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倾听音乐、调整呼吸一类的心理干预也是降压良药。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系专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经过3个月的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能分别降低约10个和5个毫米汞柱。近日,这项研究结果在《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2.
做人应学会宽容,老年人更应学会宽容。因为宽容是健身和摆脱烦恼的“良药”,能使人达到健身长寿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夏日的一个傍晚,一位战友打来电话说,他的一位朋友走了。那位朋友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总是一副笑面孔,对谁都特别和气,也从来没见他跟谁发过脾气。在朋友们的眼里,他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人。一个人在北京闯荡了很多年,最后在北京安了家,有了孩子,日  相似文献   

4.
吟诗诵词能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这是人所共知的。可是你知道吗,诗还是心理疏导的医生。  相似文献   

5.
嫉妒是对别人在才能、成功、名誉、地位、容貌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强而感到不快、不安、不服以至怨恨的一种不健康心理。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的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相似文献   

6.
陈斌 《养生月刊》2005,26(6):518-520
张女士在退休之前,每天工作忙得团团转,没有空闲时间。尽管如此,看上去还是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同事和她开玩笑,说她是“老来俏”,还是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可是到了更年期,尤其是退休以后,情况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她感到浑身上下不舒服,头也晕了,眼也花了,晚上睡不好觉。  相似文献   

7.
陈斌 《气功》2009,(5):405-407
有位中学生,平时成绩虽然不是出类拔萃,却也属优良之列。可是在一次期中考试时语文爆出了“冷门”,他非但作文没有作好,而且连简单的基础知识也答不出。此情况虽出老师、同学的意料之外,却也在他本人的预料之中。事后老师向他了解情况时他说,隔天复习功课开“夜车”,一直开到晚上12点钟,把复习的内容都背出来了。可是,第二天早晨爬不起来,还想睡。  相似文献   

8.
有位中学生,平时成绩虽然不是出类拔萃,却也属优良之列.可是在一次期中考试时语文爆出了冷门,他非但作文没有作好,而且连简单的基础知识也答不出.此情况虽出老师、同学的意料之外,却也在他本人的预料之中.事后老师向他了解情况时他说,隔天复习功课开夜车,一直开到晚上12点钟,把复习的内容都背出来了.可是,第二天早晨爬不起来,还想睡.  相似文献   

9.
不少老人容易产生“黄昏心理”,感觉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太阳再灿烂,到了黄昏也要没落下去。人到老年生命活力开始衰退,出现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等生理上的变化,从而心理上不平衡,出现“黄昏心理”。  相似文献   

10.
心理疲劳是因各种心理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进而使大脑皮质受到抑制而产生的结果。人过中年以后,长期慢性疲劳的人很多都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致身体和精神上无法承受。●由于家庭不和、工作受挫、学习不顺利等因素的影响,精神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或感到无事可做。●缺乏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比如周围长期受到噪声的干扰,或总有人在身边打搅。●长期从事单调、重复、枯燥的工作,产生心理饱和。  相似文献   

11.
心理疲劳是指大脑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的抑制状态。其特征是:兴趣下降,思维迟钝,心情烦躁,睡眠失常,注意力涣散,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效率。临床实践表明,心理疲劳如不及时消除,还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病态,如抑郁、孤僻、懒散、畏缩、焦虑、忧愁、痛苦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养生》2010,(9):42-42
林女士的这点麻烦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留下来的。虽然不能说她有意偏心,但是由她提出来多给小儿子一套房产,客观上是有失偏颇的。所以,需要她多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大概也是她咨询的目的,如果是告状她就该去找法官了。  相似文献   

13.
文章着重阐述医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自我干预,针对现今普遍存在的医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分析了其成因,并探索建立科学、有效、及时的自我干预系统,以便对医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4.
冲动的惩罚     
桂兰 《东方养生》2007,(5):134-135
女人为什么更容易选择性报复?性报复里到底有没有赢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宁在兰 《养生月刊》2008,29(1):50-51
前几天,报载新疆某市一干部,拿全家的3万多块钱人股市.2个星期亏损了1万元钱,而看到旁边的人都是挣钱的.一气之下.丢下妻子儿女,跳下了高楼.这种赢得起、输不起的性格,本来就不适合进入风险极高的股市.而进入这个市场,就得学会一定的心理保护,尤其是在亏损时,要做好自我心理保健,努力使自己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病是良药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曾说:世人都认为生病是最痛苦的事,但从前有位大德者却说:"病是众生的良药."药本来是用以治病的,怎么反说以病为药呢?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有形质的身体,不可能无病,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以认知行为疗法(CBT)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及社会交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2月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心理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12周后比较2组精神状态、社会交往能力、激越行为、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2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PANSS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社交技能量表(SSC)、社会适应能力评价量表(SAFE)、激越行为量表(CMAI)、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后2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检测量表(RBANS)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CBT为中...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喜欢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年轻人或儿孙小辈面前回忆往事,谈论自己年轻时的事情,有时候还重游自己幼年时生活过的地方。这种过分迷恋往事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回归心理”。 产生回归心理的原因,与老年人数十年的生活经历有关。他们的社会经验十分丰富,其中既有耳闻目睹的事情,又有亲身经历的过去,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将自己的一生经历“过一下电影”,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老年人有了回归心理,容易在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事时,联想到以往与亲友相处的日子,或爱将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肾病综合症出现明显水肿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心理护理方法,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在遵循心理护理的普遍原则的基础上,对自我形象紊乱的患者进行特殊护理.结果:护理行为能影响患者对危机的认识与评价,帮助患者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形体改变的现实,使其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心理对策.结论:专科常规护理及家庭社会的支持是改善肾病综合症出现明显水肿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既是药,就可以治病,那是必然的。时间何以成为药?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药。时间,的确可以治病。首先,时间可以治社会上那诸多的假冒伪劣的毛病!俗话说,"日久见人心",那种假仁假义,处事不诚者,时间一长,必然会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