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直视手术在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5例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根据所接受的心肌保护方法分为浅低温不停跳组29例和低温停跳组26例,分别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及低温停跳心内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心功能、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失血量、术中最低温度、术后多巴胺使用量、呼吸机支持时间、C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C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停跳组转机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均短于停跳组(P〈0.05),术中最低温度高于停跳组(P〈0.001),多巴胺使用量少于停跳组(P〈0.01)。结论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直视下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骆喜宝  张文斌 《华夏医学》2003,16(2):154-156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或心脏停跳体外循环对血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93例瓣膜置换心内直视手术患者,47例采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BH组),46例采用心脏停跳体外循环(AH组),在CPB中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尿量、鼻咽温,并在转前、转机10min、复温、停机时分别测定血气、血钾、血钙。结果:心跳组转机中流量、平均动脉压、转中尿量均较心停组高,而转流时间却较短,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H组与AH组比较,pH值、PO2、BE值较转机前有显著升高,而PCO2却有显著下降(P<0.05),接近于正常生理值,两组Hct在转前、转中变化无明显差异,血钾、血钙在BH组中较稳定。结论: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比心脏停跳体外循环更接近正常生理状态,能保持良好的有氧代谢、酸碱平衡和电解质代谢。  相似文献   

3.
刘梅  肖颖彬  廖晓娅  彭莉  王慧春  胡卫  陈林 《重庆医学》2003,32(8):1047-1048
目的 比较心脏不停跳(BH)和心脏停跳(AH)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库血使用例数和库血使用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997年1月~2002年1月,统计BH组患者2000例,AH组患者210例,观察CPB期间及术后库血的使用情况,并比较两组转流期间的各项指标。结果 BH组死亡52倒,死亡率2.6%,AH组死亡10倒,死亡率4.8%。两组存活患者术后恢复顺利。BH组围术期少用血或不用血明显少于AH组,放血例数明显多于AH组,机余血回输量明显多于AH组。结论 采取血液保护措施后CPB围术期BH较AH可明显减少库血使用量。  相似文献   

4.
心脏停跳和不停跳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停跳(AH)和不停跳(BH)瓣膜置换术(VR)体外循环(CPB)管理技术的特点。方法 观察201例VR患者,其中AH90例,BH111例。比较两组在CPB期间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相比,BH组转流时间和阻断时间较短,使用库血倒数和库血用量、钾和碳酸氢钠用量、术中失血量等较少(P〈0.05);术后血管扩张剂使用率较高(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在CPB管理方  相似文献   

5.
瓣膜置换术中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体外循环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比较心脏停跳(AH)和不停跳(BH)瓣膜置换(VR)体外循环(CPB)管理及效果的异同。方法 观察201例VR患者,其中AH90例,BH11例。比较两组在CPB期间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 两组相比,BH组转流时间和阻断时间较短、使用库血例数和库血用量、钾和碳酸氢钠用量、术中失血量等均较少(P〈0.05)。结论 心脏不停跳瓣膜轩换手术在CPB管理方面优于心脏停跳瓣膜轩换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停跳与不停跳两种心脏直视手术方法的优、缺点. 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心脏停跳与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各30例的手术方法特点及效果,总结两种操作方法的优、缺点. 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转机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最低温度停跳组低于不停跳组(P<0.001),除颤例数、术后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两组近似.两组病人均无肾功能衰竭、空气栓塞及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 不停跳技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尤其适合于房间隔缺损、膜部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及大心脏的二尖瓣置换术等.  相似文献   

7.
心脏跳动下手术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肺动脉瓣狭窄(PS)和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浅低温(31—34℃)、心脏跳动状态下施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6、24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心肌钙蛋白I(cTnI)含量;分别在心内操作开始和结束时剪取小块右房组织,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同时观察术中CPB时间和阻断时间)。结果不停跳组CPB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腔静脉阻断时间长于停跳组主动脉阻断时间(P<0.05)。不停跳组术后LDH、AST活性低于停跳组,SOD活性高于停跳组,MDA、cTnI含量低于停跳组。心内操作完毕后不停跳组较停跳组心肌超微结构变化小,线粒体肿胀轻。结论 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下瓣膜置换术后观察与处理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比分析心脏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行瓣膜替换术的疗效。方法 238例患者分别采用心脏停跳组和不停跳组两种手术方法。其中心脏停跳手术88例,包括MWR60例,AVR2例,DVR26例;不停跳手术150例,包括MVR101例,AVR17例, DVR32例。不停跳组降温至 32± 1℃并维持,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余同停跳下手术。结果 不停跳组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 1. 33%),停跳组早期死亡 4例(死亡率 4. 54%),其余均痊愈出院,随访 3月~ 4年,恢复良好。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和中低温停跳技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 方法:分析518例3岁以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其中96例(组1)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手术,422例(组2)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流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动脉血气等围手术期资料. 结果:不停跳组患者的平均转流时间较停跳组短(P<0.01),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也较停跳组低(P<0.05);不停跳组患者术后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均较中低温停跳组少(P<0.01),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停跳组短(P<0.01),而氧合指数高于停跳组;不停跳组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明显低于停跳组(P<0.01),另外不停跳组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也较低. 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及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技术. 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10.
张建海  任哲  梁诚之  翁贤武  林培锋 《浙江医学》2009,31(6):762-764,773
目的探讨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微创不停跳组不阻断升主动脉,在微创常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停跳组在常规方法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2、6、12、24、48h取外周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观察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多巴胺和硝普钠的用量、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量,用血量等。结果微创不停跳组的手术时间、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停跳组明显缩短,术后进ICU时的多巴胺用量较停跳组少,术后引流量、用血量较停跳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6、12、24h,停跳组CK-MB和cTnI较微创不停跳组显著升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微创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损伤相对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矫治。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不停跳对血清IL-6、IL-8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脏停跳或不停跳对血清IL-6、IL-8的影响。方法:20例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病人,随机分成两组(n=10):A组在常规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情况下施行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手术,B组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每位病人在术前、体外循环开始、体外循环结束、术后第6,24和48h,桡动脉采血测定IL-6和IL-8。结果:(1)A组IL-6平均水平在体外循环开始后逐渐上升,在体外循环结束、术后第6,24及48h,均比体外循环开始前明显升高,术后6h达到高峰。与B组相比,A组患者在术后第6,24,48h的IL-6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P<0.01,P<0.05)。A组患者IL-8在体外循环结束后迅速达到高峰(P<0.01),术后24h恢复正常。与B组相比,体外循环结束及术后6hIL-8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在心外科手术中,体外循环引起病人血清IL-6和IL-8水平升高 ,心脏停跳方法将加重这种改变。建议尽可能地采用心脏不停跳和尽力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跳液,心表面不降温。在鼻温32-33℃、心律30-50次/分、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3例,肺动脉瓣狭窄修补成形术1例。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手术显露良好,术后心功能良好,术中术后始终保持窦性心律,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无血红蛋白尿及气栓等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尤其对心律影响小,不担忧术后心脏复跳,有利于术后恢复。气栓加以预防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9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法:降温至32~28℃±1℃,阻断主动脉后从其根部灌注4℃晶体或15℃血K^+心停跳液,每间隔30min复灌1次。室缺补片修补等心内操作完毕开放主动脉阻断,心脏复跳后完成其余手术操作。结果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8例(0.74%),血红蛋白尿46例(4.19%),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0.6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09%),精神症状7例(0.64%),消化道出血1例(0.09%),死亡28例(死亡率2.55%)。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4.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浅低温(31℃-34℃)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共113例,男59例,女54例。年龄4-73岁,平均31.4岁。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22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32例,法乐氏三联征(triad of Fallot,F3)3例,双腔右心室1例,Ebstein畸形3例,二尖瓣置换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36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9例,双瓣置换手术(double valves replacemnet,DVR)7例。结果1例二尖瓣置换手术因术中暴露极差而被迫降温心脏停跳操作外,其余全为非停跳手术,全组手术顺利,无死亡,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简化了手术操作程序,方便手术后管理,减少了心脏停跳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CPB心脏停跳下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6、24、48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记录CPB时间、术后48h心律失常发生率、残余分流发生率、呼吸机支持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血清CK—MB、cTnI、AST、LDH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PB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其他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能缩短CPB时间,但手术效果与停跳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心脏跳动中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方法将1996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42例)和停跳组(41例)。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心功能情况、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停跳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停跳组(P〈0.05);正性肌力药使用量少于停跳组(P〈0.01);随访中停跳组有2例术后10年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不停跳组一例术后7年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结论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直视下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对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应该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总结 46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的患者 ,在心脏不停跳下实施心内直视手术 ,术中并行循环 ,阻断上、下腔静脉 ,不阻断或不完全阻断升主动脉 ,不使用心脏停跳液 ,鼻温维持在 ( 3 4± 1)℃ ,在心脏空跳条件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结果 :心脏手术完毕即可停机 ,体外循环时间短 ,血红蛋白尿发生率低 ( 1例 ,2 13 % )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 ,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发生 ,能及时发现较小的室性间隔缺损及残余漏 ,避免传导阻滞的发生 ,无 1例空气栓塞发生 ,全组无死亡。结论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简化了操作程序 ,缩短了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 ,心肌保护好 ,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损伤 ,避免再灌注损伤 ,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体外循环心不停跳心内手术对RAAS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及停跳手术对RAAS的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0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及12例心脏停跳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o)及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比较。结果:不停跳手术患者血浆PRA、AⅡ、Aldo均较停跳组恢复至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短,两组患者MAP水平无差异。结论:提示不停跳手术可能对RAAS的影响较停跳法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常规低温停跳,升主动脉阻断心内直视手术的对比,观察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胸引量。方法:将48例病人分成A、B两组,比较两组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及术后24h胸引量以及相关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对比,B组转流时间较短,术中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破坏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胸引量等均较A组少。结论: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渗血及术后胸引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