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药物热摘要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药物热浅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药物热占药物副反应的3%~5%[1],常因误诊而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兹就本院近年所遇的一组病例浅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14~71岁,其中18~37岁17例。住院时间为7~100天,平均29天。既往有药物过敏史6例,1例对虾、蟹等过敏。热型以弛张热为主,鉴于多数病人曾予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药,故影响热型观察。除服尼莫地平的1例体温为37.7℃外,余为38.5℃~41.0℃。18例停药后体温1~3天降至正常,4例5天、1例(71岁)7天体温降至正常。本组2例经短…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秋玉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38-938
药物热是因为使用药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发热.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月收治抗结核药物致热患者28例,经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药物热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我院从 1995 - 0 6~ 2 0 0 1- 12收集了药物热 30例 ,其中男 11例 ,女 19例 ,男与女的比例为 1∶ 1.7。年龄 3~ 6 9岁 ,平均 36岁。其诊断依据为 :1应用抗菌药物后 ,体温一度下降 ,继续用药 ,体温再度上升 ,找不到其他病因 ;2部分感染性发热病例 ,应用抗菌药物后体温不但不下降 ,反较用药前更高 ,个别有类似情况发生 ;3发热或体温升高不能用原有的感染来解释 ,且无继发感染的证据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 ;4对非感染性疾病患者 ,原的病症状逐渐改善或原无发热而用药后出现发热。在上述 1~ 4任一项者伴或不伴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男,29岁。因受凉后出现打喷嚏、流泪、咽痛、间断性干咳8天,在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18.5×109/L,中性粒细胞0·72;胸部X线透视示两肺纹理增粗。按“感冒”予阿奇霉素、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治疗第4天起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9℃之间)、腹泻,为黄色糊状稀便,无脓血及黏液,午后体温达39℃,到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5℃。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不大,全身淋巴结不大,两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查血白细胞22.5×109/L,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细胞正常。诊断为…  相似文献   

6.
吗啉胍引起的药热临床较罕见,近见到一例介绍如下。毕×,男性,32岁,住院号022705。于1982年元月2日因发冷发烧6天(但未测体温),饮食锐减,曾在当地卫生所口服土霉素,未见好转。体温38℃~39℃,咽腔稍充血,余体检(-)。wbc7200/mm~3,N72%,L28%,E BC36/mm~3。给予吗啉胍口服0.3,每日三次(郑州化学制药厂批号810901)。体温渐降,于入院第四日起降至正常范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药物热并不少见,但往往得不到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负担,而且易将临床医生的诊治引向误区,现将我院接诊的由头孢噻肟引起的药物热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致药物热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不良反应增多.临床工作中往往对其重视不够,尤其是多种病因并存时更容易误诊.药物热系与用药有关的体温升高,停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且能除外其他原因者[1] .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创伤患者应用青霉素所致药物热,初始均误诊为感染性发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上较常见,而且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难以鉴别,1995年1月-2001年12月收住我科以及在我科发生的药物热共5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药物热误诊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14岁。因发热伴微咳、头痛就诊。查血WBC7.2×10^9/L,N0.76,L0.22,M0.02,MP(-),给予头孢曲松钠4g,病毒唑0.4静脉点滴5d。其发热于第4天复又升高,最高达39.6℃,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转我院要求住院治疗,入院时查体:T39.6℃,P102次/min,咽微红,颈部有多个淋巴结可触及,活动度可,有轻微触痛,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剑下有轻度触及痛,无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莫菲氏征阴性。血常规:WBC7.6×10^9/L,N0.46,L0.39,M0.05,MP(-),肝、胆B超提示胆囊结石,胸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尿常规正常,考虑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继续给头孢曲松钠4g加替硝唑200ml点滴,治疗2d后体温高峰值达40.4℃,日重夜轻。考虑为药物热,停上药当天体温降至38.2C以下,3d后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无异常,复查B超示肝、胆正常。  相似文献   

11.
药物热是因使用药物直接或问接引起的发热,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本文对我科从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资料完整的46例药物热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和发热的关系,以提高对药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异烟肼是目前临床上抗结核最常用的药物,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DOTS)初治、复治方案中异烟肼均为一线药物。作为一种化学治疗药物,异烟肼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屡有报道,常见的有肝功能损害、末梢神经炎、精神症状、癫痫等。但是异烟肼引起药物热临床少见,发生率远少于同为一线抗痨药的利福平。我科一例肺结核住院病人在使用异烟肼抗痨时出现高热、皮疹,停药后症状消失,再次用异烟肼时症状又出现,确诊为药物热。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萍  曾玉兰  杨荣时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3):2158-2158
患者男,84岁,因"发热3周"入院。患者有气管切开病史近7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有慢性泌感病史多年。入院时查体:T38℃,BP110/70mmHg,精神差,双肺闻及痰鸣音,HR102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查血常规示:WBC10.93×109/L,N0.84,胸部CT提示右下肺及左中肺感染,双侧胸腔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致药物热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上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常难以鉴别。药物热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唯一或主要的症状。抗生素是导致药物热最常见的药物。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药物热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为了提高对药物热的认识。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断的由抗生素致药物热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药物与发热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门诊或住院期间确诊为肺结核或肺外结核并接受抗结核治疗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以利福平最多见,其次为对氨基水杨酸和吡嗪酰胺,发生时间均在抗结核后2个月以内,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3周。药物热以39℃以上高热为主。伴随症状主要有皮疹、畏寒和寒战、头痛、鼻塞流涕、恶心呕吐和关节痛。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中,嗜酸粒细胞增高15例,降低15例,正常38例,63例患者行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10例,肝功能损害4例。怀疑有药物热存在时,都先采取了停药的处理方法,其中59例患者全部停药,19例采取了逐步停药。有合并症的患者均先按照合并症处理原则进行处理,恢复正常后再逐步试药;无合并症的患者热退后,即开始试药;试药方法均按照致热可能性由小到大逐一从小剂量开始试用。本组患者基本上在停药后24~48h,发热即可退去。结论药物热是一种超敏反应,有其特点和规律可循,应从伴或不伴有肝损伤或皮疹等4个方面来处理。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女,4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0.5a,加重伴发热1周于2011-06-27T15:50入院.既往体健.患者0.5a前出现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并服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仍反复咳嗽.近1周自觉咳嗽较前增多,咳少量白色稀痰,伴有畏寒、发热、盗汗等,我院门诊胸片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左下肺明显,左下肺多个透亮区,空洞形成,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考虑肺结核,服抗结核药治疗7d,症状无明显好转,服药同时双侧腹股沟、双足皮肤肿胀,伴暗红色斑疹,伴皮肤瘙痒,我院门诊查空腹血糖17.7 mmol/L,考虑患者合并糖尿病,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7.
王荣  赵军辉 《新医学》2012,43(3):158-158,162
患者男,21岁。因腹痛、腹泻伴咳嗽、流涕2d于2011年7月29日就诊。患者2 d前进食不新鲜食物及受凉后出现夜间脐周阵发性绞痛、腹泻,黄色稀水样便,有里急后重感,大便每日十余次,  相似文献   

18.
几种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药物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头孢曲松 女,20岁.因风湿性关节炎合并上感给予头孢曲松2 g 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滴,1次/d,用药约10min后突感周身瘙痒,随后出现寒战,周身疼痛,恶心呕吐,体温升至40.5℃,予酒精擦浴,患者寒战逐渐停止.4 h后体温降至37℃[1].  相似文献   

19.
阿乐欣是一种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包括绿脓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近5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从2001年5月开始使用多种批号的阿乐欣(2g/瓶,浙江某制药公司生产),发现13例药物热反应。该药的说明书提到有轻微发热,本组13例发热较为严重、典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例全为男性,年龄20~41岁,为骨科、脑外科外伤患者,用药时间6~13d。用药方法:阿乐欣4.0~6.0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250~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静脉滴注阿乐欣完毕后1~5h开始发热,持续时间为5~15h,体温在38~42.2℃,类…  相似文献   

20.
头孢哌酮钠致药物热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 患者,男,40岁.以“发作性右上腹痛1年”于2003年12月6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1C,P82次/分,R20次/分,BP105/70mmHg,心肺(一)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入院诊断: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入院后第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500ml加头孢哌酮钠2.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