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年春季,流行性感冒突然在我国許多地区出现較大规模的流行,随后不久,在东南亚及世界其他各地亦相继发生广泛流行。我国学者最先报导了該次流行的病原是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中的新的亚型——亚洲甲型,并发现病毒株的特性可分为Ⅰ、Ⅱ两相。国内外其他学者由各地区流行中分离的病毒皆証明属于同一类型。合肥市在1957年3月末至4月也出现流行性感冒較大规模的流行,又在1958年1—2月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3年3月石家庄市流感样病例的监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2-2013年石家庄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百分比(ILI%)平均为1.05%,冬春季节出现流行高峰。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711份,核酸检测阳性108份,阳性率为15.18%。分离得到流感毒株92株,总分离率为12.94%,其中B型1份、甲型H1N1型47份、季节性H3N2型44份。结论石家庄市流感活动具有季节性特点,活动高峰期出现在冬春季节,ILI流行高峰与病毒检出高峰基本一致。季节性H3N2型流感毒株在2013年1月前为主要优势流行株,2013年1月后甲型H1N1型流感毒株成为优势流行株。病毒分离率与年龄及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9—2012年石嘴山市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了解其流行趋势及病毒优势株的变化,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流行性感冒监测信息系统计算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并采集病例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流感病例报告例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石嘴山市流行性感冒毒株以A型为主,A(H1N1)亚型和A(H3N2)亚型同时存在,交替成为优势株,B型隔年出现,与A型共存。结论应加强流感监测,分析流行性感冒病毒优势毒株,以便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株的变异情况。方法采集2004年5月宁波大学流感爆发期间病人的含漱液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其中1株病毒的血凝素重链区进行了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在9份样品中共分离到流感病毒3株,经血清学试验鉴定为甲3型。与2002年宁波市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2%-98.3%,氨基酸同源性为96.7%-97.3%;与2003年流行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7%,氨基酸同源性为97.6%;与参考株A/Sydney/05/1997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9%,氨基酸同源性为92.7%;与参考株A/Wuhan/359/1995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6%,氨基酸同源性为91.2%。结论2004年宁波大学流感爆发的病毒为甲3型。其HA1区序列更接近2003年流行毒株,与A/Sydney/05/1997毒株的同源性要高于A/Wuhan/359/1995。该爆发流行的毒株可能是在宁波以前流行毒株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5.
1.于1957年夏及1958年春我院二次流感流行中分离流感病毒15株; 2.根据补体結合试验証明属于甲型,但其抗原性与已往甲型各株不同,从血凝抑制试验証明与同时期流行之北京株1957年亚洲甲型相同; 3.从血凝抑制试骏中发現1957年所分离3株病毒中之一株与本地1956年某株病毒抗原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学变迁与变异特征,分析重症病例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甲型H1N1流感监测体系,定期收集生物学标本实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与测序分析;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重症病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9-2013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3.83%(481/3 479)、4.46%(136/3 047)、9.13%(233/2 550)、0(0/2 643)和4.68%(159/3 400)。共完成18株毒株测序,2009-2010年的9株毒株位于第一主干枝,2011年的4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聚集成第二主干枝,2013年的5株毒株中有4株位于第三主干枝。从2011年起,甲型H1N1流感毒株与疫苗株相距较远;共报告重症病例77例,其中40例(57.14%)有基础疾患,死亡16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慢性肺部疾病进入回归方程,OR=7.72(95%CI:1.97~30.23)。结论甲型H1N1流感监测系统在广州运行良好。甲型H1N1流感已经取代了A(H1N1)流感呈现季节性流行,慢性肺部基础疾患是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2011年起,甲流疫苗与广州人群的流行毒株匹配较差,应持续开展甲流监测,密切关注毒株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5年贵州省人群中流行性感冒流行的趋势及病毒型别,及时发现新的变异毒株,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哨点医院进行流感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鸡胚和MDCK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型和亚型鉴定,同时开展全省疫情监测.结果: 2005年检测1 054份标本,分离阳性病毒株56株(其中监测点标本24株,疫情标本32株),分离的病毒型别主要是甲1型42株,甲3型7株,乙型6株,有1株未定型.结论: 2005年贵州省流感流行的高峰在3~4月和10~12月,有甲1、甲3及乙型流感病毒,但以甲1型流感病毒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海西州2016-2017年疑似流感样病例标本检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和病毒毒株型别,为科学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海西州流感样病例监测定点医院(海西州人民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使用狗肾传代细胞株(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 350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13份,检出率为8. 37%,其中2016年和2017年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 36%(27/619)和11. 76%(86/731)。新甲型H1N1、甲型H1亚型、甲型H3亚型和乙型B-Y系的阳性率分别为1. 11%(15/1 350)、0. 15%(2/1 350)、6. 37%(86/1 350)和0. 74%(10/1 350)。113份核酸阳性标本分离到23株毒株,分离率为20. 35%,其中新甲型H1N1共11株、甲型H3亚型9株、乙型B-V系3株。结论海西州流感流行呈季节性,2017年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应及时分析和掌握其流行特点与趋势,科学做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005—2011年青岛地区流行的流感病毒进行监测分析,探讨其流行特征。方法采集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MagNA Pure LC Total Nucleic Acid Isolation Kit提取病毒RNA,荧光RT-PCR方法筛检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接种狗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红细胞凝集及凝集抑制试验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和分型。结果采集的2 560份鼻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到各型流感病毒245株,其中甲型191株,包括季节性甲型H1N1者47株,季节性甲型H3N2者66株,新甲型H1N1者78株;B型54株。2009—2010年连续出现2个夏季流感流行峰。结论 2005—2011年,甲型流感病毒是青岛地区流感主要流行型别,其总体流行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连续2年夏季流行峰的出现警示应加强北方地区夏季流感监测。  相似文献   

10.
1981年春西宁地区及邻近数县发生脊髓灰质炎流行。本文对57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诊断和分析,观察到:瘫痪以下肢为多占94.7%。患有先心和合并肺类者,肌张力为○—Ⅰ级,瘫痪程度亦重。1—3岁是高发病年龄组,应积极预防。在18份标本中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9株、类毒株Ⅰ型株、Ⅰ型2株,基本证实Ⅰ型为本次流行的主要毒株。但流行季节由夏秋转为冬春与以往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5~2006年宁波市流行的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A(H1N1)亚型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2005~2006年分离的流感病毒进行血清学分型,挑选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代表株进行血凝素基因(HA1)片断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抗原变异情况.结果 H1N1亚型在2005年3月起在宁波市开始活动加强,同年9月起逐渐形成优势成为主要的流行株.病毒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2005年3~4月流行的H1N1与9月以后流行的H1N1氨基酸序列有较大的差异,两者为不同性状的毒株.而且后者的氨基酸序列在2006年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异,与当前疫苗株A/New caledonia/20/1999的抗原性差异进一步加大.同源性降至96.3%.结论 H1N1亚型流感病毒重新引起流行并成为优势株与其抗原性的变异及人群中针对这一病毒的免疫力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南通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亚型分布特征。方法 :2012年5—9月间,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集到109例全血样本用以病毒的RNA提取,RT-PCR扩增和测序。所得的病毒序列与HCV参考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在收集到的109例HCV抗体(Anti-HCV Ig G)阳性样本中,有49例HCV RNA阳性,基于NS5B和C/E2片段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南通地区至少流行有1b、2a、3a、3b、6a 5个亚型病毒株。其中,1b是最主要流行的病毒株,占阳性样本中的63.3%;2a次之,占20.4%;3a、3b、6a 3个亚型分别占4.1%、8.2%和4.1%。相较于在普通人群中1b(68.9%)和2a(22.2%)为主要流行的病毒株,6a(50.0%)是静脉吸毒人群中最流行的亚型。结论:多个亚型的HCV病毒株共流行于南通地区,其中1b和2a是最主要流行的病毒株。  相似文献   

13.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般人流感病毒不直接感染禽,禽流感病毒也不直接感染人,但近年来相继发现H5N1、HTN2、HTN3、HTN7、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类,不同毒株对于人类的感染性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68-68
2009年5月9日23时许,由美国CDC(疾控中心)无偿提供的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在特别护卫下。从大洋彼岸运抵北京,由专人专车送至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实验室。这3株毒株中有2个为美国病例分离毒株,1个为墨西哥病例分离毒株。中国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称,这3株病毒株的到来,将为我国进一步优化检测试剂提供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球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和疫情暴发。贵州省1957年开始报告流感疫情,起源于贵州的甲型H2N2流感引起世界大流行; 1957年至今,全省流感病毒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2N2、甲型H3N2和甲型H1N1,同时有乙型流感的局部流行;在此期间,全省共报告人禽流感病例27例,死亡15例,病死率55. 55%,经调查病例均有禽类接触史或到过活禽市场;贵州省禽间存在H5N1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由省外禽输入。2000年以来,贵州省逐步建立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促进了全省流感流行病原监测及不明原因疾病(禽流感等)诊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肠道病毒70型是70年代初发现的引起暴发流行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病原。该病于1969~1971年在非洲流行;1970~1971年传遍亚洲各地;1971年11月到达英国。已报道的病例多达几千万人。部分患者还导致肢体瘫痪。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1971年于日本、新加坡、英国及摩洛哥分离的毒株命名为肠道病毒70型,并以日本株为该病毒的原始模式株。1974年 Mirkovic 氏等又将1970年于新加坡分离的毒株鉴定为柯萨奇病毒 A24型变种。1976年肯尼亚报告于1971及1974年两次流行中分离的毒株均为肠道病毒70型。1977年印度报告在1975年第二次流行中分离出肠道病毒70型及与新加坡70年株(柯萨奇病毒 A24型变种)相同的两种病毒。作者等于1971年及1975年在上海的两次流行中分离的三株病毒根据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7.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和诊治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翔 《右江医学》2004,32(1):66-67
人禽流行性感冒(简称人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甲型病毒某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发生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T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北省2002—2004年两个流行期甲,(H3N2)亚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株血凝素(HA)基因的特性。方法 随机抽取两个流行期分离到的4株甲3亚型流感病毒株,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病毒HA1基因纯化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用DNASTAR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河北省2002-2004年两个流行期共分离到流感毒株92株,甲3亚型流感毒株76株,乙型毒株16株;新分离毒株与2002—2003年国内外分离到的甲3亚型毒株同源性接近,甲3亚型流感病毒活动增强并成为优势株是由于HA1基因发生突变所造成的。结论 河北省2002-2004年分离到的4株病毒与A/Johannesbur/64/03属于同一种系,属于两个小分支。  相似文献   

19.
刘珊珊  吴斐琳  邓进 《当代医学》2014,(14):154-155
目的:了解吉安市2009~2012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概况,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流感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吉安市流感和流感样病例(ILI)资料。MDCK(Madin-Daby canine kidney)细胞病毒分析送检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微量血凝集抑制试验(HIA)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2009~2012年流感样病例依次占门急诊病例总数1.7%(969/56877)、0.2%(191/110895)、0.3%(277/99030)、3.9%(3933/100110),2009~2011年间流感样病例中0~岁最多,为429例;其次为5~岁组,为390例;15岁以下平均占总病例的57%(819/1437)。2012年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5~(1515例)和25~岁组(2245例),占该年总病例数的96%(3760/3933)。吉安市流感优势毒株2009年8~12月为甲型H1 N 1流感病毒;2010年为季节性H3 N 2;2011年为B型流感病毒;2012年为B型流感病毒、季节性流感H3 N 2。结论2009~2012年吉安市先后出现甲型H1 N 1流感病毒、B型、H3 N 2亚型流感,流感病毒流行株交替变换。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一种由甲(A)型流感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部分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易造成爆发流行。本病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当时称之为鸡瘟。禽流感病毒于1900年首次发现,认为是一种滤过性病毒。1955年经血清学试验证实属于甲型流感病毒,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毒某些亚型中具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