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骨外伤容易致鼻骨骨折 ,部分患者因鼻骨细小 ,普通X线平片不能显示轻微鼻骨塌陷或细小骨折线。我们利用小焦点阳极效应原理对 36例鼻骨侧位进行放大摄影并与常规X线平片进行对照 ,发现其放大像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 ,使微小病变得以早期发现。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临床均有外伤史 ,多拟诊为鼻骨骨折 ,其中男 30例 ,女 6例。 36例中皆有同一部位的放大像与X线平片。1.2 使用仪器 ①普通X线机 :华伦R - 5 0 0型X线机 ,X线管型号 :XD .5 2 - 30 .5 0 /12 5 ,焦点 1~ 2mm ,焦片距 80~ 10 0cm。②自动洗片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 digital radiogaphy ,DR)和计算机曲面体层摄影( computed orthopantomogra-phy)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DR摄影及计算机曲面体层摄影,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技师各2名对所有鼻骨影像进行分析,评价两种方法对鼻骨骨折、鼻骨整体及鼻周软组织的显示。结果:69例鼻骨骨折患者中经DR摄片诊断者39例,经CR曲面体层摄影诊断者48例(χ2=4.2667,P<0.05);对鼻骨整体及其周围软组织显影方面,DR摄片显影满意者44例,CR曲面体层摄影满意者53例(χ2=4.9231,P<0.03)。结论:CR曲面体层摄影比DR摄片能更好的显示鼻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提高鼻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鼻骨正常变异和鼻骨骨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CT和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鼻骨正常变异的认识。方法80例鼻骨骨折病人,均做鼻骨CT横断面、冠状面和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结果CT全部诊断正确,阳性率为100%,X线平片诊断65例,阳性率为81%。80例CT诊断的骨折中,单纯性鼻骨骨折35例(占44%),粉碎性骨折12例(占15%),复合性骨折33例(占41%)。在18例健康志愿者的鼻骨CT检查中,发现2例鼻额缝缝间骨和1例鼻骨尖的“鹰嘴样”变异,其发生率为17%(3/18)。而CT均清晰显示骨折存在;18例健康志愿者中有3例存在不同类型的鼻骨变异。结论CT扫描在鼻骨正常变异和鼻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鼻部外伤性骨折的准确诊断和有效的复位方法。方法 对640例鼻部外伤病人的鼻骨x线侧位摄片(其中171例同时做鼻部CT水平位扫描)等资料进行分析:双侧鼻骨骨折256例,单侧鼻骨骨折294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20例,鼻骨、上颌骨额突复合骨折23例,鼻骨、鼻中隔复合骨折31例,鼻骨、上颌骨额突、鼻中隔复合性骨折16例,手法复位595例。结果 586例复位满意,9例较差。结论 x线鼻骨摄片只能诊断双侧鼻骨同时骨折,而单侧鼻骨骨折错位不严重,上颌骨额突骨折,筛骨垂直板骨折CT扫描均能清楚显示,鼻骨复位钳、枪状颞仍然是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骨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鼻骨骨折一般单凭临床表现即可作诊断,鼻骨X线侧位片可作为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对鼻梁完整的鼻根骨骨折,X线由于前后重叠以致对骨折显示不清,我院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加三维骨重建诊断鼻骨骨折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我科自2001年以来,对32例鼻骨骨折病人CT扫描检查结果报告结合平片及临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颜面部外伤时,由于鼻骨骨质较薄,从鼻尖至鼻根骨质又逐渐增多。鼻骨后面为空腔,所以鼻骨易发生骨折。在实际工作中,对于鼻梁完整的鼻区骨折,常易漏诊。经过多年探索。我科自1995年来开始采用双侧侧位投照法诊断鼻骨骨折,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侧侧位法。但X线平片由于重叠显示不清,对鼻骨骨折后周围器官血肿、积血、积脓及骨碎片很易漏诊。而CT扫描对于鼻骨骨折后周围器官的显示更为直观清晰。因此,外伤后鼻骨骨折的放射诊断X线平片加CT扫描很有必要。现将我院自2002—2004年以来对23例鼻骨骨折病人行X线平片加CT扫描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CR在鼻骨骨折检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晓彤  杨惠珍  杨蓉  周海 《河北医学》2001,7(9):790-792
目的:为探讨CR在鼻骨骨折检查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40例鼻骨骨折患者的鼻骨侧位CR片及普通X线平片。结果:40例鼻骨骨折在CR片上均有不同程度X线表现,而普通X线平片仅发现鼻骨骨折19例。结论:鼻骨侧位CR片对鼻骨骨折及其它面骨复合骨折的诊断敏感性高于普通X线平片,CR片骨折线显示清晰,综合信息量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替代普通X线平片并可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8.
鼻骨侧位放大摄影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通过对100例鼻外伤患者分摄鼻骨侧位和侧位放大片,比较结果显示:放大片较普通侧位片更易显示鼻骨结构,对鼻尖部的小骨折和线形骨折更易分辨和观察,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法医鉴定的可靠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9.
鼻骨骨质较薄,容易发生骨折,临床医生常规根据外伤史、触诊检查和x线摄影鼻骨侧位片进行诊断,但由于鼻骨两侧对称,在侧位片上因影像重叠和局部软组织肿胀等原因常常导致漏诊。因此,笔者对临床及DR检查怀疑鼻骨骨折或鼻骨骨折不明显的患者进行螺旋CT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薄层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斌  陈晶  王巍  弓素青  张毅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56-1657
目的:对比X线平片与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鼻部外伤患者的薄层CT检查与鼻骨侧位X线平片对鼻骨骨折的诊断率。结果:131例鼻部外伤患者鼻骨侧位X线平片诊断鼻骨骨折48例(36.6%),可疑骨折22例(16.8%),未见骨折61例(46.6%);薄层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83例(63.4%),可疑骨折3例(2.3%),未见骨折45例(34.3%)。薄层CT诊断鼻骨骨折与X线平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薄层CT可更清晰地显示鼻骨骨折错位的程度及对鼻部邻近结构如鼻中隔、筛骨、上颌骨损伤的显示则更为优越,临床疑有鼻面部骨折者应首选薄层CT检查。  相似文献   

11.
面部外伤以鼻骨骨折最为常见,对于鼻骨骨折一般X线平Y检查也易做出诊断,但X线平片检查部位重叠,密度分辨率差,有时鼻骨骨折容易部分漏诊.传统的检查方法是摄X线鼻骨侧位片,对单纯性鼻骨骨折诊断明确,但复杂性的鼻骨骨折易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2.
鼻骨骨折改良鼻骨轴位投照法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鼻骨骨折的改良鼻骨轴位投照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鼻骨轴位左右分开摄片,100例鼻骨骨折患者均分别摄传统鼻骨轴位片和改良鼻骨轴位片,结果:传统鼻骨轴位片鼻骨骨折显示率32%,而改良鼻骨轴位片鼻骨骨折显示率100%,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改良鼻骨轴位投照法能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钼靶X线摄片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乳腺癌有效手段之一。我科 1997年元月~ 1998年 12月间对 12 5例临床拟诊乳腺肿瘤患者进行了钼靶X线摄片、细胞学及病理学法诊断对照 ,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拟诊乳腺肿瘤患者 12 5例病人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12 2例 ,年龄在 32~ 6 2岁 ,均进行钼靶X线摄片及细胞学检查 ,其中 5 8例再行病理学检查 ,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国产湘仪探伤仪器厂RX - 6 0型 ,软摄线X线机 ,乳腺钼靶X线摄片条件根据患者的年龄、乳房大小、坚实度等因素 ,在 30~ 5 0kV电压范围内调整 ,S…  相似文献   

14.
鼻骨骨折CT冠扫加三维重建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62例鼻骨骨折的鼻骨计算机X线摄影(CR)侧位片与螺旋CT对比研究,了解螺旋CT冠状位扫描加三维重建(CT冠扫 3D成像)对鼻骨骨折伤者的鉴定价值。方法 62例经CR侧位片证实为鼻骨骨折的伤者行CT冠扫 3D成像,对全部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冠扫 3D成像可完全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而CR片则有明显的局限性。结论 对鼻骨骨折的诊断,CT冠扫 3D成像明显优于CR侧位片,并可明确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和程度,为法医鉴定和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围型肺癌的X线与CT诊断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症状少且出现较晚 ,主要靠X线检查发现。文中收集我院近年来有手术和病理证实或随访两年内死亡的病例 30例。目的在于分析普通X线与CT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30例病例中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年龄为 43~ 75岁 ,平均年龄 5 9岁。其中鳞癌 12例 ,腺癌 9例 ,未分化癌 3例 ,未经病理证实者 6例 ,检查方法 :普通X线采用西南医疗器械厂KC - 40 0mA摄正位胸片及侧位片 ,部分患者加高千伏摄片。CT采用西门子AR .C机型扫描。所有患者在病变部位均采用高分辨扫描 ,矩阵为 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数字融合断层技术(DTS)在鼻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收纳的29例鼻骨外伤患者,采用常规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鼻骨侧位摄影及DTS,对比2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清晰度、对比度,对DTS诊断优劣进行总结。结果常规DR鼻骨侧位摄影对于鼻骨骨折诊断为19例,占66%,DTS对于鼻骨骨折诊断为29例,占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例(28%)的患者,由于体位或结构重叠无法在常规DR鼻骨侧位影像上确诊,而采用DTS可见鼻骨骨质连续性中断、骨质塌陷等情况。结论DTS成像清晰度明显高于常规DR摄影,无组织结构重叠,对于病变结构可清晰显示,成像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CT轴、冠状位扫描鼻骨及三维(3D)重建,对于显示外鼻骨性支架(鼻骨)骨折及软骨性支架的改变,清晰直观,可弥补鼻骨X线侧位片的不足[1].现对笔者所在医院60例CT诊断的鼻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莫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1782-1783
目的:探讨DR侧位片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7例鼻骨外伤,临床诊断鼻骨骨折病人急诊行DR侧位片,后再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比分析影像学结果。结果:127例病人中,DR侧位片检查仅发现骨折102例,占80.3%,DR未显示骨折7例,显示不清18例。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后发现鼻骨骨折122例,占96.1%,无骨折仅5例,并对骨折部位、数量及复合性骨折显示清晰。经统计学检验,两者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DR侧位片检查作为鼻骨骨折在急诊检查中作为首选,但由于其漏诊较多,会延误病人的诊治,只能作为初步的检查方法。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好的治疗依据,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鼻骨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骨骨折是外伤中常见的骨折类型 ,诊断鼻骨骨折常规摄取鼻骨侧位片 ,但常达不到满意的效果。鼻骨冠状位扫描 ,可以显示断端移位情况和鼻骨解剖结构 ,笔者根据日常工作经验 ,现介绍两种鼻骨冠状扫描方法。1 材料与方法美国GElightspeed 8层螺旋CT ,16例鼻骨平片疑有鼻骨骨折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的X线平片和CT扫描影像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X线检查采用GE R-500mAX线机,俯卧双侧住投照,必要时加鼻骨轴位投照.CT扫描取标准仰卧位,层厚2mm,层间距1mm,螺距0.9扫描.结果 X线平片50例表现为鼻骨连续性中断、鼻骨骨折端不同程度成角、移位、鼻骨塌陷等.34例行CT扫描,所有鼻骨骨折全部显示,表现为外鼻肿胀、鼻骨同缝分离、断离鼻骨向后移位等,占100%.结论 应在X线平片的基础上进一步作CT扫描检查,其清晰的显示鼻部损伤的程度,对鼻骨骨折的类型,鼻骨骨折的折块错位情况以及鼻中隔损伤情况等能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