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棱镜矫治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引起复视的棱镜处方量。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所引起复视并进行棱镜矫正患者42例。方法 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引起复视的患者分别予以马氏杆、同视机、Von Graefe棱镜分离、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行斜视度检查;同时行聚散力测量;给患者试戴棱镜,以达到复视消除、无不适效果的处方量作为棱镜最终处方量。分析各测量结果与处方量之间的相关性。主要指标 斜视度。结果 马氏杆测量患者平均斜视度(20.57±9.53)△;同视机测量(16.01±8.30)△;Von Graefe棱镜分离(15.95±7.07)△;三棱镜加交替遮盖(13.24±5.01)△;破裂点(5.17±4.20)△;回归点(9.14±5.76)△。棱镜处方量(6.92±3.49)△。马氏杆检查、同视机检查、Von Graefe棱镜分离、三棱镜加交替遮盖、破裂点、回归点与棱镜处方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0.546、0.647、0.408、0.831、0.708。结论 由聚散力测量眼球外转的破裂点与棱镜处方量相关性最大,可以以破裂点作为棱镜试戴的起点。(眼科, 2018, 27:146-149)  相似文献   

2.
王文莹  吴晓 《眼科》2014,23(3):192-197
目的 观察经结膜内直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先天性内斜视患儿12例(24眼),确诊年龄6~34个月(平均19.69±8.61个月)。方法 对所有患儿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眼前节、眼底、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度,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33 cm 和6 m 斜视度,有屈光不正者测量裸眼及戴镜斜视度。对不能配合常规三棱镜检查的患儿,使用角膜映光法或Krimsky三棱镜法测量。在肌电放大仪引导下行双眼内直肌注射BTXA 2.5单位,注射后2周,3、6个月,1、2年和末次随访重复注射前各项检查。注射后看远斜视度≤10△作为正位标准。如果复诊到3个月斜视度持续大于20△进行第二次注射。主要指标 视力、屈光度、斜视度检查,双眼视觉功能检查。结果 12例患者就诊时等效球镜度+0.375~+3.625 D,平均(1.88±0.84) D;治疗前斜视度数+20△~+80△(平均47.91△±25.71△),随访时间4~84个月(平均25.83±13.13个月)。8例行1次双眼内直肌注射,4例行2次双眼内直肌注射。单纯肉毒毒素注射成功率为83.33%(10/12例)。1例于注射后14个月行手术治疗,术后正位。1例注射后残留较小度数(+15△),配戴压贴三棱镜治疗。末次随访时12例经综合治疗眼位在正常范围,4例获得正常双眼立体视功能。结论 BTXA治疗先天性内斜视短期有效,重复注射有利于维持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伴有中枢性疾病的婴幼儿斜视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斜视类型。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患有中枢性疾病合并斜视患儿(2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52%),女11例(48%)。对患儿发病年龄、就诊时年龄、斜视类型、屈光状态、眼底及视力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均在生后6个月内发现斜视,患儿就诊时的年龄为6个月至8岁,平均(3.8±2.1)岁。外斜视18例(78%),水平外斜视的度数为-30△~-120△,平均(-73.6±30.6)△。内斜视5例(22%),其中部分调节性内斜视1例,非调节性内斜视4例;水平内斜视度数为+25△~+35△,平均(+29.0±4.2)△。合并A型斜视5例,合并V型斜视4例,合并DVD 4例,合并隐性眼球震颤1例。能够进行视力检查的7例患儿,无一例最佳矫正视力在0.8以上。术前能够配合同视机检查的12例患儿中无一例有同时视。患儿中脑瘫15例(65%),脑积水3例(13%),脑发育迟缓3例(13%),癫痫1例(4%),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4%)。共有22例患儿行手术治疗,手术量的设计按照常规手术量计算,其中11例患儿(占50%)手术涉及3条直肌,且均为外斜视。随访3~15个月,平均(9.6±3.6)个月。术后正位20例;能够配合同视机检查12例患儿中,7例无同时视,3例有同时视,2例有融合视。结论 伴有中枢性疾病的婴幼儿斜视表现为共同性的先天性斜视,且以大角度的外斜视居多;中枢性疾病中以脑瘫居多。多数患儿伴有一定程度的弱视以及双眼视功能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斜肌后固定术在下斜肌亢进合并小角度上斜视以及V型斜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 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下斜肌后固定手术的患者 资料16例(22眼),8例为单眼上斜肌麻痹合并下斜肌亢进,2例为水平斜视合并原发单眼下斜肌亢进 +,6例为V型斜视(3例外斜V征,3例内斜V征)合并原发双眼下斜肌亢进(+~++)。10例患者原在 位轻度上斜视(≤5 PD)。合并水平斜视者均同期予以矫正。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分析手术前 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V征程度以及眼底客观旋转状态的改变。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例上斜视患者术前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4.9△±1.0△,术后原在位垂直斜视度为0.1△±0.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4,P<0.001)。V征合并双眼下斜肌亢进组术前上转25º和下转25º斜视度 差值为18.3△±3.2△,术后上转25º和下转25º斜视度差值为1.7△±2.3△,减小了16.6△±2.1△;6例V 征患者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DA)为13.1°±4.3°,术后FDA为5.4°±3.4°,减小了 7.7°±0.9°。上斜肌麻痹组术前FDA为10.6°±4.2°,术后FDA为4.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 P<0.001)。术前下斜肌亢进程度为1.5(+)±0.5(+),术后下斜肌亢进程度为0.1(+)±0.4(+)。结论: 单眼下斜肌后固定术可以减弱下斜肌亢进并矫正小度数上斜视,双眼下斜肌后固定术可以矫正轻中 度下斜肌亢进并改善V征。  相似文献   

5.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观察中山市中医院眼科阎海,玉雪菁,阎凯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指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并存的共同性内斜视。本文38例共同性内斜视儿童、经戴足屈光矫正眼镜后,斜视度明显减轻,对剩余的内偏斜视度,采用手术矫正,术后重新配戴矫...  相似文献   

6.
王京辉  卢炜 《眼科》2008,17(2):130-133
目的 了解共同性内斜视各类型分布的情况.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共同性内斜视患者586例.方法 对586例欲行斜视矫正术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的斜视类型、视力及斜视度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指标共同性内斜视的类型,视力与矫正视力,AC/A比率,斜视度等.结果 586例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先天性者72例(12.29%),非屈光性调节性65例(11.09%),部分调节性55例(9.39%),非调节性189例(32.25%),知觉性79例(13.48%),连续性24例(4.10%),残余性41例(7.00%);共同性内斜视伴有非共同性垂直斜视55例(9.39%);急性共同性内斜视6例(1.02%).斜视度>60△者先天性内斜视占77.78%,知觉性内斜视者占59.49%,非调节性内斜视者占52.91%;斜视度≤40△者残余性内斜视占60.98%,连续性内斜视者占75.00%.共同性内斜视除外知觉性内斜视,视力或矫正视力≥0.9者367例,占62.26%.共同性内斜视屈光不正者357例(60.92%).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257例(71.99%).结论 在共同性内斜视需手术治疗者中,非调节性内斜视占首位.先天性内斜视及知觉性内斜视斜视度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的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内斜视的屈光状态主要是远视性屈光不正.(眼科,2008,17:130-133)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IXT)侧方非共同性(LI)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并且由同一名医师完成全部评估检查的IXT患者,选择其中具有LI阳性(LI+) (以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术前术后原在位、水平左侧、水平右侧的斜视度数,以看远侧方与原在位斜视度差值绝对值≥10 △ 定义为LI+)。按照术前LI大小分为LI+A组(<20 △ )和LI+B组(≥20 △ )。分析斜视度、斜视类型、非共同性的单双侧等分布和特征,以及手术矫正后LI变化。术后随访3~6个月。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81例IXT患者中LI+32例(占8.4%),基本型IXT29例(91%),集合不足型IXT 3例(9%),未见类似分开过强型和真性分开过强型;单侧LI+24例(75%),双侧8例(25%);LI相对值,即(看远侧方与原在位斜视度差值绝对值/看远原在位斜视度)×100%,24例(75%)小于40%,8例(25%)≥40%;5例术后仍LI+。LI+A组(24例)和LI+B组(8例)间斜视类型构成、单双侧构成、LI相对值构成、术后LI+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LI+B组远、近原在位平均水平斜视度(-55.0 △ ±7.6 △ ,-60.0 △ ±8.9 △ )均较A组(-38.8 △ ±12.4 △ ,-44.8 △ ±12.6 △ )大(t=-3.49、-3.16,P < 0.05)。A组、B组术前LI相对值分别为29.7%±10.4%,35.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末次随访,全部患者原在位水平斜视度+2 △ ~-8 △ 。结论:伴有LI现象的IXT以基本型为主,单侧LI多见,水平斜视度较大患者LI绝对值亦较大,LI以绝对值定义可能更可靠。术前充分考量LI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手术设计,可使LI转阴,同时避免原在位的眼位过矫。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共同性斜视矫正手术前后双眼总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共同性斜视手术时机及其在斜视性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8岁以内在院接受共同性斜视矫正术治疗,且术后斜视矫正正位(斜视度≤±10△)的病历资料67例。按手术前斜视类型、接受手术时年龄、弱视程度分组,对各组术前、术后1,3 mo分别进行双眼总和P-VEP检测。结果以双眼反应/单眼反应( B/M)比值作为评价指标。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1 mo B/M值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内斜视组术后3mo的B/M值升高较外斜视组明显(P〈0.05);(2)≤6岁组,术后3mo B/M值升高较〉12岁组明显(P〈0.05)。(3)重度弱视组术后1mo的B/M值升高较轻度弱视组明显(P〈0.05);术后3mo,重度弱视组B/M值升高较轻度、中度弱视组明显(P〈0.01)。 结论:经过弱视治疗后视力仍难以提高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建议6岁前行斜视矫正手术,特别是重度弱视及内斜视患儿(调节性内斜视除外)。早期手术有利于弱视的进一步治疗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三棱镜矫正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III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三棱镜矫正后三级视功能变化、稳定性及满意度。方法:自身对照研究。AACE III型所引起复视并进行棱镜矫正患者27例,初次戴棱镜时分别予以马氏杆、同视机、Von Graefe棱镜分离行斜视度检查;同时行同视机融合范围测量;给患者试戴棱镜,以复视消除、无不适的处方量作为棱镜最终处方量。随访时间2个月~2 (0.7±0.5)年,再次测量患者各指标。分析戴棱镜前后各数值的变化量,并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Von Graefe棱镜分离法看远、看近斜视度分别为16.9△±7.0△、 15.1△±7.5△;马氏杆测量看远、看近斜视度分别为22.6△±8.5△,16.3△±9.0△;同视机看远斜视度 为18.0△±8.2△;同视机测量融合范围25.4°±8.8°;处方量6.4△±3.0△。看远棱镜分离斜视度、看近棱镜分离斜视度在配戴三棱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6,P=0.792;t=0.731,P=0.471);看远马氏杆斜视度、看近马氏杆斜视度配戴三棱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0,P=0.969;t=-0.587,P=0.562);看远同视机斜视度配戴三棱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3,P=0.606);融合范围配戴三棱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0,P=0.237);棱镜处方量配戴三棱镜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0,P=1.000)。患者戴三棱镜前后均存在立体视,无明显变化。戴镜后患者复视消失,对配戴棱镜效果主观评价满意占11%,非常满意占89%。结论:AACE III型具有发病年龄范围广、斜视度范围较大、伴有同侧复视、看远斜视度大于看近斜视度、融合功能和潜在的立体视功能的临床特点。三棱镜矫正是能消除复视,使患者有较好的满意度,不会对斜视程度、融合范围、立体视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弧形视野计和三棱镜测量斜视角的差异和其可能原因。方法水平共同性斜视250例,其中内斜视115例,男52例,女63例,平均年龄18.80±10.87岁;外斜视135例,男61例,女74例,平均年龄19.10±9.23岁。分别以三棱镜加遮盖法和弧形视野计同时行近距离(33cm)和远距离(6m)的斜视角测量。将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内斜视的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33cm:1°=2.46△~2.87△;6m:1°=2.30△~2.87△。外斜视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33cm:1°=2.39△~2.70△;6m:1°=2.10△~2.63△。内斜视和外斜视的近距离和远距离的临床值同理论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斜视与外斜视的临床值间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弧形视野计测量斜视角的临床值小于三棱镜测量的临床值;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差异表现为随斜视角的增加而增大。内斜视的临床换算值大于外斜视。隐斜成分、融合力及三棱镜块本身的缺陷等是造成圆周度与三棱镜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nasal oc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concomitant esotropia. Methods: In this propective clinical study, 21 children aged 3 to 10 years with nonaccommodative esotropia or partly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who had more than +20△ esotropia after full refraction correction for 6 to 9 months at Xiamen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19 were examined. All the children were given binasal occlusion. Vision function and strabismic degree were re-examined every month. Data were analyzed by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The average strabismus was +33△±13△ before binasal occlusion. After binasal occlusion for 3 months, average strabismus was +21△±15△. Three cases were markedly corrected, 11 cases were effectively corrected, 7 cases were invalid. After binasal occlusion for 6 months, average strabismus was +18△±12△. Five cases were markedly corrected, 13 cases were effectively corrected, 3 cases were invali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8.316, P=0.001). Conclusions: Binasal occlusion can effectively assist the treatment of concomitant esotropia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BTA)注射与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的疗效。 方法纳入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的共同性斜视患儿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4例,女性68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7.2±2.6)岁。按照家属的选择意愿分为注射组和手术组。注射组患儿采用BTA眼外肌注射治疗,手术组患儿采用斜视矫正术治疗。检查并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患儿的斜视度、双眼视觉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治疗后6个月患儿的眼位正位率等指标。注射组和手术组患儿斜视度与双眼视觉功能的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患儿双眼视觉功能的定性数据,眼位正位率与并发症等指标的描述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治疗后6个月,注射组患儿的眼位正位率为58.2%,手术组患儿的眼位正位率为69.3%。两组患儿眼位正位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注射组患儿斜视度绝对值在注射前和注射后6个月分别为(35.23±6.69)△和(12.35±10.16)△;手术组患儿斜视度绝对值在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分别为(35.40±8.74)△和(9.16±9.43)△。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斜视度绝对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1.92;P>0.05)。注射组和手术组患儿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具有正常同视机Ⅰ级功能(同时视)的分别有25例(占39.1%)和38例(占50.7%);具有正常同视机Ⅱ级功能(融合视)的分别有43例(占67.2%)和70例(占93.3%);具有正常同视机Ⅲ级功能(立体视)的分别有26例(占40.6%)和37例(占49.3%);具有正常近立体视功能的分别有27例(占42.2%)和38例(占50.7%),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增加。治疗后6个月,手术组具有同视机Ⅱ级功能(融合视)患儿的比例高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8,1.06,0.99;P>0.05)。注射组所有患儿主诉出现复视,16例患儿表现出轻度上睑下垂和结膜下出血,均于随访1~3个月时消失。 结论对于斜视度为中低度数(15△~50△)的患儿,BTA注射与手术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在治疗后6个月临床疗效相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对称性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的疗效。方法:选择138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其中包括共同性外斜视88例,共同性内斜视50例,合并垂直斜视度<7△的20例,合并轻度眼球隐性震颤的4例。其中外斜视平均斜视度30△~65△,内斜视平均斜视度30△~70△。所有患者均经过屈光矫正,弱视治疗视力提高至0.8以上,或双眼视力平衡0.6以上,同视机检查视功能,内斜患者戴镜矫正6mo以上。三棱镜检查33cm和5m斜视度差值≤15△的基本型斜视患者,斜视度在30△~70△的行单眼水平肌肉后徙加缩短的非对称性手术。术后1wk年龄在6~14岁的做10d同视机功能训练。结果:术后1mo复查:矫正正位126例,欠矫8例,过矫2例,垂直斜视度变化不大,复视2例。术后3mo复查:矫正正位128例,欠矫8例,过矫1例,复视1例。同视机检查三级功能:术后做过功能训练的Ⅰ,Ⅱ,Ⅲ级视功能建立,Ⅰ级视功能建立35例,Ⅱ级视功能建立58例,Ⅲ级视功能建立45例。结论:非对称性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效果满意,儿童术后行功能训练有助于早日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4.
漆雅  于刚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张诚玥  崔杰  蔺琪  胡曼 《眼科》2013,22(2):121-123
目的 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术前治疗、手术时机与手术量以及调整缝线在治疗中的应用。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儿童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30例。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术前矫正屈光异常,观察斜视度稳定,并予适当弱视治疗,在双眼视力相当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按照裸眼和戴镜斜视度的平均值设计手术量。术中常规使用调整缝线技术,术后早期依据眼位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眼位及双眼视功能。主要指标 术后眼位、双眼视功能、眼位调整情况。结果 有3例患儿进行了眼位调整,均为过矫,避免了二次手术。末次随访时30例患者中26例(87%)眼位在正位~+8△之间,4例(13%)眼位+10△~+15△。术前能合作行双眼视功能检查者19例,有双眼视功能者2例(11%)。末次随访时能合作双眼视功能检查者21例,有双眼视功能者15例(71%)。结论  内斜视伴有调节因素时应及时全矫配镜,在残余斜视度稳定、双眼矫正视力基本相当后应尽早手术。手术设计根据戴镜与裸眼视近的平均斜视度,调整缝线有助于保证术后早期的眼位满意,降低了二次手术的风险。(眼科, 2013,22: 121-1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的屈光状态与双眼单视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对患儿裸眼视力、矫正视力、阿托品散瞳后的屈光度数、戴镜半年的远近残余斜视度及双眼单视功能等进行记录和统计学分析。左右眼等效球镜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右眼等效球镜与视力、斜视度和视功能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分析。 结果36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年龄3~14岁,平均(79.39±31.21)个月,右眼等效球镜(+4.45±1.73)D,左眼等效球镜(+4.75±1.68)D;33 cm裸眼斜视度(+53.19±18.05)△,6 m裸眼斜视度(+47.50±19.00)△;33 cm残余斜视度(+30.36±12.03)△,6 m残余斜视度(+25.53±9.59)△。右眼等效球镜与同视机Ⅰ级、Ⅱ级和Ⅲ级视功能无相关性(r=-0.012,-0.058,-0.016;P>0.05)。右眼等效球镜与33 cm裸眼斜视度呈正相关(r=0.344,P<0.05),与裸眼视力呈负相关(r=-0.456,P<0.05)。33 cm裸眼斜视度与同视机Ⅰ级、Ⅱ级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378,-0.678,-0.482;P<0.05),与Titmus立体图亦呈负相关(r=-0.477,P<0.05)。6 m裸眼斜视度与同视机Ⅰ级、Ⅱ级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453,-0.610,-0.430;P<0.05)。33 cm残余斜视度与同视机Ⅱ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651,-0.600;P<0.05),与Titmus立体图、立体动物和立体圆圈亦呈负相关(r=-0.688,-0.625,-0.462;P<0.05)。6 m残余斜视度与同视机Ⅱ和Ⅲ级功能均呈负相关(r=-0.587,-0.543;P<0.05),与Titmus立体图、立体动物和立体圆圈亦呈负相关(r=-0.644,-0.514,-0.492;P<0.05)。 结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儿的屈光状态与双眼单视功能不相关,与裸眼视力负相关。影响双眼单视功能的是残余斜视度。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卢燕  焦永红 《眼科》2013,22(5):324-327
目的 分析连续性外斜视的发生原因并探讨个性化设计的手术方式的术后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17例诊断为连续性外斜视并进行外斜视矫正术的患者。方法 对上述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发现内斜视的年龄、屈光度、矫正视力、实施内斜视矫正术年龄、手术方式,以及发生连续性外斜视年龄、斜视角度、眼球运动、屈光度、双眼视觉、实施外斜视矫正术年龄、手术方式与手术效果等。主要指标 发病年龄、屈光度、斜视角度、眼球运动、手术方式、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17例患者中,11例1岁以前发现内斜视;实施内斜视矫正术年龄2~19岁,平均(6.79±5.39)岁(中位数年龄4岁);连续性外斜视发病年龄为3~21岁,平均(9.00±4.97)岁(中位数年龄8岁)。屈光度为-1.0 ~ +2.0 D者9例(52.9%),>+2.0 D者7例(41.2%),1例(5.9%)为高度近视(-10.0 D)。4例伴有单眼弱视;13例无双眼视功能;平均外斜视角度看近为45△(15△ ~ 95△),看远为50△(20△ ~ 105△);5例(29.4%)内转受限。3例行内直肌复位术,14例行内直肌复位术+外直肌后徙术。术后眼位14例(82.4%)正位,欠矫3例,1例术后半年眼位发生外斜漂移现象;术后三级视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本组连续性外斜视与内斜视发病年龄小,内斜视矫正手术实施年龄小,常伴有单眼弱视、无双眼视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对连续性外斜视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效果较好。(眼科, 2013, 22: 324-327)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视机和三棱镜测量斜视角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方法:水平共同性斜视347例,其中内斜视76例,男37例,女39例,平均年龄13.27±7.77岁;外斜视271例,男131例,女140例,平均年龄15.43±8.42岁。分别以三棱镜加遮盖法(视远度数)和同视机进行斜视角测量。将数据输入SPSS 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外斜视的客观斜视角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1°=0.29△~1.78△,值大小与是否为间歇性斜视有关( P=0.001)。内斜视客观斜视角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1°=2.01△~2.15△。结论:外斜视客观斜视角与三棱镜度的差异表现为随斜视角的增加而增大;内斜视客观斜视角与三棱镜度的差异表现为随斜视角的增加而变小。同视机检查镜筒内+7.00D球镜的安装、患者近感性集合的影响及三棱镜块本身的缺陷可能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先天性内斜视,年龄6个月~7岁,平均(4.47±1.52)岁。戴镜均不能矫正眼位。其中合并下斜肌亢进者16例(40.00%,单眼9例,双眼7例);合并DVD的9例(22.5%,单眼5例,双眼4例);合并隐性眼球震颤者6例(15.00%)。高A/C且斜视角在+30°以内者行单眼内直肌后徙术;存+40°~+60°之间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61°~+80°者行单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外直肌缩短术;大于+80°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徙联合非主导眼外直肌缩短术;合并下斜肌亢进者一并手术解决;合并DVD者先行内斜视矫正术,3个月后观察眼位,冉行垂直斜视手术矫正。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术后正位32例(≤+10°),正位率80.00%,欠矫8例(≥+10°),欠矫率20.00%,无过矫者,无任何并发症。15.00%患者不同程度的恢复了双眼视功能。结论先天性内斜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3D视频技术,提供一种描绘斜视抑制暗点形态、范围、大小的双眼抑制地形图检查新方法。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6例传统检查存在抑制的内斜视儿童,平均年龄(6.81±1.68)岁,其中共同性内斜视10例,调节性内斜视3例,微小内斜3例。10例眼位及立体视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22±1.64)岁。方法  采用偏振光眼镜实现双眼分视,运用3D视频技术,以形状、对比度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个视标检测双眼同时注视时的抑制暗点范围,通过计算机程序及检查软件绘制抑制地形图,并计算抑制暗点面积大小。主要指标  不同类型斜视抑制暗点面积像素值。结果 10例共同性内斜视患儿抑制暗点面积平均为(101 266±45 695)像素,3例微小内斜视患儿抑制暗点面积为(102 834±37 482)像素,3例调节性内斜视患儿裸眼及戴镜检查抑制暗点面积分别为(27 206±11 108)像素和(7664±6948)像素,戴镜检查抑制暗点面积小于裸眼检查(P=0.028)。16例内斜患儿视力相对差眼注视时抑制暗点面积较对侧眼注视时更大(t=3.444,P=0.007)。正常对照儿童10例,在相同检查距离及显示范围内,未能找到相应的抑制暗点,与内斜视患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9.911,P=0.000)。结论 偏振光双眼分视技术联合双眼抑制检查程序可用于检查及描绘双眼抑制地形图及其形态,大小与患儿的斜视类型、屈光状态有关。(眼科,2015, 2 4: 320-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