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喉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16例喉癌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16例给予匀浆膳食,对照组100例给予混合奶,均采用硅胶鼻胃管每日鼻饲5.6次,检测术前、术后7、15d各项营养指标,观察咽瘘发生的例数和平均住院日。结果:实验组各项营养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比对照组缩短12d。两组咽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术后采用匀浆膳食营养支持方式较为适宜,合理的营养支持可降低咽瘘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癌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2年12月首次住院的124例喉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ASS 9.2软件对影响咽瘘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4例喉癌患者中12例(9.7%)发生术后咽瘘,所有咽瘘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瘘口愈合。结论单因素分析表明慢性病、术前营养状况、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肿瘤分型、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同期颈廓清术及术后感染等因素与咽瘘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同期颈廓清术、肿瘤分型及慢性病与咽瘘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喉癌及喉咽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5例喉癌及喉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给予围手术期全胃肠外营养配合混合奶,对照组21例给予混合奶,每日鼻饲5~6次.检测术前、术后7天、14天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咽瘘发生的情况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体重迅速回升,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保持正氮平衡,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观察组平均住院日比对照组缩短16天左右.两组咽瘘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喉癌及喉咽癌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全胃肠外营养配合混合奶可降低咽瘘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喉癌患者术后的远期疗效,并分析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1月—2016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行手术治疗的325例喉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96例,女29例,男女比例10.21∶1;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62±9.84)岁。结果本组喉癌患者5年累计总体生存率(CO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CDSS)、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5.4%、78.2%、71.2%。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淋巴结转移、复发、手术方式各临床因素间生存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复发、临床分期明显降低生存率(P<0.05)。结论喉癌术后COS较高,首选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复发、临床分期及年龄是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喉癌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85-01-01~1994-12-31这10年间首次住院757例喉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AS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57例患者中有32例(4.2%)发生术后咽瘘,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临床分期、术前放疗、术前营养状况等4个因素与咽瘘发生有关。结论对于晚期肿瘤,术前经过放疗的患者,应估计到发生咽瘘的可能。具有良好的手术技术和全身的支持治疗是预防咽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喉癌肿瘤标志物、喉癌分子切缘以及临床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喉癌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喉癌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原发灶、喉癌外科切缘的CyclinD1、p27、p53以及eIF4E表达状况,通过回顾性分析103例喉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喉癌复发的临床因素;并综合三方面因素对喉癌复发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喉癌术后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原发灶的CyclinD1、p27、p53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IF4E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缘的CyclinD1、p27、p53、eIF4E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癌复发组eIF4E切缘阳性表达率高于CyclinD1、p27和p53.喉癌术后复发与原发肿瘤部位、T分期、淋巴结转移、喉癌病理分化程度以及首次手术方式有关;与年龄、性别、是否术后放疗无关.Log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喉癌术后复发与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喉癌病理分化程度以及首次手术方式有关.综合肿瘤标志物、喉癌分子切缘以及临床因素三个方面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喉癌术后复发与喉癌T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以及分子切缘阳性有关.结论:影响喉癌术后复发的因素复杂多样;喉癌T分期高、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差以及分子切缘阳性者术后容易复发;喉癌分子切缘阳性是更为敏感的喉癌复发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335例喉癌术后生存率分析,了解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335例初诊喉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35例喉癌患者,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73.2%,5年整体生存率为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解剖分型AJCC2002年分期、手术方式、分化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局部复发和术后颈部转移组间生存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术后颈部转移、年龄、术后放疗和声带活动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局部复发、术后颈部转移、年龄、术后放疗和声带活动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早期诊断、坚持术后随访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外科治疗声门型喉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6月—2013年4月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22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病理分级可能与喉癌预后相关的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病理分级、术后放疗、术后局部复发、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与声门型喉癌预后相关(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术后咽喉部/造瘘口复发、术后颈淋巴结复发是影响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声门型喉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75.2%。结论合理的颈部淋巴结清扫和术后放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III、IV期患者术后局部/颈淋巴结复发风险高,需要密切随访,积极的挽救性手术仍是患者复发后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手术治疗的174例原发性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4例,女10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60.73 ± 9.88)岁。通过Kaplan Meier模块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共174例,5年生存率64.4%;喉癌早期T1、T2期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并发症、T分期、N分期、手术方式、颈淋巴结清扫术、肿瘤原发部位与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分期、N分期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喉癌术后复发因素Cox模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95例喉癌手术患者随访3年以上,确诊复发31例。对造成复发的可能因素进行Cox模型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肿瘤溃疡、发生声门上区、发生声门下区五项是引起复发的主要因素;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为防止复发的保护因素。依此结果建立复发多因素模型目标方程和危险指数方程。这些结果为临床判断喉癌术后复发倾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喉前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改进喉癌规范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方式治疗的73例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早期喉癌和中晚期喉癌之间、喉前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后局部复发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73例声门型喉癌患者中喉前淋巴结阳性率4例,阳性率5.47%(4/73)。中晚期喉癌(Ⅲ期、Ⅳ期)比早期喉癌(Ⅰ、Ⅱ期)更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喉前淋巴结转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前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均与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喉癌较早期喉癌更容易发生术后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阳性比阴性更容易发生术后淋巴结转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喉癌较早期喉癌更容易发生术后局部复发;喉前淋巴结阳性比阴性更容易发生术后局部复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前淋巴结阳性比阴性组生存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前淋巴结转移在中晚期喉癌中发生率较高,应常规予以清扫。发生喉前淋巴转移的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局部复发几率均增加,预后较差,提示需要术后进一步治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58例行初次手术治疗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FIB,绘制诊断总体生存期(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最佳截断值,从而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并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FIB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与喉癌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FIB诊断喉癌患者O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较高纤维蛋白原水平(>3.12 g/L)与肿瘤分期、甲状软骨板侵袭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FIB、分型、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甲状软骨板累及、淋巴结转移、年龄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OS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FIB、分期与年龄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高FIB水平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OS较短,该指标可作为评估喉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UPP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UPPP术后24 h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接受UPPP手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按照有无发生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组,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中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对重要的临床参数作单因素及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例(19.1%)患者术后24 h内出现并发症,包括呼吸并发症21例(13.0%),心血管并发症6例(3.7%),术后出血9例(5.6%).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之间在BMI、AHI、LSAT及困难插管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OR=1.136)、AHI(OR=4.828)及困难插管(OR=1.971)为术后24 h内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SAHS患者术前BMI、AHI及麻醉困难插管是预测术后24小时内出现并发症的主要指标.对于肥胖、严重OSAHS患者及插管困难患者,应提高警惕,做好围术期处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喉癌术后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高能匀浆膳用于喉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50例喉癌患者,手术后随机分为普通流质组和高热能匀浆组,均于术后置硅胶鼻胃管,术后6小时开始鼻饲.分别监测术前、术后7天、14天各项营养指标,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各项营养指标均下降,两组患者术后7天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术后14天各项指标以及伤口修复、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喉癌术后采用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5月间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276例,分为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170例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106例,记录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第1天,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患者血钙、血PTH水平水平低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P<0.05)。术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组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VI区淋巴结清扫、术前维生素D水平较低、肿瘤最大直径≥4 cm是甲状腺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是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全切可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相较于常规开放甲状腺全切,可能是一种更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效果;通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析手术适应症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病例材料来源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1996年至2011年收治的梅尼埃病病例共71例,选择反复发作眩晕且有实用听力者进行内淋巴囊减压术,术前完善检查并根据听力分期、听力曲线、病程、随访期限等进行分组,术后进行随访,生活质量的评测采用梅尼埃病内淋巴囊减压术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DOQ。结果内淋巴囊减压术后生活质量相应改善的梅尼埃患者为87.69%,3.08%不变,9.23%变差。QOL的得分与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病程等无明显统计学相关,与术前听力分期、术前听力学曲线类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淋巴囊减压术能有效改善梅尼埃病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术前不同分期与内淋巴囊减压术后疗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分期为2、3期的患者疗效要好于4期患者,听力曲线为上升型的效果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方式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患者260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盥洗组、喷雾组各130例。术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是否并发鼻腔粘连分为鼻腔粘连组(n=27)和非鼻腔粘连组(n=233)。对比盥洗组、喷雾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主观不适感受评分值、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 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盥洗组患者的VAS评分值低于喷雾组(P<0.05);盥洗组患者的鼻腔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评分值低于喷雾组患者(P<0.05);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喷雾组(P<0.05)。鼻腔粘连组、非鼻腔粘连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患侧、药物治疗史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合并鼻息肉、鼻腔冲洗方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8年、合并鼻息肉是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鼻腔盥洗是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鼻腔盥洗可有效改善CRS患者鼻内镜术疗效,且是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复发监测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方法 :对 34例喉癌患者 (喉癌组 )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第 7天、第 30天、第 90天的血清 IL- 2、s IL- 2 R、TNF- α水平。并以 2 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 (对照组 )。结果 :喉癌组术前的血清 s IL- 2 R与 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L- 2两组无差异。随访 3个月 ,2 9例未复发患者 (未复发组 ) s IL- 2 R、TNF- α水平术后第 7天稍高于术前 ,但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第 30天和第 90天逐渐下降 ,其中 s IL- 2 R水平下降更为明显 ,IL- 2无明显变化。 5例复发患者 (复发组 ) s IL- 2 R、TNF- α水平术后第 30天低于术前 ,第 90天又升高 ;而 IL- 2则逐渐下降。结论 :检测喉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对病情的监测及预后的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术后复发与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1999~2000年间喉癌手术108例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以上,复发16例.对影响复发的因素: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切缘情况、放疗、化疗等进行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切缘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切缘情况为影响喉癌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EMS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MS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喉癌组织和4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EMS1的表达,并以20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喉癌组织中EMS1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间的EMS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1蛋白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