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元谋县2006-2015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元谋县2006-2015年10年的伤寒副伤寒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元谋县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661例,年均发病率30.68/10万。其中伤寒病例562例,占85.02%;副伤寒病例99例,占14.98%。主要分布于元马镇、黄瓜园镇和老城乡,占发病总数的64.90%;发病人群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占82.91%;以食源性传播为主,不同月份均有散发,并有上升趋势。结论元谋县伤寒副伤寒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要针对流行特征实施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控制伤寒副伤寒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2.
3.
分析兴化市1991-2001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从1991年的103.1/10万下降至2000年的7.37/10万,平均递减25.41%。发病季节集中在7、8、9、10四个月;从年龄分布来看,0-19,20-29、30-39三个年龄组为高发年龄组;职业分布中农民发病数占一半左右,学生发病比例占1/4,因此,这部分人群将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1年河南省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监测数据,描述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64例,发病率为0.1744/10万,其中伤寒105例,发病率为0.1117/10万,副伤寒59例,发病率为0.0627/10万.男性发病率(0.2042/10万)高于女性(0.1440/10万)(χ2=4.884,P=0.0271).发病率较高的时间在7、8月份,地区在郑州、三门峡和焦作等地,年龄在3岁以下儿童,发病主要集中在农民、散居儿童和学生中.结论 应加强疫情监测,关注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和高发人群,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铜仁市碧江区伤寒、副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的伤寒、副伤寒网络直报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碧江区2005~2014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阶段性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17.95/10万,年发病率在0.37/10万~69.59/10万之间波动;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农民为主,青壮年多发,四季均有发病,主要分布在7、8、9、10、11月,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乡镇。结论:伤寒、副伤寒发病主要与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饮水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袁荣枝  张振开 《华夏医学》2001,14(2):220-221
桂林市是伤寒流行的高发区 ,尤其是 1994年以来伤寒流行更为严重。近年来 ,由于伤寒 苗的广泛应用 ,伤寒已基本得到控制 ,流行菌株已发生了变化 ,由 1999年前的伤寒杆菌为主变为 1999年的甲型副伤寒杆菌为主 ,防治对策出现了新的情况。阐明我市副伤寒流行的特征、分析其流行的原因、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的措施和对策是目前我市疾病控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 材料来源1.1 本站疫情室 1999年法定传染病登记和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1.2  1999年副伤寒个案调查资料。1.3 本站 1999年流行病实验室材料。1.4  1999年桂林市各地段医院检验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05~2007年慈溪市观海卫镇观城片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慈溪市观海卫镇观城片伤寒副伤寒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3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69/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0~60岁年龄组,占93.85%,农民为高发人群,占46.15%。水污染是伤寒副伤寒爆发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饮用水的管理对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流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郴州市近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情况。结果郴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62例,发病率为1.61~6.7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下,地区分布上表现为相对集中趋势。结论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高发地区发病下降迅速。但需加强对农民、学生和儿童等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和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广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工作方案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集2017年广州市伤寒副伤寒病例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年广州市伤寒和副伤寒共报告发病126例,发病率0. 8 972/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结论2017年广州市伤寒副伤寒常年散发,以夏秋季、儿童和青壮年发病较多,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测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进一步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贵州省2004-2012年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趋势回归模型的选择,然后利用合适的模型对该数据进行拟合,并预测2013、2014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建立的贵州省2004-2012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预测模型为二次多项式趋势回归模型,即y=0.3 821x2-5.8 632x+24.785,决定系数R2=0.9 90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13年和2014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4.36/10万、6.52/10万。结论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和2014年预测发病率有所升高,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78例伤寒、副伤寒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10年广州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间我院伤寒、副伤寒的住院病例。结果78例病例中,伤寒63例(80-8%),副伤寒15例(19.2%)其中副伤寒甲13例、副伤寒乙2例,副伤寒病例占构成比从1997~2001年的8.3%(3/36)上升至2002~2006年的28.6%(12/42)。男性41例、女性37例,全年均有散发。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是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临床特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均较少见。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血/骨髓培养阳性率33.3%,肥达反应阳性率82.1%。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平均热退时间(5.3±2.5)d。结论近年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下降,副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伤寒、副伤寒多呈不典型临床表现,最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06-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长沙市2006-2015年乙脑确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 长沙市2006-2015年,年均发病率为0.132/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5/10万,年均病死率为11.36%.7、8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95.45%,呈明显季节性.宁乡县、浏阳市为高发地区,其发病数占总病例的65.91%.全市发病主要集中在2~14岁儿童,占87.50%;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92.04%.全程接种乙脑疫苗的占23.86%,非全程接种占13.52%,无接种和接种史不详者占57.95%.结论 长沙市乙脑发病呈散发状态.需继续加强乙脑病例监测和媒介蚊虫监测,落实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采取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预防乙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近年来重庆地区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5年间收治的伤寒、副伤寒病例.结果:伤寒病例比重有下降趋势,副伤寒病例比重则从1999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55.6%.临床以发热、相对缓脉、脾大,血白细胞下降、腹泻为主要表现,玫瑰疹、表情淡漠较少见,大多数病人的热型以不规则或弛张热为主,典型的稽留热仅占25.6%.常见的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和支气管肺炎.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已不典型;近年来副伤寒比重有上升的趋势;氟喹诺酮类药物仍为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人群对伤寒副伤寒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其有关不良习惯改变和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方法按照《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区干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结果干预区共调查学生、村民及其他人群1 146人,对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7.36%,与干预前(35.06%)比较,提高92.14%,比对照区(41.09%)提高63.94%;人群卫生行为率干预区为60.37%,与干预前(52.53%)比提高14.91%,比对照区(46.97%)提高28.51%。结论通过大众健康教育,可提高人群伤寒副伤寒的认识,促进其有关不良习惯改变和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玉溪市伤寒/副伤寒流行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溪市70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按照1:1配比,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不同流行强度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高流行区为经常在外就餐(χ2=8.28,P﹪0.05 OR=1.68)、经常吃凉菜(χ2=6.78,P﹪0.05)和经常吃烧烤(χ2=4.27,P﹪0.05),中流行区为经常饮用生水(χ2=21.99,P﹪0.05)、经常饮井水(χ2=17.35,P﹪0.05),低流行区为有接触史(χ2=10.06,P﹪0.05)、经常饮用生水(χ2=11.81,P﹪0.05)和经常饮井水(χ2=10.06,P﹪0.05)。结论玉溪市伤寒/副伤寒不同流行区域主要流行危险因素不同,高流行区流行危险因素是经常在外就餐、经常吃凉菜和经常吃烧烤,中流行区的流行危险因素是经常饮用生水、井水,低流行区的危险因素是接触史、经常饮用生水、井水。因此根据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全国伤寒及副伤寒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全年均有伤寒副伤寒病例出现,但1996年以前全区以伤寒流行为主,伤寒病例每年7~10月出现一个流行高峰期。自从1996年发现有副伤寒流行以来,到1999年的监测发现全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期,分别是5月份的甲型副伤寒和10月份的伤寒各一个高峰期。而在2004年—2010年的监测发现两个高峰期时间非常接近,分别在7月和8月。广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伤寒的人群发病率分别为3.96/10万、8.83/10万、3.55/10万、5.04/10万和9.74/10万。1993年—2002年年均发病率为10.27/10万。2004年—2010年伤寒发病率波动在1.61/10万~5.41/10万之间,甲型副伤寒波动在0.80/10万~4.78/10万之间。目前广西的伤寒及副伤寒得到有效控制,但影响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边远农村的农民,及学校饮用水被污染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yphoid/paratyphoid fever (TPF) is endemic in Guizhou. We conducted wavelet analysis and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variations on TPF infection in Guizhou, in an attempt to assess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PF epidemics.
Methods  We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PF incidence in Guizhou an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relative humidity using 24 years of data from 1984 to 2007. Periodicities of TPF incidence and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on the TPF were detected by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d wavelet analysis,
Result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with a 1-month lag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onthly incidence of TPF. The multiyear incidence pattern of TPF in Guizhou was explicitly periodic. Moreover, the association and driving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on TPF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TPF in Guizhou had a closer correlation with precipitation than with temperature.
Conclusions  Safe water supply is the key issue for TPF control in Guizhou. Moreover, climate variation might impact the enteric infections, which may inform policy assessment for TPF control in Guizh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