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香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303-2303,F0003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196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1.2%(22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7.3%),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32.1%),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0.6%)。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马贵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3):3014-3014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因素,针对性干预治疗,更有效地减少跌倒事件发生。方法:采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照护者。护士及患者家属综合干预的方法,对2008年13例发生跌倒的老年精神病患者与2007年同期跌倒的14例老年住院患者比较。结果:干预组发生跌倒事件13件,年平均每天住院160人(8.13%),对照组14件,年平均每天住院107.5人(13.02%)。结论:对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综合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原因及给予干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例老年患者跌倒的个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对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危机评估表进行评估,对有跌倒危险者采取相应干预护理措施.结果 跌倒风险评估实施前跌倒发生率13.3%,实施后发生率1.25%,统计学检验p<0.01,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及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实施跌倒危机评估表进行评估对有跌倒危险者采取相应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关于跌倒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 对8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一年内发生过跌倒的临床资料分析,针对跌倒原因从而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0%(8例),其中跌倒原因为自身和环境因素(31%),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1%).结论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制定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汤琰  刘大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77-2678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2005年至2011年期间在院的35例发生过跌倒的女性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40.2%,比同龄男性患者高出18%,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0%,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74.3%,药物不良反应5.7%。结论:对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沙海兰 《甘肃医药》2013,(11):865-867
目的:探讨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患者住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评估50例老年住院患者(观察组)的跌倒/坠床危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以同期入院的经常规护理的50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情况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跌倒/坠床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8.0%(x2=5,P<0.05).结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的发生,从而对确保老年患者住院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建平  杨航 《广东医学》2016,(Z1):178-179
目的:探讨住院的老年精神科患者的跌倒风险,从而在医疗及护理方面提供干预对策。方法对跌倒的42例老年精神科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同时期未发生跌倒的42例患者的信息进行对照分析,包括跌倒时状况、服药情况及合并症等,了解跌倒风险因素。结果发生跌倒的42例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0~90岁,平均(75.9±8.1)岁,比同时期无跌倒老年患者年龄稍大;跌倒发生时间主要在非正常班上(80.96%),其中又以下夜及清早多见(38.1%)。行动不便跌倒有28例(66.7%),患者精神行为异常如躁动等导致跌伤8例(19.0%)。大部分患者均使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及镇静类药物,但跌倒患者与未跌倒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患者使用药物种数少于未跌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精神科患者行动不便、精神症状控制不好、年龄增大是增加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在住院期间,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及镇静类药物未增加患者的跌倒风险,加强护理及照料干预有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降低心内科老年病人跌倒发生率,保障病人住院安全.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跌倒措施;干预组使用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依据病人存在的跌倒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流程及加强健康宣教.结果 对照组发生跌倒15例,干预组发生跌倒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实施预防跌倒干预措施,提高了护士参与跌倒预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老年病人进行防跌倒知识宣教可以增强其安全行为,从而降低了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高龄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老年病区258例患者采取预防跌倒知识的宣教等干预,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8.5%的患者或家属不同程度掌握了跌倒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知识,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无跌倒发生。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老年人跌倒,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丽  甄秀红  张佩燕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999-3001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06年-2009年我院所有出院精神病患者共4 359例,对其中发生跌倒的27例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龄及自主活动障碍、疾病因素、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环境设施等是导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护理人员要加强对高危跌倒人群的评估、管理,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帮助老年人预防跌倒的危险因素,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 选取老年科100例65─84岁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指导,与未进行跌倒危险因素分析防护指导的老年患者对比跌倒率.结果 实施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指导措施的老年患者跌倒率显著低于未进行分析指导的老年患者跌倒率.结论 早期发现和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护理干预采取防护措施,从而减低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跌倒高危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老年科入院且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2442名,在入院时均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进行评估,根据结果纳入1796例跌倒高危患者,按照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对其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及时记录评估结果;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和设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跌倒高危患者的护理及关注,做好交接班;合理用药等。结果 1796例跌倒高危患者中仅有4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0.22%。造成院内跌倒的危险因素是: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心理因素、服装;医院环境、设施、药物副作用、跌倒史等。结论通过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并针对危险因素及时实施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可有效的防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探讨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护理的重要性,评估跌倒的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制定预防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跌倒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燕 《大家健康》2016,(3):268-26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对其中高风险跌倒人群进行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在所有与精神病患者跌倒相关的因素中药物因素所占比例最大,占30.77%;其次是疾病因素,占26.92%.在护理干预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0.61%)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1.6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67,P <0.05).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5.
骨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护理干预,探讨降低骨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92例65岁以上的骨科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28例曾发生跌倒,并进行跌倒危险因素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骨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6%。通过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进行有效防范。结论对骨科老年患者作全面护理评估,完善健康宣教,消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少跌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11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针对发生跌倒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研究发现,此组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包括病理因素、心理和环境因素,实施了有效的防止跌倒的护理干预对策以后,发生跌倒的现象比之前大大减少。结论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减少不安全因素,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可以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有较高跌倒风险患者群体护理人员要加强监护,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贫血患者的跌倒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老年贫血患者,根据近3个月是否存在跌倒分组。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老年贫血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老年贫血患者96人,41.66%的患者近3个月至少发生1次跌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红蛋白水平(P〈0.001)、担心跌倒(P=0.001)、步态(P=0.006)、健康自我评价(P=0.032)等因素与老年贫血患者的跌倒相关。结论:老年贫血患者跌倒主要与血红蛋白水平、担心跌倒、步态及健康的自我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实施预见性护理,探讨降低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在2008年7~12月51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讨论其相关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进行对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时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预防和处理,达到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进行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针对风险的相关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采取预防跌倒的相关措施,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预防跌倒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意外跌倒的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年龄、躯体移动状况、疾病、药物、环境等因素是跌倒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原因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提高了患者执行安全措施的依从性,降低跌倒发生率;也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对老年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危险患者重点防范,加强健康宣教,可避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敏 《中国医院》2009,13(9):60-61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1-24病区住院的964例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包括成立预防跌倒管理小组、高危跌倒筛查、高危跌倒告知、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制汀跌倒处理流程等。结果: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后住院患者跌倒率由0.49%下降至0.1%,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可以有效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但有待于制订更为有效的跌倒危险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