血液成分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分输血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2002~2008年使用全血及各种成分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成分血使用率逐年提高,但血浆有滥用现象.结论:我院成分输血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血浆存在滥用现象,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需进一步提高使用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粱玉 《航空航天医药》2009,20(3):103-104
目的:了解成分输血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2002~2008年使用全血及各种成分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成分血使用率逐年提高,但血浆有滥用现象。结论:我院成分输血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血浆存在滥用现象,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需进一步提高使用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输血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小板输血的临床应用观察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李锡金,刘景汉,马曙轩,王青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67.1血小板输血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已成为临床上重要支持疗法之一,人们观察到血小板具有药物不可取代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血液成份的生理生化作用以及各种输血不良反应有了深入的了解,成份输血在临床上尤其是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肝移植在器官移植技术中是最复杂、最困难的手术,术中出血量大,充分和适时的血液供应是保证手术成功所必不可少的。现简单介绍我院开展肝移植的输血情况。1 临床资料1 1 患者男性,6 8岁,因反复无力,纳差、腹胀伴黑便5天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心肺无阳性体征,肝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2cm ,腹水征阳性,血常规提示脾功能亢进,血小板4 2×10 9/L ,部分凝血酶时间4 0秒,…  相似文献   

6.
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以分离提纯,分别精制成高纯度和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剂,然后再根据临床需要输给病人。它具有纯净度高,效果好,便于保存及运输等特点,同时一血多用。成分输血率的高低,是衡量医院输血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卫生部近期下达通知并明文规定:三甲医院成分输血率要达70%以上,二甲医院要达到50%以上,医院等级评审或复审中,成分输血率不达标者,实行“一票否决”,并在此评审周期中不得再次参加评审。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发展成分输血的高度重视。但在1996年卫生部组织…  相似文献   

7.
黄安宁  陈娜 《武警医学》2003,14(5):294-295
随着临床上复杂手术及外伤的增加,麻醉医生面临大量出血及输血患者的机会日益增加。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对60例失血患者进行了成分输血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妇产科成分输血的护理及预防输血反应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妇产科的产后大出血、宫外孕破裂等均需大量快速输血,以维持血容量,改善循环,但有时会发生输血反应,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不仅需要安全、有效、充足的血液保障,护理工作也至关重要。输血护理目标是正确、安全、有效地为患者补充所需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改善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大量或反复出血,导致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容易引起休克,治疗措施包括早期液体复苏、输血、复苏后再评估。由于失血过程中,大量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消耗较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对于重症创伤患者采取成分输血,以缓解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s ratio,NLR)及其与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05至2020-05武警兵团总队医院接受成分输血且发生不良反应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发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成分输血且未发生不良反应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未发生组。输血前检测并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NLR,采用回归分析检验输血前NLR对成分输血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并绘制ROC曲线预测成分输血不良反应风险的价值。结果 发生组输血前中性粒细胞水平、淋巴细胞及NLR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输血前NLR过表达是成分输血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输血前NLR预测成分输血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预测价值较理想。结论 成分输血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可能与外周血NLR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已知可经输血传播的病毒有:肝炎病毒B、C,艾滋病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等。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约为10%。国内,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普遍,筛选供血HBsAg的方法不够灵敏.并且复检周期长(1年),故漏检率较高。输血后肝炎中,乙型肝炎占2/3.丙型肝炎占1/3。国外输血后肝炎多为丙型肝炎。艾滋病与肝炎有着某些类似的传播逮径,尽管有的国家已将艾滋病病毒Ⅰ抗体检测作为供血的常规检查,但自感染至抗体产生尚有3~6个月或更长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12.
宋建  朱国标  李翠莹  彭涛 《西南军医》2009,11(2):376-376
地震灾害中,许多伤员由于骨折和挤压引起大出血和休克,迅速及时的大量补液和输血治疗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大量成分血液制品输注常会导致凝血功能紊乱,死亡率高达40%~75%。因此,应对拟进行大量成分输血治疗的伤员凝血功能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现将我院抢救1例地震多发伤伤员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是用血细胞分离机将供者或患者的血液分离成为各种成分,除去其中部分成分,回输给供者其余成分的过程。随着近年来血细胞分离机的发展,使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成为许多难治病和重症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现已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包括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和血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中不同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后续临床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80例需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交叉配血实验对照组采用常规盐水介质法,观察组采取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比较两组交叉配血检测时间及凝集细胞阳性检出率,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交叉配血试验检测时间平均为(3.35±1.02)min,短于对照组的(6.85±1.18)min(P<0.05);观察组凝集细胞阳性8例,检出率20.00%,高于对照组的1例,检出率2.50%(χ2=4.507,P=0.034)。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为“金标准”,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测符合率高于盐水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离子凝聚胺技术检测凝集细胞阳性的灵敏度高于盐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相较于常规盐水介质法可有效缩短交叉配血检验时间,提高凝集细胞阳性检出率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解答: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指24h内给成人输注超过20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ml/( kg· min)。对于严重创伤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紧急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常用方案包括:(1)方案一: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小板考虑按6∶4∶1输注,即相当于我国12U红细胞∶800ml FFP∶1U血小板。(2)方案二:红细胞、FFP、血小板考虑按1∶1∶1输注,即相当于我国1U红细胞∶100ml FFP∶1U血小板,三者均是从200ml全血分离。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栓弹力图( TEG)]及时调整血液成分的输注量。  相似文献   

20.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个血液制品,即人血白蛋白问世以来,血液制品在战创伤救治与急救医学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新型血液制品的研发也取得巨大进展。病毒灭活通用型冻干血浆已有军方采购;白蛋白作为战创伤急救用理想的抗休克血容量扩张剂,出现了不同浓度、高纯及软包装产品;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品在救治战创伤感染、新发传染病防治、应对生物战剂与生物恐怖潜在威胁等方面,已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的常规贮备;基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等制备的局部止血剂以及重组凝血因子Ⅶ的整体止血效果,使得这类产品在战创伤出血救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作为战创伤脓毒血症救治的潜在药物,人蛋白C、抗凝血酶等抗凝蛋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α2-巨球蛋白等蛋白酶抑制剂,有望成为特种医学救治的良药。可以认为,在未来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血液制品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