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在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馆藏的895种、1 188部、5 995册医学古籍整理编目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关的分类、统计、鉴别工作。分类梳理发现,馆藏资源以临证各科、方书、医案医话医论、伤寒金匮4类为主;版本统计发现,馆藏清早期及之前的珍本资源有46部;孤本情况鉴别,馆藏有未著录的中医文献36种,《女科备要》等孤本资源7种,对孤本进行了详细著录并附书影。统计分析表明,馆藏较为准确地反映了行业藏书现状,并与本所传统优势的研究方向相契合,符合研究型馆藏资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和上海,人们也许还不知道有个医史博物馆吧?它从成立到现在,已有四十年历史.现在,它经常接待本市和国内外的许多参观者.这里是向人们形象化地宣传祖国医学发展史的良好场所.英国著名学者、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曾几次在医史博物馆里流连忘返…….祖国医药学的灿烂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国朋友的极大兴趣.在最近三年里,医史博物馆就接待了来自五大洲近七百位国际友人.记得一九七五年初冬的一天.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兰波先生特地用半天时间参观后说:"我回到联合国后,一定建议访问中国的世界卫生组织的代表也到这里来参观."今年六月,兰波先生再度来到医史博物馆,并陪同尼日利亚联邦、塞拉利昂、索马里、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医药》2007,27(2):F0002
陕西医史博物馆,又名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1964年筹办,1965年建成医史陈列室并正式对外开放。1979年定名为“陕西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是全国中医院校较早建设的医史博物馆之一。1991年被陕西省教委批准确定为陕西医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创办于1938年,原属中华医学会,1959年起归属上海中医学院,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史专科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现代中医药》2007,27(6):F0002-F0002
陕西医史博物馆是全国医学专科博物馆中公认的最具有文物优势的博物馆。目前,馆藏医药卫生文物1700余件。其中铜器180件、陶器500件、瓷器310件、铁器59件、石器41件、其它510件;各类图书20000册,医学类古籍线装图书5800册,1932-1949年间的医药卫生期刊80余种,350多卷合订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20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的民间中医药调研及整理利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法监司副司长桑滨生、办公室副主任赵明,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国医大师陆广莘、科研处处长雷燕;中  相似文献   

7.
徐齐  廖果  李倩 《家庭中医药》2011,(8):F0003-F0003
中国医史博物馆正式建立于1982年,其前身是1950年由中央卫生部举办的全国卫生医药展览会卫生馆的医史文物陈列。1982年5月。中国医史博物馆和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同时诞生。现已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专业博物馆。位于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馆藏众多珍贵医学文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史三字经》是普及中国医学史的通俗读物,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三字经』形式写成。其内容起于远古,迄乎近代,介绍重要医家九十八人,著名医书八十二种,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和方剂学三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凡三百句。文后附有简明注释,注释中所引述的医家、医书则又倍之。中国医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指不胜屈,各种医著浩如烟海,在短短三百句中委实难以囊括无遗,故仅择其有代表性者缀成此编。各医家概以朝代为序,各医著悉以人物为纲,力求突出其学术成就,尽量指明其理论特点。限于篇幅,每一家以两句为率,大家亦仅四句、六句而已。至于同一朝代医家,间有先后倒置者,则为行文方便,又不得不尔。  相似文献   

9.
素问是祖国最古的医学典籍素问的名称,初见於汉张机的伤寒论,继见於晋皇甫谧的甲乙经。汉志有黄帝内经十八卷;隋志始有黄帝素问九卷,唐王冰为之注解,他便以为汉志所说内经十八卷,是素问九卷和灵枢经九卷。素问名称的解释,据全元起说:‘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歧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林亿等以为他所说的还不大明显,他们又考证了‘素是太素;太素是质的开始。’马蒔便以为素问是黄帝和歧伯、鬼臾区,伯  相似文献   

10.
毛德西  朱光 《河南中医》2001,21(1):25-27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黄河流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及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各行各业的名士豪杰,医学也是如此.不断涌现的大医名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撮其要,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
析纲目 楼全善①斗述爬 汪石山② 撰医旨 孙文垣③ 拟医统 徐汝元④ 写医鉴 龚廷贤⑤ 做正传日皮传⑥编类案日江难⑦小儿科举万全⑧温补派由来渐薛良武⑧儿科善薛立斋⑩衷医案赵献可@著医贯张景岳⑩全书幕李时珍⑩享盛名编纲目苦经营‘王肯堂著准绳其持论 ①楼英,字全善,著《医学纲目汐,对疾病按阴阳脏腑加以分类归纳.有纲有 目,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②汪机,字省之,号石山居士.以医名世,著述甚富,以《医学原理》一书 为最有名。 ③孙一奎,字文垣,著有《医旨绪余》、《赤水玄珠》等书。提出命门为两肾 之动气,非水非火说,对火与气的病机颇有发…  相似文献   

12.
筚路蓝缕:1957起,我国高等中医教育史上第一套教材《中医学概论》、《中药学概论》,第一套中等医药教育教材《中医学概要》、《中药学概要》诞生于此。构建了现代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成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教材的母本。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部大型中药学专业工具书《中药大辞典》出版,是国内外公认的中药学经典著作。现有六种不同文字的版本在全世界传播,该书“无论在篇幅、收药数、深度、广度、科学性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超过了《本草纲目》的水平”。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辞书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福建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继承和发展祖国医学成绩显著。笔者参阅有关资料,着重收集唐至民国闽医64名。并就其医绩概述如下: 一、中医基础理论 (一)《内经》、《难经》:明代著名医家熊宗立曾对《内经》、《难经》、伤寒,外科、妇科、儿科、本草等医籍加以编篡和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疗法》2011,(6):F0002-F0002
2011年5月20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的“民间中医药调研及整理利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许志仁、法监司副司长桑滨生、办公室副主任赵明,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国医大师陆广莘、科研处处长雷燕;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副所长胡晓峰、首席研究员李经纬,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长沈志祥、副会长陈浩,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中心主任莫用元,  相似文献   

15.
王吉民与医史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历代三百多种笔记杂著中有稗医史资料的采掘、梳理和分述,说明要全面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除了主要从古代医籍着手外,亦对历代笔记中医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本刊《医史文物》专栏图文并茂,自1985年第1期开辟以来,已先后刊出了7期,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专栏由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供稿。该馆创办于193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医学史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自石器时代直至清代,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历代医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医史文物》专栏作为医史博物馆向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旨在:(一)使国内外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宣传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以增强民族的自豪  相似文献   

19.
前言北京,是辽金元以来的都城,及于明清,建筑更加宏伟了,都市规范更加具体了。这其中有很多医药卫生的史料值得演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定都于此。卅年来,市区已经扩大了好几倍,在医药卫生方面,更有许多值得记入史册的新篇章。北京的建都,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称为燕下都。迄今,从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一些城市卫生设施。再上溯到原始社会,还有更大价值的史料。  相似文献   

20.
王吉民 (1 889- 1 972 ) ,我国著名医史学家。又名嘉祥 ,号芸心 ,广东东莞县人。他七岁在香港圣保罗书院读书 ,后入皇仁书院 ,获比利罗氏奖学金 ,入香港西医大学堂。王吉民先生虽为西医师 ,但从小就受其从事中医的祖父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特别关注祖国医学文献中关于医学发明的记载。 1 932年与伍连德合作编撰出版第一部英文版中医学史专著《HistoryofChineseMedicine》(中国医史 ) ,至今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王吉民于 1 949年 6月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1 966年 1 0月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在其长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