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神经系统血管病变, 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细菌性栓塞为其常见病因。该文报道了1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结合病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感染性颅内动脉瘤。该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完全好转。  相似文献   

2.
<正>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赘生物脱落造成远端血管栓塞、感染、假性动脉瘤形成甚至破裂是该病的主要危害之一,文献报道约占20%~50%不等~[1-4]。其中左心系统菌栓脱落常累及头颅血管,外周动脉受累较为罕见,国内外仅有数例个案报道~[5-7]。本文报告1例IE合并尺动脉假性动脉瘤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间断发热4个月于2016年8月4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着凉后出现发热,体温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53岁 ,因“发热 2个月 ,加重 1周余”入院。入院前 2个月出现午后低热 ,体温 3 7.5°C左右 ,伴有盗汗及双小腿肌肉胀痛 ,于外院查血常规 :白细胞 4 .7× 1 0 9/L、红细胞 3 .78× 1 0 12 /L、血小板 4 6× 1 0 9/L。肝肾功能、腹部B超、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 ,腹部CT片示脾肿大。入院前1 0d出现持续高热 (最高达 4 2°C) ,伴畏寒、寒战、乏力、纳差和腰酸。起病以来 ,体重下降近 1 0kg。有高血压史 ,长期吸烟和饮酒史。入院体检 :体温 3 7.4°C ,神清 ,精神可 ,轻度贫血貌 ,皮肤无瘀点、瘀斑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  相似文献   

4.
5.
感染性心内膜炎6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致病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E的临床资料.结果:草绿色链球菌占36.8%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1.6%.器质性心脏病59例占88.1%,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2例(37.2%),包括人工瓣膜2例,先天性心脏病25例(42.3%).超声技术在心脏赘生物的检出率(83.5%)56例,阳性率远高于血培养.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病原微生物的变化,IE的临床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培养有助于IE的诊断;基础心脏病是IE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杂志》2005,13(1):51-52
问:感染性心膜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如何?答:抗生素使用之后心内膜炎(IC)的病死率从100%降到5%~15%左右。但发病率不减反而增加。增加的原因:老龄化、人工瓣膜、先天性心脏病存活的多了、检查方法灵敏度增加、IC再发的多了、致病菌的毒性改变、预防措施不得力、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男,14岁,因“发现‘心脏病’7年,发热7天”于2004年1月27日入院。患7年前因“黑矇”于当地医院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未予重视。7天前出现发热,体温高时达39.8℃,伴畏寒、寒战,在外院输液、抗感染等处理,体温仍波动,遂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6℃,血压100/64mmHg(1mmHg=0.133kPa),呼吸22次/min。神志清楚,呼吸略促,颈静脉无怒张,肝颈回流征(-)。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5次/min,心律齐,胸骨右缘第2肋间、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喷射样,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额头、头顶、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间断发热4个月余于2015年8月入院。4个月前患者血透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咳嗽、咳白痰,予以静脉滴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后体温下降,但仍波动于37.0℃~37.6℃。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提示主动脉瓣赘生物生成可能,3次血培养均示杰氏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因"起搏器植入并更换16年,起搏器囊袋感染5年"于2011年6月20日入院。1995年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无寒战、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呼吸困难及咯血。2003年患者因起搏器电池耗竭,行起搏器更换术。2006年患者起搏器植入切口处出现肿胀,伴黄色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皮温升高,予抗生素治疗后好转。起搏器电池耗竭,再次行起搏器  相似文献   

10.
真菌性心内膜炎并发多部位血栓及感染性休克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间断发热10d,咳嗽3d,加重伴喘息1d于2008年10月3日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收入院。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39℃),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无好转,入院前3d出现干咳,并出现双下肢持续性麻木、疼痛,1d前出现喘息,咳粉红色泡沫痰。入院时查体:T38℃,P140次/min,R28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  相似文献   

11.
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等.结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中风湿性心脏病比例(30.2%)有所下降,而先天性心脏病比例(34.9%)相对升高,无基础心脏病比例(16.7%)比以往报道明显增加.发热(占87.9%)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其次是贫血(61.9%)及脏器栓塞(21.9%).血培养阳性率为57.7%,其中主要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32.4%)和表皮葡萄球菌(15.5%).134例(62.3%)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17例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有8例死亡,占47.1%.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0.6%,死亡原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和致病菌发生较明显变化,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死亡率高,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莉  张敬文 《心功能杂志》1997,9(4):264-264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多见于中青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在过去的 10多年中 ,IE的流行病学已有所改变 ,老年人IE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2 2例老年IE ,以探讨老年IE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对象选择 本组 10 3例病例 ,来自本院 1979年 5月至 1999年 5月之间住院病人。诊断标准见 :由陈国伟、郑家锷主编 ,1995年出版的《现代心脏内科学》。老年组 2 2例 ,其中男 18例 ,女 4例 ,年龄60~ 72岁 ,平均 ( 65 4± 5 6)岁 ;非老年组 81例。其中男 65例 ,女 2 2例 ,年龄11~ 5 9岁 ,平均 ( 3 6 8…  相似文献   

15.
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和各项辅助检查的进一步完备,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确诊率和治愈率大为提高。同时,其临床表现亦趋于不典型,致病菌的菌种和临床特点有了某些改变,容易造成误诊、漏诊。而早期确诊和治疗,尤其是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是控制疾病的关键。为此,我们总结了本院1994年初至1997年底明确诊断的30例IE患者,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误诊误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微生物、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与抗生素应用前或应用初期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典型病例越来越多,诊断难度增大。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这种病情险恶的疾病来说,疗效与诊断和治疗是否及时、是否准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心功能杂志》1995,7(2):99-101
  相似文献   

18.
对三个医院近五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明确并发症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显著而严重并发症者18例(47.3%),大多数发生2~5种并发症,有明显逐级演发的倾向。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因素:①诊断延误;②抗菌素治疗不充分。各种并发症又具有复杂性、难治性的特征。就如何阻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演变问题提出五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得克萨斯心脏病研究所外科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灸的经验。早期手术治疗的良好效果。重点讨论了外科手术的指证、时机、人造代用品的选择和术后并发症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近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详述感染性心内膜炎近年来在流行病学、易感因素、病原学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变化,并详细介绍诊断技术及治疗措施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