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依据上一版指南之后发表的卒中文献,主要在脑卒中医疗体系和质量改进、急性期静脉溶栓适应证和流程、血管内治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推荐意见或对原有推荐意见做了修改。新指南对我国的脑卒中医疗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神经血管介入研究的发展对脑血管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超早期尽快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动脉溶栓因其溶通率高而备受关注,其对患者功能转归的显著改善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希望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医生也对其有了新的认识,这在2011年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刘莉  王宝兰 《中国医刊》2022,(5):481-484
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各种功能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最大限度地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各国临床指南均建议应在早期进行康复介入 [1-3].目前关于超早期康复的介入时间普遍建议在发病后24h内进行,然而,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超早期康复介入的益处和潜在危害的争论仍在继续.因此,本文将对缺...  相似文献   

4.
吴川杰  宋海庆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4):1639-1644
2018年国际卒中大会上公布的《2018 ASA/AH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与前版指南相比有较大的变化,许多更新改变了目前的临床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几点包括早期血管再通治疗、院内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治疗。本文结合我国临床的实际情况对新版指南主要更新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我国神经科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治疗学与技术评定小组委员会近日发布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I-PW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推荐。相关指南发表于《神经病学》杂志[Neurology,2010,75(2):177]。该指南推荐,在症状出现12 h内,MRI-DWI有助于诊断急性缺血性卒中,且优于非增强CT。为得到最准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断,应进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作为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最主要病因之一,而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其中的80%。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是一种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缺血性改变的简单、可靠、系统化方法,有助于预测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和远期预后。多模影像的发展拓展了ASPECTS评分的应用手段,提高了病情判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ASPECTS在急性脑卒中的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顾宇翔  雷宇  倪伟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0):1087-1089,1098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发生的最常见病因之一。根据《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与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有关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卒中预防指南2011更新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再通治疗(ERT)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治疗.ER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正日益受到中国和韩国医疗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比较中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ERT现行指南,探讨两国指南差异的产生原因,并从证据等级与推荐强度、内容、机械取栓治疗、患者获益情况4个角度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中韩ERT指南的差异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病学组于2002年底开始组织编写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年初经卫生部批准在全国开始推广,2007年初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第1版,为规范国内脑血管病诊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季一飞  余静梅 《西部医学》2022,(11):1565-1570
脑卒中是我国国民首位死亡原因,脑梗塞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血管闭塞或血管栓塞致血流受限,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根据栓子来源不同,有学者提出了TOAST病因学分型,目前针对缺血性卒中不同病因分型的急性期治疗,尤其是心源性栓塞型,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有部分更新,本文以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病因分型为主线,对近年来国内外更新的AIS指南及专家共识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诊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实现个体化最优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临床上缺乏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闭塞是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使闭塞血管再通是最合理的治疗措施。超早期溶栓途径的选择经历了静脉途径药物溶栓、  相似文献   

12.
宋水江  洪曙明 《浙江医学》2021,43(10):1029-1032,1041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开展得如火如荼,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工程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以此评判医院卒中中心的工作。但对于起病4.5h内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行取栓治疗前是否需要先进行静脉溶栓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回顾文献,并对最新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3.
轻型缺血性卒中和高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在发病早期有较高的卒中或其他血管事件复发风险。在过去几年,关于卒中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使人们对轻型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患者早期运用抗血小板治疗有了新的认识,2019年BMJ指南已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方案用于治疗急性期高危TIA和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但双抗的使用指征仍存在争议,尚未在真实世界中更广泛的人群中获得验证。本文结合相关临床指南,分析了近几年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案,并借助真实世界证据,探讨目前推荐的双抗治疗在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中的依从性和获益情况。  相似文献   

14.
徐安定 《浙江医学》2013,35(13):1233-1234
多年来,他汀在缺血性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明确证实。在不同缺血性卒中人群开展的循证医学研究验证了他汀获益人群的广泛性,他汀使用的时机、剂量和疗程也随着研究证据的逐渐积累而更加明确。2013年1月,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AHA/ASA)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首次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他汀的应用作出了推荐,这标志他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应用全面涵盖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急性期治疗,实现了从预防到治疗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CT对急性颅内出血非常敏感,还能鉴别类似卒中的其他脑疾病.已成为缺血性卒中首选的检查方法。大型临床实验已经证实,在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6h内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T早期缺血性改变可作为溶栓疗法排除标准。因此,熟悉和掌握缺血性卒中的CT早期征象,开发应用新的CT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T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当代医学》2013,(7):164
2013CIC中国介入治疗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医科大学-美国Dotter介入研究所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高峰论坛将于2013年6月19日-21日在沈阳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辽宁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美国Dotter介入研究所共同主办,《当代医学》杂志社、北京时代畅想广告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将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及《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美国心脏学会(AHA)和美国卒中学会(ASA)联合发布了《成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指南》。该指南为综合性指南,包括16个部分,全文详见Stroke(2007,38:1655-1711)。现将重要部分或变更内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苗蔚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0):677-677
2006年2月的《卒中》杂志(Stroke,2006,37:419-424)报告,对于不适宜做静脉内溶栓的卒中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endovascular recanalization therapy,ERT)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选择,在美国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时间窗内给予介入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8.4%和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7%和62.1%(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高林 《当代医学》2022,28(2):31-34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大动脉闭塞型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比较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