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查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3):257-258
中风是老年常见病之一.具有发病突然、病势重、变化快,伴意识障碍、语言不利、肢体瘫痪,死亡率高的特点,又称为“卒中”.通过急救措施复苏后,仍可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运用中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改善脑部循环,促进病灶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从1990年11月~1991年11月,采用以望舌为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58例,获得良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例,女41例,男17例;年龄:平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1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并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不同方法施治,几种疗法联合应用,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效果痊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2%。结论:规范、精心、系统的综合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能使中风后遗症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辨证针刺法,联合运用电针;对照组采用脑复康、丹参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行静脉点滴;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辨证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6.
7.
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该病发病率、致残率高,据报道90%以上患者留有后遗症[1],因此,中风后遗症的辨证施护至关重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田凯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50-51
目的 分析总结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收集中风后遗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按照总结的中风后遗症3型(气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亏虚型)分类标准分别给予中汤药剂并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MD-802型微电脑半身不遂治疗仪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系统和脑神经疾病引起的半身瘫痪。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偏瘫”、“半身不遂”。现代医学称为脑血管意外,它包括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旧称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后遗症。发病时病势凶险,重则丧生,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型号CQ-22;电压:50HZ±1HZ;功率≤200W+1%)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的治疗。结果:基本治愈48例(80%),显著进步6例(10%),进步3例(5%),无效3例(5%)。结论: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急性期经中西医治疗缓解后,大部分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后遗症状。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已积累数千年经验,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临床工作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1 辨证分型论治 张磊等[1]将中风后遗症分为四型论治,证属气虚血痰、脉络瘀阻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证属肝阳上亢、脉络瘀阻的运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证属肝肾精亏者,用地黄饮子加减;证属瘀热阻滞、脉络不通者,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相似文献
13.
14.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它是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伴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 ,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 ,加之忧思恼怒 ,房室劳累 ,或外邪侵袭 ,致使气血运行受阻 ,肌肤筋脉失养 ,或阴亏于下 ,肝阳暴张 ,阳化风动 ,血随气逆 ,挟瘀挟火 ,横穿经隧 ,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笔者于 1986年 3月~ 1996年 3月采用眼针加体针治疗中风病所致的肢体瘫痪后遗症 34例 ,疗效满意 ,并与单纯体针治疗的2 9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探讨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认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中风后常见证型,而本虚多以气血亏虚多见,标实则与痰、瘀、风、火相关,临床常以痰瘀、痰湿、痰火、风痰或夹杂多见。因此,从虚实辨证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基本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牛凤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2,6(2):31-32
<正> 1990年11月~1991年11月,采用以望舌为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治疗58例获得良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7例,女41例。年龄:40~50岁3人;51~60岁8人;61~70岁23人;71~80岁14人。病程:6~10天21人;11天~1个月24人;1个月~半年7人。发病类型:主要是半身不遂,语言蹇涩,肌力低下。辨证分型痰火阻络型(13例):舌红苔腻或舌体胖大色深红者。主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头重脚轻,语言不清,血压偏高,脉洪滑。阳虚血瘀型(17例):舌体胖嫩,色淡白, 相似文献
18.
19.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疑难病症之一。其临床主要症状以半身不遂 ,语言不利 ,口眼歪斜为主。笔者自1 989年至 2 0 0 0年应用自拟延寿散治疗中风后遗症 1 4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 4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 96例 ,女 5 1例 ;年龄 3 8~ 80岁 ;病程 3个月~ 相似文献
20.
中风分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4周以上)、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临床医学家认为,中风进入后遗症期,以半身不遂表现为主,伴有言语不利、抽搐、神情呆滞、强哭强笑、痴呆等症,而且康复难度加大。1992年以来,笔者在我院康复科及老年病科,采用分证论治加主要兼证辨证配伍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11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