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10年5月期间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23例(28眼)高度近视(眼轴〉26mm)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3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术后3d最佳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1眼(75%),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达0.3以上者23眼(8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视力恢复好,对手术设备要求不高,是基层医院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将我们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结果及体会介绍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自1996年10月~1997年12月,共为21例(2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病人施行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男10例,女...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1月~2003年1月,本院对42例(68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进行了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随访观察6个月以上,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7-2008年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同一医师施行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69眼。其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305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165眼,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5眼。方法 于术后2年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观察记录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并根据Hayashi方法进行混浊分级。主要指标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结果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组后囊膜混浊128眼(8.13%),糖尿病性白内障组39眼(12.79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4眼(16.00%),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组36眼(21.82%)。4个组比较,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77,P=0.000)。1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各组相近:单纯老年组60眼(3.81%),糖尿病组6眼(1.97%),葡萄膜炎组1眼(4.00%),高度近视组5眼(3.03%);2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糖尿病组较高,20眼(6.56%);3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高度近视组较高,24眼(14.55%)。4组患者后囊膜混浊程度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05.55,P=0.000)。结论 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低,高度近视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高,混浊程度较重。(眼科, 2014, 23: 91-93)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行小切VI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56例(78眼)高度近视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视力≤O.08者3眼(3.85%),0.1~0.3者11眼(14.10%),0.4-0.6者51眼(65.38%),〉0.6者13服(16.67%)。术中后囊破裂2眼(2.56%),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8眼(10.26%),迟发性葡萄膜炎9眼(11.54%),后发性白内障17眼(21.79%),视网膜脱离1眼(1.28%)。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第三代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公式预测非正常眼轴眼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对130例(17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SRK-T公式,28例(36眼)短眼轴白内障患者应用Hoffer-Q公式计算IOL度数,术后3~36个月随访屈光状态。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其眼轴长度的增加,术后绝对屈光误差值也逐渐增大(-0.21~1.49D),两者具有相关性(r=0.39,P〈0.05);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术后实际屈光力与预计值相差很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IOL计算公式能较准确地测定非正常眼轴眼的IOL度数。可使非正常眼轴白内障患者取得与预期屈光度更接近的屈光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度近视白内障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变性近视)白内障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126例(175眼)高度近视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随访观察6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131眼(74.86%)。结论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视力差为眼底病变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27眼,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屈光度,使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角膜曲率,使用Tomey SS1000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测量有效晶状体位置,观察术后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位移,并分析其对术后屈光度的影响。结果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屈光度分别为(-1.59±1.64)D、(-1.80±1.66)D、(-1.47±1.39)D,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5,P=0.746)。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术后屈光度变化与人工晶状体位移呈正相关(r=0.355,P=0.008),且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514,P=0.006),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术前角膜曲率及晶状体厚度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是术后屈光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眼轴越长术后绝对屈光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9.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眼轴,26.5mm的28例(38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其中Ⅱ级核10眼,Ⅲ级核20眼,Ⅳ级核8眼,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月视力≥0.5者27眼(71.1%),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破裂2眼(5.3%),角膜水肿6眼(15.8%),眼轴〉30mm组,视力效果不及眼轴26.5 ̄30mm组。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白内障超声乳化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本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眼轴26.05-33.87mm)62例(6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分而治之或拦甓裂法)吸出,囊袋内植入硬质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天矫正视力≥0.529只眼(44=62%),0.2-0.431只眼(47.69%),≤0.15只眼(7.60%)。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41只眼(63.08%),0.2-0.420只眼(30.77%),≤0.14只眼(6.15%),并发症为虹膜损伤(1.54%),后囊破裂(3.07%),及角膜水肿(30.76%),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高度近视白内障,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度近视白内障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眼轴>26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74例(102眼)。其中Ⅱ级核4眼,Ⅲ级核78眼,Ⅳ级核14眼,V级核6眼,施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月裸眼视力≥0.5者53眼(51.96%);矫 正视力≥0.5者70眼(68.63%)。并发症主要包括后囊破裂4眼(3.92%)。角膜水肿7眼(6.86%),视网膜脱离2眼(1.96%),后囊不同程度浑浊6眼(5.89%)。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但对棕色或黑色的V级核应慎重考虑其术式,以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应用冷超声乳化技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探讨手术并发症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对48例(52只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冷超声乳化术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视力变化、屈光度数的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结果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5者24只眼(46.1%),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34只眼(65.3%),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40只眼(76.9%)。有2只眼视力无提高。术中后囊膜破裂2只眼,术后角膜水肿3只眼,后囊膜混浊4只眼。结论应用冷超声乳化术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自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要求较高的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并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27例(33眼)眼轴〉25mm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其中Ⅱ级核4眼,Ⅲ级核18眼,Ⅳ级核9眼,Ⅴ级核2眼。结果 术后最佳视力〉0.5者24眼占72.7%,随访6 ̄24月,平均15.3月,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浑浊5眼占15.2%,无视网膜脱离。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且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56只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6只眼眼轴长度26.09~32.24mm,其中26.09~29mm者41只眼,〉29mm者15只眼。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随诊时间3个月~2年。结果眼轴≤29mm组术后1个月视力≥0.5者37眼,占90.24%;眼轴〉29mm组术后1月视力≥0.5者7只眼,占46.67%(P〈0.05)。无角膜失代偿及视网膜脱离。影响术后视力主要原因为高度近视所致眼底病变。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较好、矫正屈光不正等优点,是高度近视白内障较有效、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眼轴〉29mm组恢复程度较差,但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44眼)眼轴长≥26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其中Ⅱ级核10眼,Ⅲ级核31眼,Ⅳ级核3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及囊袋内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1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23眼(52.3%);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4眼(9.09%),角膜水肿3眼(6.82%)。视网膜脱离1眼(2.27%)。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眼轴26.05-33.87mm)62例(65只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及原位超声乳化技术,囊袋内植入硬质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3天矫正视力≥0.5者29只眼(44.62%),0.2-0.4者31只眼(47.69%),≤0.1者5只眼(7.69%),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41只眼(63.08%),0.2-0.4者20只眼(30.77%),≤0.1者4只眼(6.15%)。并发症为虹膜损伤(1.54%)、后囊破裂(3.07%)及角膜水肿(30.76%)。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昌状体植入术适合高度近视白内障,并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度近视合并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在超声乳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可能具有的特异性。方法 将51例(79眼)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与63例(77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资料对照比较,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结果 两组术后玻璃体、眼底改变及视力差异显著高度近视组均不如对照组。结论 超声乳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样适合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但术  相似文献   

18.
隧道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报告张素萍山西省晋中地区人民医院眼科(030600)我院于95年10月—96年12月对58例62只眼白内障病人进行了隧道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58例62只眼白内障住院患者,男34例37只眼,女2...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山东省莱西市医院眼科(266600)解明翰于教国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我们作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12例(12眼),现报告如下。本组12例(12眼)中男5例,女7例。年龄6—12岁。眼球穿通伤8例,钝...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的超高度近视(眼轴≥27 mm)白内障手术患者53例(81眼),依据眼轴将患者分为< 29 mm、29~31 mm、> 31 mm 3组。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以及微视野检查。数据处理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患者以核性白内障为主,其中Ⅲ、Ⅳ、Ⅴ级核患者分别占90%(73眼)、9%(7眼)、1%(1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最佳矫正远视力及近视力在3组间均随着眼轴长度增加而下降,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RA微视野检测3组患者黄斑完整度、注视稳定性术后正常眼的比例与眼轴无明显关系,但平均光敏感度阈值正常比例随着眼轴长度增加而下降。结论:超高度近视伴发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近视力及黄斑功能随着眼轴的增长,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