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汗法是《金匮》风湿病的治疗大法。《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云:“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仲景指出,治风湿痹痛“法当汗出而解”,但又特别说明“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即此处的发汗是微微发其汗,与通常的发汗有所不同。“盖风性急可骤驱,湿性滞当渐解,汗大  相似文献   

2.
汗法是通过使用药物、针灸、护理等方法使人体汗出,从而发挥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使邪气随汗而解的治法,《内经》有“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指出了汗法是病邪在表的治疗大法。而微汗是仲景运用汗法的基本原则,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论述,如《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说:“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絷絷然,一时间许益佳,  相似文献   

3.
近读刘渡舟教授所编《伤寒论诠解》对桂枝汤方下“微似有汗”之“似”释为“嗣”的假借,认为有欠妥贴。查《辞源》对“似”之解凡五,如“以似以续”“似续妣祖”“是以似之”等“似”字,就为假借的“嗣”解,此“似”始有继承和持续之义。《诠解》误将“微似有汗”的(...  相似文献   

4.
试论仲景微汗原则黑龙江中医学院王芝兰,刘淑兰指导吴惟康微汗是仲景运用汗法的基本原则,在《伤寒沦》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论述。如《伤寒论·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说:“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桂枝汤方后注文云:“...  相似文献   

5.
微汗法出自《金匮要略.痉湿3病脉证治第二》原文第18条:“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用于治疗外感风湿表实证,亦可治疗历节病,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如大发其汗,则风邪虽去,而湿邪留滞,久则化燥伤阴,寒化伤阳。故正确的方法是“微微似欲出汗”。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微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议微汗解表     
议微汗解表上海奉贤县中医院(201400)徐亚欣[关键词]表证,微汗解表汗法是中医治病方法之一。凡外感表证及具有表证的水肿、风湿病等,均以此法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即指病邪在表者,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通过发汗可以调...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为汗法的应用宜忌奠定了理论基础,指出发汗要做到汗出周遍,连续发微汗、发小汗且要求持续一个时辰。后世医家在继承仲景学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突出强调了汗法宜忌的重要性,拓展了汗法宜忌的范围,指出杂病采用汗法治疗也要求遵循同一原则。针对误汗后的治疗原则体现出顾护津液、扶助正气的治疗学思想。汗法应用宜忌在后世的沿革中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对完善中医对汗法的认识和规范汗法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笔者临证之余.研习《伤寒论》,发现张仲景在全书397条文中,涉及汗证与汗法的条文多达百条卫详细地描述了六种汗出的机制、汗法的适应证、禁忌及过汗变证等.笔者据此认识到.无论是药物发汗、非药物发汗或是自汗出等均为邪从汗解之征象,就此笔者作一初步阐述,望同道指正。1通用发汗药而避邪仲景遵《素问·阴阳应象大伦》中日:“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把汗法作为太阳经证的正治法,通过发汗使邪随汗而解.风寒在表虽均用汗法.但仲景运用各有法度,不尽相同。对太阳中风表虚证.仲景则用挂技汤解肌祛风,调合营卫.并嘱服枝枝汤…  相似文献   

9.
祝卫 《河南中医》2009,29(4):335-335
《伤寒论》中“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与禹余粮丸”中“重”字其音应读作zhong而不读chong,“汗家”和“常自汗出”可以桂枝汤等发汗轻剂调和营卫复发其汗,绝不是再发汗就会恍惚心乱,只是不可用麻黄汤或大青龙汤等重剂峻剂复发其汗,否则过汗易伤心气使神志无主而恍惚心乱。其本意应为警示医者汗之尺度,因此“汗家”可以发汗,只是不可用重剂峻发其汗。  相似文献   

10.
论汗及汗法     
汗法是治疗表证的基本大法,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奠定了汗法的立法依据。张仲景著《伤寒论》,将汗法针对于太阳病及太阳变证、兼证的治疗,为后人所推崇。至张元素汗剂方药除辛温剂用仲景方外,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词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延利 《国医论坛》2002,17(5):51-52
1 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执水 执水 ,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离 ,病必不除。”句中“似”今人大多认为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作“好像”,此大误矣。因全句是说让病人发汗 ,只是不能使病人大汗淋漓 ,故把“微似有汗”译为“稍微好像有汗”,则前后矛盾。“似”当是“连续”之义。《广雅·释诂》:“似 ,续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云 :“似者 ,《小雅·斯千篇》:似续妣祖。《周颂·良耒吕篇》:以似以续。毛传并云 :‘似 ,嗣也。’”又《广韵·止韵》:“似 ,嗣也。”“嗣”即“连续”之义。“似”有…  相似文献   

12.
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也是八法中的第一法,主要是通过人体汗出达到营卫和,肺气畅,腠理开,血脉通等以祛邪外出,调和正气的目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疾病的治疗。东汉张机(字仲景)治疗痹病依据《黄帝内经》中“外因多责之于风寒湿邪”的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发汗祛湿”的基本治法。汗法通过调和营卫开通毛窍,调节气机,可用于治疗内伤杂病。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汗法有所继承和创新。现代临床尤其注重采用汗法治疗早期痹病,这对阻断病情的发展尤为关键。在历代应用汗法治疗痹证的方药中,首先以祛除湿邪为主,且遵循张机的经验以“微汗法”为要,以防“风去湿存,痹不除”,突出强调“祛湿邪,助正气,汗出有度,存津液”等应用注意要点。文章结合案例,总结历代汗法治疗痹病理论及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浅谈汗法     
汗法,即解表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之一。汗法是运用各种发散药物的特殊性能,促使机体腠理开泄,使病人发汗,排除病邪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外感疾病的初期。一、汗法的运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就是说,高热患者可使邪热因汗出而减轻。《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溃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热论》:“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  相似文献   

14.
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首。《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概括地说,汗法是通过解表发汗的方法,使邪从汗解,而疾病乃愈。祖国医学又认为:发汗以阳气为运行,以阴血为基础。如仲景治无汗表实之伤寒,以麻黄开腠逐邪,亦即宣达阳气之意:用桂枝旺盛血行,亦即鼓动阴血使之发汗之意。《内经》还要言不繁地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又云:“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譬犹烈日当空,阳亢已极,必得地气上升,油然作云,才能天气下降,沛然作雨,即阴阳和然后雨泽降的意思。中医对汗法的应用颇广,在临床上必须明确邪气之微甚,正气之虚实,始可探本穷源,一汗而解。试观古方中凡属风寒,必用麻桂:而一见烦渴,便兼用石膏:又如见温热则用银翘、桑菊,见湿郁则用羌防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书中有17条提及用桂枝汤方,其内容涉及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等篇。然对该方的作用,历代医家有谓其为“发汗剂”和“敛汗剂”之争,兹讨论于下。“发汗”与“敛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所谓发汗,“发”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趋向亦即桂枝汤作为一种原动力向外发散。因桂枝汤能敛阴和营治疗自汗,又说桂枝汤具敛汗作用。那么,桂枝汤究竟是发汗还是敛汗,只得从《伤寒论》所述桂枝汤之因机证治来判定。太阳主表,统摄营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阳有固外司汗孔开合的作用。太阳中风证汗出,其病理是腠理疏松之人,感受风寒之邪,卫阳被邪所伤,失去了卫外固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汗法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的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亦称解表法。但发汗法并不是以病人汗出为目的,而是通过发汗使人体腠理开泄,营卫调畅,使肌体(?)(?)汗出,邪从汗解。所以,汗法除了治疗感受外邪引起的表证外,凡是肌体出现腠理闭塞、营卫不通的病理并因此引起一些病证,皆可用之以开腠理、宣肺气、和营卫、祛邪除病。历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具有发汗  相似文献   

17.
论《伤寒论》之汗法与禁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之《伤寒论》,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融汇贯通于全书,为后世习医之典籍。笔者研习伤寒,偶有所得,现就《伤寒论》中对八法之一的汗法及汗法之禁忌论述于次,供同道参考。 1论汗法机理与适应证   《伤寒论》的理论源于《内经》,就汗法而言,仲景就是把《内经》理论具体运用于临床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此,汗法是治疗表证的主要治法。所谓表证,是指六淫外邪侵犯人体皮毛、经络、肌肉,使表卫失和而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脉浮为主…  相似文献   

18.
雍晨  汪悦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5):30-32, 35
以张仲景《伤寒论》"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为引,试从微汗法之法理关键、制法目的、药量权衡、煎服将息之法的运用、微汗的禁忌等方面浅谈《伤寒论》对于微汗法的运用,并阐释了微汗法对后世的影响及现代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内经》“其在表者,汗而发之”,温病解表法总的作用是“开腠透邪”,其具体作用是发汗、疏表、透疹。使用后多收到皮毛疏通,汗出而解的效果。温病在使用汗法时应把握辨证准、不失误、滋汗源三个重要环节。1选用汗法辨证是关键 温病解表是否需要发汗,关键是辨汗之有无。从汗之有无来判断其腠理属郁闭还是开泄,从而决定是否发汗。一般说,腠理郁闭无汗者,应发其汗。如温病寒遏暑湿之证,其治疗主方是新加香薷饮,运用要点是无汗,其用药不避辛温。寒邪外束,中遏湿邪,故当用辛温之品,如吴鞠通所说:“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汗法的机制与临床应用,系统回顾《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与温病名著中的发汗与得汗诸方证,梳理解表主治、发汗相关脏腑,提出"开腠理、通经脉、畅气机、益正气"为汗法四要,是发汗与得汗的机制。并总结发汗之度、汗出之量、中病之征、服药之法、汗后调护、汗法禁忌以及误汗救治,为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