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的机会致病性孢子虫,可感染人及多种恒温动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然而至今仍没有理想的治疗弓形虫病的药物。本文对具有抗弓形虫活性的西药、中药、新型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开发新型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抗弓形虫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几种广谱抗生素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4 种广谱抗生素对小鼠急性弓形虫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弓形虫RH株速殖子腹腔感染小鼠,分别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美浓霉素以及克林霉素、美浓霉素与乙胺嘧啶联合应用进行治疗,以磺胺嘧啶加乙胺嘧啶及不治疗作为对照,观察小鼠的死亡时间,4 周后存活鼠盲传一代,仍不发病者为治愈。结果 单独使用效果均不理想;克林霉素、美浓霉素与乙胺嘧啶联合使用10 天,可杀灭弓形虫,使小鼠痊愈。结论 克林霉素、美浓霉素与乙胺嘧啶联用为良好的急性弓形虫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病是呈全球分布的人兽共患病,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治疗。临床上联合使用磺胺嘧啶与乙胺嘧啶是治疗弓形虫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该疗法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开发高效、低毒、疗效显著的抗弓形虫新型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有众多关于抗弓形虫药物进行研制的相关报道。本文将从治疗弓形虫病的临床常用药物、新类型药物的研制以及联合用药方法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PCR技术对药物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的疗效进行了考核评价。方法 小鼠腹腔内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 2× 10 3 ,8h后给予双氢青蒿素 75mg/kg d和双氢青蒿素 75mg/kg d联合磺胺嘧啶钠 10 0mg/kg d每日两次灌胃小鼠治疗 ,疗程 15d ,观察小鼠存活率 ,并于感染后第 9、15、31d取小鼠腹水及肝、脾和脑进行弓形虫PCR检测 ;于停药后5个月取存活小鼠脑再行弓形虫PCR检测。结果 双氢青蒿素联合磺胺嘧啶钠组小鼠存活率达 93% ,明显高于磺胺嘧啶钠组 (6 8 3% )及双氢青蒿素组 (0 % )。PCR检测可见小鼠腹水中除联合治疗组外 ,其余各组均可检测出特异弓形虫DNA ;但只有对照组和双氢青蒿素组小鼠的肝脏和脑中可检测出虫体DNA ,而脾脏中只有对照组可检出虫体DNA。结论 小鼠腹水的PCR检测结果与存活率和腹水虫体镜检结果一致 ,并弥补了镜下检查由主观造成的不足 ;肝、脾、脑等脏器的PCR检测也取得与存活率基本一致的结果 ;总之 ,本研究中的PCR检测结果较客观地反映药物对小鼠的疗效情况 ,为动物实验性弓形虫病的药物疗效考核提供了一个较为简便、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刚地弓形虫属于真球虫目弓形虫科,作为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几乎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等动物。它是人或动物流产、死胎、弱智儿等围产期疾患病和导致感染者发生眼科疾病及脑神经疾病的病原体;同时,它又是一种机会致病寄生虫,在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及恶性肿瘤患者中,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病化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筛选能有效用于治疗动物弓形虫病的药物,本研究选择了9种药物进行抗急性弓形虫疗效初步评价实验。在此基础上,更深入评价了已选的最佳药物磺胺氯吡嗪抗弓形虫的疗效,比较了不同剂量磺胺氯吡嗪和各剂量组分别与乙胺嘧啶复配后的抗弓形虫疗效。方法用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RH株速殖子,按5 000个/只腹腔接种小鼠,接种24h后,通过灌服方式给药,连续治疗5d,接种后观察到40d后结束实验,评价平均存活时间、半数死亡时间和存活率等各项指标得出疗效。结果多种药物比较实验中,三字球虫粉(SPZ 250mg/kg)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半数死亡时间、存活率明显高于感染不用药组和其他药物治疗组(P〈0.05),表现出良好抗虫效果。另外,不同剂量及复配结果显示:磺胺氯吡嗪(250mg/kg)组和磺胺氯吡嗪(350mg/kg)+乙胺嘧啶(15mg/kg)组,分别保护了58.33%和54.55%的小鼠免于发病死亡,并大大推迟了半数死亡时间,与其他各剂量组、复配组及感染不用药对照组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灌服磺胺氯吡嗪有显著的抗弓形虫作用,尤其250mg/kg治疗剂量效果最佳。结论本研究筛选出了对小白鼠感染弓形虫有明显治疗效果的抗动物弓形虫药物磺胺氯吡嗪以及最佳治疗剂量,为后续研究此药进一步治疗动物弓形虫病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弓形虫RH株速殖子在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uman foreskin fibroblast, HFF)和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感染和细胞内增殖情况。 方法 分别于含一盖玻片的细胞培养皿(35 mm)内培养HFF细胞和HeLa细胞。待形成单细胞层后各加入经3 μm滤膜纯化的弓形虫RH株速殖子共培养, 分别于0.5、1、2、4、8、12、24、36、48、72和96 h取出盖玻片, 经吉氏染色镜下观察速殖子在两种细胞内的增殖情况。 结果 与HFF细胞共培养4 h后, 速殖子即可侵入HFF细胞, 1个细胞内可见数十个速殖子;24 h可见明显的假包囊, 72 h细胞被胀破。而与HeLa细胞共培养8 h后速殖子才侵入细胞, 每个细胞内可见3~5个速殖子, 48 h形成假包囊, 96 h大部分细胞被胀破。 结论 弓形虫RH株速殖子可在HFF细胞和HeLa细胞内增殖, 在HFF细胞内的增殖速度快于HeLa细胞。  相似文献   

9.
弓形虫是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体内的细胞内寄生原虫 ,呈世界性分布。孕妇感染弓形虫可以直接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因此在优生优育中防治弓形虫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弓形虫的血清学检测多为抗弓形虫IgG和IgM抗体。我们对不同组的孕妇进行了抗弓形虫特异性IgE的检测 ,对抗弓形虫特异性IgE的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对象 本院产科围保门诊就诊的孕妇 ,常规抽血 2ml,分离血清后 - 2 0℃保存 ,孕妇分三组。  ①产前常规以SPA -ELISA法筛选抗弓形虫抗体〔1〕,以仅IgG抗体阳性者为单阳组 ,计 2 …  相似文献   

10.
汕头地区几种人群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属机会致病原虫[1],但人的感染并非罕见,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易引起感染、发病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汕头地区自90年代开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儿童、孕妇及肿瘤患者等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的调查研究[2~4]我们于1993~1995年对与弓形虫关系密切的重点人群如流产、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或放疗病人、眼部疾患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等血清共1077份用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两种方法对每一份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的互补检测,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云芝糖肽 (cvp)、灵芝 (gl)抗小鼠弓形虫感染的作用。 方法 用 5× 10 2 量的Fukaya株弓形虫速殖子感染 6~ 8周龄昆明种小鼠 (♀ ) ,cvp连续口服 10d ,gl口服 10d或 30d ,螺旋霉素口服单用、与cvp或 gl合用 ,观察小鼠存活时间及脑组织中包囊数。结果 感染弓形虫的小鼠 ,单服用cvp或 gl后 ,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2 1 78~ 2 4 0 0d和 2 1 0 0~2 4 91d ,螺旋霉素组为 36 0 8d。当cvp加螺旋霉素 ,或 gl加螺旋霉素 ,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 4 6 2 0d和 5 6 4 0d ,与对照组16 2 7d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vp或 gl与螺旋霉素合用 ,具有潜在的抗弓形虫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免疫筛选弓形虫速殖子cDNA文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自制的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 (McAb)相应抗原的分子结构机制 ,为弓形虫疫苗的研制寻找有效抗原提供依据。方法 用自制的抗弓形虫速殖子的McAb免疫筛选弓形虫速殖子cDNA文库 ,对阳性克隆cDNA插入片段进行PCR鉴定并测序分析。结果  2个McAb第一轮分别获得 6个和 3个阳性克隆。分别进行第 2轮筛选 ,选取其中持续阳性最强的2个进行体外剪切 ,提取质粒DNA并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经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可能为 2个新基因 ,其中 7C3-C3筛选的基因命名为WX2 (GenBank登录号为 :AY2 38892 ) ,2B9-G1筛选的基因命名为WX(GenBank登录号为 :AY2 0 8994 ) ,并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对新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论 自制的具有一定保护性效果的McAb免疫筛选获得的阳性克隆插入基因片断的表达产物 ,可能具有抵抗弓形虫感染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弓形虫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SAG)、微线体蛋白(micronemes,MIC)、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ROP)、致密颗粒抗原(dense granules antigen,GRA)及钙离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激酶则对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过程所必需的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及加工起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全球约有1/3的人口感染弓形虫病.宿主感染弓形虫后常呈隐性感染,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者孕妇,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弓形虫给人类健康、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隐患与日俱增.目前,尚无针对弓形虫...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弓形虫为顶复动物门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广泛分布,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导致严重的疾患,其极高的流行性和致病的机会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弓形虫研究的历史,综述了目前弓形虫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了在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感染可引起严重的弓形虫病, 而不同宿主感染的弓形虫株基因型差异较大, 不同基因型弓形虫株的致病力及药物敏感性亦存在较大差异。目前, 对弓形虫基因型的分析多选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CR?RFLP)、 高度重复序列PCR、 多重PCR和巢氏PCR等技术, 扩增位点多选择B1、 SAG2、 HSP70、 GRA6等遗传标记。传统的弓形虫基因型主要有3个,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基因型被发现。本文就弓形虫基因分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刚地弓形虫主要抗原B细胞表位并在原核表达载体中表达,对纯化的表位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反应性鉴定。方法用计算机软件BioSun、DNAstar综合分析6个弓形虫主要抗原的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二级结构、极性参数等,每一抗原分子预测2个最佳表位,设计合成24条共12对寡核苷酸,两端分别引入NocI、XhoI酶切位点,退火形成的双链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EcoRI单酶切鉴定重组质粒Epitope/pET-32c。将含有Epitope/pET-32c的BL21单菌落接种至LB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导入表达。表达产物用Ni2 螯合柱亲和纯化,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分析重组表位蛋白与弓形虫抗原免疫血清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成功构建了12个原核表达质粒Epitope/pET-32c,并经测序证实,在E.coliBL21有11个表位基因能有效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纯化的表位蛋白大小均在20.0kDa左右;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位蛋白SAG2-A、SAG3-B能被弓形虫抗原免疫血清识别,且反应较强,SAG2-B为弱阳性,其余的则不能被识别。结论成功筛选到3个弓形虫B细胞表位基因,为进一步构建弓形虫复合表位抗原诊断弓形虫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小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弓形虫的动态分布,进一步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血脑屏障的关系,为弓形虫脑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弓形虫(RH株)经静脉途径感染小鼠,应用直接涂片法动态观察小鼠脑组织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弓形虫感染第8d,小鼠大脑皮质及间脑内查获虫体,第10d,虫体出现于脑干、中脑及海马。结论实验小鼠静脉途径感染弓形虫后,第8d脑内开始出现虫体,但脑组织各部位出现虫体的时间不一致。脑组织不同部位血脑屏障对弓形虫的阻隔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