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乳酸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乳酸的变化海军总医院(100037)房广才,马聪,向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的病理生理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缺氧性损害,此时糖的无氧分解(糖酵解)增强,其最终产物乳酸随之增多。现将本院对急性CO中毒患者50例血乳酸测...  相似文献   

2.
亚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亚急性二氯乙烷中毒治疗体会珠海市卫生防疫站(519000)刘志峰,陆鸿义1992~1993年珠海市5家玩具厂发生三起1,2-二氯乙烷(1,2-DCE)职业中毒事故,中毒8人,死亡3人。1临床资料中毒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26岁。使用1,2-DCE1...  相似文献   

3.
对接触组厂房环境污染和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健康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接触组厂房空气中汞和甲基汞平均浓度分别为0.24mg/m3和2.3μg8/m3。接触组发生慢性轻度汞中毒58名(49.15%),职业性慢性甲基汞中毒10名(8.5%)和观察对象11名(9.3%)。而对照组无汞中毒和甲基汞中毒,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一起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事故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起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事故报告大庆石化总厂安技处(163714)董定龙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冯克玉,叶培正,刘福环1992年7月某石化机修厂在检修过程中,发生一起6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中毒,余9例均...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的商榷──附56例病例分析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255400)王慧兰急性硫化氢(H_2S)中毒是常见的职业中毒,根据GB8789-88“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例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一起土法烧结锰矿急性CO中毒事故调查报告福建省永安市卫生防疫站(366000)范光杨开友廖元兴福建省三明市职业病防治院(365000)王建平1997年12月8日接市立医院电话职报,该院收住一个疑似锰中毒病例,请求会诊。为明确中毒原因,我们对中毒事故的...  相似文献   

7.
高硒高氟环境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曹静祥  严本武 《卫生研究》1996,25(5):287-290
选择环境氟水平相同硒水平不同的地方性氟中毒区进行环境氟、硒含量、人群氟、硒中毒以及血清中超氧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等项调查。结果表明高硒临界水平调查点居民氟中毒、硒中毒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硒水平调查点的居民(P<0.05),且居民尿氟、血硒明显增加(P<0.001),血清中SOD值明显下降(P<0.001),MDA值明显增高(P<0.05)。提示高硒高氟可使机体内超氧歧化酶活性下降,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从而加重了氟、硒中毒程度,即高氟高硒共存环境硒氟对机体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1.1一般资料我院于1995年3月-2003年3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600例,其中有9例引起心房颤动,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1~52岁,平均36.5岁。口服中毒7例(占77.8%),皮肤中毒2例(占22.2%)。临床表现为重度中毒7例(占77.8%),中度重度2例(占22.2%)。农药的种类,包括剧毒农药(内吸磷)4例(占44.4%),高毒类农药(氧化乐果)4例(占44.4%),  相似文献   

9.
某特大型钢铁公司(简称钢铁厂),1991-2000年共发生94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危及301人次,死亡9人(死亡比为2.99%)。其中一氧化碳中毒83起(88.30%),242人次(80.40%),死亡8人(死亡比3.31%)。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设备的缺陷或事故,共53起(63.86%);中毒最多的作业种类为进入煤气区域施工的建筑安装(35起,42.17%),中毒人数127人次(52.56%)。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毒蕈中毒临床病例资料及特征分析,探讨毒蕈中毒的类型。方法 对138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胃肠炎型29例,全部治愈;急性肾衰竭型83例,治愈81例(97.6%),转为慢性肾衰竭2例(2.4%);中毒性肝炎型23例,治愈15例(65.2%),死亡8例(34.8%)。混合型3例,均死亡,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并中毒性肝炎型。结论 毒蕈中毒的机制复杂,其类型及分型应符合临床病例资料,据本组临床资料及文献报道分为四型:胃肠炎型、急性肾衰竭型、中毒性肝炎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11.
急性有机氟化合物中毒患者的肺功能随访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职业病科(200040)丁钺,唐桂芬,邹建华,章爱卿,刘万生我科于1974~1990年收治急性二氟一氯甲烷裂解气和残液气(以下简称有机氟)中毒22例。临床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炎7例、肺炎13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79—2018年长沙市职业病会诊记录,核对职业病个案卡片和国家职业病网报系统补遗。结果显示,1979—2018年长沙市共诊断慢性职业中毒463例,其中,男性256例(55.3%)、女性207例(44.7%), 平均中毒工龄(14.2±8.0)年,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分别占91.4%、5.4%、3.2%;中毒毒物前3位为苯(39.3%)、铬及其无机化合物(24.8%)、铅及其无机化合物(15.3%);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中毒人数最多(205例,44.3%);位列前三位中毒工种为操作工(25.5%)、油漆工(16.4%)和维修工(6.5%);1984—1999年中毒人数最多(370人,79.9%),之后呈下降趋势。提示长沙市慢性职业中毒曾十分严重,现已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应需重点加强专用化学品制造业、蓄电池制造业操作工苯、铅中毒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急性砷化氢、硫化氢混合中毒一例报告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综合病室(长沙市北站路,410008)罗芳急性砷化氢中毒、硫化氢中毒目前国内外已有20余例报道。但两种气体同时中毒的病例甚少,为此,本文就我院收治急性砷化氢、硫化氢混合中毒一例抢救及治疗经过报...  相似文献   

14.
115例急性氯气中毒临床表现分析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66042)赵树泰,章炼1993年9月23日青岛某化工厂食盐电解车间因阀门破裂发生氯气泄漏,致使下风区域空气严重污染造成数百人中毒。我院收治了98例,加上我院产房(下风向500m处)17例新生...  相似文献   

15.
目前,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HD)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中毒的急救,且成功率较高.我院于2003年4月1日收治4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根据患病的特点,首次采用HPHD与HD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硫化氢中毒2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硫化氢中毒28例治疗体会马文彦,王建军,吴学霖急性硫化氢(H2S)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中毒,我院自1984~1992年底共收治10起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人28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中毒人数28例,年龄24~26岁,其中男24例,女4例。1例现...  相似文献   

17.
突发群体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急救护理的体会巨化集团公司职工医院职业病科(324004)沈波我院于1996年7月收治突发性急性硫酸二甲酯(DMS)中毒10例。现将急救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中毒人数10人,男性7人,女性3人。最小年龄19岁,最大4...  相似文献   

18.
430例急性职业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起急性职业中毒430人,发生在本市16个区县,患病率为68.95,病死主4.2%,急性职业中毒以有机溶剂所致中毒最多(34)起,而中毒人数以刺激性气体居首位(152人),有机溶剂居第二位(117人),分别占中毒总人数的35.4%和27.2%;工种分布在21个工种以上,以喷漆工、搬运工和检修工为主,共占中毒总人数的31.9%;农民工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正式职工;急性职业中毒的发生不仅与季节有关,而  相似文献   

19.
某基建工地二氧化碳急性中毒事故调查蔡艳兰,张玉连,陈加升(长沙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10005)本市某厂新建彩印车间基建工地相继发生两起二氧化碳中毒事故,5人中毒,其中当日窒息死亡2人,现将中毒的现场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中毒经过1994年8月4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生活中毒发生情况及特征,构建松江区生活中毒谱,为制定生活中毒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7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 351例中毒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1 351例中毒病例中男性占56.2%,女性占43.8%;中毒病例的年龄集中在21 ~ 40岁(共568例,占42.0%);中毒好发职业是离退休230例(占17.0%),技术工人212例(占15.7%)、商业或服务业职员205例(占15.2%);三大中毒原因是环境暴露、滥用酒精、自杀;50.4%(681例)的中毒发生在7 ~ 10月;中毒患者中共有1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致死率1.0%。
  结论  松江区应根据中毒谱,在高危时节,针对高危人群加强相关危害毒物的宣传教育,切实保护和促进当地居民的健康。应充分发挥中毒病例监测在掌握当地中毒谱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中毒预防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