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中医》2007,27(7):87-89
一、选择题1.首先提出太阳腑病说的医家是:(B)A.王子和B.成无己C.张仲景D.柯韵伯2.首先提出“半表半里”证的医家是:(C)A.张仲景B.柯韵伯C.成无己D.陈修园3.成无己是代人:(D)A.金代B.元代C.宋代D.宋金时代4.最先注解《伤寒论》的医家是:(A)A.成无己B.王子和C.尤在泾D.柯韵伯5.《注解伤寒论》共分卷:(B)A.六卷B.十卷C.八卷D.十二卷6.《注解伤寒论》共有篇:(C)A.二十篇B.六篇C.二十二篇D八篇7.伤寒六经病在《注解伤寒论》中分布在:(B)A.一~六卷B.二~六卷C.一~十卷D.四~六卷8.成无己的医学著作包括下列:(ABC)A.《注解伤寒论》B…  相似文献   

2.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约撰于金·皇统三年(1144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文注解本。《伤寒论》经王叔和整理,宋·林亿等人校正,并于元祐三年(1065年)及治平二年(1088年)两次由官方刊行,成无己即据此版本作了全文注释。成氏对仲景书精研密谛,  相似文献   

3.
成无己,聊摄人,生于宋嘉祐治平年间,后因聊摄归入金地,又称金人。他的《注解伤寒论》自成书以来,虽褒贬不一,但作为系统注解《伤寒论》的首家,有开创之功是毫无疑问的。正如汪琥所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犹王太仆之注内经,所难者惟创始耳。”据明徐熔考,成无己在完成此书前,为了能使仲景所论纤细不遗,又撰《伤寒明理论》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版本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张仲景著作、名称和流传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注释家的移整考订及《伤寒论》作伪之书作了概述。对明·赵开美宋刻《伤寒论》和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作了深入探索,从历代文献记录之《伤寒论》113方与赵刻本之112方分析;从《本草纲目》所引张仲景古本《伤寒论》,及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之释音加以研究;从《伤寒论》条文后之原文注释,及《太平圣惠方》所引桂枝汤加以印证等多方面分析,说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更忠于“林校”小字本《伤寒论》。故笔者认为,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要优于赵刻宋本《伤寒论》,是目前存世最佳版本。  相似文献   

5.
宋本《伤寒论》即明·赵开美的复宋刻本,实为复宋本。由于影印逼真,后世均称宋本,在此,亦称宋本,但林忆校定的原刻本早已不见。赵氏于1599年以前刊刻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刊印后,又得到宋版《伤寒论》,并于1599年予以复刻,他在刻《仲景全书·序》中说:“复得宋本《伤寒论》焉。予曩固知成注非全文,及得是书,不啻拱壁,转卷间而后知成之荒也,因复并刻之,所以承先大夫之志欤。”〔1〕并与《注解伤寒论》、《金匮玉函方论》以及《伤寒类证》合辑成为《仲景全书》。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称作宋本的《伤寒论》即指此本。此外,…  相似文献   

6.
成无己     
成无己,宋、金时代聊摄(今山东阳谷县,一说山东聊城)人,约生于宋代嘉佑、治平年间(公元1056~1667年),后聊摄被金兵攻陷,遂为金人,至金海陵王正隆丙子(公元1156年),年九十余岁尚存。成无己的家庭,世代均为儒医。他“性识明敏,记问赅博”,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著均有研究。从三十岁开始,积四十年用心,研讨《伤寒论》六经学说,并以《素问》、《灵枢》、《难经》等书为依据,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注释。金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成氏与洛阳名医严器之邂逅,相与论医,并出所著《伤寒明理论》和《注解伤寒论》。严器之也是研究《伤寒论》的专家,造诣很深。但他看到成无己的书后,自谓不如,对他备加赞赏,并欣然为两书作  相似文献   

7.
方剂配伍 ,由来已久 ,但能以处方学原理来阐发前人方剂者 ,实自成无己释仲景方为始。成无己 ,宋·聊摄 (山东阳谷县 )人 ,后划入于金 ,故又称为金人。“所难者惟创始耳” ,作为第一个释方医家 ,其释方的特点和价值又是什么呢 ?1 释方不离气味理论“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四卷 ,前三卷俱言症 ,惟第四卷为药方论 ,凡分析桂枝汤等二十方 ,悉本《素问》四气五味论以言药之性 ,君臣佐使以论方之制”(《中医各家学说》) ,即便成氏在《注解伤寒论》中 ,注其 112方 ,更是无不引据《素问》“阴阳气味之说以畅发”(同上 )如释桂枝汤方云 :“《内经》…  相似文献   

8.
并非汪昂的记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您刊1982年第9期“园地”刊登的“《医方集解》中汪昂的记误”一文提出:汪氏著作《集解》时,在“凡例”中将“成无己”误作“陈无择”了。其理由是:汪昂在“凡例”第1条中有:“……及宋·陈无择将仲景之书,先释病情,次明药性,使观者知其绪端,渐得领会。……而世犹以循文训释讥之……。”因而认为,汪昂错将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误记为撰《三因方》的陈无择了。其主要根据即陈氏《三因方》并未  相似文献   

9.
对《伤寒论》少阳病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中医界对《伤寒论》少阳病的认识尚有争议,本文就此有关问题发表浅见,供读者参考。一、半表半里综观《伤寒论》,仲景并无“半表半里”一词。金·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始提出“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被后世医家广泛采纳,沿用至今。但由于成无己没有明白说出表和里的具体含义,致使半表半里的概念亦随之含糊不清。《伤寒论》原文中,表的含义较为局限(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成无己故乡聊摄何时陷入金国、成氏入金后居于何地、《伤寒论注解》及《伤寒明理论》何时撰成、何时刊刻、成无己生卒之年为何 ,元版《伤寒论注解》有何特征、李盛铎为何能得此书、该书何时从日本流入中国、今藏何处等诸多问题皆有详考。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抵当丸”证条文是:“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不可余药”句,历代注释有两种,现行教材兼收并存。一是不可用其它的药剂,即如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所说“不可余快峻之药也,可与抵当丸,小可下之也”;二是连汤带渣一并服下,不可剩余药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中引用“金匮玉函”、“玉函”11条条文,结合未经宋改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日本《医心方》引文特点,确认仲景《金匮玉函经.证治总例》篇当出自张仲景,推测在宋臣校书之前就有包含《金匮玉函经》内容在内的仲景医书流传本,宋臣所参考的仲景医书与《新雕宋真人千金方》、《医心方》传本源流不一。同时指出,成无己存在凭含糊记忆改变前人原文之倾向,对其功过是非应予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了牧角和宏先生的《宋以前伤寒论考》一书,本文摘译自该书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赵开美本《伤寒论》的重要性,指出了《注解伤寒论》中被成无己省略的部分和《伤寒论》原来的内容,强调研究《伤寒论》不应忽视三阳三阴之外的其他部分。希望这样的翻译,能有助于国内《伤寒论》的研究。为此,本刊特开辟“译文选编”一栏,将不定期刊出国外学者对中医文献研究的成果,以开阔读者视野。同时,也希望各地学者积极翻译,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4.
从晋代王叔和编次《伤寒论》而使这一著作得以流传以来,历代《伤寒论》注家不下数百,上至注解(伤寒论》的第一人成无己,下至近些年来高等中医药院校有关(伤寒论》的教材,皆认  相似文献   

15.
金代著名医家成无己,是第一个为《伤寒论》作注者,亦是第一个进行训诂者.其《注解伤寒论》(以下简称《注解》)长于以经解论,《伤寒明理论》(以下简称《明理》)重在分析形证和方义.二书虽非着意于训诂、却亦蕴藏了极其丰富的训诂内容,其成就归纳起来可大体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 二、没有成无己的全面注解,伤寒学派的发展不会那样迅速成无己是宋金时代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著有《注解伤寒论》十卷,《伤寒明理论》三卷,《药方论》一卷.三种伤寒书,有注解,有论证,有论方,鼎足而立,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构成成氏伤寒医书三种.其中《注解伤寒论》是其代表作,耗去了他毕生的精力.正因为他第一次对《伤寒论》旧本进行了全面的注解,《伤寒论》才得以广泛流传.由于《伤寒论》本身的临床实用价值确实很大,深得后世医家们的高度重视,因而研究《伤寒论》蔚然成风,队伍越来越壮大,使伤寒学派的发展,从起始阶段进入到兴旺阶段.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117条云:“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成无己在其《注解伤寒论》云:“太阳病用火熏之,不得汗,则热无从出,阴虚被火,必发躁也。”程佼倩亦认为:“阴虚被火,热无从出,故其人必躁扰不宁。”成、程二氏对“火邪”之“其  相似文献   

18.
成无己,金聊摄(今山东阳谷县)人,为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今试将读《伤寒明理论》三卷的管蠡之见,陈述于后,敬请同道正其不逮。  相似文献   

19.
9.■几不同     
《伤寒论》14条及31条均有“项背强??”句。“??”二字,成无己云:“??,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又说:“?音殊,短羽鸟飞??也”。成氏此语本于《说文解字》,当为正训。然近代名医陆渊雷氏,认为成无己注错了,说“其读当如几案”。故后来《伤寒论》“??”均作“几几”、或“几几”,与现  相似文献   

20.
白本论述了八种病症的症状、病机、预后和治疗方法,如厥阴病、厥证、下利、呕吐、哕、疝、消渴、淋证,符合仲景厥阴篇的特征。见表1。 宋版《伤寒论》在《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这个题目下,有五个小字,"厥、利、呕、哕,附",说明《伤寒论》厥阴篇原本就是"厥阴病"之后附有"厥、利、呕、哕”一篇内容,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