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五官科患者全麻手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的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鼻喉咽科、口腔科及眼科手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术后眼部并发症的预防十分重要。但是对手术难度较大、出血较多、费时较长或儿童及心理恐惧较重的患者,还需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方能完成手术。全麻患者由于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使眼睑肌肉松弛,消除了正常的机械性眼睑闭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眼膏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脊柱手术患者眼部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轻轻外翻上眼睑,将金霉素眼膏涂于睑结膜内,再用手术膜封住眼睑裂;对照组则直接用手术膜封住眼睑裂.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第8天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部持续不适感、眼睑红肿或视物模糊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3.3%)较对照组(26.7%)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全身麻醉俯卧位下脊柱手术患者,先以眼膏涂于睑结膜内,再以手术膜封住眼睑裂可减少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全身麻醉下眼睛保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嘱其自然闭眼,全麻后无任何眼睛护理。B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涂上适量金霉素眼膏,再轻轻合上双眼,使上下眼睑闭合。C组在麻醉诱导后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滴适量(3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手术结束时再滴3滴。记录手术结束后眼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血丝,术后48 h内眼部症状。结果:手术结束后A,B两组眼结膜充血水肿、血丝情况高于C,D两组。术后48 h内,A,B,C三组眼睛异物感反应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两组眼睛不适感发生率高于C,D两组(P<0.05)。结论:双眼滴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能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眼部护理方法对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发生眼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3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A、B、C、D、E等5个干预组及1个对照组(F组),每组50例。手术开始时在常规保持眼部清洁的基础上,A组患者予以3M透明通气胶布粘贴,B组患者予以生理盐水浸湿的无菌小纱布覆盖,C组患者予以人工泪液滴眼剂滴眼,D组患者予以好视力护眼贴敷贴,E组患者予以红霉素眼膏涂眼后3M透明通气胶带粘贴,F组患者不予任何护理干预。6组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后3d内进行每日随访,以患者主诉及角膜损伤情况为评价指标,比较各组患者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眼部不适症状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各干预组的眼睑闭合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各组患者在眼部刺痛、畏光、异物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组患者术后效果优于其他干预组。结论对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要重视眼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术中采取红霉素眼膏联合3M透明通气胶带的眼保护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许多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往往双跟不能完全闭合,导致眼球外露过久而引起球结膜干燥、眼睑水肿及细菌性结膜炎等症。头面部手术患者,手术前消毒时,消毒液容易流人眼内,刺激角膜,造成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使用一次性麻醉包内创口敷贴保护患者双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程芳芳  肖玲  叶琳  熊淑敏  李洁 《妇幼护理》2022,2(24):5749-5751
目的 分析医用水凝胶眼部手术敷料护理干预应用于眼睑手术及激光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9 月我院 150 例眼睑手术及激光治疗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75 例。对照组术 中常规采用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医用吸水垫闭合上下眼睑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中及术后采用医用水凝 胶眼部手术敷料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药物敷料持续时间为(20.12±2.35)h,明 显短于观察组药物敷料持续时间(45.89±4.98)h(P<0.05)。对照组术后眼部并发症 35 例(46.0%),观察组有 8 例(10.6%) (P<0.05)。观察组的满意程度(97.36%)高于对照组(81.34%)(P<0.05)。结论 眼睑手术及激光治疗术后,在基础抗感 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医用水凝胶眼部手术敷料护理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金霉素眼膏对全身麻醉后眼暴露性角膜炎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芳 《上海护理》2011,11(3):66-67
全身麻醉(全麻)使患者手术部位达到完全的肌肉松弛作用,但同时肌松药也使眼睑部肌肉松弛,消除了正常的机械性的眼睑防御性闭合,以及术前全麻患者必须使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类药物,常会使患者在术毕清醒因眼部干燥和疼痛而躁动,患者不自主揉眼,患者主诉眼畏光,异物感等不适。裂隙灯检查,球结膜局部有不同程度隆起,甚至术后眼部检查发现角膜皮出现点状浸润,角膜溃疡,甚至视力丧失。为此,我们应用金霉素眼膏预防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多全麻手术患者往往双眼不能完全闭合,导致眼球外露过久而引起球结膜干燥、眼睑水肿及细菌性结膜炎等并发症。头面部手术患者,手术前消毒时,消毒液容易流入跟内.刺激角膜,造成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使用一次性麻醉包内创口敷贴保护双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余丽华  付丽平 《当代护士》2021,28(5):102-103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在全麻妇科手术患者头面部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0例全麻妇科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日分为两组.A组眼部使用3M透明敷贴,手术巾覆盖头面部上空.B组采用保鲜膜覆盖头面部,对比两组暴露性角膜炎及口唇干裂发生率,比较术后撕开保护膜后眼部并发症(眼睑皮肤撕脱、眼睫毛撕脱)发生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均可预防暴露性角膜炎,B组口唇干裂发生率,及术后揭开保护膜时引起眼部并发症(眼睑皮肤撕脱、眼睫毛撕脱)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采用保鲜膜覆盖头面部在全麻妇科手术患者预防暴露性角膜炎、口唇干裂、避免术后揭开保护膜时引起眼部并发症(眼睑皮肤撕脱、眼睫毛撕脱)有明显效果,取材方便,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0.
新式握拳式点眼药法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科患者,特别是术后患者大多数都是自己来点眼药。常常操作不规范,经常会使眼药瓶口前端距离眼睛太近,手用力压迫眼球,这样不仅导致瓶口触及睫毛或眼睑,造成眼药的污染,增加眼部感染的机会,而且由于用力压迫眼球而造成术后一系列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增大。现介绍一种新式、安全的握拳式点眼药方法,为眼科护理和眼科患者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暴露性角膜炎是角膜失去眼睑保护而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干燥、上皮脱落进而继发感染的角膜炎症。全麻手术中麻醉插管系深度麻醉,因麻醉药品的肌松作用导致眼睑松弛,消除眼睑正常闭合作用,若手术时间较长,导致角膜外露,或手术中无意磨擦角膜可引发暴露性角膜炎。为此我们在术中使用眼药膏和输液贴膜对全麻患者的眼部进行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手术患者眼部的护理是手术室护士工作的重点之一,脊柱外科手术常需要将患者安置呈俯卧位以适应手术需要,大部分采用全身麻醉,手术难度大,时间长,由于其头面部朝侧下方的特殊性,身体的负重点和支撑点明显改变,加上麻醉后知觉丧失,肌肉松弛,保护性反射作用减弱或消失,增加了术中护理的难度,如果术中眼部护理不当,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眼睑肿胀、结膜水肿等并发症[1]。临床上常规使用红霉素、金霉素等抗生素眼  相似文献   

13.
围手术期全麻患者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生协会麻醉评估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测定麻醉开始时、麻醉后30min(60min、90min、120min、手术结束时的肛温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体温未降低,对照组体温下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使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增多,术中监测体温,实施患者保温措施,维持术中体温的恒定,能有效地预防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施行丙泊酚靶控输注监护麻醉的护理配合.对眼科高龄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探索提高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该监护麻醉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10例患者麻醉手术进行顺利,手术中牵拉眼球时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不明显,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保持在36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术后安全返回病房.术后1个月内未见心脑血管及肺部并发症.结论 眼部局麻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监护麻醉能够减轻高龄眼科患者手术时的应激反应,降低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术前、术中监护,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化护理,能有效提高高龄眼科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较好的眼部保护方法。[方法]将100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湿生理盐水纱布遮盖病人双眼并用3M胶布固定,实验组采用氯霉素滴眼液与透明敷料配合轻拉眼睑的闭合粘贴法保护双眼。[结果]两组病人眼部不适感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采用透明敷料与氯霉素滴眼液配合轻拉眼睑的闭合粘贴法保护双眼,可有效减轻病人眼部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中眼部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6.
暴露性角膜炎是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术后病人眼部常有异物感、畏光、酸痛、流泪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lll。为避免患者术后因发生眼部并发症而延期康复及造成额外痛苦,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眼部实施保护,可有效地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发生l2l。作者在术中采用瑞特医用几丁糖膜对部分全麻病人眼部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较好的眼部保护方法.[方法]将100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湿生理盐水纱布遮盖病人双眼并用3M胶布固定,实验组采用氯霉素滴眼液与透明敷料配合轻拉眼睑的闭合粘贴法保护双眼.[结果]两组病人眼部不适感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采用透明敷料与氯霉素滴眼液配合轻拉眼睑的闭合粘贴法保护双眼,可有效减轻病人眼部不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中眼部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任永霞  韩赛 《天津护理》2021,29(4):452-453
目的: 探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在眼科全麻患者非术眼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8月在全身麻醉下行眼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滴眼+敷贴闭合眼睑法对患者的非手术眼进行保护,观察组采取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滴眼+敷贴闭合眼睑法,术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非手术眼眼部不适症状发生情况、Schirmer’s试验值以及球结膜充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非手术眼眼干、畏光的发生率、球结膜充血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Schirmer’s试验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应用于眼科全麻手术患者非手术眼保护,有利于改善麻醉期间角膜的干燥状态,减少术后眼部不适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用水凝胶眼疗贴预防全身麻醉下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拟行神经外科后颅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50例,Ⅰ组应用水凝胶眼疗贴+3M手术贴膜覆盖,Ⅱ组应用氧氟沙星眼膏+3M手术贴膜覆盖,Ⅲ组仅应用3M手术贴膜覆盖眼部。于术后48h内观察三组患者眼部异物感、眼睑红肿、视物模糊、刺痛、流泪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48h内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Ⅰ组效果优于Ⅱ组、Ⅲ组。结论医用水凝胶眼疗贴预防神经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的眼部并发症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后施行眼保护的方法与眼保护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2-5月在我院须施行全身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全麻诱导导后给予全霉素眼膏保护,并用胶布将上下眼睑闭合,对照组全麻诱导后未使用金霉素眼膏及其他任何保护措施,手术完毕用裂隙灯检查有无球结膜水肿和角膜毛糙,观察两组病人清醒后(OAA/S评分>4分时)眼部主诉,眼部异物感和疼痛。结果:实验组裂隙灯检查球结膜局部隆起,主诉眼部不适症比对照组少,全麻诱导导后给予金霉素眼膏保护并再覆盖3M的5*9cm透气敷贴,以确保双眼睑完全闭合是既安全有效、又经济、术后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率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