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1997年,我院采用翳风穴注射地西泮治疗面肌抽搐62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62例,男19例,女43例,平均年龄39.0±2.1岁。病程1年以下11例,1~2年16例,2~5年18例,5~10年8例,10年以上9例。左侧37例,右侧25例。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用5ml注射器、6号针头抽地西泮注射液1ml(5mg)。常规消毒患侧翳风穴,进针约2cm注入药液。每周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1.3 疗效1.3.1 疗效标准 注射后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估,自行制订如下标准:症状消失1年以上者为痊愈;症状消失在0.5~1年以下者为有效。症状消失7d后又…  相似文献   

2.
陈桂去 《人民军医》1997,40(7):401-401
我们于1985年元月~1995年2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60例,以地西泮(安定)为主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60例中,男128例,女32例,来自农村152例,县城8例。160例均系旧法接生,接生时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入院年龄及发病时间为出生后7d内80例,8~20d76例,21~30d4例。根据入院时临床表现分为:(1)轻度:牙关紧闭,若笑面容、四肢躯干肌强硬,无全身抽搐;(2)中度:牙关紧闭,肌强硬,苦笑面容,轻刺激即引起抽搐;(3)重度:有以上症状和频繁抽搐伴窒息、发纣、角弓反张。80例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总…  相似文献   

3.
局部型破伤风的发病率较全身型破伤风为低,但易误诊。我院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局部型破伤风1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6~52岁。潜伏期9~14d4例,15~25d6例,26~35d2例。1.2伤后的处理8例受伤部位未能进行清创处理,尤其是手指及脚底刺伤未进行彻底清创,9例伤后未应用破伤风抗毒素,3例伤后肌注15OOU破伤风抗毒素。1.3误诊情况本组误诊4例,误诊为手足抽搐症2例,误诊为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和胖肠肌痉挛各1例。1.4病因及临床表现拔牙后继发感染1例,口不能完全张开,患侧面肌阵发性痉挛。手指裂伤和…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治疗破伤风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2年3月~1995年9月,采用蛛网膜下腔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成功地救治了18例破伤风患者,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2例,女6例;年龄2~62岁;潜伏期l~34d,平均8.4d。18例均有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和阵发抽搐。呼吸困难毛例,浅昏迷1例。治愈17例,死亡1例,平均住院11.5d。1.2治疗方法1.2.1正确处理伤口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涤,彻底清创,充分引流,并以浸透过氧化氢溶液的纱布条疏松填塞伤口,伤口周围以1000~1500UTAT封闭。1.2.2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病房安静,防止各种声音及强…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开始,我院使用地西泮(安定)持续静脉点滴,同时联合使用苯巴比妥钠治疗新生儿破伤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玲  董浩  胡晓冬 《人民军医》2001,44(4):201-202
我院 2 0 0 0年 2月 10 2 0日收治重症破伤风 10例。死亡 3例 ,治愈 7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10例均为男性 ,年龄 1753岁。均为鞭炮炸伤手部软组织 ,伤后 2 4h内未行清创和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4 10d发生破伤风。1 2 临床表现 伤口局部红、肿、热、痛 ,部分患者有脓性分泌物。肌紧张 ,强直性抽搐 ,呈角弓反张 ,每次抽搐持续 1530min ,间隔 30 6 0min。其中有 3例因抽搐导致窒息 ,先后呼吸停止多次 ,心率 10 0 150 /min ,体温 3839℃。1 3 治疗与结果 创面彻底清创 ,过氧化氢冲洗、浸泡。气管切开 8例 ,人工呼吸机辅…  相似文献   

7.
总结近五年经治的40例新生儿破伤风的特殊护理,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了存活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维持正常营养是成功护理的重要措施。1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1.1临床资料自1990~1995年经治新生儿破伤风叙,其中男28例,女12例;日龄最小名天,最大27天;小于7天20例;8~27天20例;发病越早病情越重。早产儿10例,足月儿30例;第一股果一产12例,其它胎欢28例;多为非计划生育的胎次。重型31例,中轻型刀切;合并胎内传染16例,肺出血3例,硬肿症6例,呼衰10例。1.2治疗方法抗感染用青霉素,灭滴灵,破伤风抗毒素稀释后赢滴;…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0~1994年应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73-Ⅲ型血管吻合器修复四肢火器性血管损伤8例9条血管,疗效满意。随访的7例最长4年,最短6个月,无肢体缺血及回流障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8例均属猎枪致四肢血管损伤,其中股动脉断裂4例,股动脉、股静脉及大隐静脉同时断裂缺损l例,腘动脉断裂2例,桡动脉断裂1例。盲管伤6例,贯通伤2例。合并桡骨骨折1例,胫骨骨折缺损1例。年龄16~42岁。7例伴有失血性休克。创面清创后常规游离损伤血管,修剪残端,选择6号钛质吻合轮吻合股动脉3条,7号钛质吻合轮吻合股动脉及股静脉各一条,5号钛质吻合轮吻合腘动脉2条,3号钛质吻合轮吻合桡动脉一条,均一次吻合成功,术中未见血液渗漏,动静脉充盈良好,血管用健康组织覆盖,创口行二期缝合,术后抗凝治疗3~5d,肢体保暖,本组无血管危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1996年5月~1997年7月,我院收治儿童急性杀鼠剂中毒19例,均抢救成功。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2~7岁,其中2~3岁5例,4~5岁10例,6~7岁4例。城镇儿童1例,农村儿童18例。均为误食含有杀鼠剂的花生米、方便面、饼干,或将杀鼠剂误当方便面调料、小儿食品、药品误食。食后lh内发病10例,2h内发病5例,3h内发病3例,sh内发病1例。主要症状:恶心、呕吐6例,腹痛3例,昏迷、反复抽搐10例,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各1例。全部病例均有惊厥。1.2抢救立即催吐、洗胃、导泻,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葡萄糖液、大剂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0.
1995年3月~10月我们选择高血脂症患者55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7~68岁,平均54±1.2岁,其中伴有冠心病12例、高血压病8例;药物对照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45~62岁,平均53±2.5岁,其中伴有冠心病8例、高血压病8例。 治疗方法为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ILLB)1/d,连续7次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药物治疗组采用口服多烯康1.8g,3/d,治疗前1周两组均停用任何药物;治疗5~20d后抽血复查  相似文献   

11.
Budd-Chiari综合征肝静脉闭塞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 评价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肝静脉闭塞介入治疗方法及中远期疗效。方法42例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 ,男 17例 ,女 2 5例 ,年龄 18~ 5 7岁 (平均 34 5岁 ) ;肝功能ChildA级 2 3例 ,B级 6例 ,C级 13例。共计 92条肝静脉闭塞 ,其中左肝静脉 2 9条 ,中肝静脉 2 4条 ,右肝静脉 36条 ,副肝静脉 3条。34例伴有下腔静脉狭窄或闭塞。肝静脉治疗方法包括 :( 1)闭塞肝静脉穿通 (经颈、股静脉、经皮肝穿肝静脉或上述两种途径并用 ) ;( 2 )球囊导管扩张 ;( 3)内支架置入。 32例同时行下腔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或内支架治疗。结果  40例患者的 40条肝静脉均成功开通。PTA治疗后 8例置入内支架。 32例下腔静脉均获通畅。术前肝静脉压力为 34 5cmH2 O ( 2 5 .0~ 48.0cmH2 O) ( 1cmH2 O =0 .0 98kPa) ,术后降为 2 2 0cmH2 O( 12 .0~ 35 .0cmH2 O) (T =11.5 0 ,P <0 0 1)。术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缓解 32例 ,8例部分缓解。随访 1~ 5 4个月 (平均 2 7 5个月 ) ,1例因肝功能衰竭术后 1个月死亡 ,2例因肝静脉闭塞经 2次介入治疗再次获得开通。 5例未再接受复查和治疗。余32例均无症状再发 ,超声检查均无肝静脉再闭塞发生 (平均 2 8 9个月 )。结论 ( 1)肝静脉闭塞介入治疗方法多样 ,可综合应用 ;( 2 )介入治  相似文献   

12.
李秀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1998-1998
目的:分析对比传统胸膜腔穿刺与改良胸腔穿刺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持续留置;观察组用传统胸膜腔穿刺法胸穿抽液。结果:置管组44例,均1次性操作成功,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为5~8 d,无1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44例,气胸发生率6.8%(3/44),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率18%(8/44),积液消失时间8~15 d。结论:改良胸腔穿刺取代传统胸穿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1995~1997年,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失血性休克16例,术中腹腔血液过滤后回输均获抢救成功。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12例,女4例;10~20岁6例,20~40岁8例,40~60岁2例。合并伤11例,休克15例,昏迷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7例,跌坠伤4例,击伤1例,炸伤1例,砸伤3例。伤后至入院时间:3~6h7例,6~9h4例。伤后延迟性脾破裂5例,其中7d4例,60d1例。入院时均有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紫绀等。血压为零1例,5/2kPa1例,6~10/3~7kPa12例,10~12/7~9kPa2例。CO2-CP9mmol/L2例,10~12mmol/L5例,13~15mmol/7例,16~18mmol/L2例。术前均…  相似文献   

14.
氨茶碱加心宝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4年3月~1996年12月采用氨茶碱加中成药心宝丸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18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6~76岁,平均58.46±9.27岁。均为住院及门诊病人。全部病例均按北京地区协作组1977年制定标准诊断。冠心病8例,高血压病4例,病因不明6例。病程1~16年,平均4.5年。静息心率34~54/min,平均窦性心率46/min。阿托品试验阳性。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均大于2000ms。1.2 方法 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滴速为30~40滴/min,睡前加服氨茶碱0.2g,同时口服远东制药有…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四肢外伤后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进行血管造影检查,检查下肢血管经皮作髂总动脉导管插入术,检查上肢血管借助于经皮穿刺肱动脉,逆行或顺行注入造影剂,连续拍摄8张照片;静脉造影用穿刺足表浅静脉法。检查32例,男25例,女7。年龄8~61岁。这些病人曾长期在其他医院治疗。伤后1年以内2例,1~3年16例,3~5年5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1989年 9月~ 1999年 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船员四肢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 6 8例 72条 ,经随访观察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6 8例 ,其中渔民 5 2例 ,舰船人员16例 ;男 6 5例 ,女 3例 ;年龄 19~ 5 6岁 ,平均 38.5岁。致伤原因有锐器切割伤、刺伤 2 1例 ,机器挤压、绞轧伤 40例 ,火器伤 7例。受伤距手术时间最短 2 h,最长半年 ,4周以内 期修复 5 2例 5 5条神经。6 8例 72条神经损伤的分布 :正中神经 2 9条 (上臂 5条 ,肘部 5条 ,前臂 14条 ,腕掌部 5条 ) ,尺神经 15条 (上臂 6条 ,前臂 9条 ) ,桡神…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89年4月~1994年4月运用巴比妥类药物治疗癫病持续状态IO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18~42岁。病因:外伤性癫痛5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中毒3例,原发性癫痛2例。因患者频繁抽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4例给予气管插管,l例行气管切开;治疗中均给予心电监护。二、治疗方法所有病人曾经静脉注射安定20~40mg,症状不能完全控制,全身抽搐反复发作伴神志昏迷。改用静脉注射l%硫贲妥纳,首次剂量sing/kg,平均用200mg后抽搐停止,病人安静。接用本巴比妥纳029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速度l…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3 4岁。因“腰椎间盘突出”邮购某中医自制中草药“舒筋活血丸”(主要成分为马钱子 ,有大小药丸两种制剂 )治疗。 1998年 9月 12日 10 :3 0 ,患者误服“大舒筋活血丸”15丸 (平时每次服用 3丸 )。 10 :5 5出现牙关紧闭 ,身体僵硬 ,伴四肢抽搐 ,言语障碍 ,并摔倒在地 ,被送来急诊。查体 :神志清楚 ,面部惊恐 ,四肢肌张力高伴抽搐 ,口唇微绀 ,言语障碍 ,血压 17/7kPa ,心率 12 0 /min。立即行洗胃 (未抽搐时 ) ,吸氧 ,静注地西泮和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4%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第 2天主诉双下肢及右臂肌肉无力 ,肌肉…  相似文献   

19.
崔志汉  史向阳 《人民军医》1998,41(5):292-292
化脓性上颌窦炎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占鼻窦炎的首位。1993年4月~1997年6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680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394例,女286例;年龄8~58岁,平均38岁。病程:<7d88例,8~15d108例,16~30d82例,31d~2个月74例,3~5个月206例,5个月以上1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腔内激光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100例12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行腔内激光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一次治愈率95.2%(118/124)。1例1条肢体于术后1个月复发。5例5条肢体术后仍有少量曲张静脉存在。18例大隐静脉主干烧灼处条索状硬结、疼痛;15例发生皮下片状淤血;12例出现局部皮肤麻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 d。95例随访2~14个月,失访5例。结论腔内激光疗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确切,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