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心脏血池显像判定扩张型心肌病与冠心病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显像的差异以利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 (DCM)组左心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参数均明显降低 ,而冠心病 (CHD)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收缩功能指标改变早而敏感。结论 :应用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结合功能显像的特殊变化有助于鉴别 CHD和 DCM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起病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PrimaryDilatedCardiomyopathyPDCM)临床上常难与冠心病心力衰竭型鉴别。本文通过分析3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前临床怀疑为冠心病的PDCM患者,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在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开通搏通治疗有轻中度心衰(心功能Ⅱ ̄Ⅲ级)的扩张型心肌病(DCM)30例。以探讨该药对DCM的治疗机理和对心功能的影响。病例分两组:短程组14例(7天);长程组16例(60天),平均日剂量34.6mg。治疗前后均采用心机械图法测试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结果证明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其左室舒张功能指标TRTI和A/D改善先于左室收缩功能指标LVEF(P〈0.01),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3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和30例正常人的彩色多普勒(CDFI)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DCM心脏呈普遍扩大,室壁活动呈弥漫性减弱。(2)不同程度伴有瓣膜返流。(3)左空收缩射血功能减低,而舒张功能降低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采用心机械图法,测定202名正常人和58例扩张型心肌病2项收缩性指标和5项舒张性指标。结果证明DCM的心力衰竭属收缩和舒张混合型,在DCM早期射血分数就已明显减低,其降幅与临床心功能不全的程度相一致,反映左室舒张性的多项指标与心衰症状的出现相关联,DCM的晚期病例提示有心室“过度”顺应现象。  相似文献   

6.
对85例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例进行M型、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0例正常人作对照(CG),观察其收缩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左心形态和功能的特点。结果表明: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组(LVDHF)与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组(LVSHF)比较,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减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明显增加;与CG组比较,LVDHF组LAD,IVST,PWT,LVMI明显增加,LVD无显著性差异。LVD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与CG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LVSHF组LVEF,CI明显减低。LVDHF组和LVSHF组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二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峰值比、舒张早期减速度比CG组显著减低,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等容舒张时间较CG组显著增高。LVDHF组和LVSHF组组间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有无免疫调节缺陷,用准确可靠的流式细胞计数仪测定了20例DCM患者及24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CD4及CD8洒巴细胞。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心功能相似,CD4淋巴细胞比较亦无显著差别,而DCM患者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CHD患者。认为CD8淋巴细胞可能在DCM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心功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法对97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血压各组舒张功能都有减退,以向心性肥厚组(CH)减退最为显著,(2)心肌收缩性(SBP/LVDs/PWT)高血压无肥厚组升高,CH组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组(ASH)正常,但左室扩张组(DH)明显减退并伴有收缩末期室壁应力的异常升高.提示高血压左室肥厚时不同类型左室形态结构的改变对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抗心肌细胞多肽抗体的分析廖玉华,涂源淑,李淑莉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存在器官特异性抗心肌抗体(AHA)[1]。我们借助免疫转印技术,从分子水平探讨DCM患者血清中AHA的临床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DCM组:按WHO/...  相似文献   

10.
对经核素心室造影证实的40例老年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和30例老年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LVSHF)患者进行临床、超声心动图观察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以20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评价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超声心动图及运动耐量的特点。结果显示:LVDHF组心衰时间短,心衰临床表现较轻;超声左房内径扩大,左室内径不大,左室壁厚度增加;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而LVSHF组左室内径扩大,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标均异常。LVDHF和LVSHF两组运动耐量均减退,后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扩张性心肌病(D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心动图 和放射性核素显像(RNV)对20例DCM患者和20例同龄正常人的左室舒张功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DCM组左室 舒张功能RNV指标峰充盈率(PFR)明显降低,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声指标二尖瓣血流频谱早 期充盈峰速度(νE)、晚期充盈峰速度(νA)、νA/νE等参数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现为“正常”。结 论: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指标νE、νA、νA/νE不能真实反映DCM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讨抗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冠心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DCM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组18例,进行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ELISA法、免疫转印法对检测数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LISA法DCM患者阳性率43.9%,冠心病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阳性率43.9%,冠心组28.6%,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患者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200KD)10例阳性,阳性率47.6%,冠心组抗肌球蛋白轻链抗体(27.5KD)阳性4例,阳性率28.6%,PBS替代试验均为阴性。结论: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抗体检测有助于DCM和冠心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运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肺摄取判断礤室收缩功能异常的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冠心病组34例、对照组27例于1周内完成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肺摄取用心肌断层显像中肺与心肌计数比值(LHR)来表示,利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获得以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充盈率(PER)、平均充盈率(AER)、1/3射血期的射血分数(1/3EF)。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抗肌球蛋白重轻链抗体,在扩张型心肌病(DCM)和冠心病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1例DCM患者,14例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组18例,进行临床免疫学检测,应用ELISA法、免疫转抑法对检测数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LISA法DCM患者阳性率43.9%、冠心病组28.6%,正常组均为阴性。免疫转印法21例的DCM哮是性率43.9%,冠心组28.6%,正常组均生。免疫转印法21便的是抗肌  相似文献   

15.
安邦 《中原医刊》1999,26(1):3-3
我科自1988年10月~1996年10月,根据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及近年来对心脏舒张功能(DF)的认识,适时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40例DC...  相似文献   

16.
对85例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例进行M型、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0例正常人作对照(CG),观察其收缩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左心形态和功能的特点。结果表明: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组(LVDHF)与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组(LVSHF)比较,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DV)、左室重量指数(LVMI)显著减低,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明显增加;与CG组比较,LVDHF组LAD,IV  相似文献   

17.
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观察23例陈旧性心梗患者(OMI)的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结果发现OMI组左室舒张功能均明显减退,高峰充盈率(PFR)明显降低,PFR是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且容易获得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室收缩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时左室的变化。方法:用M型和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LVSHF)病例进行临床评价。结果:LVDHF组心衰时间短、程度较轻、心衰体征少;LVDHF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较CG组显著增加;LVDHF组的左房内径、左室重量指数增加程度较LVSHF组减少,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厚;LVSHF组左房内径比LVD HF组及CG组都显著增大。结论:LVDHF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心衰时间短,心衰临床表现较轻。超声心动图特点为左房内径扩大,室壁厚度增加,而左室内径不大或轻度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收缩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9.
王霞  苏学高 《中原医刊》1996,23(8):44-45
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王霞,苏学高,郭金明缺血性心肌病(ICM)是由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某些状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组成的综合征。临床上ICM与扩张型心肌病(CM)又不易区别。冠脉造影为可靠的鉴别方法。201铊心肌灌注显像对鉴别也有帮助,但是基...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核素显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肥厚型心肌病(HCM)病人及29例正常对照者做了心肌灌注显像及心血池显像,结果表明,HCM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节段性左心室心肌肥厚,以室间隔部位不对称性肥厚最为典型;部份病人尚见有局部心肌灌注缺损,提示有心肌供血不足。心血池显像可见HCM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轻微增高,但舒张功能明显减低,以1/3充盈分数(1/3FF)及峰充盈时(TPFR)最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