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二胎孕妇妊娠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7-8月,应用妊娠压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APGAR)和自制调查问卷对便利抽样的331名二胎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结果 二胎孕妇妊娠压力总均分(0.75±0.48)分,妊娠有压力者占21.8%;单因素分析显示,第一胎高危妊娠(χ2=9.479、P=0.002)、婆媳关系(χ2=18.243、P=0.000)、夫妻关系(χ2=24.160、P=0.000)、怀孕态度(χ2=31.560、P=0.000)、生二胎原因(χ2=29.835、P=0.000)、第二胎高危妊娠(χ2=4.992、P=0.025)、家庭功能(χ2=62.002、P=0.000)等因素与二胎孕妇妊娠压力发生率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胎孕妇妊娠压力与夫妻关系、生二胎原因、第二胎高危妊娠和家庭功能有关。结论 夫妻关系差、家庭功能障碍、第二胎高危妊娠、在父母压力下生二胎等因素是导致二胎孕妇妊娠压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孕妇产前焦虑及分娩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焦虑水平、焦虑原因及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找到干预产前焦虑的有效途径.方法 对262例孕妇进行基本问卷、SAS、认知状况的评估,并对有焦虑症状的孕妇实施认知心理干预.结果 孕妇产前SAS总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35.11±6.58 vs 29.78±0.46,P<0.05),孕妇的躯体不适感、是否有固定工作、对分娩过程的担心、对怀孕的心理准备、对胎儿性别的担心、气温、对孩子健康的担心、负面消息、是否经产、年龄、B型超声信息对预测SAS标准总分作用显著.结论 围生后期孕妇焦虑水平与躯体状态及认知有显著相关性,在围生后期针对影响焦虑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对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与孕妇分娩方式相关的生物学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为孕妇在围产期保健中采取更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收集116例正常孕妇的基本情况、疾病史、个人生活习惯、营养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信息,利用单因素分析来筛选与孕妇分娩方式相关的因素,然后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的116例孕妇中,采取自然分娩的有54例,占46.6%;采取剖宫产的有62例,占53.4%.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分娩方式与孕前体重、产前体重、体质指数及孕前1年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均有关(x2分别为:12.59,8.58,12.53,4.41;均有P<0.05),孕期有主被动吸烟史的孕妇行剖宫产率为60.6%,高于自然分娩率39.4%.从精神心理角度分析分娩方式与SCL-90中的强迫症状、抑郁、阳性项目数有关(P值分别为0.040,0.037,0.039).将以上与分娩方式相关的生理及心理因素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最终筛选出孕前体重、孕前1年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为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提高对孕妇分娩方式影响因素的重视,加强产前监护,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指导孕妇采取最佳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医院母婴不良分娩结局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孕产妇优生优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21年全年在重庆市某医院产检并成功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母婴不良结局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孕产妇3 743名,不良分娩结局孕产妇572例,发生率为15.28%。以早产最为多见,占2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0)、孕次≥3次(OR=1.639)、产次≥1次(OR=3.028)、流产次数≥3次(OR=2.541)、瘢痕子宫(OR=1.514)、妊娠期高血压(OR=11.031)、妊娠期糖尿病(OR=11.350)、胎儿宫内窘迫(OR=4.915)、前置胎盘(OR=16.088)、羊水偏少(OR=12.284)、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OR=3.506)、妊娠期合并贫血(OR=8.918)、剖宫产(OR=1.558)及双胎(OR=5.861)等均是影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孕前BMI<18.5 kg/m2OR=0.276)则是不良分娩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市某医院母婴不良分娩结局中以早产最为常见;影响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较多,建议加强孕期管理和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产妇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围生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从辽宁省本溪市某医院产科生育档案管理系统中导出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生产并分娩的产妇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不良分娩结局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不良分娩结局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6.
影响孕妇分娩意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孕妇的分娩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妊娠≥32周的216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进行分娩意愿的问卷调查,将希望选择阴道分娩及不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分为两组进行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68.1%的孕妇明确表示希望阴道分娩,11.1%的孕妇表示希望剖宫产,20.8%不能主动决定分娩方式。孕妇不选择阴道分娩的影响因素为:出生地为北京(OR=3.081),流产次数≥2次(OR=2.854),孕前BMI≥25kg/m^2(OR=3.274),孕期情绪不稳定(OR=1.970),不了解剖宫产的弊端(OR=3.599)。结论多数孕妇希望能够阴道分娩,部分孕妇表示希望剖宫产。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应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并针对影响孕妇分娩意愿的因素进行相关教育以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以及文化程度得以提高,同时人们对自身权利维护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妇产科的病人全是孕龄期的妇女,孕妇和肚子中的孩子都是重点保护对象,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各个方面都比较高,因此需采取孕期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分娩的成功率。孕期护理干预方法包括基本护理、运动护理、心理疏导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孕妇的妊高反应和胎儿异常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孕妇剖宫产率也随之下降,孕妇情绪稳定,降低了不良情绪的产生率,加强孕妇体质,从而促进了孕妇的顺产率和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分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在3家医疗机构产科建立电子档案进行产检以及生产的2 561例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临床资料,对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2 561例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768例(29.99%),其中流产110例(14.32%)、难产140例(18.23%)、早产161例(20.96%)、胎儿畸形43例(5.60%)、胎儿窘迫71例(9.24%)、低出生体重儿107例(13.93%)、巨大儿66例(8.59%)、围产儿死亡36例(4.69%)、胎盘早剥34例(4.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59)、妊娠风险等级(OR=1.834)、前置胎盘(OR=2.588)、产前出血(OR=1.969)及胰岛素抵抗(OR=3.837)均为影响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妊娠风险等级、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及胰岛素抵抗均为影响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应多加关注以上孕产妇从而降低高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妇胎膜早破对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两年间分娩的足月孕妇胎膜早破病例 200 例,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健康孕妇20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本院在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两年分娩新生儿2000例,其中间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约为10.00%(200/2 000),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1~5kg之间,平均(3.36±0.44)kg;出生身长在47~55cm之间,平均(50.38±1.05)cm;分娩时胎龄在24.57~41.47周之间,平均(39.24±1.92)周.孕妇分娩方式为观察组自然分娩者103例,占51.50%,剖宫产97例,占48.50%;对照组自然分娩者168例,占84.00%,剖宫产32例,占16.00%,差异有统计学(χ2=29.29,P<0.001).观察组中阴道分娩的产妇第一、第二、总产程时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阴道分娩的产妇(t值分别为2.92、3.69、7.37,均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82、8.24,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高对分娩结局和新生儿有着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应给予重视,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1月惠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妇156例,依据年龄是否35岁分为高龄组(72例)和正常组(84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所有孕妇情绪状态,采用新生儿窒息量表(Apgar)评估新生儿情况,统计分析所有孕妇情绪、妊娠糖尿病、胎盘早剥、新生儿体重、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高龄组孕妇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前者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孕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前者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为孕妇高危因素,孕妇情绪状态较差,且易并发妊娠高血压,对妊娠结局具有不良的影响,应从情绪、血压等因素加强对高龄孕妇的围产期监护及干预,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柏璐  白淑芳  卓娜  杨荣  赵丽莎  王欢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92-1495
目的调查西安市建档建册孕妇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并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西安市某医院产科建档建册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危妊娠情况对建档建册孕妇进行高危妊娠风险评估,并跟踪妊娠结局,分析基本情况以及高危因素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建档建册孕妇6332名,其中1508例高危妊娠者,占29.97%。高危因素分布依次为异常妊娠史(43.63%)、妊娠高血压(33.69%)、年龄≥35岁(26.86%)、妊娠糖尿病(19.83%)、瘢痕子宫(13.59%)、产前出血(12.86%)、前置胎盘(8.55%)。6332名孕妇中发生不良妊娠结局452例,占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1.581)、孕前BMI≥28.0 kg/m2(OR=1.432)、异常妊娠史(OR=2.121)、产前出血(OR=1.464)、前置胎盘(OR=1.766)、高危妊娠因素数量(OR=2.667)和妊娠风险等级(OR=3.367)是建档建册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危妊娠相关因素是影响建档建册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重视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健康管理,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产妇在孕产期不同阶段的抑郁状况与各时点的自然转归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联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和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5家妇幼保健机构共同构建了中国孕产妇心理健康队列研究,于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吉林省139 414例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患病率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HDCP的预防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利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收集全省13家监测医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报的≥20周分娩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孕产妇HDCP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孕产妇患HDCP为6 400例,患病率为4.59%。其中患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335例、妊娠期高血压1 959例、轻度子痫前期1 278例、重度子痫前期2 843例和子痫21例,患病率分别为0.24%、1.41%、0.92%、2.04%和0.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孕次≥2次、双胎/三胎的孕产妇与HDCP患病率升高有关;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上、产次≥1次的孕产妇与HDCP患病率降低有关。结论  吉林省孕产妇HDCP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病率最高,建议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HDCP的识别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郑州地区孕妇铁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4—8月在郑州市某三家医院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体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铁营养状况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孕妇铁营养状态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孕妇铁缺乏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 258例孕妇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妊娠早期989例,占30.36%,妊娠中期1 125例,占34.53%,妊娠晚期1 144例,占35.11%。在3 258名孕妇中,共有773例为铁缺乏,铁缺乏的检出率为23.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2.726)、处于妊娠的中期或晚期(OR=3.037,3.438)、月经初潮年龄<13岁(OR=2.432)、经产妇(OR=3.493)、流产次数≥3次(OR=2.648)、孕前月经量≥100 mL/次(OR=2.420)、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517,0.459)、居住在农村(OR=3.684)、家庭月收入>3 000元及以上(OR=0.601,0.542)、居住房屋装修时间<1年(OR=6.449)、罹患消化系统疾病(OR=4.716)、有营养补齐剂摄入(OR=0.355)是孕妇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孕妇铁缺乏检出率较高,需要尽早给予针对性的干预。部分因素被确定为该地区孕妇人群发生铁元素缺乏的影响因素,可选择性的对其中危险因素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兰州市住院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3所医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产科住院孕产妇病历共6 825份的相关信息,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兰州市住院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14.65%,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依次为:自然流产(8.01%)、早产(1.98%)、死胎及死产(1.16%)、新生儿窒息(1.13%)、巨大儿(1.04%)、出生缺陷(0.76%)、葡萄胎(0.57%);不良妊娠结局在<20岁和>40岁年龄段为最高,分别为30.12%和29.99%;农民和无业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高,分别为20.17%和17.65%。结论:兰州市住院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偏高,<20岁和>40岁的育龄妇女是重点防治对象,应加强对农民和无业者等弱势群体的扶持,从而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郭光萍  蔡睿  李慰  王琼  徐世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40-4143
目的:探讨影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失访的因素.方法:以2005~ 2010年云南省结束保健随访管理的2 238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母亲孕期、产时、产后至儿童满18个月的个案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揭示儿童失访的影响因素.结果:2 238例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失访493例,失访占22.03%;儿童出生6个月内失访占49.09%.儿童失访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PMTCT)咨询质量,家庭流动,母亲文化程度、职业,母亲孕产期是否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是主要因素.结论:降低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失访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提高医务人员责任心,规范PMTCT服务,关注重点人群,是减少儿童失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同伴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7月在该院产科建卡且孕28周的100名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孕产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孕28周、32周、37周各进行与同伴教育相结合的孕产期健康教育一次。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及入院待产时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入院待产时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自然分娩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结论同伴教育与孕产期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使孕妇在掌握自然分娩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然分娩自我效能亦得以增强,达到促进和保护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全国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国家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中流动后有生育现象的已婚流动育龄妇女22 774人及其生育的36 105名≤18岁子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36 105名≤18岁流动人口子女中,住院分娩的有32 997人,住院分娩率为91.40%,在家分娩的2 944人,占8.15%,在其他地方分娩的164人,占0.45%;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低于汉族,随着流动孕产妇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的提高住院分娩率随之提高,随着孩次的增高住院分娩率随之下降;不符合政策生育、在户籍地分娩、跨省流动的流动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较低。结论 民族、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符合政策生育、孩次、出生地点、流动范围是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孕妇的营养知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孕期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孕期营养知识问卷对3 099例产检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孕期营养知晓率为73.73%。肥胖导致孕期糖尿病、体重指数、正常体重孕妇理想增重范围、早孕反应进食少是否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知晓率低,分别为39.98%、33.49%、49.34%、29.85%。本人户籍、本人教育程度、丈夫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年龄、分娩史为孕期营养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结论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孕妇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知识教育,尤其针对文化程度低及初产妇实施个体化教育,宣传范围应扩展到孕妇的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员,从而全面提高孕妇的孕期营养知识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孕产妇分娩方式,并对其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顺利分娩的2 778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孕期产检情况、产前分娩意愿、实际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孕产妇剖宫产率为40.6%,2011年则升至52.9%,呈不断上升趋势;年龄≥35岁、居住地为城镇及体重超重的孕产妇其剖宫产率高于年龄<35岁、居住地为农村及体重正常的孕产妇;1 291名孕产妇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占29.9%,其次是胎儿脐带绕颈,占17.4%;社会因素中主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占15.6%;1 487名孕产妇选择自然分娩的最主要原因是产前检查正常,占50.7%,其次是创伤小、恢复快,占15.9%;产前希望剖宫产的孕妇实际采用剖宫产的比例为75.6%,高于产前希望自然分娩的孕妇实际采用自然分娩的比例(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产妇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高剖宫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