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妊娠者、孕龄期非妊娠者及复发性流产患者(RSA)的细胞因子水平,探究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发病机制及妊娠结局,为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正常妊娠者50名,孕龄期非妊娠者5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5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受检者静脉血中的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对3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进行相关的分析比较。结果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相比,在THl、TH2型细胞因子中,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H1,TH2型细胞因子中,流产组与妊娠组及非妊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SA患者组、妊娠组及非妊娠组CD4~+、CD8~+、CD16~+CD56~+T淋巴细胞在流产1月后变化水平为逐渐下降至平缓状态,其中1月最高。RSA患者妊娠后CD4~+、CD8~+的比例及CD16~+CD56~+T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前,非妊娠组干扰素-γ与白介素-4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368,P=0.02)。结论 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高或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低,将会增加流产机率,RSA患者血液中CD16~+CD56~+T细胞亚群比例比妊娠组及非妊娠组高,导致流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及下游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GT孕妇100例(GT组)和健康女性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群(CD3+、CD4+、CD16+56+、CD8+、CD19+及CD4+/CD8+比值)和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GT组患者CD3+、CD4+、CD16+56+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和CD19+细胞水平、IL-17和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T的发生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下游细胞因子对GT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多种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在体外培养液中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 CD34+ 细胞的扩增作用以及扩增后的 CD34+ 细胞的造血功能。方法 用 FL、SCF、TPO、IL - 3、TL - 6组合成不同的实验组 ,对脐血中分离纯化的 CD34+ 细胞经 6d的短期体外扩增 ,扩增后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L TC- IC、祖细胞集落群计数 ,从而求得较好的细胞因子组合组。结果CD34+ 细胞扩增倍数为 3 .1~ 8.6倍 ,16份脐血 CD34+ 细胞数达到 10× 10 6 以上的细胞总数 ;扩增的 CD34+ 细胞再造血功能与原始 CD34+ 细胞无显著差异。FL是扩增组合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因子 ,同时还证实 TPO与其他细胞因子组合有扩增 CD34+ 细胞的作用 ,但单独使用 TPO稍长时间会使 CD34+ 细胞过多向巨核细胞分化。结论  FST3 6细胞因子组合能使部份单位体积的脐血 CD34+细胞体外扩增达一定数量 ,为干细胞移植于成人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陆畅畅  续力云  吴丽萍 《浙江医学》2018,40(24):2633-2636,2650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特异性高表达的树突状细胞(DC)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激活及宫颈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PV-16E7载体转染DC后其细胞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HPV-16E7负载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CIK细胞的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HPV-16E7负载DC-CIK细胞、阴性对照负载DC-CIK细胞、DC-CIK细胞、单纯CIK细胞中CIK细胞分泌的IL-1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IK细胞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HPV-16E7负载可促使DC成熟,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CD86及HLA-DR的表达上调,CD14表达下调。经过HPV-16E7负载DC共培养的CIK细胞,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均上调,细胞因子IL-12、IFN-γ、TNF-α的水平亦均上调,CIK细胞表现出更强的宫颈癌Hela细胞杀伤活性。结论HPV-16E7负载DC不仅能激活CIK细胞,还可增强CIK细胞的宫颈癌细胞杀伤效应。这为宫颈癌的细胞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用免疫磁珠分选高纯度CD3-CD56+CD16+CD19-CD45+NK细胞并研究体外保持NK细胞活性及体外扩增技术。方法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分选法(MACS)分离出高纯度的CD3-CD56+CD16+CD19-CD45+NK细胞,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00、1 000、6 000U/mL 3种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IL-2,组成不同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采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方法,比较3种细胞因子刺激组及对照组培养的NK细胞数量及纯度的变化。结果免疫磁珠阴性分选后所得的高纯度CD3-CD56+CD16+CD19-CD45+NK细胞纯度由分选前的(29.66±2.31)%提高到(95.37±1.93)%,培养7d后,空白对照组NK细胞纯度降低为(61.82±2.58)%,而加入细胞因子IL-2的3组NK细胞纯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18d后,空白对照组的NK细胞纯度降低至(4.28±1.56)%,而浓度为6 000U/mL的实验组纯度为(93.72±2.29)%,与加入细胞因子IL-2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中加入3种不同浓度细胞因子IL-2组500、1 000、6 000U/mL未见明显扩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获得的NK细胞,在体外使用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添加刺激因子IL-2后,可有效提高NK细胞的存活率,为今后NK细胞的研究与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保持NK细胞纯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和CD16+CD56+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CD3+、CD4+、CD8+和CD16+CD56+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危重型病例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16+CD56+百分比均低于重型病例组,且两组均低于普通病例组(P<0.05);危重型病例组CD19+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高于重型病例组,且两组均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P<0.05),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各组患儿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危重型病例组IFN-γ、IL-2、IL-4和IL-10水平均高于重型组和普通病例组,且重型病例组高于普通组(P<0.01)。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16+CD56+百分比与病情呈负相关(r=-0.942、r=-0.953、r=-0.874、r=-0.953,P<0.01);CD19+、IFN-γ、IL-2、IL-4和IL-10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r=0.659、r=0.937、r=0.946、r=0.891、r=0.879,P<0.01)。结论 HFMD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降低是HFMD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是引起HFMD不同临床经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及局部NK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及CA皮损内CD4、CD8、CD16、CD57表达的检测,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对CA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CCS)法检测4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内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12和IFN-γ)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CA皮损及正常对照者包皮环切组织CD4、CD8、CD16及CD5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IL-4+-CD4+ T细胞百分率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说明在CA发病过程中存在Th1向Th2漂移.疣体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均增高,但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织;CD16、CD57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减少,说明病损局部NK细胞较正常组织少.结论 CA患者存在外周血Th1/Th2失衡及病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能是导致CA长期不愈,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时母胎界面蜕膜组织中(1)CD4~+T细胞及CD8~+T细胞的变化;(2)子宫自然杀伤细胞CD56~+CD16~+NK细胞的变化;(3)CD4~+辅助性T细胞Th1、Th2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发生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正常早孕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妇女30例(正常早孕组)和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妇女30例(URSA组)母胎界面蜕膜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56~+CD16~+NK细胞、Th1及Th2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数量的百分比。结果:(1)URSA组患者CD4~+T细胞、CD56~+CD16~+NK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CD8~+T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P<0.05);(2)URSA组Th1细胞、Th1/Th2比率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P<0.01)。结论:母胎界面局部T淋巴细胞亚群、子宫自然杀伤细胞亚群比例的改变及Th1细胞增多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16 DNA存在状态与调节性T细胞(Treg)表面标志物Foxp3+的表达及外周血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和在宫颈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至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142例HPV16+病例,分为宫颈鳞癌(CC,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5例),对照组(健康妇女,17例).采用多重实时PCR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E2和E6基因,通过E2/E6比值法评估HPV16型DNA的体内存在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10、17、21.结果 (1)在HPV16DNA体内同一种存在状态下,CIN和CC组Foxp3+比例及TGF-β、IL-10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IL-17、IL-21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在同一病变条件下,HPV16 DNA整合率随着Foxp3+、TGF-β、IL-10表达增加而升高,随着IL-21、IL-17表达降低而升高;(3)不同HPV16型DNA存在状态的宫颈癌中Foxp3+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Treg细胞因子与HPV16整合率和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Th17细胞因子与其呈负相关.Treg/Th17细胞因子在HPV持续感染所致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发病期及静止期外周血CD4+细胞IFN-γ,IL-2,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CD4+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与RGH的发病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33例RGH发病期患者,16例静止期患者,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CD4+细胞表达的IFN-γ,IL-2,TNF-α,IL-4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RGH患者发病期Th1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的表达较正常人群组明显下降(P<O.05),Th2细胞因子(IL-4)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Th1与Th2细胞因子水平与RGH患者年复发次数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RGH患者发病期存在显著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h1与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是RGH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由心肌细胞损伤、衰老或坏死所引起的各种心脏疾病是现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人体的心脏组织拥有自我更新能力强且能够特异性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心肌干细胞,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等与心脏相关的结构细胞,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希望用于干细胞移植术来治疗各类心脏疾病的干细胞类型。研究证实,鹿茸多肽作为诱导剂,对心肌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有调节作用,并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途径减轻心肌损伤,具有诱导心肌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由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诱导的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与自体胚胎干细胞联合培养时对ESCs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和胚胎成纤维细胞,诱导胚胎干细胞生成Ec,培养细胞分为四组。A组:胚胎干细胞诱导组;B组:胚胎干细胞诱导组;C组:胚胎干细胞诱导生成的内皮细胞(Ec)诱导组;D组:ESCs和诱导的EC联合培养诱导组。通过干细胞形态的观察、免疫荧光、细胞的增值、碱性磷酸酶以及骨钙素含量的测定从酶学、组织学及生化学等不同方面观测骨髓基质细胞对胚胎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转化的影响。结果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证实C组培养诱导的细胞为EC。D组ESCs和诱导的Ec联合培养组MTT检测结果各组细胞生长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测定D组有明显差异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以胚胎干细胞诱导生成的内皮细胞对胚胎干细胞的成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佳 《医学综述》2012,18(15):2410-2412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向多种细胞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基因突变干扰了干细胞正常的自我更新和分化,从而使其转变成为肿瘤干细胞,并进一步转变为肿瘤细胞。这提示如果能在肿瘤细胞中分离鉴定出肿瘤干细胞,对于肿瘤的治疗、转移复发的预防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是分离鉴定肿瘤干细胞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Osterix是成骨细胞分化终末期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决定多种骨细胞标志蛋白的表达,但其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用BMP-2诱导小鼠成肌细胞C2C12向成骨细胞分化,RT-PCR的方法是从分化了的C2C12中克隆到小鼠Osterix基因,并插入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脂质体法转染C2C12细胞,发现能够促进该细胞的骨化.这证明已经成功克隆到Osterix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和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13-3414
目的:探讨冬季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应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快速准确地做好末梢血的WBC计数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标本稀释后不经过预温,1 min后就上机与经过预温5 min后上机和手工计数比较的方法。结果:未经预温的WBC计数值高于后两者,P<0.05;经过预温的和手工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冬季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用末梢血做WBC计数20℃预温,只需预温5 min就可以消除室温过低导致的WBC计数假性增高。  相似文献   

16.
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鼠前列腺腹叶的超微结构,它的上皮细胞有三种类型:单层扁平、立方和柱状上皮.少数散在分布的基细胞位于柱状细胞的基部.三种上皮细胞都有明细胞、暗细胞之分.根据其超微结构特点,明细胞属于静止期细胞,暗细胞具有旺盛的分泌功能.基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它可能分化为分泌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的分泌方式除微顶浆和胞吐分泌外还可见到胞质突从游离面脱落的一种分泌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可否从截瘫病人皮肤中分离到皮肤源性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并诱导成神经系统细胞.方法:手术时从胸椎骨折伴或不伴截瘫病人切口边缘取2 cm2皮肤,剪成1~2 mm3碎片胰酶消化4 h.去除表皮层,吹打后过滤离心收集细胞进行培养.细胞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其细胞表型,并进行向...  相似文献   

18.
连霞  李光来 《医学综述》2006,12(15):912-915
成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能力差,细胞移植治疗可望成为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研究表明,骨髓中的基质干细胞除具备向间充质细胞分化的能力外,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塑性,且容易获得和导入外源基因,因而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理想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含HBV前C C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用PCR法扩增含 1.3倍HBVayw型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pHBV1.3的前C C基因片断 ,应用含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构建融合表达载体 ,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其转染到HEK2 93细胞 ,并用荧光显微镜及ELISA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PCR及酶切鉴定 ,证实成功构建了含HBV前C C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 -HB VC ,显微镜下观察及ELISA法证实在HEK2 93细胞中表达了相应融合蛋白。结论 :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与GFP的双功能融合蛋白 ,适合于针对HBV前C C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纪智倩  陈君敏 《医学综述》2013,(20):3655-3657
破骨细胞(OC)来源于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在骨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和骨系统关系密切,参与免疫调节的树突状细胞(DC)在多发性骨髓瘤(MM)环境下可以细胞融合方式转化为参与骨重建的bOC,且是比单核细胞更具分化效率的、更接近OC的前体细胞.这对于理解MM无疑有重要作用.该文就DC转化为OC的生物学过程及其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