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达拉奉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w后进行急性脑卒中模型构建,次日连续给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4w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与水迷宫实验,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脑中神经元增殖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Wnt1、GSK3β、β-catenin等蛋白表达。结果急性脑卒中造成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BrdU与DCX表达增加(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中Wnt1、p-GSK3β、β-catenin表达增加(P 0.05)。依达拉奉组显著改善了急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损伤,与模型组相比,更显著增加了BrdU与DCX阳性细胞数量(P 0.05),提高了Wnt1、p-GSK3β、β-catenin表达水平(P 0.05)。结论依达拉奉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急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增殖,改善急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关系及其导致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上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等方法研究α-synuclein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GSK-3β的表达关系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α-syn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α-synuclein、p-GSK-3β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和MPT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α-syn过表达组SH-SY5Y细胞中α-synuclein、p-GSK-3β表达量较对照组及MPP+损伤组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阿立哌唑预处理组α-synuclein较对照组及MPP+组明显增加,p-GSK-3β与对照组及MPP+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阿立哌唑预处理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α-syn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较α-syn过表达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免疫荧光法示α-synuclein与p-GSK-3β存在共定位关系。结论α-synuclein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神经元损伤,从而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TGP)对多发性硬化(MS)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5只,足跖皮下注射抗原乳剂(豚鼠脊髓匀浆抗原与福氏佐剂)构建MS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则在抗原乳剂注射后分别灌胃给予25、50 mg/kg的TGP,连续给药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大鼠临床发病、体重变化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Wnt3α,GSK-3β,β-catenin,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和低、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模型组第8 d开始体重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5); 低剂量组第12 d开始体重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Wnt3α,β-catenin水平明显升高,Bcl-2/Bax,GSK-3β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 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AI数值、Wnt3α,β-catenin水平明显降低,Bcl-2/Bax,GSK-3β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 TGP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发挥对MS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应用凝聚态Aβ1-40进行大鼠右侧海马齿状回(DG)背侧细胞带微量注射,2周后从学州记忆、海马组织病理和异常磷酸化tau蛋白表达的变化3个方面评价大鼠模型。结果:Aβ1-40注射后大鼠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P〈0.01);注射区内DG背侧细胞带神经元丢失(P〈0.01);注射侧海乌内Aβ沉积;海马神经元内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凝聚态Aβ1-40海马注射具有明确的在体神经毒性作用,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以及海马内Aβ沉积、神经元丢失和神经元内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可成功建立AD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ERβ)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内炎症反应及淀粉样β蛋白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β淀粉样蛋白脑室内注射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并将模型分为对照组、ERβ组和shRNA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ERβ组和shRNA组大鼠分别通过脑室内注射载有雌激素受体β基因或shRNA的慢病毒质粒。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内Akt及β淀粉样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TNF-α和IL-1βmRNA表达,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β的表达。结果ERβ组大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hRNA组大鼠(P<0.05),ERβ组大鼠海马内Ak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hRNA组大鼠(P<0.05),并且ERβ组大鼠海马内IL-1和TNF-αmRNA以及β淀粉样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shRNA组大鼠(P<0.05)。结论过表达ERβ在不依赖雌激素的情况下可减轻AD大鼠海马内炎症反应和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改善AD大鼠行为学的变化,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Akt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6.
多奈哌齐上调海马神经元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神经元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2-nAChR)的表达。方法在不同时间及采用不同浓度多奈哌齐提前干预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之后用Aβ25-35诱导神经元损伤。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以MTT法测量神经元活性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多奈哌齐干预后Aβ25-35损伤神经元β2-nAChR表达情况,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半定量法测量其平均相对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多奈哌齐干预组可减轻Aβ25-35对神经元的损伤。多奈哌齐预处理组神经元β2-nAChR表达明显增加,其平均相对荧光强度明显高于Aβ25-35损伤组。结论多奈哌齐对Aβ25-35诱导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部分与β2-nAChR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IL-1β、TNF-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立体定向手术建立海人酸(KA)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检测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一侧海马CA3区注射KA (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行为学特征,HE染色和Nissl染色以及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 大鼠注射KA后出现湿狗样抖动、头面部肌阵挛、肢体阵挛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病理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胞增生,模型组IL-1β在致痫后3 、6 h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于12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7 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蛋白与mRNA表达时程基本一致,3 h出现,12 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7 d后回归至对照组表达水平,15 、30 d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大鼠一侧海马注射KA是人类颞叶癫痫理想的动物模型;(2)内源性IL-1β、TNF-α参与了癫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立体定向手术建立海人酸(KA)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检测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侧海马CA3区注射KA(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行为学特征,HE染色和Nissl染色以及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大鼠注射KA后出现湿狗样抖动、头面部肌阵挛、肢体阵挛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病理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胞增生,模型组IL-1β在致痫后3、6h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于12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7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蛋白与mRNA表达时程基本一致,3h出现,12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7d后回归至对照组表达水平,15、30d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大鼠-侧海马注射KA是人类颞叶癫痫理想的动物模型;(2)内源性IL-1β、TNF-α参与了癫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丝状Aβ42对GSK-3β和PP2A C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15月龄雄性SD大鼠进行海马内注射纤丝状Aβ42或双蒸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海马神经元GSK-3β和PP2A Cα的表达改变,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Aβ42组海马神经元GSK-3β的表达明显高于双蒸水组,但两组的海马神经元PP2A Cα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纤丝状Aβ42能使海马神经元GSK-3β表达上调,而对PP2A Cα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提示纤丝状Aβ42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可能与GSK-3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公藤氯内酯醇(T4)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及NO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海马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以腹膜腔注射T4作为干预措施,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NOS,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水平。结果:AD组大鼠海马iNOS表达和NO产生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Aβ+T4组大鼠海马iNOS表达和NO产生较Ap组减少。结论:T4可以抑制Aβ1-40诱导的iNOS表达和NO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对慢性脑灌注不足(CVI)大鼠脑早老素-1(PS-1)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组和多奈哌齐(安理申,卫材公司)组,按照取材时间又分为术后1天、1周及1月组,每组各10只。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CVI模型。常规及免疫电镜观察术后1周时海马区缺血性改变以及PS-1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S-1及其酶解产物Aβ42不同时间点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脑缺血组术后1周存活7只,1月5只;多奈哌齐组术后1周8只,1月7只。常规电镜显示单纯缺血组呈慢性缺血性改变,多奈哌齐组缺血性改变明显减轻。免疫电镜显示,单纯缺血组内质网破碎明显,PS-1胶体金颗粒散在分布。多奈哌齐组内质网结构尚完整,分布均匀。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单纯脑缺血组PS-1在第1天即明显升高,1周后达高峰,升高为2.3倍,1月后又低于对照组水平。多奈哌齐组在术后第1天轻度升高,1周后继续上调,1月后达高峰,约为对照组2倍,呈亚急性改变。Aβ42在单纯缺血组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持续升高,术后第1月时升高约3.5倍,而多奈哌齐组各时间点Aβ42含量升高则明显减慢。与单纯缺血组比较,术后1月时多奈哌齐组显著减少Aβ42的生成(P <0.01)。结论 多奈哌齐对PS-1阳性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脑缺血后Aβ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微血管LRP—1表达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侧颈动脉结扎的方法制作SD大鼠慢性缺血模型;Morris水迷宫对大鼠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试;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海马CA1区微血管LRP-1,Ⅷ因子相关抗原及GFAP的表达;放免技术对脑脊液Aβ蛋白的浓度进行测定。采用 MIAS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平均光密度测定及微血管计数。结果术后1个月手术组大鼠认知功能已明显下降,寻找平台所需游走的距离较假手术显著延长。术后6个月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微血管LRP-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大鼠显著降低;GFAP的表达显著增强;但VIII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微血管LRP-1表达与水迷宫成绩呈负相关。手术组大鼠脑脊液Aβ蛋白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结论慢性缺血过程中,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与海马CA1区微血管LRP-1的表达下降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组织各区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炎症反应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致痫组(n=54)和对照组(n=6),致痫组再根据观察时间分为:SE-0 h组、1 h组、3 h组、12 h组、24 h组和10 d组。应用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SE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SE后,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其中(3 h组、12 h组、24 h组、10 d组)IL-1β和1h TNF-α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证实,海马各区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也均上调,其中(12 h组、24 h组)CA1、(12 h组、24 h组)CA3和12 h组DG区IL-1β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 h组CA1、(1 h组、3 h组、24 h组、10 d组)CA3和(0h组、1 h组、3 h组、12 h组)DG区TNF-α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海马组织TNF-α、IL-1β表达上调,且持续处于高表达水平,提示癫痫发作可能诱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IV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72只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黄芪甲苷高剂量+抑制剂组,每组12只。利用A β_(1-42)脑室注射与AlCl3连续灌胃建立AD模型,造模期间持续使用黄芪甲苷或多奈哌齐进行治疗,水迷宫结束后检测大脑组织中A β_(1-42)、APP及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及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黄芪甲苷Ⅳ与多奈哌齐疗效一致,能够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认知能力,抑制脑中APP水解成A β_(1-42),减少脑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表达。黄芪甲苷Ⅳ能够有效升高PPAR-γ蛋白表达,减少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此外,PPAR-γ抑制剂则逆转黄芪甲苷Ⅳ改善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造成大鼠脑中炎症因子含量升高,促进APP水解生成A β_(1-42)。结论黄芪甲苷通过增加PPAR-γ蛋白表达,抑制大鼠脑中炎症因子表达,减少APP水解生成A β_(1-42),改善大鼠认知学习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5.
背景:辛伐他汀作为降脂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潜在促骨形成作用,并因此成为骨代谢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体内试验中对其促进成骨的作用尚存争议。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对大鼠骨量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在此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方法: 6周龄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每天蒸馏水灌胃;实验组辛伐他汀灌胃20 mg/(kg•d)。分别于给药后3,6,9周处死两组大鼠各6只,取左侧股骨行骨密度测定;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于细胞培养第16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比活性、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培养第21天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LRP-5、Axin2、β-catenin的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干扰3,6,9周后大鼠骨密度均无显著变化,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所有检测基因mRNA水平、成骨分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辛伐他汀体内给药3,6,9周对大鼠骨量及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化及LRP-5、Axin2、β-catenin mRNA表达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AR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和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依次为模型组(AD大鼠)、实验组(AD模型大鼠尾静脉注射CART)、假手术组(用等量的PBS代替Aβ_(1-40))、对照组(正常饲养)。脑侧室注射Aβ_(1-40)构建A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Aβ_(1-40)水平,RT-PCR检测脑组织中胰岛素降解酶(IDE)、中性内肽酶(NEP)、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Tau蛋白磷酸化、IDE、LRP-1、NEP、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p-GSK-3β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组,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高于模型组。实验组大鼠Aβ_(1-40)水平、Tau 5水平、Tau磷酸化水平(Tau pSp~(199/202)、Tau~(pT231))、GSK-3β、p-GSK-3β明显低于模型组,而IDE、LRP-1、NEP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CART能够通过调节IDE、LRP-1、NEP水平降低AD大鼠模型中Aβ_(1-40)水平,能够通过调节GSK-3β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进而改善AD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对MAO、脂褐素表达的影响及通络救脑口服液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1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48,24,12mg·kg-1·d-1)共7组.采用大脑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1-40诱导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药物干预4周,第5周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大脑组织MAO酶活性的变化,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脂褐素的含量变化,以及通络救脑口服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大鼠脑组织MAO、脂褐素含量分别为(7.88±0.76)和(5.42±0.24),MAO、脂褐素含量显著多于假手术组MAO含量为(5.38±0.52),脂褐素含量为(4.16±0.18),P<0.05),表明模型组MAO、脂褐素表达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MAO含量为(7.08±0.39),脂褐素含量为(4.91±0.23)、通络救脑口服液低、中、高各剂量组MAO分别为(7.07±0.81,7.13±0.53,6.36±0.36);脂褐素分别为(4.89±0.17,4.52±0.20,4.23±0.35),MAO与脂褐素含量显著减少.结论 大脑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后大鼠脑组织MAO、脂褐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通络救脑口服液可以降低海马组织MAO、脂褐素的含量,通过其抗氧化而发挥其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杏仁核注射所造痴呆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力的关系。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颅内注射5.0nmol 0.1%三氟乙酸)、痴呆模型组(颅内注射5.0nmol Aβ25-35),每组各8只。采用杏仁核注射Aβ25-35的方法建立大鼠痴呆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水平。结果大鼠痴呆模型建立6周后,痴呆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力障碍,为期6d水迷宫测试的平均潜伏期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其中第4~6天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痴呆模型组大鼠海马突触索表达的阳性数及着色密度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其中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Aβ25-35杏仁核注射所造痴呆模型的大鼠海马突触数量明显减少,其空间学习记忆力功能障碍可能与突触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FOXC2过表达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U87细胞和人脑胶质细胞HEB。U87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未转染任何质粒)、空载体组(转染pcDNA3.1空载体质粒)、FOXC2过表达组(转染pcDNA3.1-FOXC2过表达质粒)、FOXC2+抑制剂组[转染pcDNA3.1-FOXC2质粒+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FH535(20 μmol/L)]。采用q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与HEB细胞比较,U87细胞FOXC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FOXC2过表达,显著促进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P<0.05),显著增加Vimentin、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克隆形成率(P<0.05),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P<0.05)。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显著抑制FOXC2过表达对U87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 FOXC2过表达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U87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增加胶质瘤U87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Aβ25-35注射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tau蛋白异常磷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大鼠海马背侧注射凝聚态Aβ2 5 3 5后 ,神经元ser199/ser2 0 2、ser396、thr2 31等位点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以及糖原合成激酶 3β(GSK 3β)的活性变化 ,探讨Aβ2 5 3 5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关系及机制。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给成年大鼠海马背侧注射凝聚态Aβ2 5 3 55nmol,术后 14d ,采用镀银染色方法观察海马组织神经元病理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观察大鼠海马tau [pS3 96]、tau [pSpS199/ 2 0 2 ]、tau [pT2 3 1]的表达水平 ,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海马GSK 3β和磷酸化GSK 3β的水平变化。 结果 凝聚态Aβ2 5 3 5组神经元纤维走行紊乱、增粗、肿胀 ,密集成宽带状 ,轴突深染。海马神经元tau [pS3 96]、tau [pSpS199/ 2 0 2 ]、tau [pT2 3 1]的阳性表达数 (分别为 38 2± 5 9,10 7 6± 8 4 ,78 4± 3 7)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 (P <0 0 1) ,GSK 3β和磷酸化GSK 3β的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组和生理盐水组。 结论 海马背侧注射Aβ2 5 3 5可通过激活GSK 3β诱导tau蛋白发生异常磷酸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