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介绍台湾地区护理管理与服务机制相关内容。台湾地区护理管理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构建相对独立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实施"品管圈"质量控制模式并采用"阈值控制法"等科学方法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在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通过各种措施为患者提供各种便利以打造"家庭式"住院环境;通过构建科学的职业与教育制度及相关生活关怀措施以彰显对护士人文关怀,提高了护士职业归属感并保持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示范病房实施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比较活动开展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1;患者对护士、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高级责任护士负责制护理分层管理模式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对300例妇产科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调查妇产科患者满意度。结果本院妇产科妇产科患者300例,妇科和产科各150例,妇科满意度为145例,占96.7%;产科满意度为148例,占98.7%,总满意度占97.7%。结果表明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妇产科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服务模式,从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促进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减少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学习型组织文化进行护理管理,提高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从更新观念、层级管理、调研基层、加强培训、激励机制等5个方面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并应用于本院护理管理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00名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护士满意度问卷进行实施前后调查;实施前后抽取每名护士所负责患者3例,共1 800例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后护士满意度总分及其在管理、工作负荷、与同事关系、个人成长与发展、工作被认可5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在创优知晓、主动服务、基础护理、出院体验、护理管理、红灯呼叫、陪护等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构建学习型组织文化能提高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星级服务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为探讨优质高效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 ,对全院护理人员实施星级服务管理。结合各科不同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量化考评标准 ,根据护理部、科室及病人三方面的阶段性综合测评结果 ,确定四种星级护士。结果各科护理综合质量总分从 91.94± 3.2 6提高到 95 .74± 2 .0 2 ;病人满意度从 93.2 0 %提高到 99.40 % ;护士操作技术评分从82 .40± 4.84提高到 87.78± 4.13;护士“三基”理论水平得分从 90 .6 5± 6 .40提高到 94.5 2± 5 .18。提示推行星级护理既规范了护理管理 ,又规范了护士行为 ,同时 ,对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激发护士工作热情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流程管理理论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运用流程管理三步骤:制作流程、优化流程,执行流程,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的流程.结果:通过流程管理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流程管理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及影响因素,予以针对性应对策略,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医院。方法根据卫生部《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中的17项内容,自行设计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374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留置尿管护理、口腔护理、压疮预防等专业含量高的基础护理工作61.23%~86.63%由护士独立完成;足部清洁、面部清洁和梳头、床上使用便器等与患者生活起居密切相关的基础护理工作,存在着依靠家属或护工协助或独立完成的现象。人员(30.67%)、时间(29.63%)、班次(15.67%)、认识(11.03%)、工具(7.98%)、管理(5.01%)是影响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的多重因素。结论基础护理落实在程度、内容上有差异,并受人员、时间、班次、管理、工具、认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认识、班次调整、职责落实、加强管理等方面着手,可有效改变目前基础护理落实现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人文关怀导向的生活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由医生根据病情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开具分级护理医嘱,护士根据分级护理的要求实施生活护理;观察组在医生开具分级护理医嘱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至生活护理中,如在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上由患者参与决定生活护理的时间、内容、实施者等。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分数和患者对基础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生活护理有助于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护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通过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可以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施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人性化护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通过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营造人性化服务环境,可以更好地满足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管颖  辛玲芳 《护理学杂志》2005,20(16):60-62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水平。方法将病区护士及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小组服务与管理(小组模式)和常规服务(常规模式),连续9个月后比较2种服务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情况及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率、专科理论和基护操作考试合格率及撰写论文篇数。结果患者满意度、考试合格率及论文撰写情况小组模式均显著优于常规模式(P<0.05,P<0.01)。结论小组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病区管理质量,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管理是服务"理念进行临床业务性查房尝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谢幸尔 《护理学杂志》2005,20(14):67-68
目的探讨以"管理是服务"理念进行临床业务性查房的效果.方法以"管理是服务"理念进行临床业务性查房,包括正确认识临床业务性查房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病例,明确查房目的;规范查房模式;强化查房质量;改进护理查房评价方法等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查房的内在质量,有力地配合了临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结论以"管理是服务"理念进行临床业务性查房,完善了护士在整体护理中所担任的教育者、实践者等角色,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法抽取参加广东省护理人员培训班的403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结果在12项生活护理项目中,有7项均分未达到3分,护士最不愿意从事的生活护理项目依次为协助床上用便器、料理大小便,床上擦浴,指/趾甲护理,评分分别为2.35±0.95、2.51±0.90、2.53±0.94;最愿意做的是协助床上移动、肢体被动运动和协助翻身拍背及有效咳嗽,评分分别为3.24±0.75、3.29±0.77;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意愿受护龄、医院等级影响(P<0.05,P<0.01);66.25%的护士认为生活护理不能体现护理专业价值。结论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不积极,对生活护理的专业价值认识不够;在实施生活护理中存在负面心理感受。要增强护士从事生活护理的行为意愿,应注重引导护士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护士对生活护理的专业认知教育,并对此意愿进行心理激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尽其才和合理分工;创造宽松的工作气氛;排班弛张有度;利用激励机制发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结果:儿科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家长对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到96%以上.连续2年没有发生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并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结论:在小儿内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模式管理后,提升了护士综合素质及护理管理质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全责管理在血液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血液科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层级管理,规范服务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结果实施层级全责管理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层级全责管理优化了护理管理模式,增强了护士责任心和主动服务意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质服务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将同质服务应用于疼痛护理,即成立疼痛管理小组,规范同质化疼痛管理制度,落实同质化疼痛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疼痛护理质量评价及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对疼痛控制及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将同质服务应用于疼痛护理有助于规范疼痛护理行为,提高疼痛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闻曲 《护理学杂志》2015,30(7):60-62
目的 探讨督导管理对肿瘤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成立督导小组,对护理工作实施督导管理:责任护士每日下班前完成对所管患者的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及相关健康教育;督导小组采用“督”与“导”相互结合的方式,对责任护士日常工作的落实进行督导,每日查看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护士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2个月后采用第三方满意度电话回访结果评价督导管理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督导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士宣教能力、患者对护士信任程度以及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对护理工作采用督导方式管理,为患者提供了理想的护理服务,可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水平。方法将病区护士及患者分为两组,实施小组服务与管理(小组模式)和常规服务(常规模式),连续9个月后比较2种服务模式的患者满意度、护理投诉情况及护理人员护理差错率、专科理论和基护操作考试合格率及撰写论文篇数。结果患者满意度、考试合格率及论文撰写情况小组模式均显著优于常规模式(P〈0.05.P〈0.01)。结论小组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音满意度及病区管理质量,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患者对输液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 根据输液室护理服务内容自行设计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表,并将测评结果纳入护士绩效考核.结果 采用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表后,获得患者意见或建议64条,采纳利用38条;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质控评分提升,而护理投诉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渐减少.结论 输液室护理...  相似文献   

20.
都静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332-334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在我院康复医学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废除功能制护理改为责任制护理,实行APN排班,重新修订各班职责、制度、工作流程;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拓展服务内容;实行能级管理和KPI绩效考核。结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使护士从真正意义上明确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