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卒中亚型与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收集发病4.5h内给予rt-PA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根据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记录溶栓后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及90d时病死率。结果预后良好组(55例)与预后不良组(46例)相比,两组在卒中亚型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4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卒中亚型与溶栓预后无关(P=0.608,OR为0.605,95%CI为0.089~4.123),也与症状性颅内出血无关(P=0.267,OR为0.974,95%CI为0.929~1.020)。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相比较,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型的卒中患者在90d内溶栓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987,P=0.763,P=0.578)。结论卒中亚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1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定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VC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VCI发生率为41.78%。年龄、教育程度、饮酒、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高糖化血红蛋白、心房颤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有关(P〈0.05),应激性高血糖与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糖化血红蛋白(OR=2.394,95%CI:1.546~5.261)、高血压(OR=2.185,95%CI:1.413~4.898)、同型半胱氨酸(OR=1.768,95%CI:1.176~3.651)及超敏C反应蛋白(OR=1.964,95%CI:1.164~3.968)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激性高血糖是无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9,95%CI:1.282~3.287,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急性期检测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VCI的发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VCI的风险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AIS患者341例,根据发病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 198例)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 143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淋巴细胞(LYM)、血小板计数(PLT)、MPV、MPVLR及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AI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入院NIHSS评分、MPV、MPVLR、PLR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LYM、PLT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6,95%CI:1.004~1.049)、入院NIHSS评分(OR=1.112,95%CI:1.057~1.170)、MPVLR(OR=3.415,95%CI:2.187~5.332)是AIS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2)MPVLR对AI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优于LYM、PLT、MPV和PLR,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676、0.646、0.659、0.703),MPVLR的最佳预测临界值为6.5。以6.5为临界值,高MPVLR组(≥6.5,174例)与低MPVLR组(<6.5,167例)相比,年龄、入院NIHSS评分、MPV、PLR较高,LYM、PLT较低(均P<0.05)。结论 外周血MPVLR或可作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有助于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李胜楠  王佳佳  张彤  王勇 《河北医药》2024,(3):354-357+362
目的 研究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预后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招募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AIS患者,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a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于起病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依照改良Rankins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进行预后评估,定义mRS评分0~2分者预后良好,3~6分者预后不良。比较2组间临床基线资料、灌注水平的差异。通过二元Logistic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征象。描绘ROC曲线分析不同灌注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最佳截断点。结果 共纳入36例AIS患者,预后良好组20例,预后不良组16例。临床及影像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灌注水平对AIS预后存在统计学差异。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低灌注(OR=0.149,95%CI:0.030~0.743,P=0.020)是AIS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CBF值预测脑卒中预后的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发病4.5 h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2例,均于溶栓前检测RDW。采用NIHSS评分,将溶栓后24 h神经功能与溶栓前对比,根据变化百分率分为两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变化≥30%,共53例;改善不良组,变化<30%,共49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DW是否是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独立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RDW对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与改善良好组相比,房颤(24.5%vs. 9.4%,P=0.042)、糖尿病(57.1%vs. 30.2%,P=0.006)、出血转化(10.2%vs. 0%,P=0.023)的比例在改善不良组均明显高于改善良好组,RDW水平也显著高于改善良好组[(14.09±0.77)vs.(13.31±0.6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糖尿病史(OR=2.606,95%CI: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49例sICAS患者依据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8例)、中度(202例)及重度狭窄组(389例);依据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轻度(504例)及中度缺损组(145例)。收集基线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LMR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1)女性(OR=3.132,95%CI:1.008~9.732)、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1.343,95%CI:1.020~1.769)、高LDL-C(OR=7.341,95%CI:1.609~33.502)、高Hcy(OR=1.320,95%CI:1.069~1.630)是影响sICAS颅内动脉中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cy(OR=1.377,95%CI:1.118~1.697)是影响sICAS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Hcy(OR=1.106,95%CI:1.055~1.158)、高NLR(OR=1.612,95%CI:1.340~1.939)是影响sIC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结果提示NLR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一般(ROC曲线下面积为0.618,95%CI:0.567~0.668,P<0.01),当NLR为3.5时诊断效能最高;LMR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519,95%CI:0.465~0.573,P>0.05)。结论 NLR与sICA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NLR升高可能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机械取栓(MT)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我院神经介入中心采用血管内MT治疗的4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术前常规进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是否桥接、血管闭塞部位、取栓次数、手术时长、术后血管再通、术后症状性出血等情况。随访90d,根据90d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42例AIS患者中19例(45.2%)获90d良好预后,23例(54.81%)预后欠佳(其中死亡3例)。冠心病、高血压、手术时长、取栓次数、闭塞血管再通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0.01,95%CI:0.00~0.15,P<0.05);闭塞血管再通是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OR=29.09,...  相似文献   

8.
卞琴  杨鹏  张秋芳 《天津医药》2021,49(12):1328-1332
目的 探讨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 模型,指导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方法 以确诊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脑 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治疗后3个月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3 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3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共218例患 者纳入分析,其中模型组 153 例,验证组 65 例;模型组预后良好 90 例(58.8%),预后不良 63 例(41.2%)。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1.356,95%CI:1.101~1.639)、中度脑积水(OR=2.859,95%CI:2.325~3.212)、发 病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 9~12 分(OR=2.421,95%CI:2.056~2.857)和发病至分流术的间隔≥3 个月(OR=1.639, 95%CI:1.325~2.12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上述因素绘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组和验证组临 床预后的AUC分别为0.896(95%CI:0.842~0.933)和0.875(95%CI:0.825~0.916)。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 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模型组χ2=0.896,验证组χ2=0.567,均P>0.05)。根据列线图模型进行风险分层后,模型组和验 证组高、中风险患者预后不良比例明显高于低风险患者。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评估创伤后脑积水合 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预后有较好的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腱糖蛋白C(TN-C)和鸢尾素(Irisin)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26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63例H型高血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入组时NIHSS评分分为轻症组(38例)、中症组(57例)和重症组(31例);根据治疗90 d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77例)和预后不良组(4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TN-C和Irisin水平,分析血清TNC和Irisin水平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TN-C和Irisin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ris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C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而血清Irisin水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降低(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TN-C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而血清Irisin水平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血清TN-C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呈正相关(r 分别为0.579、0.603,P<0.05);血清Irisin水平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呈负相关(rs 分别为-0.526、-0.497,P<0.05)。TN-C和Irisin预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784,临界值为81.68μg/L和92.39 μg/L时,敏感度分别为69.4%、63.6%;特异度分别为85.7%、89.8%。结论 血清TN-C和Irisin参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 并研究D 二聚体和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神经科收治的88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入院时血压、血糖、体温、血hs CRP、D-二聚体等实验室指标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Glasgow评分、既往病史、合并症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住院30 d内死亡为结局, 对影响死亡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86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死亡43例,病死率为4.8%。死亡患者与生存患者年龄、入院时血hs CRP、D-二聚体、尿素氮、白蛋白、纤维蛋白原、有合并症比例、NIHSS评分、Glasgow评分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5±10)岁比(70±10)岁,(8.8±2.0)mg/L 比(5.2±1.0)mg/L,(1.73±0.92)mg/L比(1.04±0.28)mg/L,(9.6±5.1)mmol/L比(6.2±2.2)mmol/L,(37±5)g/L比(42±5)g/L,(4.6±1.7)g/L 比(4.1±1.2)g/L,79.1%(34/43)比8.2%(69/843),(16.3±7.2)分比(7.1±5.3)分,(8.0±3.3)分比(12.0±2.6)分](P<0.05或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入院时Glasgow 评分高为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R)=0.642,95%置信区间(CI):-0.730~0.893]。入院时血hs CRP(OR=1.243,95% CI :1.012~1.523)、D-二聚体(OR=2.231,95%CI:1.426~4.117、NIHSS评分(OR=1.226,95% CI:1.112~1.412)及合并症(OR=65.03,95% CI:11.433~363.626)均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大、入院时hs CRP升高、D-二聚体升高、NIHSS评分高、Glasgow评分低及入院时合并症。  相似文献   

11.
张磊  钱辰肖  罗国君 《安徽医药》2022,26(4):815-81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90 d后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进行静脉阿替普酶溶栓的病人,收集病人的基线资料,测定溶栓后 90 d病人改良 Rankin量表(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 0~2分)与预后不良组(3~6分)。采用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病人 112例。其中,男 66例( 58.93%),女 46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改善情况;并对不同卒中亚型的疗效进行比较,对阿加曲班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12月1日—2021年6月1日新疆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性非心源性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是否使用阿加曲班治疗作为分组的依据,390例入选患者分为阿加曲班组(285例)和未使用阿加曲班的对照组(105例),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卒中史、吸烟史等基线资料,收集治疗前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入院时及治疗7 d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卒中病因分型等数据。卒中分型诊断标准按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以住院第7天时NIHSS评分和mRS评分为疗效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阿加曲班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冠心病患病人数,吸烟史,LDL-C、HDL-C、TC、TG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种类等基线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7 d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变化、治疗7 d时mRS评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例数、穿支动脉病变型例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亚组中,两组间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支动脉病变型亚组中,两组间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7 d时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时NIHSS评分改变与使用阿加曲班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高血压与治疗7 d时NIHSS评分,冠心病史、LDL-C水平与治疗7 d时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卒中病史与治疗7 d时NIHSS评分改变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可以改善非心源性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预后,卒中分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史、既往卒中病史等因素对阿加曲班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彭雪梅  李琴  马璟曦  蔡敏  王伊龙 《中国医药》2013,8(8):1087-1089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脑卒中6个月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重庆市中山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老年患者21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6个月时预后分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显示预后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脏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坚持康复治疗、空腹血糖、白蛋白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影响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6个月预后的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IHSS评分>7分、空腹血糖>7.8 mmol/L、收缩压≥140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是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6个月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白蛋白>35 g/L是其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急性脑卒中发生后年龄过大、NIHSS评分>7分、空腹血糖>7.8 mmol/L、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而白蛋白>35 g/L提示预后可能较好,可以通过坚持康复训练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吴慧  缪阳  陈迎平  祁峰  卞海林 《安徽医药》2021,25(10):2004-2008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抵抗相关基因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PEAR1)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47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症组和中重症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法进行PEAR1和PTGS1基因多态性检测,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阿司匹林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63.7±12.8)岁比(68.6±10.7)岁]、吸烟[18.46%(12/65)比35.37%(29/82)]、糖尿病患病率[24.62%(16/65)比42.68%(35/82)]、空腹血糖[(5.87±1.69)mmol/L比(7.38±3.11)mmol/L]、D-二聚体[0.31(0.19,0.61)mg/L比0.55(0.26,1.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PEAR1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GS1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47,95%CI:1.023~1.072;P<0.001)、吸烟(OR:2.876,95%CI:1.548~5.343;P=0.001)、空腹血糖(OR:1.390,95%CI:1.193~1.621;P<0.001)、PEAR1基因携带A等位基因(OR:1.786,95%CI:1.028~3.101;P=0.040)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与年龄、吸烟、空腹血糖、PEAR1基因携带A等位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张浩江  罗云  徐运 《江苏医药》2012,38(16):1917-1919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患者严重程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住院治疗的合并心房颤动的脑栓塞患者80例,于入院时查血浆Fib,并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定义NIHSS评分≥15分为重症脑栓塞,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Fib的危险相关度。入组患者经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后,以腔隙性梗死作为参照,Logistic回归分析其他亚型Fib的水平相对危险度。结果脑栓塞患者Fib与NIHSS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r=0.264,P<0.05)。重症脑栓塞与Fib的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OR(95%CI)为2.404(1.107-5.222),经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多因素校正后为3.292(1.322-8.200)(P<0.05)。完全前循环梗死组Fib水平是腔隙性梗死组的3.166倍(95%CI为1.259-7.961,P<0.05)。结论血浆Fib水平可一定程度的反映房颤并发脑栓塞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