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防脱位护理干预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率。方法把我院实行防脱位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两年期间超过60岁58例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与2009年前进行的超过60岁122例全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进行纵向对比。结果两组数据显示,2009年前术后老年患者脱位率为10.65%,实行防脱位护理干预的老年患者发生脱位率只有1.72%,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术后防脱位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邵东梅 《淮海医药》2006,24(2):139-139
目的探讨髋关节术后人工关节脱位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组所有髋关节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健康知识宣教、术后正确的体位放置和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除2例出现早期脱位,及时手法复位成功外,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对预防人工关节的脱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44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术后严密的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体位及患肢护理,切口及引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指导等。结果 44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出现,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正确严密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2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后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引起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后脱位的主要原因来自患者髋部软组织不平衡、假体位置安装不合理及术后术肢体位不正确.护理对策是术前对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术后保持正确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髋关节脱位后及时配合医生复位及做好复位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方法及康复效果。方法对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0例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及康复锻炼的整体护理。结果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训练,20例老年患者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及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规范化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杨金玉  赵宗峤 《中国当代医药》2012,(26):126-127,12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规范化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及康复锻炼指导。结果 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和正确的功能康复指导,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100例老年患者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褥疮、深静脉血栓及伤口感染和关节脱位等并发症,100例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制定并实施规范化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的减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置换的关节脱位,我科从2002年5月~2009年3月共施行了36例手术,无关节脱位发生,现将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指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效果,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2009年9至2012年1月收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2009年骨科十大安全指引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护理指引进行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脱落,观察组1例,发生率为0.5%,对照组5例,发生率为3.1%,观察组假体脱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指引作为一种临床护理实践活动,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使我们在护理活动中有根可依,有章可循,避免我们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主观性,有效地预防假体脱落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护理和后期康复指导,以减少假体松动、感染、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我科近三年来收治的5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术后早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保持正确体位,早期,中期功能锻炼和后期康复指导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后正确的护理,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与后期的康复指导对保持关节稳定,增强假体牢固程度,延长置换关节使用寿命,降低髋关节返修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预防护理措施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治疗组则进行预防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预防护理措施可以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3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过术前心里护理和适应性训练,术后早期患肢的正确摆放,膝、髋关节屈曲的角度及"丁"字鞋的使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行患肢关节、肌肉的主被动活动,调整半卧位的角度和正确指导患者下床活动的方法,上下楼时肢体的正确摆放。结果通过对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避免发生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采用体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周敏  唐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717-1718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6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护理,积极康复训练指导.结果:56例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均治愈出院,术后6~15 d下地行走,随访6个月~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术后认真的病情观察与处理,正确的体位护理、健康指导、功能锻炼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通过对41例患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采取积极有效得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41例患者全部预期治愈出院。结论对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进行全髋关节置换80例,对80例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总结护理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 80例患者经临床的有效护理,均安全出院,未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临床的有效护理不但能够缩短患者的主要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能够明显预防临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关节脱位的预防对策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干预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①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关节功能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干预组Harris评分总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无关节脱位发生,对照组关节脱位2例,发生率为5.0%.两组患者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3,P<0.0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置换术期间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关节脱位发生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患者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疼痛时的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强功能锻炼,合理的出院指导。结果除1例患者发生关节脱位、1例发生深静脉栓塞外,其余患者均达到功能复位。结论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能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假体脱位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有效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入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纳入对象临床信息及后期回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假体脱位发生率,并和临床经验相结合,总结发生假体脱位的多方面影响因素,以质量管理理念为基础,提出系列有效防治措施。结果 8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发生脱位不良事件5例(5.8%),分析主要原因有长期卧床髋部组织机能下降,关节失去有力保护;体位管理不良;康复训练方法不正确;关节活动过度等。临床手法复位+外固定+体位管理后再随访3~6个月,均未发生再脱位事件,恢复良好。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体位管理不佳、髋关节周边肌肉组织保护力不足、康复训练方式不正确等,基于此制定并应用有效防治对策,有助于降低脱位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探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近年35例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围手术期的治疗处理,术前予解除患者心理顾虑,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体位护理,重视术后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对于高龄全髋置换患者,术前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针对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有效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使高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发生,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可明显提高高龄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大大地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3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后正确评估、健康宣教、体位干预、功能康复训练等积极的干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DVT和PE(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住院日、医疗费用和死亡率[1],3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无一例发生D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