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那格列奈分别与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病人中遴选出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C),A组给予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C组单独给予那格列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BG)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HbA1c、FPG、PBG均有改善,而且A、B两组治疗后各指标下降程度均优于C组(P<0.05),总有效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94.45%vs 83.33%,P<0.05),且B组略高于A组,但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那格列奈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其疗效均优于单独使用那格列奈,且可减少那格列奈用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可根据情况选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悦 《吉林医学》2011,(35):7497-7498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收治后均改为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16周后,将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有效、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那格列奈和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别予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A组,46例)和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B组,42例)治疗4个月,每2周调整一次药物剂量,治疗前后分别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观察糖耐量、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细胞分泌功能及葡萄糖处置指数(D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有6例恢复为正常糖耐量,13例恢复为糖耐量受损,B组有12例恢复为糖耐量受损;治疗后两组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组从8.6±1.2降至7.1±1.3,B组从8.6±1.7降至6.9±1.7(P〈0.05);治疗后A组早时相胰岛素分泌较B组明显恢复[(1.9±0.8)与(1.6±0.6)mU/mmol,P〈0.05];治疗后A组DI较B组明显改善(1.05±0.25与0.89±0.21,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促进糖耐量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那格列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疗程结束,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FBG和2 h PBG均得到控制,HbAIC均明显下降,治疗组2 h PBG控制更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正常,体重指数变化不大,不良反应轻;治疗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比单用那格列奈有增加餐后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孙颖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7):636-637
目的:观察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病例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及餐后2 h血浆胰岛素(2 h INS)、体重指数(BMI)的变化、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 BG、HbA1C、2 h INS均明显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MI、FINS变化不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可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而未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6.
杨春霞 《四川医学》2003,24(4):438-439
近 5年来我们用二甲双胍 [商品名 :美迪康 ,深圳中联制药厂生产 ]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取得良好效果。笔者对 4 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为期 3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共 4 8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9例 ,年龄35~ 70岁 ,平均 5 3岁 ,病程 2周至 30年。所有病例肝、肾功能正常。1 2 方法 :4 8例病人进行药物观察前两周内测定对照血糖 (空腹及餐后 2h)两次 ,两次血糖平稳 ,则开始药物观察。观察过程中饮食及运动量同前不变。所有病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7.
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内皮细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78例。随机分3组:服用二甲双胍0.75g/d组,服用二甲双胍1.50g/d组,安慰剂组。患者及检测者双盲。采用超声前臂反应性充血试验方法,测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值(FMD)。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肱动脉内径、反应性充血内径和FMD无显著性差异,服药后3个月0.75g/d组与安慰剂组比较,FMD无显著差异(P>0.05)。而1.50g/d组与安慰剂组比较,FMD衣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后6个月,服药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MD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 (2型DM )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有关 ,临床中不仅要单纯降低血糖 ,更重要的是改善胰岛素抵抗 ,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我科应用诺和灵与二甲双胍对血糖控制不良的 2型DM病人进行强化治疗和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在我科住院的 2型DM病人 60例 ,符合 1999年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无感染等应激因素或肝肾功能损害 ,随机将病人分成A、B两组各 3 0例 ,A组男 1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3 .4± 8.4岁 ,…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晓霞 《四川医学》2007,28(5):513-514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经磺脲类治疗失效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6例磺脲类治疗失效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胰岛素组用胰岛素(诺和灵30R或5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联合用药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体重指数下降,糖化血红蛋白下降(P<0.01),与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脲类治疗失效的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降低体重。  相似文献   

10.
梁瑞勇 《海南医学》2008,19(3):73-73,10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尤其像我国的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重。2型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循证医学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1.
对136例年龄≥40岁、体重指数〉24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血乳酸水平测定。服用小剂量与大剂量二甲双胍者(45与33例)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二甲双胍者(58例,t=2.314,2.511,均P〈0.05),大小剂量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中均有血乳酸水平高于正常(〉2.2mmol/L)者,服用二甲双胍组多于未服者(X^2=7.43,P〈0.05),但均无〉5.0mmol/L者。提示在心肺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二甲双胍不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杨迪  沈洁  李晓林  赵瑜  朱丹杰  邹成  冯法博 《浙江医学》2017,39(16):1328-133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患者12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磺脲类促泌剂治疗组(格列吡嗪组,G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磺脲类促泌剂治疗组(西格列汀+格列吡嗪组,S+G组)、双胍类联合磺脲类促泌剂治疗组(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组,M+G组)3组,随访48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所有患者股骨颈和髋关节骨密度,对比治疗前后一般生化指标、骨转换指标及骨密度变化。结果129例中有122例完成48周随访,其中G组40例,S+G组41例,M+G组41例。3组患者治疗后BMI、OC、β-CTX、股骨颈和髋关节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FB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M+G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G组和S+G组治疗后O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S+G组治疗后β-CTX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G组治疗后股骨颈和髋关节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西格列汀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并可能有部分促进成骨发挥其减少骨丢失的作用,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促进成骨发挥其减少骨丢失的作用,两者均可作为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患者降糖的一线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维娟  罗涌  郭莲 《西部医学》2011,23(11):2184-2185,218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联合二甲双胍(Mefformin)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9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罗格列酮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均为12周。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使FPG、2hPG、HbAlC、SBP、DBP、Homa-IR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hPG、HbAlC、Homa-I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作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降压作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探讨二甲双胍及甘精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医院超重或肥胖,应用二甲双胍及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利拉鲁肽,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联合用药影响、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事件。结果治疗后的FBG、2hPBG、HbA1C、BM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于短期内完全缓解;无患者出现低血糖事件。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体重,不良反应轻,极少发生低血糖事件,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T2DM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与单用格列美脲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方法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15例,将患者按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分成2组,即联合治疗组(A组)55例、格列美脲治疗组(B组)60例。A组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起始剂量2mg,1次/d,早餐服用,二甲双胍0.25g,3次/d,三餐前服用;B组单用格列美脲,起始剂量2mg,1次/d,早餐服用。总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体重指数,同时观察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两组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以FPG和2hPG为诊断依据计算治疗8周后A、B两组的成本-效果比(C/E)为:2.91/2.91和5.91/5.48。结论单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与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相当,而联合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要低于单用格列美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人。对照组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12周为1疗程,回顾性分析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BG、2hPG、HbAlc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降低效果更明显,且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也有所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予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HbA_(1c)、FPG、2hPG、INS均明显降低、GLP-1水平升高(P均<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HbA_(1c)、FPG、INS降低,而GLP-1水平升高更明显(P均<0.01)。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且在增加疗效的同时未发现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发病一个重要机制是胰岛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多项研究表明,沙格列汀可以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lc、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单独使用或与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磺脲类、胰岛素联合应用均有效。本文对沙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45例,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照组41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血压和血脂。结果研究组能使空腹和餐后血糖、HbA1c、血清胰岛素、C肽、收缩压、舒张压和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下降,在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血清胰岛素、C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可明显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部分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