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10例原发性睾丸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0、Bcl-6、MUM1、Bcl-2和Ki-67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其生发中心B细胞(GCB)或非GCB细胞免疫表型。 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51~79岁),Ⅰ~Ⅱ期8例(87.5%)。失访3例,6例患者在发病后5~42月内复发或死亡。CD10、Bcl-6、MUM1、Bcl-2的表达率依次为0,50%,70%,100%。9例显示非GCB细胞免疫表型,1例显示GCB免疫表型。Ki-67平均指数70%。结论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显示非GCB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Bcl-2和Ki-67高表达可能与其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起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乳腺DLB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在18例患者中,17例为女性,中位年龄为57岁,病变主要累及右侧乳腺(11/18,61.1%)。将其分为原发性乳腺DLBCL(PB-DLBCL)和继发性乳腺DLBCL(SB-DLBCL)两大类。11例(57.6%)PB-DLBCL与7例(42.4%)SB-DLBCL相比,其具有Ann Arbor分期多为Ⅰ-Ⅱ期(P<0.01)、B症状少(P=0.013)、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P=0.041)、骨髓未累及(P=0.043)、完全缓解(CR)率高(P=0.049)等特点。生存分析发现PB-DLBCL患者5年总生存期(OS)显著长于SB-DLBCL患者(P=0.013)。本研究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居多,生发中心型(GCB)与non-GCB型之间OS无显著差异(P=0.885)。所有获得CR患者的生存期均显著延长(P=0.008)。结论:乳腺DLBCL多见于中年女性,以右侧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分子分型多为non-GCB型。与SB-DLBCL患者相比,PB-DLBCL患者具有Ann Arbor分期早、B症状少、相对更高的白细胞计数、骨髓未累及、CR率高等特点,并且生存期显著延长。无论是PB-DLBCL和SB-DLBCL,还是GCB型和non-GCB型,获得CR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13例PB-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例行单侧乳腺切除术,8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结果 13例均为女性,6例发生于右乳,6例发生于左乳,1例发生于双乳。肿块大小1.5 cm~8.0 cm。术前2例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1例诊断为巨纤维瘤,10例诊断为乳腺癌。13例患者均经免疫组化检测确诊为PB-DLBCL。Ann Arbor分期:Ⅰ期10例,Ⅱ期3例。12例术后给予CHOP或R-CHOP方案化疗,1例放弃治疗。随访1个月~5年,2例复发,2例死亡,其余病例均无复发生存。结论 PB-DLBCL临床少见,多见于女性。术前检查、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易误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分子亚型的蛋白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蛋白水平上研究国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分子分型的蛋白表型特点,为DLBCL的病理诊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DLBCL标本52例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形态学分型的基础上,利用CD10、MUM1和bcl-6免疫标记对DLBCL进行分子分型,分为生发中心样B细胞样组(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样组(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分析其在DLBCL中的构成比,及CD10、MUM1和bcl-6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DLBCL中,non-GCB的构成比超过GCB(69.2%/30.8%);统计学分析表明,GCB组间CD10、bcl-6、CD10/bcl-6的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CD10的表达率最高,bcl-6其次,CD10/bcl-6最低;non-GCB组间MUM1、MUM1/bcl-6的表达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我国的DLBCL多起源于后生发中心B细胞,以non-GCB为主,预后较差。DLBCL在CD10、MUM1和bcl-6表达的差异对判定GCB组和non-GCB组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早期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特征、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早期PB-DLBCL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初诊时全血细胞计数中的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计算治疗前NLR值。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31例,接受局部放疗12例,接受预防性鞘内化疗14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45例PB-DLBCL患者中,多为女性(97.8%),中位发病年龄45岁(28岁~77岁)。所有患者均以单侧无痛性乳腺包块为首发症状,其中右侧乳腺包块29例,左侧乳腺包块16例。伴有B组症状5例。病理亚型(按Hans分型法则)示生化中心B细胞型(GCB)10例,非生化中心B细胞型(non-GCB)35例。中位随访时间9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38个月(12~78个月),3年总生存率(OS)68.9%。通过ROC曲线得到NLR的截断值(cut off值)3.211,分为低NLR组(≤3.211)、高NLR组(>3.211)。NLR与PB-DLBCL的Hans分型(P=0.02)、病变部位(P=0.015)及IPI评分(P=0.002)明显相关。单因生存分析显示,non-GCB(P=0.011)、II期(P=0.038)、ECOG评分≥2分(P=0.002)、IPI评分≥2分(P=0.002)、NLR值>3.211(P=0.007)以及未行预防性鞘内化疗(P=0.002)是影响PB-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显示,ECOG评分、IPI评分、NLR及预防性鞘内化疗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NLR与PB-DLBCL的临床特征有相关性,是影响PB-DLBCL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瘦素受体(OBR)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p-STAT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与DLBCL免疫表型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DLBCL和1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RLH)组织中OBR和p-STAT3的表达,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LBCL的CD20、CD10、bcl-6、Mum-1免疫标志,根据Hans分型方法将DLBCL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non-GCB)型。结果 OBR和p-STAT3在DLBCL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45.0 %(36/80)和28.8 %(23/80),在RLH中均低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STAT3在non-GCB型中高表达率为36.8 %(21/57),明显高于GCB型的8.7 %(2/23)(P<0.05),OBR与DLBCL的免疫表型无关(P>0.05)。OBR及p-STAT3在DLBCL临床Ⅲ、Ⅳ期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1.9 %(13/21)和38.1 %(8/21),高于Ⅰ、Ⅱ期[46.2 %(18/39)和25.6 %(10/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BR和p-STAT3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结外浸润、乳酸脱氢酶水平、B症状及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无关(P>0.05)。OBR和p-STAT3在DLBC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2,P=0.039)。结论 OBR可激活JAK-STAT信号途径、促进STAT3磷酸化过程,其可能参与DLBCL的发病和non-GCB型DLBCL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子分型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细胞起源亚型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例及北京大学医学部8例DLBCL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Hans模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1例和非GCB型19例。在mRNA水平利用NanoString技术平台分析样本中15个Lymph2Cx分子分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对20例DLBCL患者分型,并分析按此分型组间预后的差别。结果:通过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对20例DLBCL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后分型显示,11例为类GCB样型,9例为类活化B细胞(ABC)样型;10例类GCB样型按Hans模型为非GCB型。生存分析显示,类GCB样组总生存优于类ABC样型组( P=0.019)。 结论: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可用于DLBCL的细胞起源分型,该分子分型策略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丹  战雪梅  靳宁 《陕西肿瘤医学》2013,(11):2493-2496
目的: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原发乳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光镜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病理诊断依据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2008版)进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行免疫表型检测,选用的抗体有CD20、CD3ε、CD79a、PAX-5、CD10、Bcl-6、MUM-1、CD5、Bcl-2、p53、细胞周期蛋白D1和Ki-67等.结果:4例均为女性,年龄38-79岁.其中2例发生于左乳腺,1例发生于右乳,1例双侧乳腺均有肿物.患者均表现为孤立性无痛包块.Ann Arbor分期:1例为Ⅰ期,2例为Ⅱ期,1例为Ⅳ期.其中3例行乳腺肿块单纯切除术,1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2例放弃治疗,1例行CHOP方案治疗,1例行R-CHOP方案治疗.4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根据Hans免疫组化亚群分类,其中1例为生发中心源性,3例为非生发中心源性.大体上,肿瘤呈灰白或灰红色结节状,直径2.5-5cm,质地韧或较脆.2例获得随访资料,1例随访12个月仍健在,1例已随访24个月仍在治疗之中,未发现复发及转移迹象.结论:该组4例PBL均为DLBCL.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诊断.其诊断应充分排除系统性淋巴瘤累及乳腺.预后与肿瘤细胞免疫组化亚群及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提高对DLBCL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2例DLBC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补充完善所有患者CD20、CD3、CD10、bcl-6、MUM-1、Ki-67免疫表型测定,为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对精原细胞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母细胞型套细胞淋巴瘤部分病例检测AE1/3、PLAP、CD30、ALK、CD5和CyclinD1。结果 22 例患者均为原发DLBCL,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1~71岁,平均48岁;13例结内,9例结外。生发中心细胞(CGB)型13 例(结内7例,结外6例),非CGB(non-CGB)型9例(结内6例,结外3例),结合临床和组织形态学17例可诊断,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22例均可诊断。结论 DLBCL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三者相结合能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4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MYC/BCL2蛋白共表达状况及其与生发中心细胞样(GCB)及non-GCB亚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LBCL石蜡标本制作的组织芯片进行MYC、BCL2、CD10、BCL6、MUM1、KI67检测,并对蛋白表达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DLBCL标本中,non-GCB患者163例(66.5%),GCB患者82例(33.5%),MYC和BCL2双阳性患者88例,占患者总数的35.9%(88/245),占non-GCB病例的41.7%(68/163),占GCB病例的24.4%(20/82),在这两种亚型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6,P=0.008)。结论DLBCL中MYC/BCL2蛋白共表达在non-GCB亚型比GCB亚型更多,可以按照MYC/BCL2的共表达情况,把DLBCL分成不同亚群以区别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分析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女性,年龄58~80岁。大体上均为境界相对较清楚的肿块。镜下肿瘤形成管状-梁索状、筛状、实体型结构。肿瘤主要由腺上皮、肌上皮、基底样细胞构成,其中腺上皮表达CK7、CK5/6、CD117,肌上皮表达SMA、p63,基底样细胞表达p63、CK5/6、CD117,但均不表达ER、PR、Her-2。3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随访至今均无复发。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浸润性癌亚型,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早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28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Luminal B(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190例(66.7%),Luminal B(HER-2阳性)患者为95例(33.3%)。Luminal B(HER-2阴性)与Luminal B(HER-2阳性)在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状态和放疗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B(HER-2阳性)复发转移率高(P<0.05),且5年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均低于Luminal B(HER-2阴性) (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淋巴结状态、PR和Ki-67是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Luminal B(HER-2阴性)相比,Luminal B(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Ki-67高表达和PR阴性是影响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转录因子AS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AS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4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乳腺组织中ASCL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AS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癌组织中AS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监测ASCL2蛋白表达对乳腺癌预后判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AS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1%(96/114)和0.88%(1/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ASCL2蛋白异常表达与患者的肿瘤直径、Ki67增殖指数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分级、分子亚型和临床分期无关(P均>0.05)。ASCL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ASCL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00)。ROC分析结果显示,监测ASLCL2蛋白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预测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结论:ASCL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恶性进展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ASCL2可作为乳腺癌预后预测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例MGC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MGCT占我院同一时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33.3%(27/81),患者年龄1~44岁,平均年龄25.8岁,MGCT伴随精原细胞瘤成分的平均年龄31.63岁,MGCT不伴随精原细胞瘤成分的平均年龄17.36岁。MGCT伴精原细胞瘤患者年龄大于MGCT不伴精原细胞瘤患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MGCT病例均发生于单侧,左侧13例,右侧14例,左右侧之比0.93∶1。 睾丸的MGCT可由多种成分构成,其中成分包括精原细胞瘤16例(59.3%),畸胎瘤20例(74.1%),胚胎性癌20例(74.1%),卵黄囊瘤10例(37.0%),绒毛膜癌5例(18.5%),其中,胚胎性癌伴有精原细胞瘤14例(51.9%),是27例MGCT中最常见的成分组合,其次是胚胎性癌伴畸胎瘤13例(48.1%)。27例MGCT中,具有2种混合成分15例(55.6%),3种混合成分9例(33.3%),4种和5种混合成分均为1例(3.7%)。结论:睾丸 MGCT非常少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不同的肿瘤成分导致其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非常必要,免疫组化标记对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核糖体核蛋白B(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polypeptides B and B1,SNRP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Oncomine数据库搜索乳腺癌与SNRPB基因相关的数据,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SNRPB基因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SNRPB基因癌组织/正常组织表达量分析结果共有414个,在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109个,低表达3个。其中13个分析结果显示SNRPB在乳腺癌组织(包括6个侵袭性乳腺癌分析结果)中显著高表达,低表达的分析结果为1个。运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SNRPB的乳腺癌患者其总体生存率(OS)、无复发生存率(P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显著低于低表达SNRPB的乳腺癌患者(P<0.05)。结论:SNRPB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预测乳腺癌患者转移的发生及判断预后,可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102例作为糖尿病组,按照1∶2的原则选取同期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2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结果:糖尿病组相比对照组,糖尿病组50岁以上人群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5% vs 57.8%,P<0.05),糖尿病组绝经后患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6% vs 53.9%,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其中T2期及以上患者所占比例(79.4% vs 66.2%)、淋巴结阳性患者比例(68.6% vs 55.4%)、Ⅱ/Ⅲ期患者所占比例(82.8% vs 67.6%)糖尿病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5年复发转移率为14.9%。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的不良危险因素,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T分期和临床分期偏晚,淋巴结转移更多,其复发转移率较高,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预后更差,应更加注重术后定期复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WT1(Wilms tumor gene 1)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7例初诊B-ALL患儿WT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患者年龄、性别、流式亚型、染色体核型、临床危险分级等因素的基因表达差异,并随访分析初诊WT1基因表达水平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77例初诊B-ALL患者中,WT1基因阳性率96.10%(74/77),0~2岁患儿初诊WT1水平高于3~13岁组(P=0.02),WT1基因表达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229)。在对B-ALL流式亚型间WT1的分析中显示,Pro-B-ALL患者表达量最高,Pre-B-ALL次之,Com-B-ALL最低(两两比较差异,P值分别为0.002,0.008,0.040)。临床高危(P=0.041)、t(4;11)(P=0.034)、初诊白细胞大于50×109/L(P=0.009)的患者有更高的WT1表达。首次诱导化疗后细胞形态学缓解与否,其初诊时WT1表达无明显差异(P=0.84),但长期随访得到持续缓解的患者初诊WT1表达低于复发或不缓解的患者。结论:WT1基因在儿童B-ALL中表达的高低可能提示患者白血病细胞的分化水平,并与长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