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2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15例(4.7%)发生卵巢转移,其中60%为隐性转移。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预测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为子宫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结论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转移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及术中保留卵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8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6例(6.7%)发生卵巢转移,其中15例(57.7%)为隐性转移。多因素分析预测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侵犯、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卵巢大小、腹腔内转移是卵巢隐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应审慎,应警惕隐性卵巢转移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卵巢交界性肿瘤转移危险因素的探讨贾学广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其特殊性,本研究回顾分析4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对此病的转移危险因素及治疗问题进行了探讨。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80年1月至1990年1月我院共收治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增生(EH)有并发子宫内膜癌(EC)的风险,治疗前缺乏可疑EC的判断,会增加隐匿性EC发生率。本文从临床因素、影像学因素、组织病理学因素以及遗传和分子学因素的风险预测作一综述,以提高并发EC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卵巢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从而对年轻早期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2005年1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38例≤45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卵巢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并随访了37例保留单侧或双侧附件的患者。结果:13例(5.5%)患者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其中8例(3.4%)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5例(2.1%)为原发双癌。多因素分析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为组织学类型、宫颈受累、血清CA125水平及卵巢包块大小;而原发双癌的危险因素仅为卵巢包块大小。对37例保留单侧或双侧附件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7±12.4个月(6~57个月),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5.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卵巢恶性肿瘤,保留其卵巢具有很大风险,对有强烈愿望保留卵巢的年轻患者必须进行充分的术前及术中评估,全面的医患沟通及术后随访亦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天津市妇女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婚年龄、生育年龄、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哺乳时间、绝经前月经周期、绝经年龄、体重指数、家族肿瘤史、X线暴露史、高血压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关。通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指数与x线暴露史为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妊娠次数与哺乳时间为主要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36例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阳性率9.56%(13/136)。单因素分析表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癌灶直径大小、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组织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癌灶直径≥2 cm、有脉管浸润是Ⅰ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低。组织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癌灶直径≥2 cm、有脉管浸润的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更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近5年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的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EPs患病危险因素及其特点.方法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与EPs有关的危险因素;x2或t检验进行患病危险因素的比较.结果 EPs组与对照组患病危险因素比较,单因素Logistic显示患者10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显示,患者自然流产、宫内节育器移位、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近期使用性激素和绝经6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s患病原因与子宫内膜炎、绝经、宫内节育器移位、宫颈息肉、近期使用性激素和自然流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EC)及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为明确EC筛查的适宜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检查+分段诊刮术且同时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540例患者.比较组织病理学诊断与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的结果.采用SPSS1O.0软件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组织病理学与子宫内膜细胞学结果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结果为EC/非典型增生的相关危险因素:BMI≥25kg/m2、年龄≥40岁、糖尿病、高血压、绝经、恶性肿瘤家族史和毒物放射线接触史;独立危险因素:BMI≥25kg/m2、年龄≥40岁、糖尿病和恶性肿瘤家族史.子宫内膜细胞学报告为非典型腺细胞以上的相关危险因素:BMI≥23 kg/m2、年龄≥40岁、糖尿病、高血压、绝经和恶性肿瘤家族史;独立危险因素:BMI≥23 kg/m2和年龄≥40岁.结论:建议对年龄≥40岁或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中进行EC的筛查;对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加强子宫内膜状况的监测.子宫内膜细胞学报告与病理学诊断的高危因素谱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复发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 1989年 1月至 1999年 9月因子宫内膜癌复发而住院治疗的 1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部复发 4例 (阴道顶端复发 2例 ,盆腔复发 2例 ) ;远处转移 6例 ;平均复发时间为 19(4~ 5 7)个月。此 10例中 6例已经死亡 ,6例死亡病例的复发后平均存活时间仅 17个月。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阴道顶端复发与宫颈受累关系较为密切 ,盆腔复发与附件受累和腹腔冲洗液查见癌细胞关系较为密切 ,远处转移主要与组织分化不良和深肌层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初治接受手术治疗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96例,其中有症状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23例(血栓组),其他473例为对照组。结果:血栓组中具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8.7%vs 0.2%,P=0.006),血栓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3.7±1.1)h vs(3.0±1.0)h,P=0.002],血栓组术后合并淋巴囊肿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17.4%vs 2.3%,P=0.003),术后肠梗阻的比例高于对照组(13.0%vs 1.9%,P=0.015),血栓组中Ⅲ/Ⅳ患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3.5%vs 14.0%,P<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术后淋巴囊肿、术后肠梗阻、肿瘤晚期(FIGO Ⅲ/Ⅳ期)等是内膜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306,P=0.002;OR=5.792,P=0.014;OR=5.055,P=0.050;OR=3.676,P=0.007)。结论:既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术后肠梗阻、术后淋巴囊肿、肿瘤晚期是子宫内膜癌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同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998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OEC的5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OEC同步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3例(OEC同步内膜病变组)及单纯OEC患者43例(单一OE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因乳腺癌服用他莫昔芬(TAM)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随诊了46例绝经后服用TAM超过6个月的妇女,其中22例经宫腔镜手术及内膜病理证实为内膜息肉(A组),24例宫腔镜检查未发现息肉(B组)。比较2组服用TAM的时间、剂量,经阴道超声波(TVS)检查的结果,并分析与子宫内膜癌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息肉组妇女的体重明显重于非息肉组(P=0.013),且比非息肉组服用TAM的时间长,TAM的累计剂量增加(P值均为0.002)。经阴道超声波检查示息肉组子宫内膜增厚或者宫内异常回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息肉组(P=0.019)。结论:肥胖,长期服用TAM超过2年或累计剂量超过15g是绝经后妇女服用TAM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危因素。TVS提示内膜增厚或者宫内异常回声有诊断价值,可作为预测内膜息肉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and improved survival of breast and colorectal malignancies.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bisphosphonates on gynecological cancers.

Methods

The Cancer in the Ovary and Uterus Study (CITOUS) is a case–control study of newly diagnosed cases of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and age/clinic/ethnic-group matched population controls. Th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prior to, and following, diagnosis was assessed in 424 cases of ovarian and endometrial cancers and 341 controls, all postmenopausal at recruitment, enrolled in Clalit Health Services (CHS), using pharmacy records.

Results

Th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for more than 1 year prior to diagnosis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risk of ovarian cancer (OR = 0.49, 95% CI: 0.26–0.93) and endometrial cancer (OR = 0.39, 95% CI: 0.24–0.63). The association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OR = 0.48, 0.27–0.84) remain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ment for a variety of putative effect modifiers (RR = 0.48, 0.26–0.89). The association with ovarian cancer remained significant when adjusted to statin use (0.46, 0.23–0.90) but not for other modifiers (0.58, 0.29–1.18). A strong negative association was found in an adjusted model for the use of either bisphosphonates or statins for more than 1 year (0.40, 0.23–0.68).

Conclusion

The use of bisphosphonates, with or without statins, for more than 1 year before diagnosis wa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nce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相关不孕患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EP)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107例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且经腹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EM患者,根据宫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是否合并EP分为EP组(60例)与非EP组(47例)。研究两组临床资料,探索EM不孕患者合并EP的高危因素。结果 107例EM不孕患者中EP的发生率为56.1%。单因素分析显示:EP组年龄均值低于非EP组(P<0.05),EP组年龄≤36.5岁比例、子宫内膜厚度均值、子宫内膜厚度≥10.0 mm比例及原发性不孕比例均高于非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EM患者E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36.5岁(OR=5.409,95%CI 1.446,20.235,P<0.05)、子宫内膜厚度≥10.0 mm(OR=28.035,95%CI 7.152,109.891,P<0.01)是EM合并E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原发性不孕(OR=1.033,95%CI 0.357,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测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以期为确定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初治为手术治疗的64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和Fish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G3、深肌层浸润、附件转移对预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pelvic lymph node,PLN)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盆腔淋巴结转移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显著相关。结论:病理分级G3、深肌层浸润、附件转移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对预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病理分级G3、深肌层浸润、附件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根据术中患者的盆腔淋巴结状况决定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宫体外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经手术治疗的1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有无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再根据肌层浸润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无肌层浸润组;B组:浅肌层浸润组;C组:深肌层浸润组。比较分析转移组与无转移组患者的年龄、肌层浸润、肿瘤分化、病理类型的差异。结果:196例患者中有转移68例,无转移128例,有肌层浸润、中低分化、非子宫内膜样癌明显较无肌层浸润、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易发生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对转移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例无肌层浸润者中1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166例有肌层浸润者中16例宫旁组织受侵。结论:子宫内膜癌是否发生宫体外转移与其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和有无肌层浸润密切相关;与年龄无关。无肌层浸润者也可能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应考虑淋巴结活检或切除术。肌层浸润者宫旁组织可能受侵,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