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区(疟区)农村居民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云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疟区47个县,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83个自然村中的40940户家庭,其中有效问卷39234份,问卷有效率为95.83%。知道疟疾及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调查对象分别占60.32%、22.41%和17.65%;知道杀虫剂浸泡蚊帐者占9.24%,其中57.61%愿意使用此类蚊帐;8.68%的调查家庭拥有杀虫剂浸泡蚊帐。结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疟疾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尤其是重点干预措施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元江县居民蚊帐使用,防疟作用及与疟疾知识的关系。方法 家庭寻访,血清学实验和单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756人,平均蚊帐使用率64.4%,但正确使用率仅为28.8%;与不使用蚊帐相比,RR(risk ratio) 值是0.75%(95%CL:0.68-0.82),其中山区和半山区生产人员和坝区居民使用蚊帐的RR值分别为0.57(95%CL:0.44-0.74)和0.60(95%CL:0.49-0.75);仅6.5%的调查人群防疟知识评定为好,而防疟知识为较好对象的蚊帐使用率和正确使用率显著高于中、差者(P=0.01)。结论 元江县居民有较高的蚊帐拥有数和使用率,并有一定的防疟作用,但正确使用率和防疟知识差,有待通过卫生宣教,促进蚊帐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了解山东省疟疾流行区二类县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统一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山东省5个二类县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 生1 884人, 疟疾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5.9%, 其中54.7%的学生知晓疟疾的传播途径, 31.5%的学生知道预防疟疾的有 效方法。不同疟疾流行区学生疟疾防治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72.245, P<0.01), 而不同性别、 不同学段学生疟 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3.064、 3.790, P均>0.05)。结论 结论 山东省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尚处于 较低水平, 应加强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邳州市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疟疾健康教育宣传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1-12月,采取横断面和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用统一的问卷调查全市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7 221名,疟疾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64%,其中小学生为54.31%,中学生为6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3.05,P<0.01),而男、女性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0,P>0.05)。87.30%的调查对象知道患疟疾后怎么办,57.15%知道疟疾传播途径,62.46%知道疟疾主要症状,仅23.74%知道治疗疟疾的药物。结论 邳州市中小学生对疟疾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疟疾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景洪市疫区居民疟疾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景洪市疟疾流行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在全市疫区乡、镇、村、社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村进行逐户逐人问卷调查。结果3个镇共问卷调查3014人,其中2002年患过疟疾者589人,平均疟史率为19·54%(589/314),在8岁以上2708人中,对蚊虫传播疟疾、疟疾一般治疗方法、服药预防疟疾和使用蚊帐预防疟疾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16·25%、16·06%、8·97%和8·97%。结论疫区居民对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要做大量的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目的 了解睢宁县居民对疟疾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为实现消除疟疾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随机抽取3个 镇, 每镇再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居民200人。采取统一的问卷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 查。结果 结果 调查对象对疟疾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症状、 恶性疟直接威胁生命、 得了疟疾怎么办、 怎样预防疟疾的知晓率分 别为96.27%、 95.01%、 81.46%、 98.19%、 96.27%, 不同性别、 不同地区居民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不同年 龄组居民对各项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结论 睢宁县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较 高, 疟疾健康教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居民和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评估当地消除疟疾期间健康教育成效。方 法2010年和2014年,在金山区分别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方法,抽取3个行政村、1所中学、1所小学,对其中15 岁以上的居民和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该区消除疟疾前后居民及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2010 年基线调查时,人群疟疾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4.22%,居民和中小学生分别为75.68%、61.86%、72.20%;男、女知晓率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1.755,P > 0.05),居民知晓率高于中小学生( χ2 = 59.838,P <0.01);2010-2014年开展了一系列 有关疟疾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2014年终期考核调查时,人群疟疾总知晓率为96.03%,居民和中小学生分别为92.28%、 98.59%、99.49%,中小学生知晓率明显高于居民(χ2 = 275.794,P < 0.01)。结论金山区通过健康教育课和社区宣传,提 高了辖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了消除疟疾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沧源县班老乡人群疟疾相关知识知晓率、蚊帐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8月,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乡19个居民点作为调查点,选择年龄≥10周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蚊帐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对象调查前晚蚊帐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出320份问卷,收回32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16份,有效问卷率为98.75%。316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52人,女性164人;中国籍调查对象250人,外籍调查对象66人。中国籍居民疟疾临床症状知晓率(71.60%)高于外籍居民(50.00%)(χ2=11.03,P<0.01)。调查前夜,睡在蚊帐里的中国籍和外籍居民比例分别为46.00%和69.70%(χ2=11.7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住房类型为调查对象调查前晚使用蚊帐的影响因素。结论 云南省沧源县班老乡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蚊帐覆盖率和使用率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平县疟疾流行强度,评价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居民带虫镜检、疟疾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检测1810例,查出≥1:20抗体阳性272例,抗体阳性率为15.03%,阳性GMRT为24.15;血检查出间日疟1例,原虫阳性率为0.06%;居民疟疾知晓率为74.48%,蚊帐使用率为97.02%。3个高疟乡(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7%、14.12%和10.83%;阳性GMRT分别为25.82、23.35和22.23。结论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传播尚未阻断,在今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中,疟疾仍然是新平县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方法 对某地五个县(市)的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用匿名调查表收集有关个人背景、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个人性行为资料。计算县、乡两级医务人员各项艾滋病知识正确率和不同态度的分布情况及危险性行为。结果 共调查296名医务人员。三条传播途径知识为44.44%~97.24%,非传播途径知识为62.28%~86.85%,两条预防方法知识为59.3%~63.76%,非预防方法知识为68.51%~85.07%。24.41%的人知道“普遍性防护原则”。65.52%的人认为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查有助于预防艾滋病传播。认为应该公开感染者身份和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的人分别占33.79%和42.76%。多数知识和态度问题县、乡两级间无明显差别。未婚者与至少2个人发生过性行为者占14.29%,已婚者过去6个月发生婚外性行为者为3.88%。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比较低,要加强艾滋病预防专项培训工作,特别是“普遍性防护原则”的培训及具体实施,以减少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发病态势,为疟疾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10年间云南疟疾发病、发热病人血检、流动人员管理以及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年间云南共报告疟疾病例142194例,2000年疟疾年发病率为2.23/万,比1991年的4.83/万下降了53.83%,发热病人共血检6183853人次,检出疟疾病例170578例,血检阳性率为2.76%,年血检阳性率在1.93%~3.30%之间。在边境地区,不同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外国入境边民13.05%;我国边民出境回归人员7.67%;内地到边境地区流动人员12.45%。经过10年对媒介按蚊的监测和防制,2000年微小、嗜人、昆明3种不同媒介区的疟疾发病比1990年分别下降了55.37%、58.33%、41.15%。结论云南通过两个5年疟疾防治规划的工作,疟疾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疟区范围渐步缩小。但疟疾流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为山前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山前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的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及健康行为调查表,对山前社区居民随机抽样基线调查,然后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评估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率的提高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59.4%提高到84.4%。结论以健康教育干预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及暴发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积累流行病学资料,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疟疾疫情统计,疟防工作年报表,镇康、沧源、耿马、盈江、盐津疟疾暴发情况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云南省2003年疟疾发病数比2002年同期上升了26.30%,恶性疟比例占总发病数的23.28%;边境地区发病数占全省发病数的67.07%。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9~10月发生间日疟点状暴发。受缅甸边境2003年疟疾严重流行的影响,我国境内镇康、沧源、耿马11月疟疾发病数分别比2002年同期上升536.67%、156.67%和38.89%,并在11月内连续出现12个点状暴发村;盈江县苏典乡鲁苗村11月发生的疟疾暴发以恶性疟为主。结论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孟连县疟疾流行及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孟连县疟疾流行现状及其控制能力。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2年疟疾报告疫情、血检能力等,对人群疟疾常识知晓、村民疟史、蚊帐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0~2002年孟连县疟疾发病率为21.5/万,61.33%为当地感染病例,恶性疟占28.53%,7个乡均有病例分布,各乡的发病率在5/万~55.6/万之间,被调查3个乡的疟疾发病率分别为47/万、15/万、和5/万。调查25个自然村在2002年共报告5例疟疾,其中恶性疟3例,对发热患者血检、医生疟疾治疗处方、疟史调查核实,估算孟连县的血检、处方、走访漏报率分别为0.00%、70.59%和98.45%。3173名学生和村民的疟疾常识知晓程度不高,村民的经验积累型疟防知识的知晓与中、小学生相当,但间接传授型疟防知识弱于中、小学生。结论 孟连县应在采取综合治理疟疾的前提下,加强对流动人员疟疾监测和防治,尽力落实媒介控制措施。在进一步规范疟疾治疗处方管理的基础上,用处方漏报率估算当地疟疾发病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移民和移民区的疟疾流行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移民和当地居民的疟疾发病情况、居住房屋及防蚊情况、小学生和当地居民疟疾带虫情况,收集全县疟疾疫情和移民点周围发热患者血检资料,媒介情况和防治措施。结果 近6年全县的疟疾发病率波动在15.25/万~31.19/万之间,2002~2003年42.48%的疟疾病例为境外感染,2004年勐马地区恶性疟占17.39%,小学生和当地村民的带虫率为O;移民的住房和防蚊条件好于村民,移民疟史率为0,当地居民为21.28%;查获微小按蚊等9种按蚊,微小按蚊占总数的3.350/0。结论 移民具有良好的居住及生活环境,免受疟疾感染。鉴于当地是疟疾高发区,又受境外疟疾高度流行的影响,要继续做好移民的疟疾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 IFAT)对云南省疟疾不同流行区监测结果。方法 1 999年对 7个地 (州 ) 2 8个县 (市 ) 1 5 374人作了 IFAT监测。结果显示我省中缅边境地区疟疾流行相对较高 ,元江流域次之 ,中越边境相对较低 ,基本消灭疟疾地区存在点状流行。它们的 IFAT阳性率、居民原虫率、年带虫发病率分别为中缅边境3.4 4%、4 .0 9%、1 .96‰。元江流域 1 .2 8%、0 .6 2 %、0 .5 4‰ ;中越边境 1 .2 6 %、0 .1 5 %、0 .36‰ ;基本消灭疟疾地区 1 .6 1 %、0 .35 %、0 .1 1‰。在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疟疾流行区 IFAT检测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IFAT在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中有一定意义 ,同时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四川省农村居民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情况,为今后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3个农村地区13岁以下儿童的女性看护人进行调查,并应用访谈法分别对3所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目标人群中接触粪便后和做饭或喂小孩吃饭前用皂洗双手这两个重点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很低,分别为7.81%和4.69%,目标人群家中的小孩粪便处理和农用肥料的使用都存在粪便污染环境和用水;学校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但效果不佳。结论加强四川省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相关行为,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脑囊尾蚴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住院部2012—0I/06收治的20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级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脑囊尾蚴病知识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脑囊尾蚴病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再次感染有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2016-2018年云南省疟疾病例个案和疫点调查处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的实施效果,为下一步消除疟疾和防止输入疟疾再传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2018年云南省疟疾病例个案和疫点调查处理报告进行提取、录入、整理,分析其中的病例、媒介监测和控制等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