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詹磊  陈盛铎 《癌症进展》2017,15(12):1464-1466
目的 探讨影响肝癌术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患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并收集200例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追踪,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00例患者中130例有肿瘤复发,占65.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癌栓(OR=3.796;95%CI:1.871~7.702)、侵透肝被膜(OR=3.340;95%CI:1.067~10.451)、肝硬化(OR=2.790;95%CI:1.771~4.396)、包膜完整性(OR=2.048;95%CI:1.273~3.298)和最大癌结节直径(OR=1.739;95%CI:1.014~2.980)是肝癌术后TACE治疗患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癌术后TACE治疗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较高,术前有无血管癌栓、侵透肝被膜和肝硬化,包膜是否完整,以及肿瘤的直径等均会影响肿瘤复发,临床需要加强患者术后复诊和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413例原发性肝癌并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剔除失访的41例后,对其余372例患者的远期生存状况进行观察,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为14.78%(55/372),余317例死亡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存在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194)与非复发转移组(n=123).两组患者在有无乙肝及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是否存在血管癌栓及多结节融合等方面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手术切缘、是否存在血管侵犯及肿瘤破裂等方面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乙肝、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多结节融合及血管癌栓是否存在,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状况的重要因素,而乙肝、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完整与否、分化程度、多结节融合及血管癌栓是否存在,为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磊 《现代肿瘤医学》2016,(16):2554-2556
目的:研究检测肝癌循环细胞对于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3例,应用CanPatrol 方法分别检测术前、术后外周血中的肝癌循环细胞(CTC),分析手术前后CTC阳性病例数、CTC计数结果。手术后随访1~2年,观察术后复发情况,并分析术后CTC检测结果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术前CTC阳性39例,阳性率为41.94%,术后CTC阳性59例,阳性率为63.44%。手术前后CTC阳性计数范围为1~29个,术前阳性CTC计数集中分布于1~4个,术后则为1~7个。93例肝癌患者随访期间共复发27例,以CTC手术前后均阴性组的患者复发率最低,为14.29%,CTC手术前后均阳性组的复发率最高,为46.15%;CTC术后阴性组的复发率为17.65%,CTC术后阳性组的复发率为35.59%。经单因素分析,肿瘤数目、肝硬化、微血管侵犯、AFP mRNA与CTC检测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CTC检测阳性与多发肿瘤、合并肝硬化、微血管侵犯、AFP mRNA阳性为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癌术后CTC检测阳性的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肿瘤数目、肝硬化、微血管侵犯、AFP mRNA与CTC检测是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影响其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 选取肝细胞性肝癌患者100例,根据肿瘤大小、位置选择行肝叶、肝段、半肝和局部切除术,术后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大小、术前AFP、术后AFP、血管侵犯、辅助治疗、有无肝硬化,与患者术后生存率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年龄、乙肝抗原、手术方式无关(P>0.05);术前术后AFP变化、血管侵犯和肝硬化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术前AFP、术后AFP、辅助治疗、肝硬化均与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有关;术前术后AFP、血管侵犯、肝硬化是影响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和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6月期间施行的781例以肝细胞癌行首次肝移植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各项临床及病理指标对肿瘤复发转移的影响。结果:移植术后6个月、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85%、74.87%、63.36%和56.67%。术后肝癌复发或转移后1年生存率为26.27%。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肿瘤最大直径、数目、双叶分布、血管侵犯和术前甲胎蛋白.研究发现。存在肉眼癌栓的患者术后HCC复发转移的风险是无癌栓患者的9倍,存在镜下微血管侵犯的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可达5倍。结论:严格筛选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可以有效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患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分布、血管侵犯和围手术期输血;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数目、肿瘤分布和围手术期输血.结论: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与肿瘤进展程度以及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有关.术前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输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对肝癌介入术后微血管侵犯(MVI)、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EUS、血清AFP、CEA对肝癌介入术后MVI、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肝癌患者术后经病理分析,证实为MVI的有66例,非MVI的有3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MVI组患者中多发肿瘤、无或不完整包膜、肿瘤边缘不光滑、门脉期快速消退的发生率均高于Non-MVI组;血清AFP、CEA水平高于Non-MVI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多发肿瘤、包膜无或不完整是影响肝癌介入术后MVI独立危险因素。经术后1年的随访,102例肝癌患者证实为早期复发有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患者中多发肿瘤、无或不完整包膜、门脉期快速消退、肿瘤内部坏死、MVI的发生率均高于未复发组;血清AFP、CEA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存在MVI、包膜无或不完整是影响术后早期复发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EUS检查中出现肿瘤多发、无或不完整包膜的肝癌患者术后出现MVI的风险更大;无或不完整包膜、合并MVI的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可能性更高,而血清AFP、CEA对肝癌介入术后MVI、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复发性肝细胞癌行再次切除术后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江西省人民医院1995年7 月至2003年7 月48例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再次肝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原发肿瘤和复发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再次肝切除术前全身状况、复发的出现时间及生存期等,根据随访结果计算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并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患者再次切除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6.3 个月,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3% 、45.8% 、27.1% ,1、3、5 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8% 、25.0% 、16.7%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TNM分期、原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伴血管侵犯影响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率;复发间隔时间、原发肿瘤TNM分期、复发肿瘤大小、复发肿瘤有无血管侵犯、复发肿瘤病理分级和AFP 水平影响再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术后累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间隔时间、复发肿瘤大小是影响其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内复发间隔时间短(≤24个月)、复发肿瘤直径>5cm、复发肿瘤TNM分期越晚,提示再次切除术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肝癌TACE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术前前白蛋白含量在评估肝癌患者TACE术后远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中医肿瘤科2012年5月至2017年11月期间行肝脏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前多项临床参数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共342例行肝脏TACE术的肝癌患者纳入研究。肿瘤大小、TNM分期、术前PA水平、血管侵犯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高P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4个月,中PA组中位生存时间16.8个月,低P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0个月,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前白蛋白PA含量低是肝癌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肝癌根治术后早期肝内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例,研究肿瘤、宿主、治疗等因素与术后早期肝内复发关系.[结果]105例病例中早期肝内复发47例.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门静脉分支受侵、术前AFP≥100ng/L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高危组2年复发率为56.7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58%、62.65%、21.48%:复发低危组2年复发率为23.7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8%、69.94%、47.85%.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大小、门静脉分支受侵、术前AFP≥100ng/ml是影响病人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后因素,为其临床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根治性手术切除的145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可能影响预后的指标依次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1、3、5年复发率分别为39.3%、68.3%和82.8%,总生存率分别为76.6%、39.3%和24.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包膜形成、肿瘤包膜浸润、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肿瘤直径和肿瘤早期复发对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早期复发、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为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预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肿瘤早期复发、门脉癌栓、微血管浸润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及早发现、早期规范的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昂  周毕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9,(19):3468-3471
目的:探讨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437例,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法。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吻合口距肛缘距离、肠梗阻、Dukes分期、BMI、出血量、血管侵犯和神经侵犯。结果: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9例,发生率为6.64%。经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Dukes分期、BMI、出血量和神经侵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组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吻合距肛缘距离≤7 cm、肠梗阻、血管侵犯人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手术时间>3 h、吻合距肛缘距离≤7 cm、肠梗阻和血管侵犯为影响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受术前白蛋白、手术时间、吻合距肛缘距离、肠梗阻和血管侵犯影响,为降低术后吻合口瘘,需按照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辅助化疗对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瘤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78例行肺癌根治术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研究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无瘤生存的影响;以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血管侵袭、脏层胸膜侵袭危险因素将患者进行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b期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行术后辅助化疗组无瘤生存期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危险因素的分层分析显示:对于肿瘤分化程度低和肿瘤直径>4 cm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组与观察组的无瘤生存期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因素:肿瘤分化程度低(OR=23.983,P=0.005)、血管侵袭(OR=15.411,P=0.027)OR>1,为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化疗(OR=0.040,P=0.007)OR<1,为保护因素。结论:对肿瘤分化程度低或肿瘤直径>4 cm的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建议使用术后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是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可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吴海 《现代肿瘤医学》2019,(12):2181-218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及其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宫颈癌(I-IIa期)并行宫颈癌根治术的33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复发患者56例作为复发组,其余未复发患者282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术后复发56例,术后复发率16.57%,其中鳞癌患者46例(82.14%)、非鳞癌患者10例(17.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深度、术后放疗、术后化疗以及术前SCC表达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宫颈浸润深度、术后化疗以及SCC表达情况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高、宫颈浸润深、术前SCC表达异常是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化疗是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总体生存率和元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影响思者总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瘤分布、血管侵犯和围手术期输血;影响患者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性别、AFP水平、有无包膜、TNM分期、肿痛数目、肿瘤分布和围手术期输血。结论:肝癌手术切除患者预后与肿瘤进展程度以及围手术期大量输血有关。术前积极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减少输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可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SA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T1b期肾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因罹患T1b期肾癌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22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前1~12 h先在介入手术室行DSA超选择性肾肿瘤靶动脉栓塞,然后再行经腹腹腔镜下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组织病理学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术后进行随访统计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改开放病例,无死亡病例,仅1例因肿瘤切除过程中出血较多,采用动脉夹暂时阻断肾动脉主干,阻断时间约为14 min。术中手术时间为(152.22±7.34) min,术中出血量为(102.27±66.82) ml,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45±0.60) d,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91±0.75) d,术后住院时间为(6.27±1.12)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术中和术后输血率分别为4.54%和4.54%。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12~36个月,暂未发现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联合经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T1b期肾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23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4.3个月,其中早期复发145例(≤2年),晚期复发90例(>2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化疗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淋巴结转移(P=0.007)、术后化疗(P=0.011)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3)、TNM分期(P<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胃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且预后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胰头癌根治性切除病人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11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111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2.1个月,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3%、20.6%、10.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CA19-9水平、被膜外浸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胰腺切缘、术后是否化疗为影响胰头癌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A19-9水平、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被膜外浸润、肿瘤大小、术后是否化疗及胰腺切缘为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化水平差、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 cm、未达到R0切除的胰头癌患者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术后联合化疗可明显延长胰头癌病人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Th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olit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with a maximum tumor diameter of ?3 cm were investigated in 59 of 23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urative hepatic resections at the Department of Surgery II, Nagoya University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1981 and December 1991. Th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of these 59 patients were 61% and 41%, respectively. As prognostic factors, tumor maximum diameter, vascular invasion, capsule formation, cell differentiation, tumor localization, hepatic functional reserve, extent of hepatic resection, and macroscopic surgical margin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Of the patients with a tumor size > 1.5 cm, those who underwent major hepatic resections (hepatic lobectomy or segmentectomy) tended to have better survival than patients who received minor hepatic resections (hepatic subsegmentectomy or limited resection). Although most patients with a tumor size ?1.5 cm underwent minor hepatic resections, they had a good survival rate. According to Cox's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extent of hepatic res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 solit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3 cm in diameter, but the macroscopic surgical margin was not. Cell differentiation, vascular invasion, capsule formation, and tumor localization were all correlated with the long surviva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selection of an adequate operative proced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mall, solit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 1993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