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核细胞与常规微核法在人群监护中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微核法与双核细胞微核法,对同一群丙烯腈接触工人分别检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均随工龄增长而上升,且呈线性正相关。双核细胞法较常规法敏感,且可计数误差。建议在接触毒物人群的跗损伤监护中,使用双核细胞法,以提高结果的准确率及遗传损伤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方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cytome(CBMN-cyt)assay]评价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方法]以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为受试细胞,分为2组。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7.81、15.62、31.25、62.50、125.00、175.00、250.00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F法)检测细胞毒性,并计算半数致死浓度(medianlethaldose,LC50);另一组暴露于终浓度分别为0(阴性对照)、31.25、62.50、125.00、175.00μg/mL的三溴乙酸溶液24h,并设阳性对照(终浓度为0.10μg/mL丝裂霉素C),采用CBMN-cyt试验检测遗传毒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31.25、62.50,125.00,175.00,250.00μg/mL三澳乙酸染毒组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三溴乙酸染毒浓度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存活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尸〈0.01)。三溴乙酸对该细胞的LC50为135.7μg/mL。与阴性对照比较,125.00、175.00μg/mL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微核率均升高,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质桥率也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三溴乙酸染毒L5178Y细胞的核芽率和核分裂指数(nucleusdividedindex,NDI)无显著改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随着三溴乙酸染毒剂量的升高,L5178Y细胞的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P〈0.01)。[结论]三溴乙酸的遗传毒性,可能与染色体损伤、DNA错误修复、染色体重组或端粒末端融合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微核测定是监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简便的细胞遗传学方法。它见于已进行核分裂的细胞中。若以微核计数准确地反映染色体损伤,所计数的微核应限于第一细胞周期中的微核。传统应用的常规微核法(Conventional Micronucleus Method简称CMN法)不能区分已经过几次核分裂的细胞,往往低估微核的实际值,使结果欠准确。1985年Fenech首先提出用松胞素B(Cytochalasin  相似文献   

4.
目的微核胞质分裂阻滞细胞(CB-MNT)实验方法学探讨,对CB-MNT和常规法微核(C-MNT)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取85名从事放射作业人员外周血标本,分别采用CB-MNT法和常规法两种方法培养微核细胞。通过制片染片及镜下检查,识别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和转化的单核淋巴细胞微核;比较两种方法培养出的淋巴细胞的自发微核细胞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淋巴细胞微核自发率CB法制片的结果是3.85±8.43;采用常规法制片的结果是1.13±1.60。两种方法得到的自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P0.01)。采用CB法制片获得的双核淋巴细胞核完整膨大,胞质清晰,微核易识别。结论胞质分裂阻滞法优于常规培养法;胞质分裂阻滞法对毒性损伤反映更加敏感;微核细胞更易识别;能减少阅片误差,结果准确可靠。建议作为职业健康体检对遗传损伤监护中实验室中的优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研究了在蚕豆根尖发育的不同时间 ,添加中华麦饭石浸液 ,对白酒诱发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催芽、染毒和修复期添加中华麦饭石浸液 ,均能极显著降低由白酒诱发的微核率至蒸馏水对照组的水平上。中华麦饭石可能具有治疗、减轻和预防由饮酒引起的遗传损伤的作用。此外对麦饭石抗突变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化铟气管注入染毒对大鼠造成的遗传损伤和氧化损伤。方法选取32只雄性健康成年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中、高剂量(0.065、0.65和1.3 mg/kg)氯化铟染毒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染毒,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对骨髓涂片进行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计数,并采用ICP-MS法检测大鼠全血和肺组织中铟的含量。结果 3个剂量组大鼠血铟、肺铟含量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MDA含量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SO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观察显示氯化铟染毒后大鼠气管周围充血明显,肺泡间隔、细支气管壁增厚,肺泡腔内充满细颗粒状蛋白样物质。结论氯化铟气管注入法染毒会引起大鼠血铟、肺铟蓄积,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发生氧化损伤和组织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7.
淋巴细胞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与常规法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作为检测人群遗传毒性影响的指标,在国内应用较多。在射线接触中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B)法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对于化学因素,CB法能否提高这一指标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则报道不多。为此,我们进行了本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血样:取自3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章丘产棉区25例五年有机磷农药接触史的喷药工与当地非产棉区32例无农药接触史,年龄和性别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组的微核率,核突率、微核细胞率及核突细胞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微核(细胞)率与核突(细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机磷农药慢性接触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9.
外周血微核试验是检测染色体损伤和快速筛选环境化学物致突变的常用遗传毒理学方法,其中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assay,CBMN)是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外周血微核率的方法,后者已经作为生物标志广泛应用到染色体损伤和基因稳定性的研究中。为更好地促进CB微核在职业和环境毒物接触人群健康监护中的研究和应用,对CB微核的形成机制、结局、影响因素和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观察宇宙辐射对民用航空飞行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方法 ]采集 15 0名健康飞行人员和 32名地面对照人员的外周静脉血 ,在含植物血凝素 (PHA)的RPMI 16 40培养基中 37℃培养38~ 44h ,加入细胞松弛素 B继续培养至 72h。经低渗、固定、涂片、染色 ,每例观察 5 0 0个双核淋巴细胞中的微核。 [结果 ]飞行人员的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 (MNF) ( 16 15‰± 0 33‰ )、微核细胞率 (MNCF) ( 13 6 6‰± 0 2 1‰ )与地面人员的MNF( 11 48‰± 0 5 0‰ )、MNCF( 10 42‰± 0 5 7‰ )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飞行人员的MNF、MNCF与年飞行小时呈线性相关 ,MNF、MNCF随飞行人员的工龄、累积飞行小时和年龄呈反相变化。飞行人员经一个月的休假后 ,MNF、MNCF均低于连续飞行组 ,与连续飞行组比较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近一个月未飞行组的MNF、MNCF仍显著高于地面组。在去除年龄、性别等影响因素后 ,没有发现吸烟增加飞行人员的微核。无论飞行组还是地面组 ,男女性别间微核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宇宙辐射可能引起民航飞行人员染色体损伤。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能够灵敏的反映近期内飞行负荷的差别 ,可作为近期辐射损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微核及微核试验在遗传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进行分析,为长期接受低水平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职业健康监护依据。方法 放射组为在岗期间接触射线的353名放射工作人员,对照组为上岗前尚未接触射线的41名放射工作人员。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测定微核率。结果 放射组平均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微核率(t=-2.95,P <0.05)。放射组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微核率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36,P <0.05)。10~年和30~年工龄组人员微核率明显高于<10年工龄组人员的微核率(χ2=-44.79,-60.47,P <0.05)。女性微核率明显高于男性微核率(t=3.93,P <0.05);放射诊断学组和探伤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3.51,3.65,P <0.05)。结论 微核率在长期接触低水平电离辐射的放射工作人员中有所增加,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特别是最大的辐射暴露工作者群体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和辐射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硫体内衍生物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微核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了解二氧化硫(SO2)对哺乳类细胞的遗传毒理效应。方法 以SO2在体内的衍生物--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处理培养的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并对其诱发微核(MN)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 对照盐水组和1、2、5、10mmol/L的SO2衍生物处理组CHL的MN率(%)分别为8.17、9.83、10.33、12.83、13.33及14.17,从2mmol/L的SO2衍生物处理组开始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无论是否有S9混合物存在,SO2衍生物均可诱发CHL的MN率显著增高,且SO2衍生物处理细胞时间愈长,引起细胞遗传损伤所需的最低浓度就愈底。结论 SO2 是不需要体内酶促转化的直接的细胞染色体断裂剂和基因毒性因子。同时也启示,长期接触环境低浓度SO2污染,有引起人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于职业暴露人群早期遗传损伤的生物监测要求灵敏、快速、简便、易行和费用低。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目前应用较多的用于检测DNA损伤和染色体损伤方法均为一种方法观察一个试验终点。而观察多个终点时需将几种方法组合,从而增加了工作量。目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对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源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方法本实验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为对照,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method),在AT细胞和GM细胞经60Co γ射线0、1、2、3、4 Gy照射后,观察比较AT细胞和GM细胞之间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曲线拟合.结果在1、2、3、4 Gy剂量照射下,AT细胞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GM细胞,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并且两者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与剂量呈正相关,均可拟合成剂量效应直线方程y=a bx,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直线回归方程斜率AT细胞明显大于GM细胞(P<0.01).结论辐射敏感性AT细胞显著高于GM细胞,AT患者AT细胞具有高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长江水质对培养SHE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上海医科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200032丁文兴,朱惠刚已有研究表明,水质的有机污染物与消化道肿瘤有一定的关系[1]。微核可作为一种染色体受到损伤的形态学标志,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水质中是否含有损伤染色体的有机化学污染物...  相似文献   

17.
微核的测定是短期检测致突变因子的快速、简便的方法。近几年来普遍用于辐射损伤、化学诱变、毒理学研究及血液学等方面。 目前已被各学界实验所证实,认为微核的形成与染色体损伤有关。当受外界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时,引起染色体断裂后遗落下来的无着丝点断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通路修复基因多态与氯乙烯(vinylchloride,VC)所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评价317名氯乙烯作业工人(接触组)和166名对照组工人的染色体损伤水平,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NER通路中5个关键基因的7个常见位点的多态,分析各基因多态与氯乙烯接触工人染色体损伤的关系,以及氯乙烯暴露剂量和各基因多态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接触组的微核率为(3.47±2.65)‰,高于对照组(2.51±1.96)‰(P〈0.05)。接触组XPAAta23Gly,XPCAla499Val,XPCLys939Gln,XPF5'-UTRT2063A四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均与遗传易感性有关(FR及其95%C1分别为1.20、1.05—1.39,1.17、l.04~1.32,1.23、1.09~1.38,0.75、0.64~0.91,均P〈0.01),且与累积接触剂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此外,XPC(PAT).(499).(939)单体型分析显示,PAT-CG/PAT-TG,PAT+TG/PAT+TG,PA升CA/PA升CA以及尉升TG/PAT+TA微核率显著高于尉T-CA/PAT-CA(FR及其95%C1分别为2.45、2.01~3.75,1.08、1.02~1.32,1.35、1.13~1.57,1.57、1.02—1.96,P〈0.01或P〈O.05);而PAT-CA/PAT+CA的微核率显著低于PAT-CA/PAT-CA(朋为0.25,95%CI为0.12-0.57,P〈0.01)。[结论]在工作场所空气VC浓度低于我国现行职业限值的情况下,VC仍可致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NER通路某些损伤修复基因多态可能与VC致染色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硒对铅所致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铅的遗传毒性及硒对铅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铅液染毒蚕豆根尖细胞,进行微核试验,并加硒保护。结果:铅能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增加,并且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硒在较低剂量时,能抑制铅所致的微核细胞数,并使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在较高剂量时,降低微核作用反而减弱。结论:铅可造成遗传损害,而适宜剂量的硒对其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测定技术监测室内空气污染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 探讨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测定技术监测室内空气污染的可行性。  [方法 ] 观察不同浓度香烟烟气在实验室密闭条件和现场综合因素作用下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变化情况。  [结果 ] 在实验室密闭条件下 ,不同浓度的香烟、煤气 (以一氧化碳为浓度指标 )对蚕豆微核的影响 ,低剂量 (12 .5mg/m3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中剂量 (2 5 .0mg/m3 ) ,高剂量 (37.5mg/m3 )组微核率差异有显著性 ;现场实验中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随现场环境中一氧化碳、甲醛等污染物浓度的不同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测定技术作为一种生物监测技术运用于室内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 ,具有简便 ,经济快速的特点 ,可以直接反映空气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同时比单一指标测定更能反映空气污染 (尤其是室内香烟烟气 )的综合效应 ,可以解决当前室内空气污染评价指标单一的状况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