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重度、极重度耳聋的重要手段,其效果依赖于听神经通路的完整性。在对无残余听力耳聋患者的术前评估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能直接刺激听神经末梢,较常规的听力学测试更具有优势。本文针对该技术在特殊病例人工耳蜗植入及术后调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植入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的测试结果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对14例不同病因、不同年龄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植入前进行测试,采用EMG外置电刺激器连接面神经探针作为刺激电极,采用Neuro Soft公司生产的Neruo Audio听觉诱发电位仪及调试软件进行EABR测试,测量并分析EABR波形,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Ⅴ波波幅、阈值。结果EABR的Ⅱ、Ⅲ、Ⅳ、Ⅴ波与声诱发ABR相似,Ⅲ、Ⅴ波的潜伏期较声诱发ABR缩短,但Ⅲ~Ⅴ波间期与声诱发ABR相同。14例耳聋患者均记录到EABR的Ⅲ波/Ⅴ波,引出率为100%。4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未合并其他异常患者术中2.5、2.0 mA刺激Ⅲ、Ⅴ波典型,潜伏期和波间期均正常,术中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eural response telemetru,NRT)引出,提示其听神经脑干传导通路无异常,预后效果良好。其他部分患者存在潜伏期延长或波形分化不良或刺激阈值较高等表现,提示可能由于不同因素所导致听觉传导通路异常。结论EABR是通过电刺激耳蜗来了解听觉系统对电刺激的生理反应,最接近人工耳蜗的工作状态,可以对患者听力康复的效果提供更准确的预测;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具有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优势。而对各种特殊类型耳聋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检测、术后评估数据仍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性脑干反应 (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 ,探讨术后患者的电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和EABR阈值。方法 对 6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进行EABR检测。分别选取近耳蜗底转、中部和近蜗顶部三个固定部位的蜗内电极作为刺激电极 ,进行EABR记录 ,将所测EABR阈值与主观阈值和NRT(neuralresponsetelemetry)阈值进行比较。结果  6例患者 ,用 175电流级 (currentlevel)的刺激强度 ,每一部位都可记录到清晰易识别、重复性良好的EABR波形 ,在耳蜗底转 ,中部和蜗顶部电极测得EABR波Ⅲ平均潜伏期分别为 1.83± 0 .19、1.80± 0 .18、1.6 8± 0 .2 3ms ,波Ⅴ平均潜伏期分别为 3.90± 0 .16、3.74±0 .18、3.6 2± 0 .2 4ms;测得EABR平均阈值分别为 16 5 .33± 7.6 6、16 2 .6 7± 7.2 8、15 3.33± 8.0 2电流级。结论 EABR是了解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传导功能的存在及测定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阈值的客观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的特性和其在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传导通路完整性中的作用,以及不同脉冲宽度的EABR阈值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行为测试数值之间的相关性,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首次开机不会配合行为测试的植入者科学设定刺激参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植入诺尔康晨星人工耳蜗(CS-10A植入体)、能配合行为测试的植入者20例,采用行为测试测得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在标准屏蔽室内做ABR检查,采用3、10、20电极分别测脉冲宽度为25、50、75 μs/相的EABR平均阈值,分析引出率和波形分化特点,并对两种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ABR越容易引出波形越清晰,患儿的听觉反应越灵敏,也反映了术后植入体系听觉传导通路越完整(P<0.05);EABR脉冲宽度为75 μs/相的平均阈值与人工耳蜗的C值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EABR检测可客观的判断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体系完整的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效果。人工耳蜗调试中,可以通过EABR脉冲宽度为75 μs/相的平均阈值来指导不能配合主观行为测试的植入者C值的判定,为患儿早期开始听觉刺激,建立听觉重塑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脉宽条件下人工耳蜗植入者术中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的特点,分析脉宽与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之间的关系,总结不同脉宽条件对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的影响,选择更优化的EABR脉宽测试参数。方法无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患者24例作为实验组,其中耳蜗形态正常12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4例、Mondini畸形4例、共同腔畸形(common cavity deformation,CCD)2例、内听道狭窄2例;筛选条件相近的24例有残余听力的人工耳蜗植入者配对作为对照组。应用改装的Cochlear Freedom人工耳蜗及自制的铂铱合金球电极对拟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两组者术中分别给予50、100、200 μs不同脉宽的电刺激,Bio logic Navigator Pro听觉诱发电位仪记录不同脉宽条件下EABR波V引出率和阈值。结果脉宽50、100、200 μs时,EABR波V引出率实验组(均为91.7%)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0%、100%、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EABR阈值实验组[分别为(183.73±8.96)CL、(151.28±10.05)CL、(120.56±12.82)C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50±9.14)CL、(142.71±11.45)CL、(110.63±10.24)C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87、16.82、17.64,P均<0.05)。结论蜗内单极刺激能诱发出良好的EABR波形,无残余听力的患者EABR阈值要明显高于有残余听力的患者。相对于脉宽200 μs,50、100 μs时EABR波形波V引出率高;脉宽50 μs波形分化更好、动态范围广,内耳畸形严重可能需要适当加大刺激量(如将脉宽改为100 μ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的电生理特征及对残余听神经数量的评估作用。方法:用Bio-logic Navigator Pro诱发电位仪记录,通过Cochlear Nucleus 24CA植入体给予刺激,对23例人工耳蜗使用者进行术后EABR测试,并与行为学测试及神经反应遥测技术(NRT)结果相比较。结果:23例患儿均记录到EABR的Ⅲ~Ⅴ波,其波形特点及起源与ABR相似。EABR的阈值为(172.61±14.61)CL,阈上20CL时Ⅲ、Ⅴ波的潜伏期分别为(2.93±0.18)ms、(4.80±0.28)ms,较ABR相应缩短1~2ms,而Ⅲ-Ⅴ波间期不变,为(1.86±0.18)ms。EABR阈值与行为学结果、NRT阈值均有相关性,EABR的输入-输出函数曲线斜率与术后电刺激行为学动态范围有相关性(P<0.05)。结论:EABR能够客观反映听觉传导通路的功能状态,为预测残余的听神经数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如何在人工耳蜗植入前评估患者听觉通路的功能、预估其人工耳蜗植入后能否获得听觉是所有听力学家和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小龄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机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获得较为客观的听神经反应数据可为术后调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耳畸形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植入体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电诱发镫骨肌反射阈值(electrically evoked stapedius reflex threshold,ESRT)的变化特点及规律,以指导术后设备调试。方法 将88例澳大利亚Cochlear Nucleus24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分为耳蜗形态正常组与内耳畸形组,测试手术后1年内不同时期EABR和ESRT值,术后1年运用行为测试法检测主观阈值(T值)和最大舒适阈(C值),分析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  内耳畸形组患儿术后不同时期EABR和ESRT阈值较正常组高(P<0.05),两组EABR和ESRT阈值变化趋势相同,总的趋势是低频值较低,高频值较高,术后1年EABR和ESRT阈值逐渐增高;两组EABR与T值显著相关,ESRT与C值显著相关。结论 内耳畸形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EABR和ESRT阈值变化规律及特点与正常组患儿相同,阈值可用于指导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者手术后设备的调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的记录方法及意义.方法 2例无残存听力的耳聋患者,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植入装置前,应用改装的人工耳蜗植入体连接体外言语处理器作为电刺激仪,2根自制的铂铱合金球形电极作为刺激电极,置入造孔后的鼓阶内,以电荷平衡双相脉冲电流进行电刺激,并用GSI Audera诱发电位仪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结果.结果 2例患者均记录到分化良好的电刺激听性脑干反应波形,并顺利植入人工耳蜗,术后获得良好的听力受益.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前进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听觉传导通路功能完整性,有利于判断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能否获得听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人工耳蜗植入前评估患者听觉通路的功能、预估其人工耳蜗植入后能否获得听觉是所有听力学家和l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小龄患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凋机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获得较为客观的听神经反应数据可为术后调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幼猫蜗外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audiotory brainstemresponses,EABR)检测的可行性,总结猫蜗外EABR的波形特点。方法选取健康幼猫13只,氯胺酮(50mg/kg)肌注麻醉后,首先行ABR测试,选取听力正常耳行蜗外EABR检测。结果13只健康幼猫中,23耳听力正常,对其中21耳行EABR检测,皆可记录到EABR波形,可以记录到Ⅱ、Ⅲ、Ⅳ、Ⅴ波,其中波Ⅲ和波Ⅳ最清晰,波Ⅰ因被刺激伪迹所掩盖一般记录不到。其EABR波形与ABR相似,振幅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减小,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减小而延长。刺激电流强度为1mA时,EABR波Ⅱ、Ⅲ、Ⅳ的潜伏期分别为1.60±0.09、2.38±0.10、2.93±0.13ms,较ABR相应的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ABR相比,EABR的Ⅱ-Ⅲ、Ⅲ-Ⅳ、Ⅱ-Ⅳ波间期分别平均缩短约0.24、0.19、0.4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一系列减少伪迹干扰的方法,可稳定地记录到听力正常幼猫蜗外EABR波形,其波形与ABR相似,但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均较ABR缩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耳蜗外电刺激探讨正常听力与致聋家猫耳蜗EABR检测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听力正常家猫,行蜗外EABR检测,刺激电极置于圆窗龛6点和12点方向,分别记录EABR;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和利尿酸钠制备重度耳聋实验动物模型,行蜗外圆窗龛6点方向的EABR检测,比较不同耳蜗外位点及致聋前后EABR的差异.结果 圆窗龛6点方向时EABR阈值为529+27μA,Ⅲ波及Ⅳ波潜伏期为2.16+0.12ms,2.91+0.14ms,12点方向时阈值为545+44μA,Ⅲ波及Ⅳ波潜伏期为2.18±0.13ms,2.93±0.10ms,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致聋前EABR阈值为525+23μA,Ⅲ波及Ⅳ波潜伏期为2.16±0.11ms,2.89±0.14ms,致聋后EABR阈值为558+37μA,Ⅲ波及Ⅳ波潜伏期为2.17±0.09ms,2.91±0.12ms,致聋前后阈值及波潜伏期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刺激电极位点位于圆窗龛6点和12点方向时,EABR阈值及Ⅲ、Ⅳ波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但6点方向时波形更容易引出;聋耳EABR波形形态与正常耳EABR形态相似,致聋前与致聋后EABR阈值、Ⅲ波及Ⅳ波潜伏期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听觉电诱发电位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电听觉传导功能客观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otory brainstem responses,EABR)和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检查,根据第1、10、22号电极ECAP波形的检出与否将其分成A(1、10、22号电极ECAP均检出)、B(1、10、22号三个电极中有一个及以上ECAP未检出)两组,检测A组和B组患者的EABR阈值、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刺激脉宽分别为25、50、75、100、125μs时,22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刺激脉宽为50μs时:1号和10号电极的EABR阈值B组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A、B两组患者22、10、1号电极EABR波Ⅲ、Ⅴ潜伏期和Ⅲ-Ⅴ波间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P波形较好者的EABR阈值较ECAP波形较差者的EABR阈值低。EABR波Ⅲ、Ⅴ潜伏期、Ⅲ-Ⅴ波间期与ECAP波形引出与否无明显相关性,ECAP灵敏性高而EABR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16.
耳蜗和听觉传导功能异常引起的听觉障碍,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耳声发射、耳蜗电图、听性脑干诱发反应来完成.这些方法都是较客观的检测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仍然存在局限性,其应用前提都建立在患者有残余听力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通过对60例3~6岁感音神经性耳聋小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与小儿游戏测听(play audiometry,PA)测试结果比较,综合评估小儿听力.方法 选择60例3~6岁门诊患儿,均经声导抗测试及耳声发射测试排除传导性耳聋及听神经病,将60例3~6岁小儿120耳分别进行ABR测试.根据ABR测试结果.选择ABR波V反应阈为50~90 dB nHL的小儿30例为A组,ABR最大输出97 dB nHL未引出波V反应阚的小儿30例为B组;之后两组小儿分别进行游戏测听,将两组的ABR反应阈与游戏测听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ABR的波V反应阈与小儿游戏测听中2 kHz~4 kHz最小听闻相差均无显著差异:B组ABR最大输出97 dB nHL未引出波V的小儿,游戏测听绝大部分均能获得行为听阈.结论 ABR的波V反应阈与小儿行为测听的高频听阈一致性较好;ABR最大输出97 dB nHL未引出波V的不等于无听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术中记录电听性脑干反应(EABR)值用来判断聋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及调试言语处理器的优越性。方法 二例聋幼儿,一例2周岁,另一例3周半,均被植入法国DIGISONIC人工耳蜗,术中采用MXM DIGISTIM电刺激器刺激,刺激电极为15,13,10,7,和4,由法国专用PC机记录到电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图。术后采用MXM PDX10V1.72软件对言语处理器进行调试,阈值设置以及采用开放式及关闭式言语识别率评估。结果从术中EABR波形图可很清楚分辨出Ⅲ和Ⅴ波,术后测得行为听阈值及术后2年半观察言语识别率呈递增性上升和术中预测的效果一致。男孩各电极的EABR阈值分别是;15μs×60μv,20μs×60μv,25μs×60μv,30μs×60和30μs×60μv。3岁半患儿各电极的EABR阈值为;15μs×50μv,20μs×50μv,25μs×50μv,20μs×50和20μs×50μv。言语处理器振幅阈值(μv)应设置在小于15-20μv的电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刺激振幅阈值。时间阈值设置,在电极15阈值的设置与电诱发刺激时间阈值(puls widths)一致,每降低一个电极号码,增加阈值2-3dB,而设置舒适阈与阈值相差3-5dB。结论术中电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应用不但可以预测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效果,而且为术后快速精确调试言语处理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交叉听力对豚鼠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对8只听觉正常的及鼠,观察交叉听力对其耳蜗动作电位和听怀脑干反应测试结果的影响。先手术造成其左耳全聋,然后用四种方法分别记录ABR反应阈和Ⅰ波潜伏期。结果发现,术耳虽已全聋,但该侧给声强度达10dBHL以上时仍可记录到ABR,而AP未能引出,代之出现的却是清晰的ABR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