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123-123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效果。方法:通过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临床表现、血糖、肝功能和电解质变化。结果:肠内营养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13例均获痊愈。治疗期间,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机体营养状况改善,是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腹部外科大手术的患者,由于疾病自身的代谢变化及消化道功能的影响,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不良。同时手术创伤及术后无法在早期恢复饮食,使得营养状况更加恶化。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现已被认为是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择腹部外科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杨勇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38-13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胃肠排空障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抽取43例腹部手术后胃肠排空障碍的患者,其中30例施行肠内营养,13例应用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在手术后住院时间、肠胃的减压、胃肠排清障碍恢复的时间和术后体重的减轻等方面的差异,对肠内营养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比较,肠内营养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了7d,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缩短4d;胃肠的减压和体重减轻方面,肠内营养均优于肠外营养。结论:肠内营养能够有效地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并且有利于有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是治疗腹部手术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任泽强  丁伟  路逵阳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30-1231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病人功能性消化道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及其应用时机。方法 对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收治的 88例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n =4 8)和肠外营养组(n =4 0 ) ,观察分析两组病人术后消化道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肠内营养组无消化功能障碍发生 ,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时间为 4± 1d ,肠外营养组 6例 (15 % )发生消化道功能障碍 ,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 6± 1d。两组比较术后消化道功能障碍发生率及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有差异。结论 肠内营养可预防术后消化道功能障碍发生 ,并明显缩短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采用肠内营养方式对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腹部手术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分别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方法和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转氨酶升高幅度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淋巴细胞数目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肠内营养方式对腹部手术治疗后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各种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与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联合应用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将50例接受各种腹部择期手术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n=25例),两组均于手术后6h起始予相同方式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连续5~7d,实验组同时应用生长抑素,对照组未予。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48h腹痛腹胀的发生率、胃肠减压量以及手术后2d、7d肝肾功能及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腹痛腹胀发生率(P=0.031)及胃肠减压量(P=0.00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手术后2d、7d,两组间肝肾功能、血糖和电解质结果(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各种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是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分析。方法将邯郸市第一医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之间收录的58例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9例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法给予补充,B组19例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方法给予补充,C组20例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方法给予补充,观察三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c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肠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组给予营养支持8d后的患者体内的转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均明显的高于治疗后1d的情况,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营养支持8d后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方法支持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和缩短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并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佰得临床中府用和椎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方法按照文中所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27例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的恢复速度比5例使用肠外治疗的患者要快很多,并且没有出现诸如呕吐的症状,且P<0.005。结论肠内营养对于腹部大手术后的胃排空障碍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它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这种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进行胃癌手术治疗的94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94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比较量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营养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62.5±12.8h),住院时间为(11.6±2.7)d,营养费用为(1234.6±146.8)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对照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79.8±18.6)h,住院时间为(13.8±3.9)天,营养费用为(2058.4±157.9)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安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及术后营养状况恢复等优点,故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宏 《家庭医药》2016,(7):90-90
目的:观察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对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输液治疗以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营养状况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两组治疗的总体效果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钱晶  蒋春雷  钱友庆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63-2064
目的 观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腹部大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了解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将31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外营养组,分别观察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Hb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肠内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部大手术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外和肠内联合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联合肠外+肠内营养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肠外和肠内联合营养治疗SAP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正>危重病患者代谢及病理生理改变极其复杂,早期营养及代谢支持治疗日益得到重视。营养支持治疗的关键是保护和改善各器官的氧输送并使之与氧消耗相适应,以维持并改善  相似文献   

14.
宋炳元  朱友根 《河北医药》1996,18(3):174-174
肠立通合剂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疗效观察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宋炳元,朱友根近两年来我院对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应用自拟肠立通合剂,经60例临床观察提示肠立通合剂具有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作用。治疗组的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比...  相似文献   

15.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2种,是临床危重症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原因致患者不能进食而有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患病过程中其脏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取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33例采取全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营养指标略高于对照组,手术失败率、病死率、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结论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优于全肠外营养治疗,它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实行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20例肝部分切除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4d胃肠减压液量、5~7d日均进食量、并发症、腹泻和腹胀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术后5~7d日均进食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4d胃肠减压液量、腹泻、腹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肝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使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治疗区别,为临床合理选择营养支持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值(SCr)、谷丙转氨酶(ALT)、血糖(GLU)、甘油三酯(TG).同时,在治疗前1天和治疗第14天分别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 治疗第14天测得的所有监测指标、NIHSS评分、CPIS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肠内营养组指标优于肠外营养组.结论 肠外营养途径营养效果较肠内营养确切,但肠内营养并发症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在恶性肿瘤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支持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按随机表分别进入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组(EEN+PN)或完全肠外(TPN)营养组,两组采用等热量、等氮量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术后并发症、营养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种营养方式均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EEN+PN组与TPN组相比: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14.8%(4/27)与33.3%(9/27),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9±1.2)d与(4.5±3.1)d、住院时间(12.3±4.3)d与(15.2±5.1)d及费用(31358±3114)元与(44650±11977)元,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者术后胰瘘、胆漏、切口感染、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营养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PD后的营养支持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